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登陆(八)

初升的阳光驱散了清晨淡淡的薄雾,清脆的海鸟鸣叫声让赵星移悠悠醒来,第一感觉就是周围的景色清晰了许多,原本因为没有了眼镜而总是显得有些模糊的视线变得清楚起来,虽然还没恢复到正常的水准,但比起昨天来已经大大改善,看来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人的视力都能提高许多。

深深呼吸了几次,空气温暖而湿润,带着淡淡的海和森林的气息。环顾四周,发现已经有些早起的人在四处散步了,还有些则站在海边看日出。

随便洗漱了一下,赵星移走到秋省身他们睡觉的地方,却发现除了刘壮,其他几个人都还躲在休息箱中酣睡,也没吵醒他们,赵星移闲散的四处信步而行。

行至森林边缘,一阵“呼哧呼哧”的声音引起了赵星移的注意,绕过一棵大树,在一个小空地上找到了声音的来源,居然是刘壮举着个大木头在锻炼身体。

那根木头足有水桶般粗细,两三米长,怕不有两三百公斤重,可刘壮一会挺举,一会卧推,一会再来个负重深蹲起,丝毫没有不堪其重的表情,赵星移不禁对刘壮的力气佩服的五体投地。

锻炼了一会,刘壮放下了大木头,扭头却发现赵星移站在后边,便咧嘴一笑:“哎,赵哥,你怎么也这么早就起来了。”

“已经睡的足够了。”赵星移边说边走过去,弯腰试了试那大木头的分量,可憋足力气也只能将木头的一头微微抬离地面,赶紧放下,长长喘息了一口,看着刘壮问道:“你怎么没去当举重运动员。”

刘壮有些憨厚的“嘿嘿”一笑,说道:“也不知怎么搞的,按理我的力气也没这么大,在地球上我最多只能用一百公斤的杠铃锻炼,可在这里却能玩动这两百多公斤的木头,赵哥,你说会是啥原因?”

赵星移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不过心中想到其实自己的力气也是变大了的,只是没刘壮这么恐怖而已,再联想到阳光下身体中的暖流和自己晒不黑的皮肤,还有刚才注意到刘壮肋下那昨天被野兽划伤的伤口已经结了一层硬痂,而自己肩头的伤口也同样好了大半――这在地球上是起码需要四五天时间的,而在这里却只用了一天。还有,就是自己的视力的改善……

这个陌生的星球需要了解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了。

早餐后不久,探索队终于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在东北方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合人们定居的地点。而另一个,则是在东边四公里外,发现了一大片结着巨大果实的树木,而这些果实内全都是类似淀粉的物质,有了这些果实,人们的食物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这两个好消息让人们兴奋了起来,定居点倒也罢了,那终究是可以找到的,而食物问题的最终解决却着实让人们欢欣鼓舞――还有什么能比食物问题更重要的呢。

船长随即宣布,今天进行准备工作,明日一早,就全体出发向定居点迁移。

其实一无所有的人们所需要准备的也就只有迁徙过程中所需的食物而已,一只万余人的采集队伍再次集合起来,目标就是那些充满着淀粉的果实。赵星移、刘壮和杨蓉蓉三人加入了队伍,秋省身则留下来照顾陈琼母子。不过随后赵星移和刘壮却被护卫队员挑选了出来,和另一些年轻力壮的人组成了一只三千多人的队伍,说是要去采伐一些武器装备。

赵星移他们的队伍率先出发,这次他们首先沿着海岸线向南走了两三公里,随后又拐向东,不久,当赵星移登上一个小山丘顶时,他便知道了此行的目标――眼前这一大片类似竹子的植物。

这是一片方圆足有几公里的竹林,其中间杂的生长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竹子,一种色呈青黄,成熟的有碗口般粗细,昨天人们用来做竹碗的看来就是这种了。而另一种却最多只有擀面杖粗细,色呈青黑,竹节长而匀称,纹理非常的细密。带队的护卫队员随即宣布,这种竹子就是采伐的目标,要求每人采集十根。

采伐行动开始,赵星移和刘壮一起,刘壮“哈哈”一笑道:“干吗只要十根,这么细的竹子又不是拿不动,咱们采个百十根怎么样。”

赵星移笑了笑,调侃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身蛮力的,能者多劳,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刘壮自豪的挺了挺胸脯,走到一根细竹前,弯腰右手握住竹子的下部,用力一掰――然而料想中的“咔嚓”声并没有出现,竹子仍然完好如初。

刘壮再次用力一掰,竹子依然没有断折的迹象,刘壮黝黑的脸上也不禁泛起一层红晕,随即双手齐握,一声低喝,全力再次掰折,然而,任凭刘壮使出吃奶的劲,依旧没能折断这根细细的竹子。

刘壮站起身来挠了挠头,疑惑道:“这是竹子还是钢棍啊?”

