第36章 筹谋实业

庆郡王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庆亲王奕劻,他的出名不是像李鸿章和张之洞搞洋务,也不是像醇王和恭王那样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是因为他为人贪鄙,他才上位不过几年,贪婪之名早就蜚声海外了。谭延闿在前生的时候对这个庆亲王略有耳闻,不过此时的奕劻还只是一个郡王,权力比较有限,按照老头子的推测,庆郡王升亲王不过是跨个门槛这么简单,只需要一个契机便可以完成,现在眼前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便是这么一个契机。

谭钟麟确实为王存善谋取署理广东海关的位置,这也是为谭延闿在两广总督府内确立威信的需要,可是庆郡王也想到从广东海关捞钱,给他府上的包衣奴才谋得了这个职位,谭钟麟未必怕了庆郡王,不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年谭钟麟冒险出手援救恭亲王,论血缘关系上,恭王远比乾隆十七子永璘之孙庆郡王要近得多,说话也更有分量,以慈禧太后的禀性,偏向于谭钟麟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不过他不愿意结下庆郡王这个仇家,连带对王存善也是嘱咐了一番,莫要无事寻周荣曜的麻烦。

谭钟麟对王存善的期待是归谭钟麟的,对于谭延闿来说,像王存善这样的人现在在中国的官场上多如牛毛,这种人固然很可恨,不过在顶级食肉者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长着两条腿的移动金库罢了。不巧的是,谭延闿便是这种食肉者,虽然他不是顶级那个层次,但是对付王存善这样的小角色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请组安放心,在下一定谨记恩师教诲……”王存善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尽管署理广东海关的位子是飞了,但是得知周荣曜的背景后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资料,像这样的上位代理者不是他所能够惹的起的,有谭钟麟坐镇两广,他这个道员想要得到一个不错的实缺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罢了。既然他已经做了八年的道员,就不在乎这一两年的时间,他王存善等得起!

谭延闿听后脸上只是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转身向不远处的马车都去,王存善一时间对这个年轻人摸不到头脑,只得皱了皱眉头跟随谭延闿离开码头……

三天后老爷子如期到达广州码头,两广地区的抚、藩、臬司大人和一群大小官员都站立在码头上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谭延闿自然把这些人看在眼中。

“相传曾国藩曾经做了个梦,说他在梦中和几个好友评价自己的一生,所有的人都说曾国藩一生足以彪炳史册,但是有一个好友却说他种下了亡国的祸根——曾国藩虽然剿灭了太平天国,但是却使得地方割据,长此以往下去,不就是亡国的祸端了么?!”

谭延闿看到这个景象后才明白其中深刻的含义——清朝二百余年来都是朝廷掌兵,钱粮归于户部,藩臬听命于中枢,不过曾国藩所带领的湘军,依靠军功升至省抚的就多达二十多个,曾国藩的湘军后面又有李鸿章的淮军,相比前者,淮军将领的骄横更甚,简直达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中央和地方是一锅糨糊,如果在帝国没有遭受强悍外敌的情况下,中央还能够依靠大义的名分,有强硬手腕的君主集权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整体。可惜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盘散沙,一个节制两省的总督就可以让两省的大小官员心惊肉跳,尤其是这个总督在临来广州之前,亲手把一个臬司送上了断头台,这更使得两广官员心中有些不寒而栗——这老头子不过是个水晶球,但是他的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杀神!

“父亲一路舟车劳顿,还是赶紧歇下吧!”谭延闿在替父亲把那些两广一众大小官员打发走之后,看到老头子有些劳顿,便轻声说道。

Www ⊙ttκǎ n ⊙CO

说实在的,谭延闿对眼前这个老人要说一点敬畏没有那是假的,毕竟谭钟麟对他培养是发自内心的,但是这“敬畏”之中,“畏”终究是大过了“敬”。不管怎么说,谭钟麟是他的父亲,尽管老头子最近几年为官多是“混”,但是对于老头子的精明算计的布局谋事,他是打心眼里佩服的紧,也正是因为谭钟麟一心帮着他,他在看到老头子疲劳的时候,忍不住关心了一下——这是发自内心的。

谭钟麟听后微微一笑摆摆手说道:“人不服老不行,为父这几年确实是老了!老三,你把这个拿去,也许有用得到的地方……”

经老头子示意,谭延闿非常疑惑的从老头子的旁边拿起一个木匣,打开一看,是厚厚的一叠银票,全部都是一万两面值崭新的银票!

“哼哼,没有想到何兢在福建当了这么多年的臬台大人,那些境内的大小土匪们每年给他的‘孝敬’已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这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罢了,多少也有个二十一二万两银子。你要办洋务实业,为父不拦你,为父也知道你现在手头上也有个将近二十万两银子可以挪动,但你这是为家族以后考虑,不像你那两个不成器的哥哥……这些银子就算为父推你一把吧,反正都是按照官面上的规矩留下来的……”谭钟麟叹了口气说道。

这还是谭延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面额银票,不过他并没有留恋这么多财富而是不在意的将木匣合上,淡淡的说道:“孩儿来广州还没有几天,就已经听闻这广州官场上有着种种弊病,听王子展说过,这里一个南海县一任知县就可以贪墨得银二十多万两,真是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弄到这么多银子?”

