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上)

早在梦里的时候,杨应麒就很清楚: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扁小舟漂浮在大江上,因风随浪起伏纵横,能掌控的只是帆和舵,而不可能为了让小舟走得快些顺些而去操控整个江流的走向——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造化。可是当形势变得悖逆自己心愿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把手伸长一些,多揽一些权力,但这种想法才有了一点端倪便被他自己扼杀了。

他知道揽权的结果是什么,他不愿意,既因为怕上瘾,更因为和他的性情不合。向往权力的人不但要精力充沛,而且必须能刻苦,必须舍得放弃安逸的生活。而这些都是杨应麒不愿意的。他只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职业经理人罢了,钱最好能多拿一些,工作最好能少做一些。现在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有些难受了。

他忽然回想起在死谷的时候,当欧阳适问他要去干什么,他几乎想也不想就回答:“我想回江南去,最好去两广,找个地方做点生意,平平安安过一辈子。”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美好的憧憬!多么正确的选择!毕竟凭他的本事,在这个时代要轻轻松松做个富翁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现在却搞成这个样子!

都怪那个雄州守将!如果当初他放汉部过去,也许杨应麒现在已经达成愿望了。可是时势却逼得他不得不随大部远走大漠,好容易翻过大鲜卑山,在会宁安顿下来,又闹起了部族间的猜忌和斗争。

“从雄州到女真……”杨应麒想起了那段磨难而精彩的日子,想起了整个汉部引以为傲的千里“远征”——那条路线其实他是有规划的,但他接下来的蓝图不是那么画的!他一开始是希望依靠着女真而得到庇护,并随着女真军事实力的壮大而增殖自己的财富。可是来自和平年代的他在一开始筹划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梦中的世界可以借助律法来保护自己的财富,但在战争年代,如果手中没有刀,别说财富,连生命也无从保障。于是几个哥哥在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军备,积极参与女真的军事行动!终于他们不但富起来了,而且也强起来了。可是,汉部越是富强,杨应麒的烦恼却反而越多!这个过程在发生发展的时候连杨应麒自己也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但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汉部的一切都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变质了!

不知不觉中,汉部的力量已经可能对整个天下的大势发生影响了。有了这样的力量,就势必要负上同等的责任与风险。而内部的壮大也让兄弟间的关系起了很微妙的变化!二哥想用汉部的力量去帮助大宋,六哥想用汉部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些都无可厚非,也都还没有触及他的底线,甚至可以说他一开始就希望汉部这个平台能够让所有兄弟实现他们各自的梦想!但到了今天,却不断有脱离他掌控的事情发生!

接着,大宋的士子来了。想到陈正汇,想到邓肃,想到李阶,杨应麒叹了一口气。这些生长于忧患中的士子,身上并不具备四五十年前那代知识分子的那种淳厚和雍容。时局的急迫和险恶让他们变得有些急躁,甚至扭曲。陈正汇很明显是想利用四哥的力量来进入汉部中枢,但他难道就没发现四哥根本不可能在理念上和他达成统一?邓肃则选择了二哥,因为二哥亲宋的立场更加明确,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虽然表面上保持一个执中平允的态度,但亲宋的立场其实和二哥并无矛盾?

“唉……”杨应麒叹了一口气:“还好有大哥在。”

想到了折彦冲,杨应麒心里便安稳了许多。至今为止,他们兄弟几个包括杨应麒自己都打过自己的小九九,他们都瞒着折彦冲,而折彦冲也仿佛没看见,更没有介入的意思,可这个大哥真的不知道么?杨应麒脑中闪过这样一个画面:萧铁奴欧阳适鬼鬼祟祟地揣着从公家那里偷到的果实窃窃偷笑,而他们的背后,却是折彦冲未曾回首的巨大背影。

想到这里杨应麒笑了。当曹广弼怀疑萧铁奴的时候,大哥并不同意,他的话说得很简单:“我信任他!”

