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具规模(二)

首先由李强和赵星移陈述这次科研探险行动的情况。李强起身发言,将这十多天的一系列行动非常有条理的讲述了一遍,并着重描述了怪兽老灰的情况,最后他拿出队伍这一路测绘记录的各种地图文档交给了委员会。随后,赵星移又从科研的角度,细致客观的讲述了一些重点内容,包括这一路的地质、地理、动植物分布,以及采集到的各类标本情况等。

两人发言完毕,其它委员纷纷对探险队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接下来,人们重点讨论了本次科研探险活动的两大成果……面包果树林和剑麻林,并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就是确定面包果树作为当前阶段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将尽快投入科研力量,对这种果树作细致的研究,以便为将来的耕种管理和品种改良等工作做准备。而对剑麻林的发现,所有委员都表示出了欣喜,抛开剑麻其它方面的用途不说,单单就解决人们的衣着问题这一点,就值得下大力气开发这资源,毕竟,十万人整天靠着藤条树叶遮体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会议决定,立即展开对剑麻的采集加工工作。

接下来,船长给李强和赵星移介绍了这十多天来,翡翠谷内的主要情况。首先是定居点的建设初步完成,形成了以十个居住小区为基础,基本包括了各种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模式。其次,就是进行了翡翠谷行政区第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包括探险队的五十六名人员后,翡翠谷的人口总数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七人,其中男『性』四万九千八百八十五人,女『性』五万零一百一十二人,平均年龄二十九岁。科教文卫方面,已经形成了以杨致远教授为首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专题研究当前翡翠谷行政区内人们的各种社会『性』问题,包括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分配原则,以及未来的货币制度等等;而卫琴女士则担负起了行政区内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工作,目前中小学的校舍已经建设完成,教师的选拔和教材的编撰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在一个月后正式开学,让所有适龄儿童都再次走入校园。至于文化娱乐,目前基本还都是人们自发『性』的,有组织的活动将在未来逐步开展;科研方面,齐孝儒教授已经组建起了一只过百人的各学科科研队伍,根据当前情况,一方面进行人们急需的科学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则负责指导人们利用科技知识进行生产活动。

介绍完了情况,委员们就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讨论的话题集中到了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上:一是肉食品供应问题;另一个是金属类资源缺乏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前者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而后者则是当前人们生产和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金属制品,很多生产工具无法制造,也就同时导致了很多生产活动效率的低下甚至完全无法进行。

经过一番探讨,会议虽然没能对这两个问题找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但还是做出了决议:首先再组建两只狩猎队,并根据赵星移他们科研探险队带回来的资料确定新的捕猎点同时扩大捕猎的范围。三只狩猎队都由张燕总负责。与此同时,积极物『色』合适的动物品种并尽快展开人工驯养的研究工作。而对于金属矿产,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再进行更大范围的勘探,所以决定科研探险队在经过必要的休整后,尽快展开第二次的探索活动。

会议结束后,赵星移又到秋省身家坐了一会,陈琼要求赵星移以后都到她家来吃饭,赵星移当然欣然同意。

回到自己的小竹楼中,天已经全黑了,赵星移站在窗前,静静的欣赏着夜『色』下家园。四周并不是很暗,银『色』的月光播撒下来,给静谧的山谷村寨镀上了一层浪漫而梦幻的『色』彩。不少的竹楼中透出朦胧的光,应该是松明木的火光,这是一种含油量很大的木材,很耐燃,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很好闻的清香,人们都把这木材劈成细条用它来照明,那淡淡的橘黄『色』光芒让一栋栋的竹楼显的温馨而宁静。不远处,同心湖畔的竹亭里,回廊上,几对恋人依偎着,或细语,或漫步,轻轻『荡』漾的同心湖倒映出他们幸福的身影。

赵星移久久的伫立窗前,看着眼前的美景,心神不知不觉中又已跨越万里星空,去到那梦中的地方,去到了她的身边……

夜很深了,那只被赵星移叫做黄『毛』的小东西早已经蜷缩在枕头边睡的香甜,但赵星移却始终没有丝毫的睡意,无聊之下,便走出家门,在夜『色』中漫无目的的信步而行。

人们大多已经熟睡,轻轻的微风拂动枝叶,远处的鸟叫,近处的虫鸣,让山谷村寨更显静谧。

转过一栋竹楼,前面运动区场地上站立的一个高挑身影出现在眼前,仔细一看,却是女护卫队长张燕,她面朝明月,双手在胸前摆出一个奇怪的手势,静静的站立着。

赵星移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呆呆的看了一会,才猛然发觉自己这样实在是很失礼,正准备悄悄离开,张燕却已经发现了他。

“谁?深更半夜不睡觉,干什么呢?”

