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得文吏(上)

折彦冲见杨应麒来宾州,问道:“阿虎怎么样?”

杨应麒道:“一切都好。”

折彦冲点了点头,这才问道:“我们的俘虏是一批批的往汉村送,那边的事情想必是千头万绪,你怎么还有空过来?”

杨应麒笑道:“经过上次收服俘虏的事情后,汉村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如何安定人心,如何挑选人才,如何让他们融入汉部,自有一个运作的套路在。我只负责创制,琐碎的事情就尽量让下面的人去理会吧,我又何必操太多的心!地不过十里,户不足千家,这点地方人口就怕我会忙得焦头烂额,也未免太小看我了。”

曹广弼道:“然则我们的钱粮还够用么?”

杨应麒道:“这些事情在开战前我早有准备。何况这次大胜,开远哥送过来的胜利品数量十分可观。赵观、刘从等见我们形势大好,也都变着法子给我们输送紧要物资。我将契丹、奚族的俘虏去和女真人交换汉族、渤海俘虏,又将珍宝器玩通过阿虎嫂子都分赠给了女真豪强的家人。只留下了粮食、衣布。如今东村已经住满了千来人,第一批的人已能帮忙开矿打铁,牧马放羊。人口虽繁,但只要挨过了这一年,一切就都如意了。周胜说明年第一个收成季节到来,我们靠自己的产粮养个万把人完全可以。到了第二个收成季节到来,便是养个三五万人也没什么问题。而且随着投入的人手越来越多,我们的粮食情况会越来越好。”

折彦冲道:“人手我们是多了,可土地……”

杨应麒道:“还记得我们从那个无名山谷中带来的东大陆作物么?那些东西需要的土地,和传统作物需要的土地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在女真人不要的荒地上种植,暂时也没起什么矛盾。”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听起来汉村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嘛,那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杨应麒笑道:“我那边的事情大体如意,却不知你们这边如何?”

狄喻把战况、战俘、新兵等事说了。

杨应麒听完点头道:“好。我就怕你们把兵力扩张得太快。大哥现在是猛安,八百人的队伍完全配称得起。不过宾州城小地狭,不宜久居。这个地方还是留给完颜宗室镇守,我们这就回去吧。”

折彦冲一怔道:“回去?现在?需要这么快么?”

杨应麒道:“大嫂在家苦等,这里的将士在汉村有家室的也不少。辽人虽败,一定不肯善罢甘休,趁着辽军还没有大动作,让大家回汉村休养吧。那边的条件,毕竟比这里好多了。”

狄喻与曹广弼都听出杨应麒话中有话,知道他心里一定另有打算,否则不会丢下汉村特地跑来。

曹广弼见周围没有外人,单刀直入问道:“应麒,你是要避嫌么?我看女真人待我们并无罅隙,特别是大哥完婚以后,双方更无猜忌。你这样是不是太小心了?”

杨应麒道:“等到有了罅隙,再想弥补就难了。眼下我们的力量不足以自立,还是呆在完颜部眼皮底下老老实实过生活比较好。我来之前已经请示了都勃极烈,说汉部男儿多思家园,他已经允许我们回会宁了。明天斡鲁赛就会过来接手宾州。”

折彦冲沉默半晌,不再反对,让狄喻帅四百军守宾州,阿鲁蛮为副,只等完颜部派人来交接。自己和曹广弼、杨应麒、杨开远、萧铁奴尽起四百骑兵、五百工兵,向会宁进发。杨应麒看着那工兵的行伍,说道:“我们的主战兵力才八百人,工兵却有五百,汉村还有两百,这个比例也太不对劲了吧。”

杨开远笑道:“有什么办法,一路上他们筛下一些人来,又不好重新塞回俘虏营,便都归我统领。”

折彦冲想了想道:“这些人素质其实不错,可以抽出一半来作后备!”

此战汉部共俘虏了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六百人编入行伍,其余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工兵后备。琉璃屋与锻造室一时用不了那么多人,杨应麒便都让他们去开矿运煤、搬石建村。

路上杨应麒道:“我们汉村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男多女少。这次东路、东南路军掳掠了不少渤海女子,看得汉村的光棍个个流口水。”

折彦冲道:“然后呢?”

杨应麒笑道:“许多人当然想方设法要去买一个来解火。我当即定下条例:汉村不容奴隶,就算是买来的女人,也只能做老婆,不能做女奴。要买老婆的,钱不够可以到我这里来借。”

折彦冲笑道:“若是这样,汉村现在一定热闹得紧。”

杨应麒道:“是啊,我出发之前,已经有三百多个光棍来借钱办婚书。”

折彦冲奇道:“婚书?”