旁边的几个人看到这种情况,也都尝试去折,但毫无疑问,结果都是一样。

“呵呵呵……”

一阵笑声从旁传来,扭头看时,却是那个带队的护卫队员走了过来,只听他笑道:“这种竹子我们起了个名字叫‘玄铁竹’,真是结实的不可思议,上次李强队长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搞断他。”

“那应该怎么采伐啊,别说十根,就是一根也没办法啊!”一个被这竹子挫折了信心的人问道。

那个护卫队员指着前方不远处一条小溪说道:“那条溪水的两边有很多的石头,用那些石头做成工具,就可以慢慢的伐断这些竹子了,不过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就算有了石制工具,采伐十根竹子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知道了方法,人们不再犹豫,一窝蜂似的来到了那条窄窄的小溪边,果然如那护卫队员所说,岸边、溪流底部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看起来还是属于花岗岩一类的坚硬石种,用来做石质器物正合适。

赵星移对刘壮开玩笑的说道:“咱们瀛洲星人现在进化到新石器时代了,看看咱们的加工技巧能不能比得上老祖宗。”

刘壮也不说话,一步踏入溪水中,弯腰左手拣起一块半米多的扁长石头,右手抓起一块圆不溜丢的鹅卵石,上到岸上便“劈劈啪啪”的敲打起来。赵星移看着他笑了笑,随后在四周寻找了一下,找到一块一尺多长一边厚一边薄的的石条,又拿了块拳头大的鹅卵石,将石条放在一块大圆石上细心的敲击着。

石屑纷飞中,两人的第一件石器逐渐成型,别看刘壮人长得粗豪,其实手满巧的,那半米长的扁石头在他的一阵敲打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厚背薄刃,一端有握把的大石刀,他拿在手里舞动了几下,石刀带着呜呜的风声,霸气十足。而赵星移的石条在他的细心敲击下,薄的那一边被加工的平滑而锐利,刃口处布满密密的锯齿,一把石锯已然完成。

刘壮看看赵星移的石锯,爽朗的一笑道:“赵哥,咱们来比比,看你的锯子好使,还是我的大砍刀好用。”

赵星移欣然接受挑战,说道:“好,就以十根竹子为限,谁先完成谁胜。”

刘壮“哈哈”一笑,提着石头大砍刀来到一根玄铁竹前,抡起砍刀,对着竹子的根部便重重的一刀砍下,“砰”的一声,竹子一阵晃动,被砍处却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缺口,刘壮摇摇头“嘿”了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够结实的,要是在地球上,肯定能值钱。”嘴里说着,手上可不停,一刀接一刀重重的砍着。

赵星移也来到一根竹子前,观察了一下,抓着手中的石锯对着竹子快速锯了起来,这竹子的纤维极其坚韧,纹理也是异常的细密,赵星移锯了几十下也才出现了一个不足一厘米深的锯口。换了个方向,在刚才锯口的对面再次用力锯,锯到同样深度后再换方向,在两个锯口之间开锯,刚刚把这根竹子的三面锯出了口,却听旁边“咔嚓”一声,刘壮的“哈哈”笑声传来:“赵哥,我砍倒一根了,你怎么样啊?”

赵星移哼了一声,没答话,不过心里却明白这场比试自己输定了,毕竟刘壮那身力气不是自己能比拟的。

等把竹子的四面都锯上了切口,赵星移放下石锯,双手抓住竹子用力一折,弹性十足的竹子弯了下来,赵星移再用力,终于,“咔嚓”一声,竹子终于在切口处断了开来。

拿起这根竹子仔细看了看断口,才发现这种竹子的竹管壁非常厚实,擀面杖粗细的竹子中间却只有一个比小拇指还细的空心,管壁上细密的纤维并不是如一般竹子那样仅仅纵向排列,而是密密的编织成一种空间网状结构,难怪会这么结实。

赵星移摇了摇头,继续进行下一根的采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起码用了三四个小时,赵星移终于采伐够了十根玄铁竹,腰已经酸痛的几乎直不起来,而右臂更是累的快要失去知觉,扶着竹子刚刚勉强站起来,就听到刘壮在不远处得意的喊到:“哈哈,赵哥,你终于完成了啊,快过来看看我的成果吧!”

赵星移走了过去,却沮丧的发现,刘壮已经砍倒十六根了。

刘壮提着石头大砍刀,看着赵星移“嘿嘿”笑道:“怎么样,赵哥,输的好难看吧,这下心服口服了吧,哈哈哈!”