“没什么,睡不着随便走走而已。”赵星移缓步上前,既然已经被看见,还是打个招呼比较好。

“哦,原来是你啊,偷偷『摸』『摸』的我还以为是偷窥狂呢。”张燕说话总是这么不留情面,刚才赵星移正站在竹楼的阴影中,她并没有认出。

赵星移略微有些尴尬,岔开话题问道:“你在做什么呢?研究这里的月亮吗?”

“什么呀,我在练功呢,真笨!”张燕白了赵星移一眼。

“练功?”

“是啊,练气功,我们特战队员的必修科目。”张燕有些自豪的说道。

赵星移这才明白,他知道气功是中国很古老的一种身体锻炼方法,据说很神奇,属于生命科学范畴,不过似乎因为很多基础理论得不到证实,在学术界的影响并不大,赵星移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

“哎,对了,你是学生物的,你有没有察觉到这个星球的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张燕又接着问道。

“这里气候温暖『潮』湿,植被密布,环境质量好的出奇,人们的身体自然也会变得更好,你没发觉来到这个星球后生病的人非常少吗。”赵星移回答道。

“哎呀我不是说这些,我是说,那种很特殊的影响,比如说身体出现类似特异功能一类的情况。”张燕有些着急,皱着眉头说道。

赵星移心中一动,这个问题不也正是自己一直在疑『惑』的吗。

“为什么这么说?你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变化吗?”赵星移不敢确定张燕说的是否就是自己所想,旁敲侧击的问道。

张燕微微想了想,抬头看着月亮,缓缓说道:“按气功的理论,练功就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养自身浩然之气。在地球上练功,往往一两年体内才能出现微弱的气感,这些内气很缓慢的在丹田中汇聚增长,想要积累足够的数量打通经脉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些人则一辈子都做不到。但是在这里,内气的增长速度简直快的惊人,尤其是晚上对着月亮练功,感觉这种银『色』的月光就像是凉凉的水银一般,丝丝缕缕的被吸入体内,就这么十多天,我的小周天就已经冲破了命门关,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但是,当我白天对着太阳练功的时候,却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相反,还会产生一种很燥热很难受的感觉。”

“你说,这是为什么?”张燕转过身看着赵星移。

赵星移此时已经确定张燕的情况的确是与自己类似,只不过她吸收的是月光,而自己吸收的是日光,她是主动而自己是被动的而已。

想了想,赵星移便把也把自己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张燕,随即又问道:“你们护卫队中还有没有其它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员?”

张燕道:“有,基本上每个人都感觉到内气的积累速度快了很多,但是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人都仅仅是感觉练功的效果好很多而已,但有些就和咱们类似,对月光或日光很敏感,或者是同时对日月光敏感,还有的则是能够快速吸纳大地的或者是植物的精华,总之是各不相同。”

赵星移点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的,我也问过一些人,不过他们都没练过气功,感觉不那么明显,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出现了奇特的变化,比如说刘壮,他虽然没有咱们这种吸纳天地精华的情况,但他的力量的增长简直骇人听闻,他现在可以举起两百多公斤的重量。”停了一下,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赵星移问道:“张少校,那你有没有问过李强少校和他们男护卫队的情况?我之前问过他们,但他们什么都不说。”

张燕撇了撇嘴:“哼!那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过男护卫队的成员和我们差不多。还有,叫我张燕就行了!”

