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何谓善守之帅(下)

金军在经过“折彦冲教训”之后,放弃了之前四面开花的部署,重新回归到“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上来。这个战略部署的指导精神是:在压制东海不得西进的同时,先瓦解汉部在内陆的武装力量,然后再用内陆的人力、财力进攻东海。在这个战略精神的指导下,金军攻占河北、切断河东军团和东海的联系以后便集中兵力围攻太原。

华夏子弟的第二次太原保卫战开始了。

和上一次的太原保卫战相同,守军都面临着一定的恐慌,但和上一次的太原保卫战不同的是,守军拥有一个更懂得战争的领导集体。

虽然太原在几年前才经历过一次破城,但那次破城之后,金兵和稍后接手的汉军都曾对这座名城进行增补,尤其是曹广弼在过去几个月的增筑行动,基本上已让这座河东名城恢复旧观。

即便如此,曹广弼也没打算用太原的城墙来直接面对金军的进攻。善守之将军,不会消极地龟缩在城墙之内射箭投石。早在金兵还没有犯及太原之前,曹广弼就在太原及其周边地区布下里外三层的防御***。

太原东侧,有王彦驻守平定一带,以消解金兵东路军的正面攻击;太原的东南侧,有徐文驻守辽州,一边是防范金军东路军从东南方向的进逼,同时也在保护隆德府与太原之间的联系;太原的西侧和西南侧,则分布着大大小小共二十五座山地兵寨子,这些寨子多则一二千人,少不过百人,兵员多是经过训练的本地人,分布在吕梁山一带,以大寨阻截要道,而小寨则依靠大寨的资源补给在各条小路打游击,用这个办法来使金军无法轻易绕过这片并不好走的山地入侵汾河河谷——这是太原防御圈外围的基本情况。

在太原府境内,又可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种情况。

在正北方,从太原城到雁门关之间的广袤地面早已清野,中间的石岭、赤塘、三交口三道防线,分别布有一万、五千、一万的兵力,这三支部队都是既坚韧又灵活,当金兵南下的兵力并不甚强大时,他们便将金兵进攻的拦截在外围,保证太原不至于因为少数的兵力便被扰得鸡犬不宁,当金兵以大军南下时,这三道防线又可以层层消耗金军进击的锋芒,在抵挡不住以后便散入山区变成骚扰敌后的部队,一旦金兵退却,这三支兵力又将重新占领石岭、赤塘、三交。

在中部地区,曹广弼又分别在狐突山、蒙山、杀熊岭、麓台山等布置了数千到一万人不等的部队,这些据点就像一颗颗小珍珠一样,和太原这颗大珍珠一起串成了一条防御项链,将金军的活动范围尽量限制在太原府北部的山区中。

由于有北部和中部的两道防线在,太原府南部的河谷地带如清源、交城、太谷、祁县等城市便是在太原府北部发生战争时也有可能保持正常的市井运作。其中,太原城西南榆次又是太原府内仅次于太原城的物资、兵力重地,这里一方面是和太原城朝夕相闻、犄角为援,同时又负责向平定的王彦、辽州的徐文提供补给。汾河河谷和隆德府积聚的物资,都是通过这几座南部县城的转运进出太原,使太原的各种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不至于匮乏。在太原保卫战最为激烈的时候,金军也曾突入到这个地区,但每一次都是很快地突入又很快地被驱逐出去。

最后一道防线,才是太原城城墙。在拥有府内府外两层防线的情况下,太原城便不是一座孤城。宗翰和宗弼能够动用来进攻河东的兵马,总数难以超过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并非全部都是精锐,也不能全部用来进攻太原,就是金军兵力最为集中的时候,用以围攻太原防御圈的兵马也没有超过十五万人;十五万人也没法从一个方向、一个地点进入、攻击,金军被外围据点牵制、阻挡的兵力常常是总兵力的一半以上,因此即使在金兵攻击势头最强大的时候,抵达太原城下的兵力也没有超过八万人。八万人的部队,是没法将太原城团团围住的。

从雁门关到太原城之间的百里之地无粮可因,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上百里的粮草运输已算是中长程,每为一名前线的战士提供足够的粮食补给,差不多就要用上一个民夫,宗翰要维持住太原城外八万大军的补给就得动用数以万计的民夫,此外由于曹广弼布下了对粮道进行骚扰的轻骑兵,所以宗翰还需要用大军来维持这条粮道。即便如此,宗翰也不能确保太原城下的金军能够得到持续的后勤供应,所以金军对太原的进攻是时而来时而去,在第二次太原保卫战中并不存在像第一次守卫战那样长达数十日甚至上百日的围城情况。围城时间的长短是能否攻陷一座城池的关键因素,因为一旦撤围,守军便有机会对损毁的城防进行增补,让攻击方的上一次围城变成无用功。

