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

据说,汉部的七将军要和大宋的楚国公主联姻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纯粹的政治婚姻,李应古、虞琪、石康、王宣这样一等人都认为这场婚姻对汉部与中原实力的结合是有利的,只有胡安国、陈显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听说这事后暗暗皱眉,曹广弼和杨开远更是公开反对!

在这样一个时局下,杨应麒的婚姻根本不可能视为一件纯粹的私事,不但杨应麒自己不能任意决定,就是折彦冲也得在事前知会各个兄弟。

在这件事情上,陈显、胡安国等人对这件事虽有自己的看法,但以他们的身份并不适宜作太多的言论。欧阳适知道此事后装聋作哑,阿鲁蛮不觉得有何不妥,所以站出来反对杨应麒婚事的便主要是曹广弼和萧铁奴。

杨开远闻讯大吃一惊,当天便回了一封信请折彦冲打消这个念头,曹广弼因为离得比较远,收到消息又比较晚,他怕书信往还会有耽搁,竟让负有重任的邓肃抽身出来,代表自己火速前往津门阻止此事。

杨开远在给折彦冲的信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说的虽然委婉,但因为这件事的不妥之处折彦冲本来就有考虑到,所以一看就明白了杨开远的意思。但他仍然回了杨开远一封信,表示这件事情也是他和杨应麒的共同决定,他们兄弟两人愿为此事承担任何后果。

杨开远收到折彦冲的回信就急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有小人播弄是非,致令老大老七都一时糊涂,但打开回信一看才知道折杨两人分明都是心里明白却要冒险玩火!但折彦冲既已这样说,杨开远也不好再从他这里劝,因此便改而写信劝杨应麒,完全是以兄长的身份劝他不要为一点私情误了大事。

折彦冲对杨开远是兄长对弟弟,杨应麒对杨开远是弟弟对兄长,所以他便不能像折彦冲对杨开远那样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而是修书表示自己和赵橘儿虽然都身居危位,但两情相悦,非为其它,希望三哥能够祝福他们、成全他们。

收到杨应麒的回信以后,饶是杨开远如此修养也颇感恼怒,回了一封措辞颇为严厉的信,责备杨应麒是被一时的情欲蒙了眼睛!竟然为了一时之欲而罔顾自己的前途性命,罔顾汉部的长远安危。

杨开远的这封信措辞虽然严厉,但用意其实是希望能够“骂醒”杨应麒。杨应麒收到这封信后大感惶恐,可他这时或许真的是被私情蒙了眼睛,回了一封信对杨开远道:“天下事非定要从夫妇事上取得,夫妇之事,亦未必便干社稷之福祉。世事变化无常,今日我娶公主,他日是否因此而遭祸端未可知也;但我今日若负了橘儿,他日必然痛悔则可知也。小七不愿为未必有之祸,而致必然有之恨。区区之心,唯盼兄长明察体谅。”

杨开远将信读完后掩面叹道:“明明知道会有麻烦却还是没法阻止,这就叫天意么?”

这时不识好歹的完颜虎也出面干涉这件事情,她却不考虑什么天下社稷,而是直接跑到登州来,名为“巡视”,实际上是想看看这个未来的弟妹。赵橘儿听说她渡海南来,无论为了自己的姻缘还是为了政治上的礼貌都应该前去拜访。

两个公主在蓬莱附近见面,完颜虎一见到她便暗暗生怜,心道:“怪不得应麒铁了心钟情于她,果然让人爱怜。”有心成全此事,便在家中部中到处为这桩婚姻造势。邓肃来到津门时汉部上下都在为这件大喜事作准备了,甚至连高丽国王听说后也准备派使者来贺礼,以便趁机窥探汉部之志向。

折彦冲既然默许了这桩婚事,汉部内外便没人敢去驳完颜虎的脸面!邓肃写信将津门的情况告诉曹广弼,曹广弼知道后也唯有叹息而已。

完颜虎又怕旧宋的势力不满这桩婚事,因此想了个办法,一边派人去南边探探赵构的口风,一边派人到北边直接向赵佶提亲!