赵星移微笑着点了点头,同时思索着张燕所说的一切。

“喂,你从生物学的角度,能不能解释这些情况是怎么回事?”张燕问道。

赵星移缓缓摇头:“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完全没有头绪,这似乎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本身的范畴……对了,你练气功,能不能从气功的理论中找出些答案?我发觉凡是你们练气功的人,这种情况出现的比率大很多。”

张燕叹了口气,略微沮丧的说道:“我们教气功的老师,从来都只是告诉该怎么做而已,最多再讲讲基本的人体经络『穴』位什么的,我哪儿懂得什么气功原理啊。你说,我内力增长的这么快,会不会走火入魔啊?”

赵星移并不懂得什么叫走火入魔,微微笑了笑,说道:“其实不用担心的,一切顺其自然吧,至少目前为止,这种异常状况对咱们还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是吗?”

张燕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好了,很晚了,我要回去了,还有,咱们身体上出现的这些情况暂时不要说出去,避免让人们产生疑虑。”

赵星移答应了,张燕随即转身离去,看着她渐渐远离的身影,赵星移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第二天赵星移难得的没事可干,采集剑麻的队伍正在组建中,准备中午出发,是由李强带队,不需要赵星移去。一大早杨蓉蓉就跑过来嚷着要去海边游泳,不过赵星移准备把自己的竹楼收拾一下,就婉言推辞了,最后杨蓉蓉扯着刘壮和一帮年轻人一起走了。

赵星移去领取了一些竹子,借来石质工具,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做成了一张书桌和一把竹椅,并将它们摆放在屋内北面的窗子下方,旁边就挨着床,随后又将屋里屋外仔细修饰打扫了一番,竹楼更显清幽洁净。黄『毛』一直围在他身边,不时的跳上跳下,还会将沾到他头上身上的竹枝碎屑给捡掉,俨然成了一只活泼听话的小宠物,赵星移对这只灵『性』十足的小动物实在喜欢的不得了。

下午赵星移去参观了一下科学院和规划中的工业区。科学院位于山谷最北面,离学校不远,由一栋大型的竹楼和几栋小竹楼组成,大竹楼分隔成十多间宽敞的实验室,每间门口都『插』着名牌,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地质矿产实验室、机械制品研制室、日用制品研制室、天文观测室、地理与测绘工作室等等,基本涵盖了当前人们最急需的各学科内容,周边几栋小竹楼则是社科类办公室以及某些需要独立的实验室等。

赵星移在各个实验室都转了一圈,见地质矿产实验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齐孝儒教授的带领下,对科研探险队带回来的各种矿物以及岩石标本进行鉴别、分类以及成分检测等工作,目的是要从中找到人们当前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材料。实验室内条件非常简陋,不论是试验仪器还是试验『药』剂都几乎没有,不过人们的工作热情很高,专业知识也非常丰富,各种成果在一点一滴的产生着。

地理测绘工作室也在忙着对科研探险队带回来的测绘资料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规范的重新绘制已知地区各方面的地图,有了这些图,这片地区内人们的活动也就有了依据。

与其它实验室紧张有序却安安静静的情况不同,位于竹楼最边上的机械制品研制室和日用制品研制室却喧嚣很多,“劈劈啪啪,哐哐当当”什么声音都有。这两个研制室都很大,前者是负责各种机械设备的研制,如水轮、手推车,以及即将用到的纺车、织布机等;而后者则是负责诸如锅碗瓢盆等日用或生产器皿的研制。在地球上,这些设备和物品都是大规模工业活动的产物,而在这里,没有电脑、没有发动机、没有车床,甚至没有金属工具,人们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使用最简陋的工具来从头做起。这里比其它实验室更困难,更艰辛,因为制造这些物品的知识绝大多数人早已不再具备,只能根据一些模糊的概念和想法进行『摸』索和试验。唯一庆幸的是,居然找到了几个中国传统工艺研究院的人,以他们为首,再加上一些还或多或少保留着些传统手艺的民间人事,人们艰难的推进着这里的研究。

工业区位于翡翠谷外两公里多,纽带河下游的一处平地上,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屠宰厂和食品加工厂……其实也就是搭起的几座大竹棚和一些必要的设施而已,虽然暂时条件简陋,但这里也已经肩负起了翡翠谷的肉食品和面粉、蔬菜等的粗加工工作。

