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败中见真将军(下)

宗弼的行动并不是单独的,当他以精锐千钧压下时,宗翰在云中府也发动了大反攻!河东军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种彦崧。不过种彦崧所部并未混乱,他的行动竟比娄室快了半步,面对金军忽然大涨的压力缓缓后撤到太原。

赵构对盟友的背叛对河东军也造成了相当的打击,不过由于河东军的结构、历史与齐鲁军不同,所以受到的打击也颇有区别。

齐鲁军将士的老家多在山东、河南,赵构一出手,所有将士都害怕后方家园沦陷、亲人受害,而河东军的老家在隆德府,旧宋陕西兵虽号称偱河东进,实际上张浚并不敢轻率挺进,而且隆德府尚部署有相当的兵力,又是经历过好几次大敌压境的坚城,所以在北方作战的河东军将士对隆德府能够守住信心较大。

齐鲁军中有大量的旧宋兵将,在情感上受南宋朝廷影响甚大,河东军则不然,这个逐渐壮大的军团的肇端,一是曹广弼从汴梁带出来的人马,二是种彦崧的忠武军旧部,至于后来招收的兵员,更是一开始就接受类似于上十二村的军事训练,灌输“抗胡保华”的政治思想,所以如果说齐鲁军团在赵构捅刀子后更多的是伤心恐惧的话,那河东军团就完全是愤怒!

不过,即便如此,河东军团的士气还是受到了相当的打击,因为赵构一旦背盟,整个河东便有可能被四面包围。

“那样我们还能守住么?”

部分兵将怀疑着,并因此而导致行动有些迟滞起来。唯有曹广弼的直系队伍没有迟滞,太原的军枢甚至显出了比平时更加迅疾的反应,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河东军有一个临危不乱的统帅。赵构背盟的消息到达太原后的两个时辰内,太原城便连发十三道军令:着种彦崧部退回太原;着王彦部在平定军、辽州之间相机行事;着辽州守军进驻磁州;着泽州守军进驻相州;着河内守军宁河(东西走向段);着绛州守军宁河(南北走向段);着石州契丹部伍至太原听命;着晋宁燕人部伍至太原听命;隆德府全面戒备;太原府全面戒备;晋州全面戒备;汾州全面戒备;着虞琪启动战备仓,以备四方后勤所需。

在两天之内,太原又先后派出了九个使者,分别前往云中、燕京致书宗翰、宗弼,以窥虚实;前往塘沽致书杨开远,前往登州致书陈正汇,前往齐鲁军团大营致书宗颍,迂回前往辽阳府致书执政,迂回前往东海致书欧阳适——既是通告河东方面的情况,也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他们采取措施呼援;最后出发的两个使者,一个派往建康责赵构,一个派往长安责张浚,两个使者随身带着充满愤怒的檄文沿途散发。

曹广弼的反应比金军的大兵进击快了半拍,也就是这半拍之快让种彦崧得以从容退却,其它各州县、驻军在得到命令后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当刘锜引领五千疲兵来到井陉时,王彦已经收到了折彦冲的命令,正准备去接应宗颍。两名大将见面之后,刘锜听说了曹广弼的部署后稍稍松了一口气,详述了前方战场的情况后道:“我才从败乱场中来,深感金军气势极盛,我军气势甚馁,金人如悬壶灌流而下,势已大成,若非宗帅殿后,我这部军马亦未必能保全。”

王彦道:“你且到后方整军,待我来会一会那宗弼!”

刘锜道:“宗弼锋芒正盛,我军士气正低,此时此地不宜与他正面相抗。”

王彦慨然道:“正因为我军士气正低,所以要打一个胜仗!就算胜不了,也要以一场激烈残酷的对耗来消磨对方的锐气!”

刘锜也不多劝,引了人马到甘泉谷驻下,不久徐文又领三千人来会,此外尚有各路败兵陆续而来。王彦亲到各营巡视鼓舞士气,决意要斗一斗宗弼的铁骑。

但宗弼竟未朝这边过来,而是迅速南下,如风驰草上,攻略河北诸州,逢军斩将,遇强破坚,不让溃败的汉军有重新集结整顿的机会。跟在宗弼后面的第二拨、第三拨兵马则接收宗弼的战果,遇溃兵或剿杀或招降,逢城池或攻坚或屠灭,兵行五百里,五百里尽皆披靡。

反而是娄室一部过五台山直逼柏岭寨,这时井陉东南的栾城、南方的赵州都已为金军占领,东北、西北的金兵也不断压下,王彦眼见势孤,不敢久留,领了兵马撤到平定军,屯于乐平,要依靠太行山阻挡金人的攻势。

徐文对刘锜道:“如今齐鲁军团本部已散,王宣所部不知如何,恐怕山东之空虚空前难比——偏偏山东又同时面临金宋两军的夹击。不如我们取道辽州、磁州、大名府阻击金人,势若胜可山东无虞,势若不成亦可以退守登州。我军阻金、赵立遏宋,或能保住山东。”

