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公主车驾(上)

杨应麒心情却变得好了,林翎说了他两句不见回嘴,有些奇怪,问道:“你怎么了?变得和昨天两个人似的。”

杨应麒笑道:“牙疼好了,心情自然就好了。”

林翎奇道:“你用了什么药?这么快!”

杨应麒笑笑道:“两颗大蒜,再加上一个好觉。”

林翎大感讶异,便又听杨应麒问:“你家里住的那个大宋公主,还是决定南下么?”林翎奇道:“是啊。怎么,你想反悔不放她走了?”

杨应麒哦了一声道:“不是。”想了一下道:“你们林家和汉部关系太过密切,她若是由你送回去,只怕赵构和他的大臣们会对这个公主的身份有疑虑。我看还是这样吧,你安排个小商人将她送到王师中那里去,然后由王师中派人护送前往赵构的行在,这样会好些。”

林翎心中疑云大盛,试探着问:“我可调不动王师中。”

杨应麒道:“我可以帮忙,给他一些暗示。”

林翎睁大了眼睛道:“你跟我说实话,你怎么突然对她的事这么上心,是要安排什么计谋么?可别把她卷进去,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儿。”

杨应麒笑了笑道:“在你心里我就那么坏么?我这也只是为你这个公主妹妹打算而已。”

林翎道:“你为什么要替她打算……”一种女人的直觉敲了敲她的心房,忽然问道:“难道你昨晚见过她?”

杨应麒摸了摸脸颊道:“不错。她还用两颗大蒜治好了我的牙疼。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伊以琼瑶,我为她考虑考虑,有何不妥?”

林翎将杨应麒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问道:“你不会看上她了吧?”

杨应麒嘻嘻一笑道:“有点儿。”

林翎道:“那为什么不干脆把她留下?”

杨应麒笑道:“你当我什么人!有点儿喜欢就把人留下!人家现在要去找她哥哥呢,我喜欢她,才应该成全她的愿望啊。”

林翎冷笑道:“两颗大蒜!居然就俘虏了小麒麟的心,这笔生意可真划得来。”

杨应麒一听大笑道:“你怎么老喜欢算帐啊!有些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林翎看见他展颜大笑的样子,心中忽然感到一阵黯然。

杨应麒忽然又道:“若她还不知道我的身份,就不用挑破了。”

林翎问:“你不想让她知道么?”

杨应麒微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林翎感到一阵怅惘,她忽然发现这一次自己竟然完全摸不透杨应麒笑容下的想法。

有了杨应麒的暗中助力,赵橘儿回归大宋的事情真是要多顺利有多顺利。林翎先将她安排到津门一处偏僻地方居住,又将她的消息泄漏给一个热心正直的福建商人,那商人听说后果然联系上了赵橘儿,设法将她送往登州。

温调羽这时也还不知杨应麒暗中帮忙的事情,担心赵橘儿孤身一人犯险,所以带了翠儿陪同她归宋。她一动,折彦冲派来保护她的何汉等人也动了。赵橘儿、温调羽即将上船离岸时,何汉发现有人暗中窥伺温调羽,双方看破了彼此行状,交手后才发现那是杨应麒的人。

杨应麒收到情报后心道:“原来大哥早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把派去的人收回,同时征调了对何汉等人的指挥权。杨应麒此时在许多内部事务上已是名正言顺地代折彦冲行权,折彦冲虽然也曾让何汉连杨应麒也瞒着,但那毕竟是他失陷之前的命令,这时杨应麒既然知道,在折彦冲失陷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便抗命。这些暗中发生的事情,温调羽却全不知情。

赵橘儿到了登州后,王师中按照杨应麒交代的程序,召集辖境内的公卿士人、汴梁故旧,初步认定了赵橘儿的身份,便一封奏表飞往赵构的行在,同时派人护送赵橘儿上路。

赵构听说海上来了一个妹妹,一开始十分怀疑,但王师中奏表中说了几项颇为有力的证据,比如赵橘儿对北迁之事的叙述、对宫中掌故的了解、对宗室关系的把握以及对孙傅言语的转达等都颇为可信,所以赵橘儿进城后便安排她见面,见面时只几个亲信的太监宫女,并无外臣。

赵构和赵橘儿在汴梁时也见过两面,但时隔日久,这时重逢双方只是觉得对方的面貌有些眼熟而已,赵橘儿看出赵构心中有疑,泣道:“九哥哥,你真不记得橘儿了么?”便说了两人见面时候的场景。赵构努力回想,慢慢有了印象,也垂泪道:“你真的是橘儿!”

