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海军转型

中国在库页岛一线严密布防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对日本而言中国海军任何强硬的态度也许都是中国对日本进行领土要求的前兆,在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争的阴影笼罩下,日本人心中很清楚强国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向弱国做出领土要求,这种事情在中日两国身上都发生过。

重新登上日本首相宝座的伊藤博文异常小心的处理此次事件,立刻向中国政府进行道歉,并且严令北海道陆军对前往库页岛附近海域进行渔业作业的渔民进行清查。如果放在平时日本政府的道歉也就罢了,可是此时这个道歉就如同暗室中点亮一盏明灯一样,各国军事专家立刻意识到中国那两艘新战列舰有极大的可能性就在库页岛附近进行海试。

对于中国新型战列舰最多猜测的是美国,因为从1909年西藏级战列舰服役之后,中国除了后续服役了两艘同级别战列舰之外再也没有新型战列舰出现,美国海军不相信中国还会沿着十二寸主炮的思路来设计下一级战列舰。虽然中国的新型战列舰还没有露面,但是上海江南船厂中的四座船坞都被沾满,美国人相信这四座船坞中建造的都是同一型号的战列舰,而且都是火炮口径超过十二寸的超级无畏战列舰。

无论外界的谣传多么夸张,中国政府依旧保持沉默,就这样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中旬,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海试之后,两艘东云级战列舰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科目,按照原路先返回到北缘港,在那里两艘战列舰接受补给之后,直接向旅顺港驶去——在旅顺有两座已经改装完毕的大型船坞可以容纳它们,在旅顺船坞中,这两艘战列舰将会得到保养并且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小规模的改装。

直到两艘战列舰进入旅顺船坞,外界对这两艘战列舰只是听闻其名而没有见过它们——在海试完毕之后,中国内务部依旧指挥中国海军一支护航舰队为其“清场”,在海面上没有任何一艘船只能够靠近这两艘战列舰二十公里以内,而且北缘港补给的时候除了中国军人之外还是军人,他们都是被下了封口令的,进入旅顺的时候见得人比较多,但是因为深夜进入旅顺船坞,最多看到的是两个黑乎乎的暗影。

中国越是欲盖弥彰,外界的兴趣就是越大,在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先生“艰苦不懈”的努力下,中国总统谭延闿同意在两个月后由东云级战列舰的二号舰黑龙江号战列舰率领一支访问舰队前往德国进行友好访问。不过陶德曼对德国的回复依旧是对东云级战列舰的性能只字未提,而中国也没有像以往那样谋求对德国销售此款战列舰,倒是积极向他推荐中国最新的zx-5型战列巡洋舰,这是一款在旅顺造船所建造的最新战列巡洋舰。

zx-5型战列巡洋舰一共建造两艘,原本是为东云级战列舰计划失败之后为了保证中国海军的战斗力而设计建造的。在东云级战列舰完工完成海试之后,zx-5型战列巡洋舰现在刚刚完成舾装工作,采用的是八门十四寸主炮——上海江南制造局研制成的十四寸主炮,虽然是给十六寸主炮打掩护,但是放在战列巡洋舰上正好能够增强其火力。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其航速能够达到二十九节的高航速,这是东云级战列舰动力系统项目的一个应用。

为中国装备战列巡洋舰这倒不是谭延闿推翻以前自己所做出的决定,这两艘战列舰确实是属于中国海军自己投资建造的,而不是以前那样利用工商银行的风险投资造舰。不论这两艘战列巡洋舰能不能对外售出,中国海军都会将其吃下,旅顺造船所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比较大的可升级空间,等到以后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动力系统。

在谭延闿看来,这两艘战列巡洋舰可以使用很长的时间,东云级战列舰计划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的多,中国有这样的先进战列舰足够威慑所有对中国图谋不轨的海上威胁,是以先前决定的以战列巡洋舰代替东云级战列舰威慑对方海上交通线的计划已经用不上。不过谭延闿也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意土战争飞机开始走上战场,虽然这个时代的飞机性能很弱,最大的用处便是用来校正炮击参数、侦查,至于所谓的空战和空中对地面、对海面舰艇的打击根本谈不上。

