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财神入股

越南自由军总司令阮福清,最终还是没能跑掉,穿上件破衣服化妆想开溜,半路上遭遇第一旅的追兵,一排子弹将阮福清打成了筛子。阮福清的小妾倒是挺有情意的一个女人,没有跟着阮福清跑路,而是陪着卡尔蒙多留了下来。

三十三名法国军官都没有逃跑,而是在指挥所里集中起来,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给自己倒上一杯咖啡,安静的坐在里面等候胜利者的到来。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第一旅参谋长代理旅长弗朗索瓦,带着旅指挥部上来的时候,士兵前来汇报抓了一些法国军官。弗朗索瓦遗憾的耸了耸肩膀,来到了叛军临时的指挥所内。

“弗朗索瓦!你居然没死?”卡尔蒙多惊讶的喊出声来,弗朗索瓦看见他的时候,不由的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道:“哦,该死,你怎么在这里?上校,你不是在金边么?”

卡尔蒙多苦笑着道:“很遗憾,现在我已经不是你的上司,而是你的俘虏。我希望你和你的军队能优待这些绅士们。”

“这个绝对没问题,沈从云总督是一个仁慈的人。”

曾经的上司成了自己的俘虏,弗朗索瓦不由的感慨命运多变的同时,也为自己当时奔着高薪去给沈从云卖命的选择赶到庆幸。

这场战役正式开打到控制局面,前后不过一天的时间,说的上是速战速决了。能够取得这样的胜果,主要取决于充分的准备,克泽在半年前就开始收集情报,然后综合情报选择出一条最佳的进军路线,使得王潮部得以利用雨天的掩护,一日一夜急行军出现在渡口上。在战机的选择上,也完全达到了出其不备的效果,雨季在越南是不适合作战的,可是沈从云和克泽偏偏反其道而行。

这同时又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战斗,作为获胜的沈从云而言,没有觉得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辛苦经营了多年的新军,装备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配备上是国内第一流的,要是连一群乌合之众都打不赢,沈从云真的可以去一头撞死了。

“这只能算一次实战演戏罢了!着眼未来吧!”沈从云在事后的总结会议上,简单的只说了这么一句。未来是什么?克泽随身的皮包里面,已经放着一份文件《假如中日之间开战》。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沈从云把文件交给克泽的时候,克泽惊讶的嘴巴微微的张了张,德国人的秉性这时候体现出来了,默默的接过去然后往包里一放,没有提任何问题。克泽的表现在沈从云的意料之中,沈从云庆幸自己一年两万两白银的年薪没有白花,今后看来主要精力应该花在赚钱,还有为甲午做好一切战争准备这上面去。

一旦甲午开战,远在越南的新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调动?这个题目太大了,但是又必须去认真的对待,这是历史赋予沈从云的使命。

铁路、航运这两项能大量快速的运输渠道自然是首选。

沈从云从西贡回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电在上海的郑观应和克泽,立刻将航运公司的业务摆在优先的地位。

三大股东这一次又想到一块去了,航运公司的事情,郑观应和斯蒂芬早就放在心上了。随着中美联合集团事业的壮大,一向具有远见卓识的郑观应,在半年前就想到这个事情了,当时就和斯蒂芬商量过,可惜当时嘉定的工业区一切都没有进入正规。

现在沈从云主动提出,三人当真是一拍即合了。目前越南运出的煤矿、铁轨主要运输渠道是租用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的船。这是一个官督商办模式下的产物,其竞争力远远不如外国人的航运公司,沈从云出于政治目的租用招商局的船,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运输成本的提高。从越南运到广州、上海两地的煤矿,卖的比李鸿章开平煤矿产的煤还便宜,每10吨煤矿获利不过一钱银子。这当中固然有沈从云想借此打开市场的因素,但是高昂的运输费也是制约了煤矿赢利的主要原因。

“必须要有自己的货轮和船队!”这是沈从云在电报里面下的死命令。

…………………………

1889年上海的冬天雨水多了一点,中国南方的冬天虽然温度并不低,但是雨水天气的时候,冷风夹着冰雨往袖口脖子里面钻的时候,让人感觉愈发的冷。

四轮马车在上海的马路上穿行着,郑观应和斯蒂芬坐在马车内,斯蒂芬放下车窗上的帘子,收回目光不满的诅咒道:“该死的天气,该死的英国人。”

“别生气了,英国人的贪婪,你早就该知道的。这也是我当初建议和英国人的谈判只是做个样子给别国看看的缘由。我们还是多考虑一点德国吧,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人对市场的渴望,足以让我们拿到一个好价钱。六艘五千吨的货轮啊,上哪去弄这笔钱才好呢?”郑观应说着开始愁眉苦脸的叹气,斯蒂芬也是皱起眉头来。

“郑,我非常的不理解,就算我们搞航运公司,用的了这么多大型才船舶么?我们有那么多货物运输么?”斯蒂芬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问题。

郑观应瞟了斯蒂芬一眼,不阴不阳的说:“六艘货轮,就算现在就开工,最快也要三到五年全部到位,到时候这些货轮就有用武之地了。子归老弟考虑问题,往往都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的,你就不必怀疑了。”

马车停在中美联合集团的大门外,郑观应刚刚下来,唐绍仪打着雨伞上来,接郑观应下车的同时,低声在郑观应的耳边低语道:“盛宣怀来了。”郑观应点点头表示知道的时候,唐唐绍仪又来了一句:“胡雪岩也来了。”

“啊!”郑观应的脚步停了下来,苦笑道:“他们没撞上吧?”

