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吴郡之战(上)

吴郡是江东防御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守住吴郡,孙权不惜分出一半的军队,也就是三万军死守吴郡,另外,吴郡还有八万石军粮和数百余艘大小战船,其中包括用货船改造的三十余艘千石战船。

在吴郡的三万军队中,有两万人是今年强征的新兵,只有一万精锐老军,这对统帅黄盖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黄盖曾考虑先集中兵力击败会稽郡汉军,使他的军队能撤到会稽郡,利用会稽郡的多山地形和汉军对抗。

为此,他派三千人佯攻会稽,企图引会稽汉军北上,但会稽郡主将陆逊却并没有上当,始终按兵不动,陆逊显然看透了他的企图。

黄盖无奈,只得将三万军部署在吴县附近,他知道汉军这次东征,一定会带上优势骑兵,而吴郡地势平坦,有利于骑兵作战,而汉军水军犀利,他又不能过于靠近太湖。

黄盖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固守城池,但黄盖却不肯死守一域,他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因此,吴郡的三万江东军选择了两座城池驻守,一座是吴县,另一座则是乌程县。

这天下午,黄盖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汉军前锋大将魏延已攻破了毗陵县,七万汉军主力正浩浩荡荡从京口方向南压而下。

而太湖中也出现了数百艘汉军战船,已逼近胥江口,准备沿胥江向吴县杀来。

这些都在黄盖的预料之中,但有一点黄盖却没有料到,那就是会稽郡的汉军始终按兵不动,着实让黄盖恼火,如果会稽郡汉军不肯北上,那他率军撤到会稽郡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入夜,吴县城内到处是哭声和叫骂声,就在昨天,汉军主力夺取京口,抵达毗陵县的消息传来,引起了恐慌,士兵纷纷撤回城内,没有了看守,八万挖掘河道的民夫一夜间全部逃散,其中两万余人涌入了吴县县城。

两万人涌入使县城秩序顿时乱了起来,粮食配给也发生了混乱,开始出现打砸等暴力事件,黄盖只得下令全城戒严,严打各种暴力事件,尽管如此,大街的各个角落依旧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民夫。

副将朱恒率领一队士兵在大街上巡逻,黄盖对外,他则临时负责城内治安,朱恒就是吴郡本地人,在前两年的三孙分吴事件中,他是属于孙绍的支持者,后来在曹吴联军攻打吴郡的战役中战败投降。

由于孙权军中已无吴郡大将,孙权只得任命朱恒为黄盖副将,配合黄盖一起镇守吴县,朱恒武艺高强,也善谋略,可谓文武双全,他年纪尚不到三十岁,是江东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朱恒也知道江东大势已去,他本身就不支持孙权,让他为孙权殉难,那绝对是不可能,不过他一直沉默不语,众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朱恒率军走过一条小巷,这时,一名年轻女人忽然奔上来,挥手大声喊道:“阿回郎,真是你吗?”

眼看女人冲到眼前,士兵们纷纷拔刀,朱恒却喝住众士兵,阿回郎是他的小名,很少有人知晓,这个女人怎么知道?

他翻身下马问道:“你是”

“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三姊阿香啊!”

朱恒心中更加疑虑了,他没有什么叫‘阿香’的三姊,他见女人眼中神情有异,便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他也佯作恍然道:“原来是三姊,你怎么在这里?”

“我是逃难到这里,家中人都走散了,原以为再无亲人,没想到遇到了恒弟,这下我有救了。”说到伤心处,女人用袖子拭泪。

“我们去旁边说话!”

朱恒一指旁边一株大树,“你先去,我马上来。”

女人走了过去,朱恒吩咐众士兵道:“你们继续巡逻,我安置好家人,马上就来。”

众士兵继续前行,朱恒催马上前,找到站在树后的年轻女人,他翻身下马问道:“你究竟是何人,为何要冒充我家人?”

女人笑了起来,“我若承认自己是汉军斥候,朱将军相信吗?”

朱恒愣住了,这个女人竟然是汉军斥候,女人将两封信递给他,“这是孙绍公子和陆都督给将军的亲笔信,将军看了便知。”

朱恒默默接过信,女人又嫣然一笑,“将军,我们后会有期!”