谭钟麟微微皱了皱眉头:“王子展曾经跟随为父多年,可是离开时间这么长久了,恐怕已经不记得老夫当年也是杀过数十贪官的人了!”

“藩台王爵堂曾经和孩儿密议过一次,这王子展虽是个道员,但是这八年来手变得越来越黑,王爵堂隐隐希望孩儿能够转告父亲,莫要被王子展这等龌龊小人污了名声……”谭延闿轻声说道。

“小三,你相对王子展下手?!”谭钟麟微微眯起眼睛问道。

谭延闿微微摇了摇头:“王子展不可重用,也不可不用!重用他未免走了张之洞和赵茂昌的老路,不用不行是因为在这两广一亩三分地上,我们毕竟是外来客,王子展在这里经营八年好歹有些根基,不用未免太可惜……”

谭钟麟摇摇头说道:“小三,为父也许真的老了,不过能够看到你走到今天这步,为父心中还是非常高兴的……王子展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父再清楚不过了,这种人是不可能给你多少帮助的,先前为他活动署理广东海关不过是为了安他的心罢了,什么时候你觉得合适的话,也就送他一程吧……这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过八年王子展已经变得连为父都不认识了……”

谭延闿微微笑着说道:“父亲现为朝廷二品封疆大吏,哪里能够说老?还要在这两广地界上干出番事业呢!”

“老不老也就这么回事了,为父对这些早就看的清清楚楚了。这两广总督可以说是直督以下很耀眼的位子了,天下总督之中,直督李合肥第一,张南皮镇湖广为第二,这岘帅和为父则为第三……再向上一步却是无门了,为父也不愿意回到京师那个小圈子当中,这京师中的一品、二品什么的在为父眼中不值一提,哪里有这两省总督来得自在,进退自如?是以为父扔下那个从一品的兵部尚书不干跑到闽浙当二品总督……可是朝廷这一纸调令可是把为父推到了边上,上下无门,以后可就要看你自己的了!”谭钟麟叹了口气说道。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京师纵是一品大员又当如何?那个圈子不是一般人能够待得住的,一个不小心便是败家之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的官当的窝囊,不当也罢!满族贵族一直就是盯着这里,生怕汉官夺了他们的权,纵有曾国藩或是李鸿章这样的能臣也不过是战战兢兢而已,换了修养不够的早就被逼反了!”

谭钟麟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组安,你的路还很长,官场要诀不过是‘谨慎’二字罢了,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行险……”

谭延闿听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扶着谭钟麟走向后院……

谭延闿想要兴办洋务实业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的,之所以选定纺织业做为突破口介入洋务实业也是有着相当多的考虑。在这个时代所谓“洋务工业企业”主要指的还是纺织、轮船航运、电报电线、煤铁矿务开采和冶炼这四大项,相对于后三者,纺织业入门门槛比较低,技术上并不是很复杂,而且从国外可以购买到当今最先进的设备,最重要的还是后三者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价值,相比之下纺织业受到外国政治势力干涉比较少。

谭延闿也知道老头子在洋务实业上比较保守的原因也是有心结的——整整十年前,谭钟麟新任陕甘总督,上任所办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关闭了由左宗棠主持开办的兰州织呢局。兰州织呢局是洋务派最早投资创办的一家纺织企业,当时左宗棠权势如日中天,凭借着个人的政治威望,从国外购进纺织设备千里迢迢的运进兰州设厂。谭延闿现在想来就是用脚趾头也可以想到左宗棠在兰州开办织呢局的后果是什么——兰州是西北的重镇,但是想想西北那非常有限的消费市场也可以知道兰州织呢局的产品最终消费者肯定要在东部,可是再想把织呢局的产品运出来可就是左宗棠致命的软肋了——在最初运设备进兰州的时候,交通问题就是一大要害,可以说是遇河架桥、逢山开路那是家常便饭,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光是这运费就可以将兰州织呢局给拖垮。

谭钟麟上任陕甘总督后,所看到的兰州织呢局已经投产了三年,不要说在那个时代,就是在现在,洋务派官员所开办的大量企业有哪个不是把企业当成衙门来开办?这兰州织呢局也成了一个小衙门,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高,每生产一天便加大亏损,这陕甘总督在全国几个总督排名之所以靠后,还不是因为陕甘地区乃是最为穷困的地方,哪里经得住织呢局这么折腾。无奈之下谭钟麟只好将左宗棠所开办的织呢局关闭,第二年便完全废弃了,左宗棠出身湖湘,远征新疆曾留下了“湖湘弟子满天山”的佳话,想想老头子亲手把他所佩服的左宗棠所开办的实业关门大吉,心中滋味可想而知。自此本身对洋务实业并不热心的谭钟麟变得更加排斥洋务,他可以和洋务派官员打好关系,但是他自己却对洋务半点不沾的——在他而言,左宗棠已是一时人杰,连左宗棠都办不好的事情,他更加不行,他没有左宗棠的政治威信和实力,估计要是再出一个“兰州织呢局”,左宗棠可以没事,但是他谭钟麟免不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结局。