“没有,胡雪岩先来的,我安排在后院等着呢。”

“嗨!唐,我是股东,是你的老板,你有什么话不应该瞒着我。”后下车的斯蒂芬见郑观应表情怪异,不满的嘀咕了一句。

唐绍仪看了斯蒂芬一眼,没有反驳他,郑观应回头轻声道:“斯蒂芬,中国人之间的私事,你知道做什么?去,好好招待轮船招商局的盛大人。”

盛宣怀这时候正站在窗前注视着外面,清楚的看见郑观应和斯蒂芬下车的场面,还有郑观应有点哭笑不得的表情。盛宣怀不由的露出苦笑,看来自己还真的是不受欢迎的人的啊。自从郑观应离开招商局后,盛宣怀成了轮船招商局实际上的新掌权者,随着唐庭枢的去世,盛宣怀在李鸿章洋务事业上,一跃成为不可替代的人物。

轮船招商局的业务上,当年郑观应就是因为不满盛宣怀数次挪用资金办其他事情而离开的,两人之间多少存在着各种矛盾。郑观应一直非常不满盛宣怀拿官员的身份来压制商人的做法,认为既然要做买卖,就应该按照买卖的人的规矩来做事,随便的挪用流动资金,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和壮大是一种摧残。

盛宣怀和郑观应不对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平时脸上互相笑呵呵的,暗地里都隔着一层,要不几次沈从云和郑观应说话的时候,盛宣怀为啥都主动离开呢?就是不想让沈从云为难。不过,这一次恐怕沈从云真的要为难了,盛宣怀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这里就是来让沈从云为难的。

李鸿章要修铁路,修通从天津到山海关的铁路,修铁路缺银子,李鸿章让盛宣找沈从云搞点银子。

“正翔!”盛宣怀主动的从里面出来迎接,郑观应愕然一笑,拱手道:“杏荪,来的正好啊,你是财神爷啊,正好跟你借点银子来花。”

盛宣怀笑不出来了,伸手指着郑观应道:“你这个正翔啊,太坏了,太贼了。”

郑观应笑着把盛宣怀往里面让,边走便笑道:“不是我不给杏荪的面子,实在是手头紧的厉害,……。”

盛宣怀摇手打断道:“正翔,你给子归打个电报,就算中堂大人要修铁路,从天津修道山海关。”

“修铁路?”郑观应也愣住了,不由的一声反问。

盛宣怀点点头,郑观应顿时为之脸上一笑道:“早说嘛,运费自己出,铁轨便宜点,小事情。”

盛宣怀苦笑着往里走,边走边道:“不是便宜一点,是免费提供铁轨。”

“啊!”郑观应好比让人给劫了道的表情,脑袋坚决的摆了摆道:“不行,绝对不行。”

“对,绝对不行!”斯蒂芬在唐绍仪的翻译下,也明白了盛宣怀是来做啥的了,脑袋跟着一起摇。

“正翔!别着急拒绝嘛,和子归商量商量再说?”盛宣怀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他心里有数,只要李鸿章给沈从云拍个电报,这事情不难办成,不过要动用李鸿章出面,事情办成了也显不出盛宣怀的本事不是?

提到沈从云,郑观应脸色一沉,瞪了盛宣怀一眼道:“杏荪,你还说我贼,我看你才是真的贼。你知道的,子归只要听到要修铁路,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可是现在公司一大摊子事情,哪里不需要银子?你这是在釜底抽薪啊。”

盛宣怀看了一眼斯蒂芬道:“斯蒂芬先生,我有点私人的事情要和正翔谈,请您回避一下如何?”

斯蒂芬不满的嘀咕道:“我是股东,我有权利……。”

“斯蒂芬,别埋怨了。”郑观应的话对斯蒂芬还是很有制约作用的,斯蒂芬嘀咕着离开了,后面的话也成了希伯来语,郑观应都听不懂。

“正翔,刚刚得到的消息,张之洞提出修芦汉铁路。”

“芦汉铁路?”

“对,从卢沟桥到汉阳!李中堂让我私下里去找张之洞商议,两条铁路一起修,前提是两人同时上奏朝廷,今后只要修铁路,所需铁轨都从中美联合集团采购!李中堂私下里给左宗棠也发了电报,提出这个建议,你猜猜左宗棠怎么回电的?”盛宣怀脸上的表情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郑观应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三大巨头联手上奏?”