飞机走向战场只是一个符号,不过谭延闿是绝对不会轻视这个符号的,毕竟制空权高于制海权,在茫茫大海上制空权更是提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位置,战列舰已经开始走向它最终的辉煌,而主导未来战争新动向的武器已经快要出现。在这个时候谭延闿已经不能坐视不理,他要为中国在未来三十年内的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而策划——在航母的时代,全身包括在重盔甲中的战列舰很难跟得上航空母舰,战列舰无非是为航母护航,如果要使现在在水面战舰上的投资更加具有长远的眼光,战列巡洋舰便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谭延闿看来现在建造战列巡洋舰,使其更加强调速度,在建造之初便开始为以后升级做好打算。zx-5型战列巡洋舰的航速已经不算低了,至少可以满足前期航母护航的需要,未来的技术还可以使其在航速上有更多的挖潜能力,乐观的估计zx-5型战列巡洋舰在不停的用最新技术改装下,完全可以满足未来至少二十年的需要,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是以这两艘战列巡洋舰到底是卖出去还是留在自己手中,谭延闿和中国海军都不愁,而且以后中国还会建造更加先进的战列巡洋舰。虽然数量上不会很多,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东云级战列舰之后,中国很可能不会建造更加庞大、先进的战列舰了,以前的战列舰设计研发部门将会把视线转移到战列巡洋舰、大型装甲巡洋舰上来——这几种水面大型战舰与航母作战息息相关,毕竟大型水面战舰造价不菲,每一艘战舰不可能只考虑军事需要,也要从经济角度加以考量,以期在两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可以看得出来德国人对中国的新型战列巡洋舰并不感兴趣,德国从中国一共先后订购了两艘战列巡洋舰,都是服役于德国太平洋舰队,目前锚地在种子岛,不知道是德国人对战列巡洋舰并不大看重,还是处于对中国的尊重。只是德国人将战列巡洋舰做为其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舰,也暗合了战列巡洋舰的作战意图——如果这两艘战列巡洋舰在本土舰队中,那任何一个指挥官都很难抵抗住将其投入到主力舰舰炮决战的行列中的诱惑,而现在战列巡洋舰部署在太平洋舰队就可以使得德国在大战爆发的之时可以将这两艘战列巡洋舰派出去进行破交战。

德国人对zx-5型战列巡洋舰的态度并不稀奇,毕竟有更好的战列舰可以选择,战列巡洋舰就不算什么了,中国这次出人意料的将新型战列舰做到如此严密的保密措施,可见新型战列舰必然有过人之处,这也很让德国人期待——在经过巴尔干战争之后,欧洲的火药味已经是不可遏止了的散发到全世界,德国已经拼命的在生产各种武器装备积极做好大战准备,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陆军军官们讨论最多的便是在欧洲地图上进行图纸作业或是兵棋推演。

谭延闿也在做最后的考量,是对东云级战列舰的——到底对德国的出售问题如何决定?!到现在德国的海军实力绝对要比历史的同期水平要强的多,不过谭延闿同样认为德国在海上的力量绝对不是英国的对手,两者的器局不同,尽管不愿意,谭延闿不得不承认英国海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海军,他们对荣誉和胜利的追求使得他们即便在弱于对手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胜利,这是别的海军强国所做不到的。

出售东云级战列舰事关重大,其意义不亚于向德国出口第一艘无畏级战列舰,甚至尤有过之——东云级战列舰是世界上唯一主炮口径达到十六寸的战列舰,其每发炮弹就已经快接近一吨重,在目前所谓“正常交战距离”上,这么强大的火炮可以轻而易举撕碎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任何一个部位的装甲防护。任何一支海军包括英国海军,在面临九门十六寸主炮的威胁下,心态都会失常,被一吨重的炮弹打中,人的血肉之躯会被威力强大的炮弹炸的连渣都剩不下,这种恐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甲午大战之时,日本为了平衡中国的定镇两大巨舰,搞出了“三景舰”,就算三景舰的主炮中看不中用,但日本海军还是将其做为定海神针来稳定士兵的情绪。

向德国出售东云级战列舰势必会引起英国的抗议,这笔交易一旦被曝光,不要说中国要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就是战舰能不能安全抵达德国都很难说——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允许德国的东云级战列舰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正因为诸多考虑,谭延闿并没有答应德国出售东云级战列舰,而是做出“友好舰队访问”这个决定——从中国到德国,走海路需要数月时间,从现在出发等舰队到德国的时候,就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不远了,到时候干脆利落的将访问战舰“打包”卖给德国,英国连反对的力气都可以剩下了……

不到最后时刻谭延闿是不会做出最终决定的,况且因为“中国因素”,当今世界比原本的世界改变了太多,与欧洲局势密切相关的巴尔干战争也因为中国的插手结局也大不一样——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支持土耳其,但是没有像中国这么直接,给予土耳其最大的武器供应支持和贷款支持,从而支持土耳其帝国渡过了最危机的时刻。只不过土耳其在得到中国的强力支持之后,依旧在巴尔干战争中以失败告终,只是因为随后的外交交涉当中英法采取了妥靖政策使得俄国独木难支,加上中国增兵北疆威胁中亚,使得巴尔干战争很快在国际调停下结束,土耳其损失并不严重。

巴尔干战争结局的变化势必会影像到欧洲局势的变化,英国和法国与中国在军备合作上再次达成两个新的条约,其中重要内容便是中国承诺在维护两国在远东殖民地的利益,尊重英法对其殖民地的统治,在必要时刻可以为英法提供后勤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地位——英法两国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中国“帮助”其维护殖民地统治的,不过中国提出可以在后勤补给方面为其提供便利,这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毕竟远东距离它们实在是太远了。

中国同英法之间的秘密条约并不能说明中国就此搭上了协约国这条船,只能说是暂时在外交上有个比较好的选择而已。谭延闿相信,等几天黑龙江号战列舰从旅顺的船坞中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时候,英法两国就该想办法阻止中国将这种战列舰卖给德国了。

