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

新书《生存之血色苍穹》已经存稿三十万字,从即日起开始上传,希望大家多支持。

《生存之血色苍穹》是一部纯科幻类作品,以主人公为线索,讲述人类反抗强大异族侵略的故事。这本书我构思了很久,写的很用心,期望能为大家带来一部优秀的作品。

《生存之血色苍穹》计划计划为三部曲,《血色苍穹》《烈焰星空》《无尽星河》,大约一百五十万字,目前为第一部。

原本书名准备用《生存》,可惜被占用,不得已,只能用《生存之血色苍穹》了,呵呵。

新书链接:http://www.qidian.com/Book/1256838.asp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瀛洲历三年十月二十日中午,由翡翠谷、神树村、如意城三地主要领导人员组成的新华东区访问团一行近百人抵达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边缘,他们将在此乘坐黑虫穿越沙漠,并在途径沙漠绿洲时,汇合吉祥村的人员然后一起前往新华东区。

这只访问团规格非常高,华夏大陆西部三艘飞船四处聚居地的最高领导都在其中,这次访问的意义也非常巨大,它将决定华夏大陆,甚至整个瀛洲星上人类社会将来的政治走向。

人们从负责陆路运输的四轮大畜力车上下来,都是风尘仆仆。短短半年间,沙漠西部边缘的这个转运站便已经颇具规模,偌大的货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东边靠近沙漠地带,无数巨大的黑虫聚集在一起,在人类的指挥下,有的正在装卸货物,有的则是刚刚到达或者正准备出发,还有很多则悠闲的躺在灼热的沙地上,或吃东西或睡觉。

货场南边是各种堆积如山的货物,都是等待运往新华东区或者是吉祥绿洲的。而在北面,一排排的木屋分成了两个区,一个是生活区,包括餐饮、住宿、娱乐等方方面面的配套设施都已经初具雏形。另一个是转运站的办公区,翡翠谷、神树村以及如意城都在这设立了官方运输中转机构,用来协调调度本地区货物的运输与接收工作。除此以外,更大量的则是一些民间公司的办事机构,估计不下百十家,他们身着不同款式的工作制服,四处奔走,整个货场一片忙碌景象。

得知访问团到来,转运站各官方机构的人员都跑出来迎接,随即访问团的人员都被接待到货场北面的生活区休息进餐。

这次访问团中有不少人年龄都比较大,一路舟车劳顿,都有些吃不消,所以访问团准备在这转运站休息一天。

第二天一早,按照安排好的次序,人们都各自钻进了黑虫的体腔中,在某些人的刻意安排下,赵星移和林燕来被分到了一只黑虫上,他们俩的关系现在已经不在是秘密。同乘一只黑虫的还有船长王天翔、李强等十几位翡翠谷的人员,蓝月妮则喊着要和燕来妹妹一起,也直接钻了进来。

这已经是赵星移第二次乘坐黑虫了,相对于上一次空荡荡的只有一层涩水的黑虫空腔,此时的黑虫内部已经被安置上了许多类似躺椅的座位,软软的,可以坐也可以躺,长途旅行肯定不会觉得太累。而更令赵星移觉得惊奇的就是这里居然安装了空调设施。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沙漠中行进时,即便在黑虫体腔内,那温度之高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毕竟他们没有赵星移那种纯火系的体质。因此,人们特意发明了一种以微型红玉水晶发电机为动力的空调,虽然目前的制冷剂效果不如地球上使用的那么好,但以更大的电力消耗为代价,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求的,而电力,是红玉水晶发电机最不缺的。

瀛洲历三年十一月底,参观访问团终于抵达了新华东区所在的新华东平原,这次横跨华夏大陆的旅行,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相对于地球上快捷方便的交通,瀛洲星的人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新华东区的迎接车队早早便等在了距离人们聚居点希望湖三百多公里的西部山脉下,访问团换乘上迎接车队的新华东区刚研发成功的电力汽车,以六十多公里的时速向着行政区疾驰而去。新华东区的科技力量的确比翡翠谷或神树村强多了,他们得到红玉水晶才不过只有八九个月的时间,但这辆电力汽车,比起赵星移的那辆来简直先进太多。其实对于汽车这种产品,在拥有了红玉水晶发电机后,其性能完全取决于制造工艺,而从这辆车上,就完全能体现新华东区基础工业的雄厚实力。

进入新华东大平原,访问团的人们立刻就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了,天空蓝的让人心醉,朵朵白云懒散的漂浮在高空,不知名的鸟儿在云中翱翔。远远的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大草原平整的没有一丝起伏,翠绿的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翡翠雕刻而成,朵朵鲜花,则象点缀在翡翠大地上的颗颗七彩宝石。成群结队的动物,或者悠闲的漫步进食,或者躲在树荫下乘凉休憩,那一棵棵散落在草原上的树木,虽然稀疏,但每一棵都古老而苍翠。

伴着一条玉带般的河流行进了几个小时,当蔚蓝的希望湖映入访问团的眼帘时,这趟漫长的旅途终于画上了句号。

新华东区的人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夹道迎接远来的访问团,锦旗飘扬、锣鼓喧天,热烈的气氛,让访问团充分感受到了同胞们的亲情。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这样的欢迎仪式,新华东区的最高行政领导,新华东区政治部的主席肖林爵竟然没有出现,而新华东区三个下属行政单位中,新太原市的市长李光烈也没有来。迎接访问团的高级行政长官只有新昆明市的市长严恒和新无锡市的市长吴宏宇。当王天翔船长等问起这两人时,吴宏宇显得有点闪烁其词,而严恒则解释说是因为他们两个正好都生病,来不了。

