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

要给折彦冲的儿子起个正经一点的名字了。征集!可以直接放在书评里。(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

林翎来到津门的时候,整个港口都已经陷入一种嗷嗷待哺状。一开始,这个年轻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虽然儒巾儒服的林翎在商贾堆里显得那么风度翩翩,但整个码头的贩夫走卒对之却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他们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钱,一个是粮!前者是他们来津门的目的,后者却是眼下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

林翎在一个老者的引导下悄没声息地隐身于人流之中,到第二天,码头上才发生“钩破米袋”的事件——那当然不是意外,而是一次别有用心的策划。

等到所有人知道那两艘千料大海船里装的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救命粮时,掌控这些救命粮的林翎却已经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了。

又过了两天,林翎才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来到津门城西的一处别苑。这处别苑若在泉州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的一处房子,然而在房屋奇缺的津门,此刻这座别苑一日的租金就够一个中户人家在江南一月的生活。

别苑外,黄家在津门的主管黄旌正微笑等待着,看见林翎后忙走上来招呼道:“林大少,向北刮的海风还吹得习惯么?”

林翎笑道:“向北向南,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这两个商人站在一起,登时就显出不一样来:黄旌分明是头发福的老狐狸,林翎却很清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风,一点也不像经常出海的男儿。

两人相携进门,厅内早摆上了酒席,桌上却只有四菜一汤,浊酒一壶。黄旌道:“如此待客,实属怠慢。只是现在津门粮食大是紧张,虽然饿不着我们,但掌控津门的这位七将军对浪费食物之事极为厌恶。此席只有林大少与黄某两人,若是太过铺排,传入那七将军耳中只怕会招了他的忌。”

林翎淡淡道:“黄叔叔太过客气了。家父生性也不喜豪奢,我在家里吃的比这还简单。”

黄旌道:“林氏家风,泉州谁不仰慕?林老先生富而好礼,固然令人钦佩不已。而林大少向来深居简出,这次肯冒着风浪北来,更是给足黄某人面子!黄某人敬你一杯!”

林翎微微一笑道:“黄叔叔带契林家一条好财路,该谢谢的是我们。”竟是酒到杯干。两人吃饭喝酒,谈天说地,渐渐转入正题。黄旌道:“林大少来津门也有两天了,觉得这个地方如何?”

林翎道:“比起泉州,那还差远了!”

黄旌微微一笑道:“这个当然!我们泉州背靠大宋,面向大海——那是千百年积下来的基业,这津门如何能比?眼下它如此兴旺,也不过是因为那七将军手里有些奇货罢了。”

林翎摇头道:“那又不然!我看津门虽然建筑还显得粗陋,但那也是它时日短浅的缘故。若说到商规建制之精妙,泉州市舶司实在是有所不如!别的不说,就是黄叔叔你代为宣扬的那本《律法禁令三十六则》,便不是普通人能写得出来的。”

黄旌道:“没想到林大少对这本小书评价如此之高。”

“评价高的不是我,而是家父。”林翎道:“这次黄旅伯伯相邀北上,我家固然是盛情难却,但若不是家父看好这津门港,也不会特地遣我前来。但和别人不同,家父对战马、琉璃兴趣其实也不是很大,我林家有南洋一路商货,只要妈祖保佑,一切顺风顺水,足保我林家十族无财米之忧。所以家父他老人家在收到黄伯伯书信以后,一开始只是准备让我堂兄前来。但后来翻开黄伯伯随信附来的那本小书,只读了两行便为之动容。当时我侍立在旁,见他老人家读完第一章后掩卷长叹,说此书寥寥数句话便道出了他心中许多说不出来的从商心得!之后再读其它章节,越读越是钦服,马上改了主意,要我放下手头其它事情,整装北上,代他老人家向撰写此书的大贤请益。”

林翎的父亲林珩在泉州商人中威望极高,因此黄旌听说他对这本小书如此推崇颇感诧异。

林翎又问道:“黄叔叔,这本册子,真是那位七将军所作么?”

黄旌道:“不是他还能有谁!据说这位七将军是大金境内第一才子。我曾两次蒙他接见,确实是极为厉害的一个人。不但诗书经史无不精通,而且连海外的事情也知道得不少。有些事情连我都不知道!比如南洋诸岛的一些奇风异俗,我们以前看见只是觉得奇怪而已。那位七将军却能说出这些风俗的来历,我在旁听着,只觉丝丝入扣,绝不是凭空杜撰而来。”

林翎奇道:“他懂得经史诗文那不奇怪,这些海外异域的事情如何也知道?莫非他也出过海?”

黄旌道:“没有。据七将军说,这些他是在书上知道的。”

“书上?”林翎更是惊奇:“我家遍收域外域内航海书籍,可从来没见过有哪本能真正剖析出海外风俗来历的。”

黄旌道:“你莫非怀疑这位七将军夸口不成?我当初也曾这么想。不过后来跟他谈起南洋的一些特产,他随口道出,许多花鸟鱼虫我们只是见过,他却能叫出名字。还有南洋的物产,海道的远近,他都能说出个轮廓来!林大少是自己人,我也不怕你笑话。上次七将军要我办一件事情,当时我畏难推脱海道太远,说怕要十年才能来回。他一听大怒,随手取出一张海陆全图来,那上面竟然把麻逸、占城等的所在标得明明白白。这么清晰的海图,便是我也没看过!当时吓得我瞠目结舌不能自辩。不过还好七将军也未怪责,但从此之后我便打定了主意,再不敢在他面前扯谎了。”

林翎叹道:“没想到辽东域外僻壤,居然也能出这样一个奇才。”

黄旌一听,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道:“其实这位七将军并非辽东人士!”

“哦?那是哪里?”

黄旌道:“江南!”

林翎大奇道:“江南?江南人怎么会到万里之外的辽东来做官?”

“这些我也只是听说。”黄旌道:“据传,这位七将军是受花石纲暴政,合族遇害,这才被迫出海,流落到此。没想到却另外闯出一番事业来。”

“哼!又是花石纲!”林翎道:“那个姓朱的狗官,不知害得江南多少人家破人亡!”

黄旌忙道:“这些我也只是向七将军的旧部打听,没有坐实。林大少千万不可乱传,免得遭了七将军的忌。”

林翎扫了他一眼,心道:“说起做生意,这黄旌也算滑头,只是为人却太没气魄,干不了大事!黄真的子孙看来已经不如往昔了。”又想:“他把那个七将军吹得天花乱坠,却不知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物!”

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141章 陷燕京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326章 克云中(上)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上)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下)第26章 兵满万(下)第158章 故国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龟婿(上)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28章 称帝号(上)第25章 收俘虏(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上)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下)第342章 议战(下)第332章 金兰折(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上)第19章 议婚姻(下)第160章 利害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196章 夜访第15章 誓约(上)第317章 小延福园(上)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159章 针锋第138章 燕京袭取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158章 故国第171章 文词第208章 陈家货(下)第155章 榻前嘱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下)第226章 汉部见闻(下)第252章 大变乱之前征(上)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上)第283章 年少正当磨练(下)第171章 文词第87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上)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120章 移运定兴亡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下)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228章 牙疼之恼(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上)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78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下)第88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上)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上)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140章 扬帆济海第260章 却为谁家守土(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74章 李师师的邀约(下)第254章 究竟谁控制谁(上)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凉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下)第314章 割地之议(上)第350章 迎败(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62章 长江上的战争(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下)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下)第23章 整军备(下)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下)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惧感(上)第311章 主动被动(上)第118章 进退重思量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