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

乾顺并没有打算等他派往塘沽的使者回来以后再决定攻守的打算。在使者出发了半个月以后,他就传命让已经到达前线的嵬名察哥,许他便宜行事。嵬名察哥也没有等,得到命令以后马上发动进攻。不过和宗翰一出手就雷霆万钧不同,嵬名察哥只是传令边疆诸军各部同时在陕西和秦凤十一个边界州县发动规模或大或小的骚扰,而他的大军则直接开到边境和刘锜的大军对峙,作出一副即将大举进犯的姿态来。

刀在将斩下而未斩下的时候是吓人的。刘锜虽然不是一个会轻易被吓到的人,但汉廷现在是什么状况他比身处中枢的大部分文官武将都清楚,所以对于嵬名察哥的来势不敢掉以轻心。

“嵬名察哥在搞什么鬼!”刘锜的总参谋李永奇精于方面奇谋,但在放眼天下的全局战略思考上却还有所欠缺。

不过,已经身负方面之责的刘锜,却似乎已经看破了嵬名察哥的意图:“他派人骚扰,是要看看我们边境军力是否空虚;他以大军逼进,是要看看我们大汉的态度是软是硬。”

李永奇道:“将军的意思是,若是我们边境空虚,他马上就会乘虚而入;如果我们示之以软弱,他们马上就会大举进犯!”

“不。”刘锜道:“如果我们边境空虚,他们确实会乘虚而入,但如果我们示之以强硬,他们也未必不会进犯。”

李永奇道:“这又是为什么?”

刘锜道:“眼下陛下北征,大汉内部空虚我们也如此强硬,等陛下凯旋,他们夏人还有谯类么?”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办才能遏制他们?”李永奇问。

“很难说。”刘锜道:“在强硬和缓和之间也许还有一条很小的通道可以走,不过这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了。至少在我看来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而且对夏人到底该用什么态度已经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必须看朝廷如何决断。不过我怕朝廷为了稳住眼前的危局而答应不战而退,割地求和,那就危险了。那样只会惹来夏人贪得无厌的垂涎。”

李永奇惊道:“割地求和?这种事情朝廷再怎么糊涂也不会做吧?我可不相信七将军、三将军他们会作出这样窝囊的决定!”

“如果陛下还在,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但现在,朝廷的情况实在很危险。”刘锜叹道:“我更担心的是云中、河南甚至大宋也来趁火打劫,那样朝廷为了保住两河,也许会收缩兵力,甚至舍弃陕西、秦凤也未可知!”

李永奇道:“这怎么可以!”

刘锜道:“其实他们这样做我也可以理解,因为如果能拖到陛下从漠北回来,那就算陕西丢了也可以重新打回来,只是那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不过,如果中枢真的这样传令,我也会领命暂时放弃陕西。”

李永奇骇然道:“将军!”他只叫了一声而没有说其它的话,可见他内心的震惊达到何种程度,因为他想不到刘锜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刘锜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样做,我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李永奇叫道:“不可以!不管对不对都不能这么做!这种事情……你让我们怎么跟下面的人说?”

“不错!不管下面的人怎么决定,我们都得跟他们表明我们的决心!”刘锜脸色沉重,说道:“永奇兄,我想你火速往塘沽走一趟,万一朝廷决定退让,你就据理力争,告诉那些想苟且的人:我们临夏兵将宁愿战死也不愿看见大汉重蹈旧宋积弱之局!”

wWW ★тTk án ★c○

李永奇领了将领后便启程前往塘沽,每日只在马车上睡两个时辰,醒来后便骑马继续上路,这日渡过黄河,便听见云中、河南都已经兴兵来犯,黄河、燕山处处烽火,才安稳了不到一年的大汉竟给人岌岌可危的感觉,心中更添忧虑。

而在他到达塘沽之前,夏边的十二道警讯便已传到了行宫和相府,甚至外面坊间也听到了消息。这年的二月春风,吹来的都不是对汉廷有利的吉兆,接踵而来的危机,就连杨应麒、欧阳适这样的人也感到难以应付,何况折允武?塘沽眼下的局面,论危险也许还没有超过当年折彦冲“失陷”后津门的危局,但复杂程度则尤有过之,因为汉政府虽然已比当年的汉部更加强大,但内部的局势也暗藏着危机。

“韩大人,安排一下吧,我要见西夏使者,现在!”西夏使者李寿来到塘沽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都是由欧阳适和韩昉派人去交涉,欧阳适还在塘南设宴款待过他。但李寿却没有透露任何威胁的信息来,和欧阳适、韩昉派去的人说的全是毫无意义的外交辞令,似乎仍然愿意奉守藩国的本分,欧阳适一时摸不透夏人的意图,便没有允许李寿见监国,但现在折允武却等不下去了。

韩昉劝道:“太子,现在召见他,未必合适。这个李寿来塘沽的意图,我们到现在还没弄明白。”

折允武道:“他不是一直都要求见我的么?也许他见了我之后就会说。”

“那就更不能轻易让他得逞了。”韩昉道:“夏人所欲,必是于他有利,于我不便之事。”

折允武哼了一声道:“其实嵬名乾顺欺的还是我年轻不懂事,所以他的使者在四叔和韩大人跟前不敢弄鬼,却想来我跟前弄鬼,是吧?四叔和韩大人也是担心我在他面前示弱,坏了国家大事,是吧?”

