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行事果断 (1)

——做一个拒绝“不好意思”的人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要有取舍。要取得成功,你必须学会拒绝,拒绝安逸,拒绝诱惑,拒绝眼前的利益……当然一定要对“不好意思”说“不”。懂得拒绝“不好意思”的人,生活才会赐予他更多,才会使他成为生活的强者。聪明的你,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微笑着领悟了拒绝的真谛?

(一)死要面子活受罪

——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

中国有句俗话:“死要面子活受罪。”看来面子问题至关重要,宁可受罪也要面子,而且是“死要”,但幸亏不是“要死”。“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面子”,是“不好意思”“心理的恐惧”和“做事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错误地“要面子”,会影响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财富的获得。

1.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好面子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MayIhelp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电影《大腕》中的这段经典台词,令人爆笑之余,也折射出许多国人的面子心理。

咱们中国人比较注重“面子”,其他东西可以不要,面子却不可以不要。人们指责那些贪婪的家伙,往往会说:“这种人什么都要,就是面子不要!”有时候人们心甘情愿地放弃物质利益,为的就是不丢面子;有时候人们千方百计地获取物质利益,为的也是争点儿面子。面子,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为人处世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上以有无面子作为日常生活标准的人,也时有所见。

那么,究竟什么是面子呢?面子现象的深层意义又是什么呢?

◎何为面子

面子,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脸面,古代称为颜、面或面目等。人的脸面这种东西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既属于自己,又不属于自己;既属于他人,又不属于他人。因为脸面长在自己头上,当然是自己的,可是自己却无法看见(除非你拿一面镜子来,才可以自我观察)。自己的脸面只能展示给别人看,可以说是被别人用的。古语道“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面子,实际上就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别人对你首肯,对你赞扬,对你恭维,称之为有“面子”;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别人对你否定,对你批评,对你谩骂,称之为没“面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面子只是印象而已。印象者,刻在脑子里的表象也。

◎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好面子

鲁迅先生曾经专门撰文(《且介亭杂文?说“面子”》)分析面子问题。他说,外国人往往认为所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而其实面子之有无,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富于变化,这里至少有两种类型:

一是“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相反的,如果“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情,就‘有面子’,或曰‘露脸’”。不管中国已经落后到什么地步,清朝皇帝总还是上国天朝的真命天子,即使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得到许多好处的洋人仍是夷蛮、鬼子,而只要皇帝的架子没有丢,守住原先那一条身份的界线,则面子就算保住了。

另一种类型是“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有面子’,而自己成了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阿Q头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别人嘲笑他,他就想:“你还不配……”自己特有的这疤乃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

鲁迅尚未提到为他人保全面子也正是自己有面子的一种表现,但这一条已似乎包括在做了超出脸面线以上之事的类型之中,能顾及他人的面子是难能可贵的,肯这样做的人当然也就露了自己的脸,所以大有面子。

事实上这种“古怪奇妙”、争取“有面子”的想法和做法,在当今社会仍然相当活跃。为了顾全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人们显得相当忙碌,然而许多是非优劣却因此而变得混沌不明。面子是个好东西,你有我有大家有,连贪官冗官也都有,不让他们“有失尊严”,这与其说是幽默和善良,不如说是糊涂和危险。可为什么中国人大多都好面子呢?

(1)面子心理的渊源。

中国社会最早是以家族为核心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荣辱与家族紧密相连。例如,历代士子状元及第后,都要衣锦还乡、祭祀祖先,好用他的荣誉为整个家族挣到面子。

我国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而儒家提倡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且儒家思想提倡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当面揭短。对此,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光国指出,面子背后是人情法则,是人际关系的相互维持和利用,最根本的是彼此间利益的交换和满足。

(2)爱面子的心理动因

在我国的汉字中,“脸”和“面”在某些意义上是相通的,例如“洗面”和“洗脸”。但在“脸面”这个词中,“面”和“脸”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黄光国看来,“脸”是指道德法则下的判断,如骂某人为“不要脸”;而“面”则更多包含着权力的意味。这就揭示出了好面子的第一个心理动因,即炫耀权力的。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就表明拥有他人没有的资源和权力。如时下有些人总是乐此不疲地愿意替人办事,当别人称赞他有本事时,他炫耀的心理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此外,自卑也会导致好面子。宋真宗认为“澶渊之盟”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在对手面前感到自卑,于是,他一口气把“五岳”都封禅了,以此来维护他的脸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些人明明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但他们又不愿意让别人看低自己。于是,只能用所谓的面子来聊以**。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是如此,他在赵老爷面前唯唯诺诺、自卑得很,但是他被打之后,总是用“儿子打老子”来努力维持那点儿可怜的自尊。

在心理学上,“羊群效应”(即“从众效应”)也是导致好面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羊群效应”就是盲目心理的表现。现在有很多“名校”,你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如果不去那显得多没面子啊。于是,名校就像是羊群喜爱的绿洲,只要一个家长给孩子报名,许多家长就跟风而至。这些人好面子主要是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最保险的办法就是随大流。

◎善意奉劝

讲面子要知进退,“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早已认识到太好面子的危害。小到家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事后生活拮据,甚至举债度日;大到一个企业,如香港的八佰伴,为了给企业脸上贴金,不顾现实盲目扩张,导致最后陷入困境。

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面子的作用,毕竟适度地讲些面子还是有好处的。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看待面子这个问题呢?五个小提示会给你一定的启发。一是讲情面不能放弃原则,二是讲面子不能没有节制,三是强调面子要顾及后果,四是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感到自卑,五是不要因为有面子就傲慢。

2.该低头时就低头:走出面子的误区

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题: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目标紧紧咬住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穿过桥洞?