赵星移撇了撇嘴,没理他。

其实即便是赵星移也算是伐的快的了,其他人多半都才采伐了七八根,两人休息了一下,看看没别的事干,就又帮着多伐几根,不过体力几乎耗尽的赵星移仅仅又锯倒了一根,而刘壮则一口气又连砍了四根,以二十根的辉煌战绩傲视群伦。

终于所有人都差不多完成了任务,人们将各自的战果捆扎起来,扛着在肩上凯旋而归。

回到了海岸边,才得知食物采集队已经完成了两个波次的采集工作,现在人们都在忙着进行加工处理呢。

海滩上小山一般堆积着几堆青黄色的巨大硬果,粗糙而的坚硬的外壳,略呈椭圆,每一个都有西瓜般大小,赵星移拿起一个掂了掂,足有十多公斤重。

人们将这些硬果放在地上,用木棒使劲敲几下,然后在硬果顶端裂开的缝隙中**木棒用力撬,硬果就会顺着纹理分成两半,里面则满是微带一点淡黄色的半潮湿粉末,有一些黑色的种子散布其中,人们将果实中的粉末掏出,挑去种子,便成了可以加工食用的面粉了。

在船长的指挥下,青壮年男性每人领取了一根赵星移他们带回来的玄铁竹,并被要求自己加工成武器,随着这一万多根竹子的下发,人们终于不再是手无寸铁了。

赵星移在自己砍伐的竹子中挑选了一根最粗壮笔直的,看看那边的面粉加工暂时用不到自己,便拿起石锯加工起来,而刘壮一手拿着根竹子,一手提着自己的石头大砍刀左右比较了好半天,最终还是将竹子一丢,拿着砍刀找杨蓉蓉炫耀去了。

赵星移首先用石锯将这根玄铁竹的顶端长着枝叶的部分截断,只留下了一段两米五左右长的匀称主干,原本想要将一端削尖,这也是其他大多数人的做法,不过想了想后,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刚才带回来的一块坚硬的花岗岩仔细敲凿了一番,做成了一个后端带着细柄的尖锐菱形矛头,将这石质矛头的细柄用力**玄铁竹一端的空腔中,然后用细细的藤条牢牢的捆扎住,一根趁手而坚固的长矛便做成了。

午后时分,人们第一次品尝到了那些干果面粉做成的食物,有馒头,有烙饼,还有野菜面汤,虽然没有时间进行发酵,死面馒头有些硬,不过总体来说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面很筋,很有嚼头,清香中还隐隐带着一丝甜,算的上是很上等的面粉了。

下午人们开始为明天的迁徙准备食物,以干果面粉为基础,各种不同口味同时易于存储携带的食品被加工出来,有类似中国西北人喜欢吃的名叫“锅盔”的厚厚烙饼,有中间夹着野菜的面饼合子,还有面粉和剁碎的野菜合在一起煎出来的野菜饼等等,最终是每人都分到了足够两天的食物,自己随身携带。

食品加工没用到赵星移,没什么事干,他就又跑到沙滩上曝晒了一下午,再次享受着那种舒适,而体内聚集的热流也更多了。

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第2章 登陆(八)第5章 黑沼泽(四)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四)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11章 吉祥绿洲第5章 冰雪世界(五)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四)第1章 新世界(一)第11章 吉祥绿洲第2章 救援(一)第5章 冰雪世界(四)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8章 定计第2章 登陆(八)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2章 登陆(六)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一)第3章 迷航(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14章 陈伯(二)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一)第4章 神树村(三)第2章 启航第2章 救援(四)第2章 登陆(八)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2章 救援(六)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2章 发现之旅(一)第3章 迁徙(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1章 新世界(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1章 登舰(二)第10章 铁矿谷猎杀(一)第5章 黑沼泽(一)第10章 铁矿谷猎杀(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5章 黑沼泽(六)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六)第8章 定计第3章 迁徙(五)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1章 无尽之海(二)第11章 新的开始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3章 迁徙(一)第3章 迁徙(三)第6章 初具规模(一)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4章 定居(二)第5章 黑沼泽(三)第3章 迁徙(六)第3章 迁徙(六)第3章 迁徙(六)第10章 铁矿谷猎杀(二)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三)第3章 重聚(二)第2章 登陆(三)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2章 炼钢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四)第4章 迫降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5章 冰雪世界(十)第3章 迁徙(五)第4章 迫降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四)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三)第2章 救援(四)第14章 陈伯(一)第3章 迁徙(五)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三)第3章 迁徙(二)第2章 救援(四)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四)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8章 定计第6章 交流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三)第2章 救援(六)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11章 新的开始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14章 陈伯(二)第1章 新世界(一)第5章 黑沼泽(四)第1章 登舰(二)第6章 初具规模(二)第1章 无尽之海(四)第12章 炼钢第3章 重聚(一)第7章 第二次探索(二)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1章 无尽之海(一)第2章 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