谭延闿不着急卖战舰也是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渡过了那段靠战列舰交易带动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造船业已经彻底被发动起来,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中国造船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尤其是在得到银行财团扶植的几家中小型造船厂早就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成为大型造船企业。配合中国的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南北航运贸易极为发达,南洋爪哇共和国的出现更是为中国的航运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

现在中国造船企业的目标是要考虑造船企业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而不是盲目的扩大产量,不然到时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头痛的不仅是那些工场主们,对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大麻烦,而且应对农民起义的翻版“工人罢工”,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可是一点经验也没有。不过好在谭延闿非常清楚世界大战是必然要开打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工业尚为发展到饱和阶段之前,中国政府有的是时间来调整工业结构。

在银行财团和谭系资本中的造船体系的技术注入下,国内造船企业不过才数年的时间便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不过军方订单都是习惯集中在谭系资本所辖的大型造船企业。除了江南造船厂依旧保持着中国第一造船厂的招牌之外,大沽、黄浦两大船厂现在已经可以接受装甲巡洋舰、驱逐舰的建造工作,除了接受中国军方的订单之外,就是国外的订单也接了不少,爪哇共和国除去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之外,其余舰只都是这两家船厂所承接的。

正是因为有底气,谭延闿才觉得手里的东云级战列舰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更何况东云级战列舰基本体现了中国自中俄战争以来工业技术方面最顶尖的技术,是消化国外技术和自我发展的集中体现。就算卖战舰不提供图纸和相关技术,德国人凭借本身的工业技术实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吃透这艘战舰——整个动力系统和超十二寸口径三连装炮塔技术就足以提升德国造舰水平。

出于对“传统”的尊重,东云级战列舰的第一次亮相还是选择在上海海域,两艘东云级战列舰在入夜后驶出船坞,不慌不忙的向上海驶去,而上海相关部门也接到了军方和中央的相关通知做好了准备——东云级战列舰是中国第一级超无畏战列舰,同时也是世界上主炮口径和投放弹药能力最强的战舰,它的公开亮相会比以往的中国新型战列舰容易造成更大的轰动。

上海市政府干脆在半夜就通知全国各大媒体在上海的办事处,开始对访问记者进行登记,所有的记者都将会乘坐市政府统一安排的客轮在军方要求的距离上进行拍照,同时还会有中国海军一个中将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来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中国政府在新闻方面做的一向非常到位,凡是遇到重要的事情,记者招待会是绝对少不了的,不过反过来中国政府对舆论的控制也是很严格的,记者招待会发布官方消息对新闻媒体也是一道紧箍咒,如果对政府进行恶意的扭曲报道,内务部一定会让这家报馆“合法关门”。

除了做好舆论报纸的工作之外,上海市政府更是连夜安排了上海市的数家航运公司、海事部门,要求它们必须统一协调的听从调配——中国的每次新战列舰都在上海公开亮相,是上海的骄傲,不过同时也是上海政府的“麻烦”,北洋级战列舰公开亮相的时候就曾引起过骚动,上海居民、社会名流、学生老师都是各自想办法弄船到海上试图接近战舰近距离参观,一哄而上的结果可想而知。上海市政府也是经过很多教训之后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法,有序的安排市民近距离参观战舰,尽最大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157章 互惠第255章 阴云第19章 老丈人第93章 议和第225章 线路第226章 试探第200章 协议第95章 一致第388章 真假难辨第300章 外围第357章 洋务干将第172章 推销第77章 南大洋第53章 权力第41章 完婚第104章 明争暗斗第381章 磨刀第205章 挖角第316章 依托第76章 心远第101章 意外第41章 完婚第231章 玄机第84章 军机第193章 庭辩第379章 焦点第208章 遥远第372章 海军转型第229章 雄兵第257章 时代第219章 交易第383章 控制第14章 扬名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378章 范蠡第38章 抵羊第180章 危险与机遇第90章 成交第214章 庄家第242章 罢免第356章 海军政治第87章 震慑第126章 金屋藏娇第341章 军区司令第222章 坐庄第360章 一边倒第218章 阴云第362章 矛盾第219章 交易第80章 危局第333章 施压第99章 压力第277章 邀请第333章 施压第344章 南洋第254章 最后的表演第16章 计较第182章 权力交换第347章 军备竞赛第91章 转折第24章 解元第8章 赌徒第188章 开战第311章 兵败如山倒第310章 乾坤第109章 会元第316章 依托第318章 南下第150章 别无选择第368章 散财第190章 投降第145章 优化组合第388章 真假难辨第131章 铁路第106章 公车第34章 会面第388章 真假难辨第97章 枯棋第153章 北洋运动会第377章 开端第230章 麻烦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82章 权力交换第390章 日兰德第311章 兵败如山倒第352章 爆料第330章 崩溃第378章 范蠡第233章 接风第201章 散财第156章 留学生第316章 依托第88章 反算第14章 扬名第76章 心远第157章 互惠第39章 国货第214章 庄家第315章 推进第216章 空头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