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策的脸永远是那样的晦气。︽,
八字眉下那仿佛永远提不起神的眼睛。抽起烟来仿佛跟烟有仇一样,四五口就一根。那一身衣服邋遢中透出落魄,即使讨薪没成功的农民工都比他利索多了阳光过了。
当然,作为最底层的导演群体之一,他自觉得自己也就是农民工,也就是学历高一点,其他干的活都差不多。
但是施策从来就非常明白一点,要做老板,得一开始就得是自己做主经营的人才行,一开始就做老板,哪怕一个一个小老板,无论是经营一个早餐铺子还是一个水果摊,只有有过自主经营经验的并且经营的很好的人呢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老板,打工的做到顶端依旧是打工仔。要做导演,哪怕从最底层最廉价的剧或者广告开始都要做导演,日后才能真的成为大导演,想要在剧组里熬工龄熬成导演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事情都有第一次第一部,迈过去才能对这个事情有了真正的感觉,像做老板和导演,无论大小,那种需要自己去掌控一个生意一个剧的心态和压力是类似的。
之前他也想通过网剧微电影的路子走出属于自己的导演之路,可是尝试了几次后都没有获得什么反响,反倒是给他赢得了许多给别人打杂的机会。
他倒没有灰心,工作之余的时候仔细研究网剧潮流的时候突然明悟过来,自己这个受过正统训练的家伙思考剧本故事是按照整个电影就十分钟到两个多小时这样的体量来构思的,与网剧那种快节奏片段化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路子上。
所以,当施策打拼存够了一笔钱后,通过自费,众筹,外加拉投资的方式凑够了第一部电影的钱,决定拍摄一部真正的电影,如果这样也砸了,那么证明自己才华也就那样了,要么回老家做买卖去,要么以后就混迹在各个剧组里熬资历以后也就做个三流混钱的导演算了。
这施策回到家乡各种托关系找人,用各种省钱的技巧拍摄完成后,施策再次施展托人找关系的技能,将电影挂在一个影视娱乐公司,也就是他现在所属的这家公司名下,然后在三四线城市安排了一个最冷淡时间段五月底六月初高考之前这段时间上映,就这还是午夜后的场子。
然而半个月上映的成绩出来,别人不在意这点零碎的票房,但是对施策却无比重要的票房成绩。这个七十多万弄出来的电影,居然也有奖金三百多万的票房。虽然大头要被院线和公司分走,落到他手里也就八十来万,将将回本。
就像大部分投资一样,只要你的回报能够填平投资的钱,就已经算是大赚了,尤其是电影,别看刚回本好像施策这一段时间白忙乎了,实际上他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能在院线回本,就代表它前期的投入全部收回,而且还多了一部电影。这就等于既促进了电影业,花了钱交了税之后,还能把之前投入的钱全部收回同时多了一件产品,这算是百分之百的收益。剩下的对于如今逐渐成熟的市场,施策通过这部电影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白赚。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每年都会投资很多中小成本电影的原因。只要回本就是赚。
也因为这个敲门砖,施策得到了现在这个影视公司的注意,获得了五百多万的资金支持,然后他不负众望的弄出了一个票房将近一千五百万的电影,而最让他高兴的是这部电影在业内的评价不错。
于是他有了拍摄第三部电影的机会。
第一步走对,第二步走准,他都完成了,现在是第三步了。
这是一部投资在两千万以上,要用到大量特技,大量演员,大量道具,大量外景……的电影,当然以施策点满级的省钱技巧来说,他的两千万相当于别人的三千万。
比如说对着租来的店面外左斜角拍摄是咖啡店,外右斜角拍摄是快餐店,从内斜角拍摄是中餐店,这样的事情他玩的纯熟。只要把座椅的样式和拜访方式缓一缓,服务员换人换衣服就行了,窗上贴的装饰换一下。当然这得是租来的这个店内部装修一定要很普通很大众才行。
可是当电影筹建期过去,进入备拍期,剧组所有幕后人员全部到位,外景地使用全部定好,跟政府的申请已经通过,服装道具已经弄好,特效的基本模型已经大致弄完,分镜头草稿全部弄好,等等,就等着演员过来磨合一下,探讨一下剧本,然后对细节做完调整后就可以开拍了,可是这时候,他突然发现剧组的钱不够用了。
原因很简单,演员要换了。
……
::今天过的有点乱,脑子不接趟,为了不断更,只能把写了一半的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