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汉皇都(下)

杨应麒不得不承认,欧阳适在处理民生、商业这些问题上很有一手,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某类人总能爆发出在正常途径中无法爆发出来的行动力。虽然陈正汇和李阶总认为欧阳适和他所领导的团体不大干净,他们做的事情总是多多少少存在着猫腻,存在着灰色地带,不是大国谋远之道,但在某个时期,这个“污水”团体总能拿出“清水”团体拿不出手的政绩。

远的如流求的开拓就不说了,近的如这次的建都大计,基本上就与整个漠北战争、西夏战争同时进行,在没有得到汉廷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欧阳适所领导的班子竟然还是能赶在一六八六年之前基本完成新都内城的建设,这种对民间资本的调动力连杨应麒也忍不住赞叹不已。

汉帝国新都的内城,除了皇宫、官衙之外,还包括禁军部队的驻所,天坛、大华表坛、大四岳殿等标志性建筑,新太学、新军学、新政学等教育类建筑——以上这些建筑主要都是由欧阳适筹款建设的。至于宗教场所,欧阳适只是按照规划留下几块地皮,自有佛门、道门和清真的僧侣道士阿訇们四处筹钱买地,分别建立起了称得上帝都气派的禅宗佛寺、天台佛寺、藏传佛寺、南派道观、北派道观和清真寺。此外,商业区的地皮也早就被抢购一空,即便当时大汉的内外局势还并不明朗,但那些敢于冒险的商人还是拿出了大笔的资金来进行投资,欧阳适光是卖出这几块商业区所得到的钱,就足以抵消将近三成的建都费用——即使如此陈正汇私下还是猜测欧阳适从中捞到了不少好处——则这些地皮的价格可想而知。当初地皮拍卖时候,一些不看好大汉前景的商家都认为那些冒险投资的商家这笔钱投得不值,但现在他们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西夏的大捷传来那天,新都商业区的地价马上就翻了一番,而之后的一年里随着汉帝国经济的复苏并有走向一个全新高峰的迹象,新都商业区的地价也相应的节节攀升。

欧阳适在拍卖地皮的同时还附加了一条,要求商家在买到土地的三个月内就必须兴建房屋,不许留白,以配合整个新都建设的进度。所以到一六八六年春折彦冲下令迁都之前,新都几条主要的商业街早已鳞次栉比。私营的商家从来不会讲究形式主义,房子建成以后,他们不会坐等迁都工作全面完成,而是有一天的钱就赚一天的钱,所以在新都建设期间,官员们还没有迁入,他们就先做下层的钱,开得早的店铺在过年之前做的是主要是建筑工人和相关商人的生意,那些外表富丽堂皇的店铺通常都有一些泥腿子和新都建设中的暴发户光顾。开春以后不但迁入的人渐渐多了,而且京畿地区——特别是东边的塘沽——有许多人听到消息后都已赶了过来,想比别人快一步目睹新城的风采了,所以顾客的层次也就慢慢地改变了。不过对商家来说,无论是早期建筑工人的生意还是近期游客的生意都只是一点聊胜于无的开胃菜而已,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大餐在后面呢——所有的商人都眼巴巴地等着折彦冲的迁都令!

华元一六八六年二月,折彦冲钦点的禁军在安塔海的率领下进驻新都九门,与此同时,相府派出的技术监督部门完成了对新都的最后一轮检测,一些部门陆续迁入,为全面的迁都工作做最后的准备。民间的迁移也同时在进行:官员的家属,太学的学生,商业的新贵,以及希望能依附着这个新都讨一份生活的三教九流。在形形**的移民里,从辽东来的一批人尤其显得注目,这批人就是大汉帝国基业的创建者,汉部的元老部民,如顾大嫂、张老余等都在此列,这其中也包括那些驻守边疆的老兵干将的家属。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让这座新都没有完全被新贵所垄断,才让人看到今日的汉帝国与昔日的汉部还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

华元一六八六年三月初三,折彦冲正式下令迁都,定京师之号,日间派送酒肉,晚间燃放焰火,折彦冲完颜虎亲临华表坛与民同乐,全城狂欢。

迁都之后,皇宫和相府便分开了,不再像塘沽的临时皇宫和临时相府那样只隔一墙。按照杨应麒交给欧阳适的规划图,新都城的皇宫远比北宋汴梁的皇宫为小,欧阳适对这座城市其它的规划意见不大,却对皇宫的规划却极不满意,在原来的计划中增了又增,扩了又扩,直扩到比北宋皇宫还大才满意。整座都城坐北朝南,以位于正北方的皇城为核心向南、向东、向西随地势而展开。皇城一扩,整个新都的格局就得大变。这时杨应麒正忙着给漠北、西夏战争善后,又忙着伐交南宋和复苏经济的大事,根本腾不出手来干涉这件事情,加上欧阳适手中既拿着折彦冲给他的任命也不容杨应麒插手此事。