更何况,曹广弼是一个对金军没有心理畏惧感的人。太原城的四壁城门在白天是常常开放的,就是在金兵围城之时也是常开不常闭。宗翰即使拥有几万大军,也没法对太原四壁同时发起激烈的进攻。由于太原城内有一支敢于与金兵野战的战斗队伍,所以金军如果集中兵力进攻其中一门,则曹广弼便可以派部队从其它城门出城迂回攻击金军的侧翼;到了晚间更常常派兵出城攻击金军在城外的营寨,昼夜骚扰使之不得安息,以致后来金军立营安寨竟不敢太过靠近太原城。而金军营寨既立得较远,城内守军便能在金军发起攻击时有更充足的时间来作准备。

经曹广弼改造后的太原城城门又不设吊桥而用直板桥。城门旧制多用吊桥,为的是敌兵来攻之时可以拉起吊桥以图用城墙外的壕沟来阻止敌军。但在曹广弼的防守思维里却从来不以消极防守为贵,他认为吊桥拉上,对阻挡敌军未必有用,却是妨碍了城内守军的进击——若放下钓桥然後出兵,则城外敌军见到吊桥放下便知城内将要出兵,必然会先行准备,这样会让城内守军的行动徒然失了先机;若兵已出城复拽起桥板,则出城之兵缓急难於退却,若为敌人所逼逐往往便溺於城外战壕之中。

在为时数月的太原保卫战中,金军曾有一次暂时攻进了太原的南门,然而金军的将士在进门之后,却发现城门之内又有一道护城墙。这道护城墙却是在城门十步之内横筑起又高又厚的一堵墙壁,这堵护城墙也设鹊台,墙在鹊台上,高一丈三尺,脚厚八尺,上收三尺,两头遮过门三二丈,用以遮隔冲突。护城墙内门开启关闭,城外敌军都不得而知。那次金军突入墙内之后,护城城上炮石如雨而下,跟着两边羊马墙内守军同时夹击。金军本以为攻入城门便成大功,谁知道竟是掉进了一个更可怕的陷阱!城外金军受到地形限制无法及时援救,城内的守军却是占尽了地利!在这一战里金军突入城门的精锐损折殆尽,此战之后,许多金兵一提起太原的城门都会产生畏惧感,而不再是将夺取城门作为攻城成功的标志。

曹广弼所领导的这第二次太原防卫战,和王禀、张孝纯等所领导的第一次太原防卫战完全不同!因为曹广弼所能调动的资源和王、张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王、张当时乃是以一座城池去抵挡金军的一个军团,而曹广弼则是以一个军团来对抗金军的两个军团。

金军的优势是总体兵力较多,但和处于兵力劣势的河东军团相比,双方也没有达到悬殊的地步;金兵的另一个优势是精锐兵力较多,但曹广弼所领导的河东军团里面,也有部分精锐足以与金兵硬撼,所以不会像第一次太原防卫战那样被动。相对的,河东军团由于是本地作战,所以曹广弼得以充分调动当地的民间力量来支持作战,这便大大抵消了金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在这一次的太原防卫战中,由于要分出兵力去维持粮道,所以在具体的战场上,宗翰所能投入的兵力并不比曹广弼多多少,在有些战场上曹广弼甚至能集结起比金军更为强大的兵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太原防卫战中守军其实一点都不落下风,太原城内城外消息进出、物资转运的通道从未完全断绝,汾河河谷在太原的屏蔽下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动荡,民间秩序甚至在外敌入侵的压力下变得更有条理。

“真是精彩啊!”在塘沽,杨开远看着一份份关于太原防卫战的战报衷心感叹着:“二哥不愧是二哥!辽口防卫战根本不能与之相比!”杨开远觉得,尽管辽口、塘沽的地形和太原大大不同,但在这两座滨海临河城市的防卫战上,自己的表现和曹广弼相比都显得有些消极了。

“简直就是一场艺术!”稍后收到消息的杨应麒彻底放下了心:“河东山河环绕,本来就有一条相对完整的国防线,按二哥这种布置,只要后方不起乱子,太原就算守个一百年也没问题!”

曾在真定攻防战中被誉为“攻守兼备”的银术可,在这次战役中曾领兵突入到榆次附近,亲自品尝了曹广弼烹饪的这道大菜,之后他便再不许身边的人恭维他“攻守兼备”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依靠天赋进行的那次防御战和这次太原防卫战比起来简直就是业余。

在这种情况下,对河东军团来说比较可虑的就只剩下来自南面和西面的威胁,但在李彦仙、刘锜和种彦崧分别传来佳讯以后,曹广弼便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10章 绝地(上)第160章 利害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下)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5章 出谷(上)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137章 危疑反复>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68章 偶遇第194章 正名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79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14章 乌古(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2章 立法规(下)第236章 连环计中计(下)第14章 乌古(上)第40章 兵下辽东(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233章 宗泽之逝(上)第2章 部勒(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41章 曷苏馆事(上)第114章 虎迫龙角疆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91章 东南东北乱局纷(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惧感(下)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第13章 狼群(上)第353章 屠营(上)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142章 入太行第184章 战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144章 兄弟间第208章 陈家货(下)第159章 针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下)第349章 闻逝(下)第11章 夜遁(下)第202章 自辱第132章 阴山战事>第170章 安抚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02章 自辱第339章 民之贵(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上)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31章 造船之业(下)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152章 舟中议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战(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上)第30章 新编胡伍(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下)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上)第182章 诺第166章 使者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