刘锜沉吟道:“山东有赵立在,他所部兵力虽不足以同时抵御金宋的夹击,但我估摸着,大宋也未必会全力攻打山东。而且山东与辽南隔海相连,又有东海军团的水师接应。汉部在东北有多少家底你比我清楚。如今局势已与大将军归来前大不相同,山东地接海滨,若是告急汉部可随时调兵入援,即便我们不去,山东未必便会沦丧,便是土地沦丧,军民亦有退路,将来兵势重振仍能从海路卷土重来。我如今担心的,反而是河东!河北一失,河东与本部的联系便会被切断,汉部的兵力纵然能守得住山东,短期内要威胁金军在河北、燕云的据点恐怕也难,再要救援河东就更难。在这等情形下金人与赵构一南一北夹击曹帅,河东危矣!”

徐文道:“刘将军的意思是留在这里助曹帅守河东了?”

刘锜道:“单是这样,恐怕有所不足。河东若被孤立,势难久守。要解河东之忧,须破此势!我想入太原与曹帅商议大计,只带三千教练步骑走,其它人马均归你指挥,助王彦守住太行东线。”

徐文道:“好!宗弼不能在真定城下将我们彻底击溃,现在我们士气已渐渐恢复,他再想取得真定城下般的战果,那是休想!”

当下刘锜引了从青州时代就一直跟着他的三千教练团进入太原,与曹广弼相见,这时宗颍战死的消息已经传来,曹刘两人闻讯痛哭,刘锜在城内摆下灵堂望东虚祭,暗暗发誓定要报仇。

刘锜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只洒一轮热泪便不再愁眉,他和曹广弼是郎舅之亲,又互相知信,说起军事,开门见山便问曹广弼是否有把握守住河东。

曹广弼道:“河东北方门户,全在太原。如今之太原,兵粮不缺,便是宗翰、宗弼齐来,我也足以凭城一战!”

刘锜问道:“南边呢?” ωωω▪ ttκan▪ C〇

曹广弼道:“我料张浚必不敢过河!”

刘锜道:“太原虽为河东屏障,但怕只怕太原未失,而河东已乱。”

曹广弼脸色一沉,知道刘锜所言甚是。新汉政权在河东经营日浅,除了隆德府外,其它州县都是新得之地。太原有曹广弼坐镇料来无恙,但汾河河谷等地可就难说了。以前汉部声威最盛时大户纷纷解囊相助,但经此一败,人心会怎么变幻可就难说了。如果汾河河谷有失,太原只怕就难以孤守了。

曹广弼道:“你既点破此虑,可有良策?”

刘锜道:“河东势孤力弱,能自保便出人望外,要想扭转整个天下局势,却得靠东北的中枢。”

曹广弼道:“应麒在大军溃败之前便有预见,可惜我们身在局中无法扭转而已。但他既有此虑,接下来或有因应之对策。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仍在于保住河东!”

“河东不能单保,”刘锜道:“欲保河东,或南据汴梁为后援,或西控秦川为呼应,得此二地之一,汾河自然人心安宁。汾河安宁,才能支持太原抗战到底。反之,若我军地盘日小,军力日蹙,恐怕支持不到太原陷落,汾河的人心就要大变了!”

曹广弼听刘锜如此说微感讶异道:“在这种情况下你竟然还要进取?嗯,乱中取胜,以攻为守,这倒也是一法,但我们恐怕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南下、西进。现在汴梁虽然空虚,但若以轻兵取汴梁,赵构在邓州的大军定要北上。若无大军与之相持,汴梁绝难久守,若汴梁得而复失,恐怕士气益受打击。”

“汴梁?”刘锜道:“我没说打汴梁啊。”

曹广弼惊道:“难道你要打陕西不成?”

“不错!”刘锜道:“我就是要取陕西!若能合秦晋之力,宗翰、宗弼再强,也未必能奈我何!金人攻不下秦晋,那他们就要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届时只要东北中枢还有余力进击,金国诸部便可各个击破!”

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234章 福祸相倚伏(下)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334章 汉皇都(下)第74章 李师师的邀约(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节(下)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上)第189章 国债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181章 责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章 论武(下)第14章 乌古(上)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40章 兵下辽东(下)第10章 绝地(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49章 闻逝(上)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上)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3章 论武(下)第219章 突围北上(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321章 当世活佛(下)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179章 乱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上)第44章 东京平定(上)第176章 诏第13章 狼群(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上)第124章 道穷思自强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上)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下)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314章 割地之议(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7章 去向(上)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上)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2章 立法规(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下)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上)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166章 使者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下)第113章 羊图狐口食第311章 主动被动(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0章 下聘礼(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下)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6章 兵满万(上)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上)第143章 塘沽问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上)第315章 兵来将挡(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34章 海贼水兵(下)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下)第332章 金兰折(下)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下)第356章 蝶梦(上)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第7章 去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