谭延闿的动机非常简单,就是从纺织厂赚钱,根据他所掌握的资料,现在中国每年单单是从英国一个国家所进口的棉纺织品就达到了五千万两银子以上,这个数字仅次于鸦片的进口数量,只要能够从中分得一小块市场,可想而知那所产生的财富将会是极为惊人的,要知道建一个北洋水师也没有花的了一千万两银子。

谭延闿之所以涉足实业,也是因为他手中握着好几个不错的项目,尽管他前生在大学时期不是学习的物理、化学,但是毕竟前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这个时代所未有的,有几个技术含量比较低、投资少的项目完全可以移植到现在开办工厂来赚钱。

“这个世界有很多钱所不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人生在世却不能离开金钱!”这是谭延闿所信奉的金钱准则,到现在他还并不指望自己能够做出诸如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民国……”这样逆天的事情,但是将中国变得更加“强壮一些”这就离不开金钱,尤其是他还要想抢日本的饭碗,在国际贸易中限制日本,这就更离不开金钱了。

这个时代中国头号纺织企业还是数李鸿章所率领的北洋集团开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现在才刚刚开张不到一年,从规模上还是效益上自然比不上拥有四百张织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前段时间谭延闿路过上海的时候,其中一项便是考察上海机器织布局,从中得知现在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去年的产量接近二十万匹,这个数量应该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但是就是这样的产量,也仅仅相当于当年中国进口洋布的八十分之一。

“这个市场这么大,若是我不插上一脚,钱也都让外国人给挣了,还不如参与一下,多少也是把外国人的钱挣回来一点!”谭延闿心中暗自想到。他的后台够硬,况且现在所谓的“十年专利”权到今天已经过时了,他想要开办大型织布企业不再会收到上海机器织布局的限制,现在纺织业除了上海和武昌有两个大型织布企业之外,广东人陈启阮在二十年前开办了继昌隆缫丝厂,还有便是十年前上海黄佐卿开办的公和缫丝厂,至少在织布行业中民间资本还没有多大的动静。

广东是中国接触国外最早的地区,但是这里同样也孕育了不少精通洋务的人才。谭延闿不得不承认,在当今中国南方开化的程度远远优于北方,当然北方作为权力中心自然有吸引人才的作用,但是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僵化根本无法发挥洋务人才的作用。谭延闿想要设立织布厂,除了写信给他所认识的唐伯文,请他代为帮忙之外,干脆就在广东就地招收人才,来组建织布厂。

其实谭延闿的幕府中便有经商的人才,翻译科中的沈静和寇青不仅在外语上有着深厚的功底,他们以前不是随着家族在海外漂泊经商,便是在上海的洋行中为外国人打工,他们对洋务实业也有着非常深的认识。谭延闿自己出钱办实业,在政治上固然是以老头子的两广总督名号为保护伞,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私人企业,况且就算谭钟麟愿意,谭延闿也不希望自己的产业办成了一个微型衙门。

在谭延闿的主导之下,沈静和寇青根据自己的实践写出了一份章程,这在谭延闿眼中不过是一份十八世纪版本的创业计划而已——他们采用雇用经理人的方式来管理纺织厂,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经理人的薪水完全与工厂的命运相挂钩。

第169章 风起第223章 钝刀第383章 控制第83章 章京第8章 赌徒第315章 推进第306章 诱敌第150章 别无选择第20章 生死一发第82章 火中取栗第180章 危险与机遇第342章 迈向深渊第178章 抚标参将第34章 会面第123章 把柄第295章 国与家第58章 内争第52章 生路第379章 焦点第360章 一边倒第312章 胜利第149章 糖衣炮弹第337章 监察第246章 弓弦第341章 军区司令第38章 抵羊第168章 升官第98章 机锋第94章 恶魔第347章 军备竞赛第288章 先手第351章 流动的资本第157章 互惠第117章 约定第206章 海军第330章 崩溃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7章 洋务过往第358章 震慑第211章 逝去第27章 鸿铭第248章 继续南下第208章 遥远第321章 无言的教育第92章 咽喉第128章 演习第184章 扶植第12章 劝学第61章 热闹第51章 绝望第164章 扩散第196章 拜神第355章 战舰回购第251章 意志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328章 施压第351章 流动的资本第85章 出山第304章 博弈第188章 开战第336章 先发制人第197章 设障第78章 燃烧第63章 宣战第79章 新居第197章 设障第159章 银元第171章 拉拢第56章 邀请第127章 铺垫第131章 铁路第380章 开战第301章 围堵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195章 策略第28章 趣事第305章 转机第276章 承诺第150章 别无选择第255章 阴云第195章 策略第387章 对峙第57章 入幕第62章 诱饵第272章 生存的权力第266章 建国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三章第5章 戒毒第84章 军机第55章 现实第142章 演习会议第332章 屈服第269章 当今皇帝第2章 秀才第25章 求去第355章 战舰回购第152章 军转民第340章 贪污第397章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