答案是“把车轮胎放掉一部分气即可”。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许多人都遇到过。开始时不是一筹莫展,搞得焦头烂额,就是硬往前撞,不管它三七二十一,死了也悲壮。这固然表明一个人有勇气和自信,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情会扯不清理更乱。毫无价值的牺牲,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人生懂得“给车胎放一点气”,低一低头,是慧悟之后的明智。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个子矮一大截的门。恰巧,这时那位老前辈出来迎接他,见之,笑笑说:“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富兰克林不解,疑惑地望着他。“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老人平静地阐释着他的睿智。

据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作为人生的生活准则去遵守,因此受益终生。后来,他成为功勋卓越的一代伟人。

由此想到,人生要历经千门万坎,洞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人为的障碍。我们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伏地而行,若一味地讲“骨气”,到头来,不但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撞得头破血流。学会低头,该低头时就低头,才能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它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不可缺少的风度和修养。

(1)“低头”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抵触和摩擦降至最低。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从做人姿态方面来说,人在屋檐下,有时要低头。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和范围。只要你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都是低的!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这种情形在所有人的一生当中几乎都出现过,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好好做些调整了。下面来看一位年轻人自述的一段经历:

1998年的夏日,我在环球广告公司谋事,由于我年轻易冲动,很轻易地便得罪了经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开会我都自然而然成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挨批。被批得面目全非的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是我转念又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会被再次蒙上厚厚的污垢;再者,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从中不断地“充电”。于是我坚持留了下来,整理好乱七八糟的心情,低头实干,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来为自己疗伤,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击谎言。一笔又一笔的业务,增添了我的信心,也让我积攒下了许多经验财富。坦率地讲,最重要的是,我从中总结出“给车胎放气”的处世哲学,使我终生受益。

(2)“低头”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该低头时就低头,不是逆来顺受和甘受屈辱、压迫,而是你具有对世态炎凉的感知进行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

在历史上,各种斗争,极其复杂,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三国初,曹操想请司马懿出来帮他,司马懿见形势还不明朗,不想帮他便推说自己病了。曹操派人前去打探,见司马懿整天卧床不起,只好作罢。后来曹操势力大了,司马懿还是出来做了官。曹操死后,传位给曹丕;曹丕死后,又传给曹睿;曹睿死后;又传给8岁的曹芒,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他。曹爽独断专行,司马懿失去了实权。这时候司马懿意识到了危险,便又称病在家,什么事也不管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病重,自然高兴,但也不无怀疑,便派了一个叫李胜的人去察看。李胜来到司马懿家里,只见一个婢女正在给司马懿喂粥,司马懿的胡子、衣襟上洒满了粥。看见李胜,他装聋作哑,唠唠叨叨地说了一通废话。

李胜果然被骗住了,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那老头子只剩一口气了。曹爽放下了一块心病,更加独断专行。但司马懿的夺权计划却在秘密进行之中。魏嘉平元年,司马懿集结几千名精兵,迅速占领了都城,假借皇太后命令,罢免了曹爽的兵权。曹爽交出兵权后被软禁起来,不久后又以谋反罪被诛杀。至此,曹魏政权全部落到司马懿的手里。

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善于低头的人。司马懿想夺取天下,但他绝不贸然行事,第一次装病是伺机而动,第二次装病是“示弱”以保护自己。两次低头,终于取得司马氏的西晋政权。

(3)“低头”是为了把不利环境转化成有利环境。

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15章 行事果断 (7)第27章 脸“厚”心“黑” (1)第22章 圆熟变通 (3)第4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17章 行事果断 (9)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5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1)第16章 行事果断 (8)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1)第4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1章 行事果断 (3)第23章 圆熟变通 (4)第23章 圆熟变通 (4)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0章 行事果断 (2)第20章 圆熟变通 (1)第5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1)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6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2)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2章 行事果断 (4)第10章 行事果断 (2)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8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4)第6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2)第12章 行事果断 (4)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2)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1)第27章 脸“厚”心“黑” (1)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24章 圆熟变通 (5)第8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4)第16章 行事果断 (8)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23章 圆熟变通 (4)第23章 圆熟变通 (4)第24章 圆熟变通 (5)第13章 行事果断 (5)第11章 行事果断 (3)第15章 行事果断 (7)第25章 圆熟变通 (6)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9章 行事果断 (1)第12章 行事果断 (4)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2)第15章 行事果断 (7)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22章 圆熟变通 (3)第17章 行事果断 (9)第22章 圆熟变通 (3)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21章 圆熟变通 (2)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9章 行事果断 (1)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24章 圆熟变通 (5)第9章 行事果断 (1)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13章 行事果断 (5)第15章 行事果断 (7)第21章 圆熟变通 (2)第24章 圆熟变通 (5)第21章 圆熟变通 (2)第9章 行事果断 (1)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24章 圆熟变通 (5)第20章 圆熟变通 (1)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6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2)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2)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1)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1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1)第16章 行事果断 (8)第10章 行事果断 (2)第18章 行事果断 (10)第11章 行事果断 (3)第3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1)第27章 脸“厚”心“黑” (1)第15章 行事果断 (7)第13章 行事果断 (5)第14章 行事果断 (6)第4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 (2)第10章 行事果断 (2)第19章 行事果断 (11)第2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 (2)第6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2)第13章 行事果断 (5)第27章 脸“厚”心“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