大哥真的信任六哥么?不!他真正信任的是他自己!折彦冲的这种信心和魄力是杨应麒所不具备的,杨应麒也从来没想过要去建立一个这样的东西,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四哥六哥跳得再远,也翻不出大哥手掌心!而大哥又信任我,这就够了!”

当接下来的筹划慢慢地和杨应麒的性情衔接起来,他的思路便明畅了许多:“只要大哥屹立不倒,汉部就乱不了!只要汉部不乱,让那些书生们多走两步又何妨?他们同样跳不出我的手掌心!”

告别曹广弼以后,杨应麒又折回津门。他回到津门不久,商界便传出“谣言”说汉部又有一批牧场要放出来。

这些年刘介的生意越做越大,而胡商阿依木思在不断引入种羊换取牧场后也是赚得盆满铂满,不知有多少人眼红!如今聚集在津门的大生意人越来越多,许多大家族手里攥着万贯家财,就愁没个投资发财的好门路!大宋、大辽和汉部辖区外的大金国土虽然天宽地阔,但做起生意来都没有在复州这样安心。如今听说汉部会有新牧场会放出来,个个就像蜂见到蜜,狼见到羊,没有不关心的。不但赵履民、陈广湖、李相隆这些汉部的“老客户”,就是一些新兴的家族也都希望能在这个新机遇中分一杯羹!甚至刘介、阿依木思这些利益既得者也都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不过对这件事情心存疑惑的也大有人在。汉部近年虽然繁荣,但所能控制的区域不过辽南三州而已,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就摆在那里,无论农田、牧场甚至濒海的渔场、盐场都已经被各个家族瓜分完毕,哪里还有新的牧场呢?

林翎熟知杨应麒做事的手段,一听到这“谣言”再联想起杨应麒回到津门的时机,便知道整件事情的幕后策划者必定是这个七将军!刘介、赵履民、李相隆等人也大多如此猜想,但他们一时见不到杨应麒,便怂恿林翎去打听。林翎听了赵履民等人的来意后笑道:“大家要问,为何要我去?赵当家是津门商会的会长,该由你牵头才合适。”

赵履民笑道:“若是非常时期,七将军一定会见我。但现在津门太平无事,我要见七将军可得递帖子排期,能不能见到他都两说呢!”

林翎道:“我若要见他,也得递帖子排期啊。”

赵履民笑道:“虽然林大少也得递帖子,但您的帖子一递就一定能见到七将军!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

林翎淡淡一笑道:“我和七将军私交不错,但他这个人公私分明,在生意上从来不让半步的。”

赵履民等都道:“这个自然知道!但无论如何林大少要见七将军总比我们方便得多!”

林翎实在推不过只好答应了,命管家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大将军府。不久管家来回话说七将军下午没空,晚上亲自过来相见。赵履民等听到消息个个目含笑意,刘介在津门的代理人刘从道:“想来七将军不想在这里见到我们这些闲人,我等便先行告退。等七将军来时还请林公子代我等美言几句。”

林翎也不挽留,送他们走后便命下人收拾花园亭台,准备小吃点心。

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第117章 楚州传噩耗第152章 舟中议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135章 养军之策>第23章 整军备(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109章 新官陈少宰第342章 议战(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83章 临第20章 下聘礼(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43章 潜流暗涌(下)第217章 窥九鼎(下)第167章 裂变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下)第25章 收俘虏(下)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13章 狼群(上)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下)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12章 鹰兔(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下)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上)第131章 兵谋再定>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43章 潜流暗涌(上)第192章 密见第5章 出谷(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上)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6章 边关(下)第198章 五论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318章 大汉军心(下)第19章 议婚姻(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166章 使者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0章 绝地(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14章 乌古(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9章 塞外(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上)第166章 使者第179章 乱第7章 去向(上)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30章 新编胡伍(下)第204章 思良将第320章 北征大军(下)第217章 窥九鼎(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2章 始议封侯(上)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下)第23章 整军备(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343章 罢相(下)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下)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下)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353章 屠营(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上)第189章 国债第132章 阴山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