虽然他们两人的缺席让访问团诧异之余也微微有些不快,但人们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生病来不了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访问团被安排下榻在新无锡市,休息了一晚后,连续三天,在新昆明市市长严恒的带领下,访问团详细参观了新华东区的方方面面,不过新无锡市的市长吴宏宇自从欢迎仪式后便再没出现过,而肖林爵和李光烈也始终没有现身。

新华东平原位于华夏大陆东部,面积十万多平方公里,东西宽约三百公里,南北长接近四百公里,东部濒临海岸,西部则是绵延的山脉。有多条大小不等的河流贯穿平原,而在平原东部中央,距离海岸只有几十公里的希望湖周边,就是太原号、昆明号、无锡号三艘飞船的人们定居的新华东区所在地。

新华东平原不愧为人们在太空就选定的定居点,这里不但环境优美,而且物产也非常的丰富而全面,不论是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还是其它类型的资源几乎周边都能找到,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建设,无疑是非常幸福的,这一点,不论是为了寻找急需的资源历尽艰险的翡翠谷,还是受困于资源问题而完全无法发展的吉祥绿洲都是深有体会。

新华东区的建筑格局不同于翡翠谷清秀隽永的清一色竹楼,更不同于神树村浑然天成的树屋,这里的房屋,更传统,也更接近地球上的风格――青灰色的火山灰空心砖是这里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新华东平原西北方三四百公里外就有一处死火山群,利用水路,运输很方便。这种空心砖重量轻,结构结实,取材和制造都很容易,算得上是种优良的建筑材料。

太原、昆明、无锡三个新兴城镇,分别座落在希望湖的北、东和南面,虽然都是主要使用火山灰空心砖来建设,但三地的建筑格局还是大不一样。新太原市非常规整,以一条宽阔的主干道为轴线,所有建筑东西对称排列,房屋式样凝重厚实,显得非常有气势;新昆明市则以一个相当大的广场为中心,建筑近似环行布局;而新无锡市则打破了统一格局,分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的建筑群,每个建筑群的形态都有所不同,非常的新颖,并且建筑物的式样,对比新太原市也纤巧的多。

三天的参观中,新华东区发达的农业和种类齐全的工业给访问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城镇的周边,一片片的农田长势繁茂,品种也非常多。其中一种一人多高,手臂般粗细的茎干上生长出许多一穗穗类似麦穗似的种子的多年生植物,就是这里人们的主食,那些种子采摘下来加工后,味道和大米很类似。据介绍这里的农业科研人员早就已经开始了农作物的杂交栽培,并且已经小有收获。

在新华东平原西部的山脉中,各种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新华东区的人们自始至终就没有遇到过类似翡翠谷那种始终被资源所困扰的局面。而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这里三十万人口基数中大量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所以新华东区不论是科技还是工业,都远远超过翡翠谷和神树村。在某些方面,这里甚至已经达到了地球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水平。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仅仅只是个别方面而已,虽然人们头脑中有着先进的科技知识,但在总体上,相对于地球上千百年的积累,瀛洲星上的人们还差的很远。

第四天,此次访问团来新华东区最重要的目的――建立全大陆联合议会的工作终于开始了。一大早,在位于新太原市的新华东区区政治部大厦的主会议室内,来自翡翠谷、神树村、吉祥绿洲、如意城、再加上新华东区的太原、昆明、无锡三个市,人类在瀛洲星华夏大陆所有六艘飞船五处聚居地的主要领导全部到场,而新华东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肖林爵和新太原市的市长李光烈也终于出现了,不过看他们两个的情况,似乎实在不象刚生过病的样子。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人们以为可以很轻松很容易就能达成的联合议会协议,在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4章 归来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2章 救援(一)第5章 冰雪世界(九)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一)第4章 迫降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5章 黑沼泽(一)第1章 无尽之海(六)第3章 重聚(三)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五)第3章 迁徙(三)第3章 重聚(二)第13章 偏差(一)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5章 黑沼泽(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4章 定居(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六)第1章 新世界(一)第4章 神树村(四)第9章 小意外第3章 迷航(一)第2章 登陆(四)第3章 重聚(一)第3章 迷航(三)第2章 登陆(六)第15章 惊变(一)第3章 迷航(三)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第5章 黑沼泽(七)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10章 铁矿谷猎杀(二)第11章 训练营第7章 能源第16章 变革(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八)第3章 重聚(二)第13章 偏差(二)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13章 偏差(一)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1章 无尽之海(五)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三)第2章 登陆(八)第14章 陈伯(二)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8章 文明的碰撞(四)第14章 陈伯(二)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3章 迁徙(三)第4章 神树村(三)第3章 迁徙(七)第6章 交流第5章 黑沼泽(二)第16章 变革(一)第1章 无尽之海(三)第2章 登陆(四)第2章 发现之旅(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16章 变革(一)第3章 重聚(一)第2章 救援(二)第12章 炼钢第5章 黑沼泽(八)第9章 遥远的亲人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二)第3章 迷航(三)第4章 神树村(三)第2章 救援(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5章 黑沼泽(八)第2章 救援(一)第2章 登陆(二)第1章 登舰(一)第3章 迁徙(四)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3章 迁徙(二)第3章 重聚(一)第2章 登陆(四)第2章 发现之旅(三)第16章 变革(二)第2章 登陆(七)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7章 第二次探索(一)第2章 救援(六)第2章 发现之旅(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