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饲野狼(下)

大宋朝廷在金兵班师后上下恬然,皇帝宰相如鸵鸟自己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沙下,既不整顿黄河河防,也不整顿京城城防。几个宰执中只有李纲为之忧心,赵桓把这颗眼中钉恨得要死,在种师中战死、姚古战败、种师道以病罢归之后,竟推李纲领兵援救太原!

此时宗翰在太原周围早布满了陷阱,连种师中、姚古这样的大将都先后战败,何况李纲一介书生?而且宋廷又只拨给李纲老兵弱马一万两千人,李纲请朝廷给银、绢各一百万充军资,宰相又只给了二十万,这等阵势,分明是要他去送死!李纲自知此去九死一生,但形势所逼,不得不行。曹广弼感念李纲忠义,愿随他北上助他整军,却又为廷臣所阻,说他身份特殊不应该擅离京城。

宋廷的这些表现让它在中原失尽了人心,就连种师道这样的老臣也在种师中阵亡后感到心灰意懒,而那些兴冲冲来汴梁赴难的汉部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眼见宋廷行事如此颠三倒四,在愤恨之余又变得更加思念汉部。大多数人在李郁的劝解下纷纷启程东归,他们在汴梁早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所以来时是一百多人,走的时候却带多了三百多人。

这愿意随汉部学生东归的三百多人里各类人都有,其中大部分是学生,而他们随汉部学生东行的目的,或是想去看看汉部学生所描绘的汉部究竟是什么样子,或是倾慕于管宁学舍的新学而有心前往求学,或是想去津门活动以争取汉部出兵援宋,或是眼见汴梁成为危乱之邦而有意移居避祸。对于愿意东行的学生孔壁书社都尽量提供帮助,不但出钱而且出力,这些举措都让孔壁书社在学子心目中树立起很好的形象。

不过仍然有十几个学生不愿意东归,他们不愿意回去倒也不是对宋廷还有幻想,而是因为他们决定要继续追随曹广弼:“二将军不回去,我们也不回去!”这些人大多有武艺底子,这些日子历练下来已经称得上文武双全,而在他们身边又团结了几十个同样文武双全的太学生,以及数百志气相投的市民。

“唉……”曹广弼叹道:“若我能得练兵之权,此刻便能组织起一支三五千人的军队来!”

此时曹广弼不但有钱,而且有人!在上次的汴梁攻防战中,他手上已经掌握了至少数千个合适当兵的市民的信息,而经过那段时间的磨合,这些人也乐为这个既有才能又有钱粮的曹先生所用。

“二将军。为什么你还不肯回去?难道你对宋廷还有幻想?”问话的人是李郁,他曾经发誓只要还有一个学生留在大宋自己就不回去,所以也留了下来。

“没有。”曹广弼道:“但是我还想再看看。”

李郁道:“为什么?”

曹广弼道:“我现在回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留在这里,或有可为之事。”

“可为之事?”邓肃心中一凛,眼见周围没有外人,问道:“对大宋的可为,还是对汉部的可为?”

曹广弼道:“对华夏。”

李郁不禁问道:“二将军,你究竟想做什么?”

曹广弼道:“如今汴梁的人心、两河的人心,都已经产生微妙变化了,难道你们没发现么?我想如果我继续呆在这里,也许对于让这种微妙继续下去有帮助。还有,我在想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边的力量救回大哥。”

石康、邓肃、李郁一起惊呼道:“救回大将军?”

“不错。”曹广弼道:“如果是在汉部那边动手,那样宗翰宗望会警惕得多。但如果从这边动手……也许能产生奇效也说不定!”

在场三人心中都是一凛,邓肃问:“二将军,你心中可有计划了?”

“还没有。”曹广弼道:“只是隐隐觉得我留在这里应还会有用。”转头对石康道:“至于你,找个机会回去吧。”

石康一惊道:“这怎么行?”

曹广弼道:“为什么不行?如今我在汴梁已经站住了脚,且不说林翼暗中埋伏的人马,就是留下来的十几个学生也个个都是好手。我有他们相助已不是孤身一人,你留在我身边用处不大。但你若去到应麒身边,对他的帮助会很大。”

石康道:“我又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七将军身边无论武艺还是兵法比我强的人都多了去!”