不过新都建成之后,杨应麒却发现这座都城比他脑海中的预想还好,尤其是在商业区的规划上,欧阳适的思路无疑更加变通。原先的规划是由管宁学社、太学那些学者们和工部的官员们坐在屋里想出来的,虽然他们也派出了大量的学生、下属、士兵以及各类相关人员实地考察地势,对皇宫、华表坛、四岳殿等的规划也没问题,但对商业区的规划却显得太过死板——他们竟把各条街道这里卖什么、那里卖什么都想好了。欧阳适却不管这些,直接把地划了出去,只规定什么地方不能做什么,禁止以外的事情就不管了。成千上万商人实事求是的智慧,绝非学者官员们所能想象,所以由他们根据需求而形成的商业区,反而是整个新都最令人惬意、生活也最为方便的地方。杨应麒毕竟是个务实的人,见到这种遵循商业条理而非行政条理的格局,不禁暗叹论务实欧阳适其实还在自己之上。

不过,对于皇宫,杨应麒心中依然存在着不满。按照欧阳适的全部规划,现在已经建成的皇宫实际上还不到整座皇宫的三分之一,北面还留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纵深,若要全部完成,只怕得等到第二外城、第三外城建成后才能竣工。

不但杨应麒不满,完颜虎也觉得很不习惯。塘沽的那间大屋她已觉得太大了,现在这座皇宫比塘沽行宫又大了十倍!折彦冲到今天才她一个老婆,宫中又没有太监,各种丫鬟杂役侍卫加起来怕不只有一二百人,这么点人别说住,就是要将皇宫打扫一遍都难!

皇宫“空虚”的问题很快就被提了出来,如何解决这种空虚呢?一个不可回避的解决方法就是往里面添人,所以迁都之后礼部侍郎刘萼马上上表,请皇帝依礼选秀女,册立三宫六院、妃嫔贵人,并恢复内廷宦官制度,以防宫闱之乱。

这封奏表一上,登时满朝喧哗。三宫六院、妃嫔贵人的册选问题大家暂时搁置——这毕竟涉及到折彦冲的意愿,在没搞清楚之前大家有些不好草率地去摸折彦冲的虎须,何况民间三妻四妾也是寻常,官员们代表们对皇帝纳多几个老婆意见不大,所以对刘萼奏表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宦官问题上。

汉帝国已经用了十几年的官方教科书里,早将宦官制度斥为极不仁义的制度,加上自汉唐以降,宦官从来都是文官团体的死敌,文人们提起阉竖罕有不恨得牙痒痒的。大宋在宦官问题上算是处理得比较好,但究竟只是严加限制而已,不见赵佶稍稍放松一点警惕就有童贯杨戬为祸天下么?所以杨应麒当初严禁设立宦官的建议一提,马上就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认同,士子们甚至将之作为评判汉宋高下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但现在刘萼忽然提出要重新设立宦官制度,如何不引起朝野官员士子的警惕和愤怒?一时之间责难备至,本来官声就不好的刘萼经过此事“奸臣”这顶帽子算是戴定了。幸亏折彦冲用他之前的功劳帮他开脱,才在御史的弹劾下保住了乌纱帽,但设立宦官之议也因此而寝息,加上大汉财政状况仍然说不上宽松,至今尚有大量的债务需要偿还,所以选秀女以扩充宫廷的建议也就跟着搁浅了。

三月中旬,钦天监选取了良辰吉日,折彦冲率领百官到天坛祭天,次日在四岳殿接见元国民代表,第三日到理藩院接见诸附属国朝贺,第四日亲临华表坛接见新都的居民和从外地赶来朝见的民众,并接受一百名八旬以上老者的祝福,到第五日又在皇宫正门的广场检阅禁军,接受三军将士的效忠。

至此,整个新都大典才算告一段落,都城渐渐恢复宁静,而汉政府的各项工作也重新进入常态。

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下)第345章 辗转(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下)第110章 欢迎丈母娘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335章 议封王(上)第28章 称帝号(下)第11章 夜遁(下)第333章 灵寿坟(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182章 诺第345章 辗转(上)第225章 暗香浮动(下)第168章 偶遇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上)第296章 东海的不满(下)第339章 民之贵(下)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下)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167章 裂变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上)第163章 表决第148章 地之失第74章 李师师的邀约(下)第8章 伏击(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136章 燕京变故>第347章 岳幕(下)第354章 审判(上)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下)第23章 整军备(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转第171章 文词第199章 老臣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上)第3章 论武(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50章 进退的选择(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难言(下)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上)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169章 饥乱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上)第1章 瘟疫(下)第3章 论武(下)第50章 进退之间(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30章 秘策发(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43章 潜流暗涌(下)第15章 誓约(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上)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第165章 阴阳第308章 华表的污点(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下)第163章 表决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16章 小买卖(下)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285章 墙倒众人齐推(下)第9章 塞外(上)第257章 败中见真将军(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34章 汉皇都(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5章 出谷(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54章 审判(上)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172章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