女人转身便施施然而去,朱恒望着她的背影走远,心中乱成一团,按理,他应该抓住这个汉军的女探子,可是他却没有这个勇气

次日下午,吴县城头响起了刺耳的钟声,当!当!当!警钟声在城头回荡,无数江东士兵纷纷向城头上奔跑,城头上已站满了数千江东军士兵。

黄盖也站在城头上,眺望着北方,只见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出现在城池数里外,大旗飘扬,这是汉军的前锋,他们终于来了。

黄盖的心中十分紧张,他的本意并不想守吴县,他知道吴县已有数百年没发生过战争,城墙破旧,城墙也不高,只有两丈五尺,以江东军的战斗力,最多只能坚守十天。

而且两天前,两万挖掘运河的民夫涌入了吴县,天知道里面混入了多少汉军斥候,预先将大量斥候混入城中,攻城时里应外合,这是汉军攻城的一贯伎俩,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

黄盖真正的想法是用吴郡换取会稽郡,他将军队撤到会稽,待汉军围攻建业时,他再北上进攻吴郡,使汉军无法全力攻打建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围魏救赵之策。

为了实现这个策略,他不惜将五千军队和所有的战船都部署在乌程县,但会稽汉军就是不肯北上,令黄盖心急如焚。

汉军前锋仿佛只是来打个招呼,稍稍露面后又撤了回去,消失在城头江东士兵的视线内,令无数江东士兵刚刚绷紧的弦又再度松了下来。

这时,几名江东军斥候骑马飞奔回来禀报,汉军主力正在五十里外挖掘最后的五里运河,并没有南下,黄盖这才意识到,如果运河不通,汉军的粮食补给船只也无法南下,他们费人费力,挖掘了近百里的运河,最后却是给汉军做了嫁衣。

如今运河即将贯通,只剩下最后五里,却由汉军主力来接手,继续挖通运河,黄盖不由长长叹息一声,这是谁做出的决策,最后白白便宜了汉军。

这时,副将朱恒建议道:“将军,汉军挖通运河至少需要三天时间,他们防备必然松懈,不如我们趁夜间杀过去,偷袭敌军。”

黄盖想了想道:“刘璟率军一向谨慎,他怎会没有防备,万一被他发现,对我军不利。”

“可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将军要白白放弃吗?如果动用火油烧船,或许能烧百里战船。”

黄盖动心了,汉军主力在全力以赴疏通运河,这确实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如果抓住这次机会击败汉军主力,不仅吴郡得救,甚至整个江东也会得救,如果他们放弃这次机会,吴县也最多只能坚持十天,反正都是败,还不如抓住这次机会。

朱恒说得对,现在汉军战船一定都停泊在运河中,非常适合用火攻,只有他们火攻得力,就能烧毁全部汉军战船,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相比之下,死守城池就显得太被动了。

黄盖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决定出兵,冒险一击,他对副将朱恒道:“朱将军,我留五千人给你守住城池,其余两万人我带去偷袭敌军,你要务必小心,防止汉军诈城。”

“请将军放心,卑职绝不会大意!”

黄盖随即下城去点兵出城,朱恒望着黄盖走远,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冷笑

江东耗时三个月,准备疏通一百五十里的运河,因为汉军主力南下毗陵郡,江东放弃了运河挖掘,民夫全部撤回吴县,但此时,还有近五里的运河没有疏通。

此时近千艘汉军战船便停泊在运河两边,七万汉军变成了工程兵,昼夜不停挖掘运河,短短一天便疏通了三里河道,最迟到明天晚上,最后五里河道将全部贯通。

就在运河中的一条两千石战船上,刘璟站在沙盘前研究着黄盖的布兵,船舱内灯火通明,除了汉王刘璟外,还有老将黄忠和大将魏延、庞德,另外还有主薄郤正和军师从事廖立。

刘璟的四大军师除了贾诩年迈不再随军出征外,其他三个军师司马懿、法正和庞统都转为文臣,汉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谋主,只有一个在水军中辅助甘宁的军师从事廖立。

但廖立和法正一样,长于战术,战略方面有所不足,无法担当重任,刘璟只能自己亲自谋划战略方案。

刘璟对众人笑道:“大家发现没有,黄盖的布兵很奇怪,除了镇守吴县外,还有乌程县,这两地一个在太湖东,一个在太湖南,如果水军犀利,倒也可以互为犄角,偏偏江东没有什么水军,他这样布局又有什么意义?”