还有几个厂房也正在兴建中,包括造纸厂、玻璃制品厂以及石灰厂等。由于翡翠谷附近没有发现适合烧制陶器和瓷器的土壤,所以人们现在用的器皿还都是竹或木制的,不过海滩上纯净的细沙,却是制造玻璃的理想原材料,再加上制造玻璃所需的石灰和碳酸钠等材料都很容易得到的,所以建设这个厂便顺理成章,目前正在修建炉窑,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除了这里,其它地方也还有一些生产设施,例如海边的食盐生产厂,以及周边的几处矿物开采场地等。

在各种生产活动逐步展开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从一开始就被列为了关键『性』目标,人们不会忘记地球上的深刻教训,所以不论是定居点的建设还是这些工厂的生产活动,都首先考虑了环保的需要。对于这里的工厂,虽然人们暂时还不具有完全消除污染的手段和能力,但也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的程度,并预留下将来的改进余地,好在目前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还不至于对附近的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人们刚刚定居下来,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不过人们的热情是高涨的,对未来的希望也是美好的,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望着工地上忙碌的人们,赵星移的心中也充满了激情。

近五千人的剑麻采集队第二天中午才满载而归,收获回来的剑麻小山一般堆集在离工业区不远处的仓库区内,等待着进一步的加工。

正如估计的那样,这次大规模的采集,怪兽老灰同样对人们表示出了温和与友善,不但没出现过阻碍人们的情况,甚至有时还心血来『潮』帮着人们咬断几棵剑麻。在经过最初的惊恐迟疑后,逐渐适应了的人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个憨厚老实的大怪物,很多人在它山一般的身上爬上爬下嬉闹,它也毫不介意。

这一次采集回来的剑麻数量距离需求还远远不够,随后将会组织一只千人左右的队伍进行持续的采集,那片剑麻林非常大,足够满足翡翠谷的日常需要。因为后续的加工需要不少时间,并且织布机等器械的研制也还未完成,所以人们想穿上麻布衣服,还需要再等等才行。

[Q-Q]

第3章 重聚(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六)第3章 重聚(二)第1章 无尽之海(三)第9章 小意外第5章 黑沼泽(七)第2章 登陆(三)第1章 无尽之海(六)第2章 登陆(二)第4章 神树村(四)第15章 惊变(二)第5章 黑沼泽(六)第16章 变革(二)第5章 黑沼泽(三)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3章 迁徙(二)第2章 登陆(五)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1章 无尽之海(一)第3章 重聚(一)第5章 第一次探索(一)第5章 冰雪世界(一)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3章 迷航(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5章 第一次探索(四)第11章 新的开始第15章 惊变(一)第17章 最长的一天(四)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9章 小意外第5章 黑沼泽(二)第11章 吉祥绿洲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2章 启航第1章 无尽之海(二)第10章 铁矿谷猎杀(一)第12章 炼钢第2章 救援(六)第2章 救援(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5章 黑沼泽(八)第1章 第三次探索(四)第4章 神树村(二)第12章 新华东区见闻(一)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4章 定居(一)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七)第2章 发现之旅(三)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三)第3章 迁徙(六)第14章 陈伯(一)第2章 登陆(六)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三)第1章 无尽之海(五)第15章 惊变(一)第3章 重聚(一)第5章 冰雪世界(七)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二)第3章 迁徙(七)第5章 黑沼泽(九)第3章 迁徙(一)第5章 黑沼泽(五)第3章 迁徙(三)第9章 遥远的亲人第4章 定居(二)第2章 登陆(五)第17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4章 定居(一)第10章 穿越死亡之海(一)第2章 救援(二)第3章 迁徙(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二)第4章 神树村(二)第2章 发现之旅(二)第1章 第三次探索(七)第1章 新世界(一)第2章 救援(六)第11章 吉祥绿洲第8章 文明的碰撞(五)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二)第15章 惊变(二)第4章 神树村(二)第3章 迁徙(五)第5章 冰雪世界(六)第5章 冰雪世界(九)第2章 发现之旅(三)第3章 重聚(三)第18章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六)第15章 惊变(二)第8章 文明的碰撞(三)第7章 能源第2章 登陆(七)第2章 登陆(二)第5章 冰雪世界(三)第4章 归来第1章 第三次探索(五)第3章 迁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