曹广弼叹道:“有些时候,你是可以代我说话的,有你在应麒身边,他做起事情来会顺利很多的。”

石康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

李郁道:“二将军既然已有安排,此事可得派个信得过的人跟七将军通通声气才好。”

曹广弼道:“你肯放下你那誓言了么?”

李郁道:“我回去一趟后再回来。”

曹广弼哈哈笑道:“你啊,和你兄长一样扭!”

邓肃道:“你这次去,顺便带一个人去。”

李郁便问谁,邓肃道:“胡寅的弟弟胡宏。他奉了乃父家书入京来寻胡寅,这些天就住在孔壁书社,因听说管宁学舍学风与关、洛、川诸学大不相同,有心前往一观,我已经答应他了。”

李郁心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当下便答应了。但曹广弼却听出了其中的蹊跷,胡寅的父亲胡安国乃是当世举足轻重的大儒,胡宏这次前往汉部,若是出于乃父的示意那事情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几人正在计议,忽然林翼闯进来道:“二将军,种少保有请。”

曹广弼见他来得蹊跷,惊道:“种少保的病恶化了么?”

林翼叹道:“早上有一段确实很危险,差点一口气就上不来。但现在已经好多了。种少保经此生死一线以后似乎想起了很多事,失神好好久才回来,便让我来请你过去一趟。”

曹广弼道:“我这就去。”

这次援救太原、中山之役种师道虽然挂名主帅,但实际上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主要是种师中、姚古,种师道这时已病得相当厉害,再加上前些时候弟弟种师中的噩耗传来,差点就打击得这个老人一病不起。这几日病情虽然小有好转的迹象,但他毕竟已经甚老,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所以曹广弼刚才听林翼说种师道来请才会那样紧张。

来到种家在京师临时的府邸,门外早已挂起了白灯笼,种洌身着孝子装束,满眼通红把曹广弼接了进去。曹广弼虽已来参过灵,但既进得门仍然先给种师中上香,又悄悄问种洌种师道的情况。

种洌道:“叔父精神还清醒,就是有些挂念彦崇、彦崧。唉……”

他这一声叹息曹广弼知道是什么意思,种师道是个先国后家的人,这时国难当头却忽然念起了孙子,其中意蕴并非吉兆。当下安慰了种洌几句,进门来见种师道。

种师道见到曹广弼,脸上神色竟然甚是平和,既无对国事的忧怀,也无对丧弟的戚戚,林翼见了大为奇怪:“种少保这是怎么了?别是回光返照吧。”

种师道让曹广弼扶起自己在靠窗的卧椅上倚了,这才道:“今天请你过来,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的婚事。”

曹广弼和林翼一听都不禁怔了,他们可万万没想到大宋军方的支柱人物,在这种时候叫汉部二将军曹广弼来竟是为了这个,曹广弼一时反应不过来,顺口道:“婚事?”

“是啊。”种师道微微一笑道:“我打听过了,你还没成亲,对吧?有道是:成家立业、成家立业——男子汉大丈夫,不成家,怎么立业呢?你说是吧?”

曹广弼呆在当地,眼中一片茫然,心中掠过一个倩影,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

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下)第323章 修罗之战(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2章 始议封侯(上)第137章 危疑反复>第212章 饲野狼(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53章 枭雄之异志(下)第349章 闻逝(上)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93章 远族来归何意(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35章 袭辽帝銮(上)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下)第349章 闻逝(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盘(下)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上)第6章 边关(上)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上)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下)第319章 云中黄河(上)第7章 去向(下)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上)第205章 挖墙角(上)尾声第158章 故国第181章 责第189章 国债第166章 使者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下)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6章 兵满万(上)第195章 李纲第342章 议战(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上)第183章 临第149章 民之弃第177章 势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21章 当世活佛(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下)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67章 裂变第186章 穷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上)第155章 榻前嘱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上)第50章 进退的选择(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5章 誓约(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3章 整军备(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175章 间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205章 挖墙角(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尾声第347章 岳幕(下)第158章 故国第153章 空城计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上)第204章 思良将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上)第90章 故人西来大梁城(下)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232章 秦桧南行(上)第44章 东京平定(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下)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