这时以赵佶、赵桓为首的大宋宗室已经被囚禁在会宁附近的一处荒僻村落中,处境极为凄凉。女真毕竟是蛮族,吴乞买不像中原帝王一般,会给亡国君主以表面上的礼遇。这些可怜的宗室成员不但温暖没有保障,赵佶的老婆、媳妇、女儿甚至被迫成为女真兵将的姬妾,甚至军妓!赵佶甚至为了得到一点少得可怜的赏赐而大拍吴乞买的马屁。

对于赵佶的这些情况,完颜虎倒也有所耳闻。这时汉部在北国声势极为煊赫,而赵佶这干亡国宗室又极被人看不起,所以虎公主派人上门来替七将军求亲,北国的人都觉得有些荒唐。而且赵佶这时已经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了,一切都得仰吴乞买鼻息行事。

完颜虎因为担心吴乞买一怒拒绝,所以先请母亲大唐括氏带了个口讯给阿骨打的遗孀小唐括氏,希望小唐括氏能够促成这桩婚事。小唐括氏自然也不会糊涂得就此拍板,而是先将大唐括氏的意思告诉她的庶儿子宗干,宗干和几个重臣商议了许久,觉得此事实有利于造成折彦冲和杨应麒之间的嫌隙,因此极力赞成,劝吴乞买默许此事。

完颜虎派出的三个使者张老余、顾大嫂和胡宏就这样得到了会宁方面的准许,见到大宋的亡国之君赵佶。这时候的赵佶已经被北国的风雪折磨得没有多少君王气象了,幸而北迁到此只有两年多,他的精神还未被全面摧垮。他们每日在与世隔绝的荒村中生活,听不到半点中原的消息,本已对人生完全丧失了希望,但以他们的软弱又没法寻死,所以只是这样行尸走肉般地活着等死。

这天荒村外忽然来了几个汉人装束的男女,在金国官员的监视下带了糖果、腊肉、丝绸等礼物来见自己,说是来求亲。赵佶北来之后,先后有六个女儿被吴乞买召去侍寝,甚至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赵桓的老婆朱皇后不堪凌辱愤而自杀,一次死不成还自杀了两回,所以赵佶这时听说金人来求亲都已经麻木了,讷讷道:“我身边已经没有女儿了啊。”

张老余和顾大嫂虽然出身贫贱,但如今已是汉部的元老,所以完颜虎才会派他们前来,这时见赵佶落得如此下场都感悲凉,胡宏更是忍不住垂泪,跪下道:“皇上,臣胡宏等是虎公主派来替七将军求亲。”

赵佶有些反应不过来:“虎公主?七将军?啊!汉部!”

胡宏道:“是,是汉部。”

赵佶黯然道:“汉部又……又和大金和好了。可我身边已经没女儿了。”他以为大宋灭亡以后汉部独力难支归顺了金国,这时又像女真贵族一样来问他要个老婆女儿玩玩了。

胡宏道:“皇上,不是这样的,汉部……”他还没说完,旁边的金国官员忽然咳嗽两声,那是警告他不要说太多“无关”之事!所以胡宏便住了口,说道:“皇上,虎公主这次,是求皇上应允七将军与楚国公主的婚事。”

赵佶愕然道:“楚国公主?”

第230章 中原战局(下)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下)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333章 灵寿坟(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206章 学生潮(上)第217章 窥九鼎(下)第23章 整军备(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186章 穷第344章 北游(下)第53章 枭雄之异志(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313章 夏使之会(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下)第3章 论武(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02章 汉廷大难题(下)第183章 临第273章 胜负定前各为主(下)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下)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302章 汉廷大难题(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纪第40章 兵下辽东(下)第9章 塞外(下)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22章 立法规(上)第149章 民之弃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219章 突围北上(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12章 连环冲击(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184章 战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第10章 绝地(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06章 却是自家掘坟(上)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下)第29章 再破辽师(下)尾声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159章 针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253章 盟友的恐惧感(上)尾声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63章 威胁利诱和解(下)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3章 论武(下)第302章 汉廷大难题(上)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上)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下)第40章 兵下辽东(下)第236章 连环计中计(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307章 理想与现实(上)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3章 虚实反复(下)第14章 乌古(上)第173章 叛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27章 子夜问药第19章 议婚姻(下)第114章 虎迫龙角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