杨应麒道:“也是新定下的条例,我们是文明人,成婚不能野合,要到村长那里领了婚书,才能成亲。嘿!这三百人用来买老婆用的都是茶,他们的婚事,可把我手里的茶叶掏空了。”

折彦冲笑道:“有家有室,这对安稳汉部的人心大有好处。不过我们新村的房子不是五六个人一间的么?娶了老婆如何过活?”

杨应麒道:“那是半军用的房子。每个村我都留了地皮,打了房坯。娶了老婆,仍然可以买砖头石料把一个小家盖起来——嗯,当然,还是得来汉村借钱。”他指了一下后面说道:“这几百人里头,有老婆的也就几十个吧。等他们都回去,那些没娶妻的看见民部的光棍个个娶老婆估计也会大大眼红,那时肯定又是一轮娶亲热!不过他们好,这场仗打下来,多半也得了不少奖赏,买老婆盖房子不用到村里来借钱。”

折彦冲回到会宁汉村的时候,除了本村以外,周围另有三个村子炊烟飘起,诸村错落,一派热闹。

杨应麒道:“我们汉部本村坐西北而朝东南,经过扩建后可容三千人,此外有八村环绕,因其所在方向分别是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每村可容两千人。将来若把九个村子连成一气,可以构成一个容纳五万人的小城。不过这大概要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曹广弼道:“那我们汉部现在共有多少人?”

杨应麒道:“确切的数字,暂时连我也说不清。大概是三千了吧。除了战俘和部民刚刚买来家眷,还有不少逃奴——你知道的,我们汉部无奴隶,女真豪强的许多奴隶忍受不了,就多往我们这边跑。不过我也只收会说汉话的。”

曹广弼道:“我年中见你大兴土木便觉奇怪,不过现在看来,倒像你早就算准今天情形一般,要不然不会在那时候就给这几个村子打下坯子。老七,你不是真会什么武侯神算之类的本事,能知过去未来吧?”

杨应麒笑道:“我说我有,你信么?”

曹广弼笑道:“不信!”

杨应麒道:“辽人甚是失策!这几次调兵遣将,每一次都透露出中枢决策者的无能!若他们一开始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压来,只怕我们现在早被碾成粉碎了。可他们倒好,军队是一点一点地派,败仗是一个一个地打,人力财力一点一点地往这边送,简直不像来杀敌,而是来资敌!就像发现山间出现幼虎,却先派一头猪来,被吃了;再派一匹马来,也被吃了;再派一条猎狗来,还是被吃了。等到他们醒悟过来要全力出击的时候,幼虎已经变成猛虎了!”

第16章 入女真(下)第178章 会第74章 李师师的邀约(下)第231章 山东进退(上)第230章 中原战局(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下)第235章 轻装向太原(上)第40章 兵下辽东(上)第211章 激苍鹰(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上)第319章 云中黄河(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74章 李师师的邀约(上)第250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第159章 针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下)第206章 学生潮(上)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上)第228章 牙疼之恼(下)第298章 萧帅的大意(上)第179章 乱第341章 聚首(下)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324章 漠北金帐(上)第7章 去向(下)第191章 入汴第6章 边关(下)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6章 边关(下)第320章 北征大军(上)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343章 罢相(上)第134章 特设新军>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194章 正名第138章 燕京袭取第225章 暗香浮动(下)第353章 屠营(上)第35章 袭辽帝銮(上)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上)第349章 闻逝(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26章 童贯巡边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上)第44章 东京平定(下)第4章 过冬(上)第280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下)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上)第230章 中原战局(上)第47章 后院的狼客(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103章 临潢风沙迷眼(下)第183章 临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49章 兵机顺藏变(下)第199章 老臣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下)第79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上)第267章 万里迂回由漠北(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187章 匕第341章 聚首(下)第206章 学生潮(上)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7章 去向(上)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下)第291章 漠北汉地孰先(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1章 瘟疫(下)第19章 议婚姻(上)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下)第61章 大宋通问密使(下)第127章 子夜问药第19章 议婚姻(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82章 用沙垒起的蓝图(下)第257章 败中见真将军(上)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上)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下)第279章 姜桂之性多老辣第263章 威逼利诱和解(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盘(下)第281章 南北两种人心(下)第58章 开发大流求(上)第343章 罢相(上)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上)第109章 新官陈少宰第45章 东海新霸主(下)第3章 论武(下)第207章 萧字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