黄忠沉思片刻道:“黄盖是跟随孙坚的老将,是江东军的中流砥柱,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这样布兵必然是有深意,卑职猜测,他或许是希望会稽郡的汉军北上攻打乌程县。”

刘璟若有所悟,他又向廖立望去,见廖立捋须而笑,便问道:“廖军师的想法呢?”

廖立不慌不忙道:“微臣的想法和黄老将军一致,乌程县既非坚城,也非战略之地,距离吴县约百里,分一军驻守乌程着实多余,黄盖驻军乌程,确实是把乌程县当做一个诱饵,钓会稽汉军北上,如果会稽汉军全力攻打乌程县,黄盖就有了机会。”

说到这,廖立取过木杆指向吴县以南,对刘璟道:“殿下请看,乌程县位于吴县西南方,而官道却在吴县正南方,可以沿着官道南下,直达会稽郡,会稽郡空虚,便给了黄盖夺取会稽郡的机会。”

刘璟缓缓点头,廖立在战术上确实有水平,看得很透,将黄盖的图谋一一剥离开来,刘璟沉吟一下道:“如果陆逊坚持不北上,黄盖的图谋也就落空了。”

“确实如此,相信现在黄盖又是焦急,又是恼火,不过微臣倒有一计。”

廖立将他的计策对众人说了一遍,众人皆点头,黄忠笑道:“虽然有点冒险,但可以考虑,我支持廖军师的计策。”

“卑职也觉得可行!”魏延和庞德先后表态。

刘璟却沉默不语,他若不支持,其他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刘璟负手在船舱里缓缓踱步,他在考虑有没有必要用这个策略,早在两天前,他的五百名斥候便混在挖掘河道的两万民夫中混入了吴县城。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悄悄走进船舱,将一张纸条递给了刘璟,“殿下,吴县有人送来紧急情报!”

第990章 敦煌马岱第496章 小别似新婚第372章 狭路相逢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146章 蔡家的思虑第194章 武昌夺权第1057章 漓水建城第733章 荆南危机第181章 黄祖之死第424章 西线布局(上)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1095章 猎熊战局第236章 夜来铁骑声第274章 声东击西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1047章 双重困惑第1028章 围猎丁奉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99章 黄忠授艺第80章 初获良才第30章 行春桥事件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241章 刘备西逃第640章 江北血战(上)第677章 致命弱点第1059章 小试威慑第173章 局势复杂的江夏第847章 把话挑明第1章 绝地求生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346章 突袭安陆第216章 紧急报信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798章 配合演戏第682章 明取陈仓第556章 走投无路(上)第46章 练武的抉择第120章 徐庶温酒话首谋第283章 北击乌桓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348章 夜战安陆第46章 练武的抉择第86章 初战于禁第183章 江东主力杀至第765章 江东风云(九)第963章 失踪之谜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405章 赵云归心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90章 血战突围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360章 蕲春风云第976章 假道灭虢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第241章 刘备西逃第155章 致命的枕边风第947章 声东击西第959章 西线战事第673章 南阳牵制第21章 一简战书第350章 抓俘司马第470章 甘露寺相见(上)第940章 意外发现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914章 合纵连横(下)第343章 夜访诸葛第900章 劝降陈群第872章 西复灵州307章 两军对阵第139章 两路援军第49章 钱是大问题第720章 姜维到来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510章 刘璋之死第195章 吞并江夏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858章 援军到来第1068章 一触即发第547章 巡视汉中317章 叔侄夜话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96章 欲迎还拒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161章 诱兵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950章 曹军东撤第1013章 再次东行第796章 明暗两使第459章 荆吴谈判第455章 内外交困第972章 初次谈判第489章 巴蜀梦破第1126章 枭雄谢幕第948章 迫停东线第160章 放长线钓鱼第85章 火烧博望坡第500章 汉中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