“对!左宗棠答应的非常之干脆,条件都没提一个。吃惊吧,别说是你吃惊,中堂大人当时也感慨道,论襟怀之博大,余不如左季高也。修铁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左季高在这等大是大非的面前,向来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

盛宣怀虽然没有得到确定的答复,但是离开的时候还是面带微笑的。别的不说,就是今后铁轨统一采购这一条,就足以打动郑观应了。为此盛宣怀非常之得意,这一招还是他跟李鸿章建议的,这其中有帮沈从云一把的意思,也有从中省银子的打算,要知道这么多铁轨从外国人那里买,银子就像淌海一般的丢出去。

李鸿章省下这些银子,打算从英国购买一艘新式的巡洋舰,这些都是私密的事情,盛宣怀自然不会往外说。还有一件事情,盛宣怀也没敢说,那就是皇上大婚亲政后,慈禧太后要修园子,没银子把心思动到北洋水师的军费上来了

(注,梁启超称,“梁启超称,自马江败后,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个人比较相信下面的观点,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的事情是有的,不过三千万两之数,这是出于政治目的夸大。有一种观点是,慈禧前后挪用了800万两海军经费,个人采信这个观点。就算是八百万,也够再买建一支北洋水师了。奶奶的,慈禧这个贱人!)

1889年发生的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光绪皇帝大婚,慈禧虽然退到幕后,但是照样把持着朝政,光绪不过是慈禧手上的前线的木偶罢了。对于这个问题,沈从云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光绪亲政后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翁同龢拿银子不当银子,户部在婚礼上花银子就是500万两,自认为水涨船高翁同龢,对李鸿章的限制变本加厉。

《北洋水师章程》确定后,翁同龢、李鸿藻为首的清流保守人物,开始鼓噪北洋水师已经成军,当减少投入,李鸿章自己也吹嘘,“就渤海门户而言,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基于以上的两点,才出现1891年户部规定南北洋水师两年内停购外国舰船的决定,这其中固然有翁同龢为首的清流的影子,但历史的问题,有时候是很难说清楚原委的。

闲话不提,送走盛宣怀,回到客厅的时候,胡雪岩已经笑眯眯的朝郑观应拱手道贺道:“郑先生发财啊!左大人已经上奏朝廷,提出修路统一采购铁轨一事。”

郑观应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免费提供铁轨,这银子得花多少?好不容易攒点家当买轮船,现在看来泡汤了。

“雪岩兄说笑了,您才是正儿八经的财神爷。”郑观应笑着拱手道。

“哈哈,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胡雪岩今天来,是为了报恩的。”胡雪岩也是开门见山了,郑观应听了不由一愣道:“此言何解?”

胡雪岩笑道:“听说郑兄四处奔走筹银子买货轮,光墉有兴趣参一股,不知道郑兄给不给这个面子。”

郑观应不露声色的笑道:“哦?财神爷的消息就是灵通,雪岩兄不是在为南洋水师筹款么?怎么有心思到我这小庙里来丢银子。”

胡雪岩苦笑道:“刚毅要调任京师,新任两广总督,很可能是李翰章。所以,购买战船一事暂且观望一番,又逢张之洞要大办湖北枪炮厂,现在正在筹办制钱局,要在湖广发行银元。这不,张之洞找左大人商议银子的事情,左大人推脱不过,让我自己想办法。”

了解!张之洞找胡雪岩借银子,胡雪岩不想借,这才来找郑观应,提出入股轮船公司,这样以来,张之洞借银子的时候,胡雪岩好歹有接口少借一点。

“呵呵,雪岩兄要入股,好事情。只是雪岩兄总该交个低吧?”

“五百万,3成股份。”

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战略转移第二部 第十九章 贿赂、成奸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疯狂进攻第一部 第十七章 驰援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决心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东会议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约(又是三更)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圣”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决心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绿营改制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五部第十二章 搞钱第五部第十二章 赌徒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响应”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总攻受挫第六部 第二十章 来客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锅卖铁也要办水师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群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图远(一次2更)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军区第二部 第五章 牛人聚会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决心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击(2更求推荐)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态度第六部第十一章 联合公报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还是慈禧说了算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赌博成功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会师的寄望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弃守文渊北洋出兵朝鲜前后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六部 第三十章 远东舰队的“引蛇出洞”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访第六部 第五章 丰收年第四部第四十二章 赌博成功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财神入股第三部 第一章 回来了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击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响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锅卖铁也要办水师第四部第四章 进抵盖平北洋出兵朝鲜前后第四部第二章 对比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伙第二部 第三十五章 绍兴师爷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紧逼开新书了!自我广告一下。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五部第六章 沧海残阳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断交宣战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为了甲午第六部 第二十章 来客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对策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银的威力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杀他全家第四部第五章 连夜攻击第六部第十一章 联合公报第六部 第三十章 远东舰队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辽东大捷北洋出兵朝鲜前后第五部第三十一章 电子战第六部第十章 霞飞第四部第十五章 谈谈打打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条约》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静啊第六部 第二十章 来客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疯狂的赌博 ”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三部第十二章 伪军随便说两句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哗然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响第五部第七章 刺杀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总攻受挫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奖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协的代价第三部第六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部 第二十三章《 今圣语录 》第六部第五十章第五部第十三章 潜艇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胜利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横扫第六部第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