韩昉其实正是这样担心的,但这话却不好出口,一时谔谔,只是道:“绝无此事!”

折允武道:“无论如何,这次夏人犯边,来势不小。若是只他一家也就算了,偏偏云中、河南也都出事……”说到这里忍不住惊道:“难道宗弼派往云中那个使者的话是真的,宋夏和宗弼宗翰已经联合,那……那……”说到这里喉音忍不住微微颤抖,不知是担忧,还是害怕。

折允武说的情况,韩昉其实也早就想过了,他也觉得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根据那个投诚使者的招供,宗弼派出的使者并不止一个,也许在汉廷得到消息之前,他们四家就已经达成反对汉廷的联盟也未可知。而且从眼下各方的反应看来,四家联盟已经达成的可能性很大,否则面对汉廷的挑衅不会来得这样连环紧密。

不过,不用折允武提醒,欧阳适在听到夏人犯边之后,马上召见西夏使者李寿,怒火冲冲地责问他西夏为什么“胆敢如此!”

可惜,此刻的汉廷已不是折彦冲出塞前的汉廷,李寿在欧阳适的暴怒下竟然半点不惧,来塘沽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没能见到南宋的使者交换消息,但塘沽人心惶惶的气氛他还是感受到了。这时一听欧阳适责问他夏军为何犯边,马上知道西夏军方已经展开了行动。

李寿并不是第一次进入大汉境内的人,深知汉廷标榜仁义,两国相争斩杀使者的事情,在行政中心是说什么也不会发生的,所以现在欧阳适虽然一句话就能杀了他,但他却半点也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在这场博弈中夏人已经占了先手。所以他站了起来,若无其事地道:“西夏虽是边陲小国,但敝国使者三番来朝大汉皇帝,大汉皇帝都是立刻接见,从没拖延过三天以上。如今皇帝虽然不在,但既有太子监国,元帅何不引见?”

欧阳适哼道:“太子见不见你,朝廷自有决断。你一藩篱小国的使臣,何敢过问!”

李寿道:“只是我主有一封国书要面呈监国,不见到太子,元帅所问之事,李寿便没法说。”

欧阳适不悦道:“既有国书,为何不早说!罢了,有什么国书,且交给我,由我转呈监国,也是一样。”

李寿问:“元帅要做曹操、王莽么?”

欧阳适怒道:“你这是什么话,公然挑拨么?”

李寿道:“若元帅没有操莽之心,这等瓜李之嫌还是避一避的好。我主既已命我将国书面呈监国,李寿便不敢假手他人。我西朝秉承以小事大之礼,望东朝也遵圣人以大事小之义。”

汉廷为西夏宗主,折彦冲在时,西夏绝不敢自称“西朝”,这时忽然抬出“西朝”“东朝”二语来,分明是有分庭抗礼之意了。

所以欧阳适闻言怒火更甚,喝道:“好你个穷酸,你就不怕死么?”

李寿哈哈笑道:“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元帅要杀我就尽管杀,但不见到监国太子,要我人头可以,要我主之国书却不行!”

欧阳适就要发作,忽然外边奔进一个侍从来,与欧阳适耳语几句,虽在李寿面前,但欧阳适也忍不住颜色略变。李寿冷眼旁观,也不插口,便听欧阳适道:“今日我另有要事,你且回去,好好修书劝你家主子,不要妄行妄测。我大汉国运如日方中,顺昌逆亡,天下皆知。若能谨慎恭敬,还能保住国王爵位,否则,哼哼!”说着一扬手,便令送客。

李寿微笑道:“究竟是我西夏妄行妄测,还是元帅色厉内荏,旬日之内,便见分晓!”

李寿走后,陈奉山忍不住问道:“贤婿,又出什么事情了么?”

欧阳适咬牙切齿道:“这个赵构,好了伤疤忘了疼!竟然也不甘寂寞起来了!”

陈奉山骇然道:“宋室也对我们动手了?”

欧阳适道:“他们不是犯边,不过……也差不多了。”

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上)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下)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下)第13章 狼群(下)第138章 燕京袭取第322章 刀马佛经(下)第344章 北游(下)第137章 危疑反复>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300章 坚毅与警觉(上)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2章 鹰兔(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现身(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313章 夏使之会(上)第23章 整军备(下)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335章 议封王(上)第214章 说亲事(上)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256章 亲者痛仇者快(上)第105章 大祸常在墙内(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下)第154章 蒙古谣第239章 王者归故园(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317章 小延福园(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92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下)第53章 枭雄之异志(下)第149章 民之弃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上)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下)第143章 塘沽问第93章 书生仗剑北游(下)第26章 兵满万(上)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下)第190章 名妓第41章 曷苏馆事(下)第167章 裂变第7章 去向(上)第34章 海贼水兵(上)第42章 贰臣归附(下)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下)第322章 刀马佛经(上)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207章 萧字旗(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323章 修罗之战(下)第188章 定第162章 讲演第152章 舟中议第54章 老和尚远来(下)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下)第204章 思良将第348章 秦府(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上)第199章 老臣第2章 部勒(下)第110章 虽知君乃豪杰(上)第255章 威胁下的团结(上)第3章 论武(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难言(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164章 请辞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下)第30章 新编胡伍(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下)第62章 联金扶汉之策(下)第332章 金兰折(下)第236章 连环计中计(下)第186章 穷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66章 使者第3章 论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