赵橘儿这才取出道君皇帝的血书来,奉给兄长,赵构一见大惊,他老子的字迹他如何不认得?当下再无怀疑,捧着血书面北下跪,口称“儿构不孝”。再听说这血书乃是亲生母亲刺血为墨,更是恸哭得几欲断肠。

旁边几个心腹太监见了慌忙来劝,好容易才劝得他兄妹收泪,这才又向赵橘儿跪拜行礼。

第二日赵橘儿沐浴更衣,洗去途中风尘后才接见曹勋等人,曹勋在北迁途中实未特别留意到赵橘儿,但两人毕竟曾走过一条相同的道路,所以说起话来若合符节。

赵橘儿这番南归,除了带来北迁皇室的一些消息之外,更带来了赵佶的亲笔书信。在这封信里赵佶有明确的话表示同意赵构登基,这对在登基手续上有些缺陷的赵构来说大有帮助。有了这封“血诏”,赵构就能更加名正言顺地作为赵宋皇室的正统继承人君临天下了。所以尽管赵橘儿在国破之前并非地位甚高的公主,但有了这个原因在,赵构便待她比同父同母的胞妹还亲。这时宋廷已弃用“帝姬”的称号而重新改称“公主”,赵构便封赵橘儿为楚国公主,日常供奉尤胜后妃,地位尊隆仅次于自己。

可惜的是赵橘儿有些不识时务,回来之后便屡屡劝告赵构早日挥师北上,复国家疆土、救父母兄弟。赵构一开始认为她是无知少女,并不往心里去,每次听说只是垂泪搪塞而已。谁知赵橘儿经过了这一番奔波,于家国大事上的见识早已不俗,分析起时局来竟然颇有层次,再加上她为的是救父母,道理上极正,有好几次赵构竟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赵构暗暗纳罕之余也不免怪这个妹妹多事,派了一个懂事的妃子暗示赵橘儿“女孩子家不当过多过问国事”,却反被赵橘儿责以家国大义狼狈而回。

此时南宋朝堂上是李纲、汪伯彦并列为相。

李纲等是强硬派,主张将临时都城定在利于进取的襄阳、南阳一带,他认为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足以复中原而有西北,襄、邓西邻川、陕可以召兵,北近京畿可以进援,南通巴蜀可以取货财,东连江淮可以运谷粟——这是有意规复中原者的想法。

而汪伯彦等则是求和派,主张将临时都城定在金陵、扬州一带,认为襄邓密迩中原,虽易于号召四方,但如今陈、唐诸郡方罹祸乱,千乘万骑无所取给,而且金人长于骑兵而不习水战,若定都金陵,前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后有东南财力足以待敌——这是有意偏安江南者的想法。

赵构虽然不是傻瓜,可也算不上雄才大略、意吞天下之人,此时他的首要目标乃是自保,襄邓一带进取空间较大,但同时也不如江南来得安全,所以赵构实际上是支持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有了皇帝的支持,汪、黄在朝中便大占上风。

这时倒好,来了一个手持道君血诏的公主,而这位公主还是主张北复疆土以迎君父的,两相凑合之下,楚国公主和朝中强硬派竟是一拍即合,李纲、许翰等在朝堂上失势,便围绕着赵橘儿,希望公主能以皇族身份劝得赵构回心转意。

赵橘儿是持血诏而来,加上南归后得到了新君的非常礼遇,所以身份非同小可,赵构无论在公在私都要容她三分。加上这时她力主战守,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大宋大部分忠臣烈将的尊敬,甚至成为大宋强硬派地位最高的精神领袖——这一点却是连杨应麒也始料未及的。

但是这样一来,赵构对赵橘儿的不满也是日益加重,如果赵橘儿是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但她的言论分明与朝中大臣甚至汴梁宗泽、青州刘锜等将领内外呼应,这就让赵构惊心了!若赵橘儿是个男儿身,那此刻无论金人如何猖獗赵构都非把她视为头号大敌不可,但即便赵橘儿是女儿身,赵构对她也不能不防!到了最后,赵橘儿对兄长的劝谕非但没有正面作用,反而起了逆反效果,让赵构铁下心来要对付与他政见相反之人。

于是李纲罢相,尚书右丞许翰贬职,太学生领袖陈东被杀。不久赵构车驾东幸,先到扬州,后又渡江。李纲为相不足百日,期间所规画的军策民政全部作废,而中原士民对赵构亦日益离心。

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168章 偶遇第167章 裂变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23章 整军备(上)第40章 兵下辽东(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343章 罢相(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第22章 立法规(上)第345章 辗转(上)第45章 东海新霸主(上)第28章 称帝号(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下)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180章 异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上)第3章 论武(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章 论武(下)第144章 兄弟间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1章 瘟疫(下)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200章 兵临--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355章 姻幻(下)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44章 东京平定(上)第106章 却是自家掘坟(下)第29章 再破辽师(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上)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下)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上)第233章 宗泽之逝(下)第28章 称帝号(下)第350章 迎败(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上)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44章 东京平定(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315章 兵来将挡(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10章 绝地(上)第174章 逆第6章 边关(下)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下)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上)第195章 李纲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8章 伏击(下)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