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青州之变(上)

曹彰一怔,随口问道:“哪个王侍中?”

不等侍卫回答,曹彰随即大喜,他已经反应过来,就是王粲,他连忙道:“速请他来见我!”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建安七子案中唯一没有被处斩的高官,但也被免去了侍中之职,贬为庶民。\\

王粲在建安七子案中也遭到了杨添的酷刑,在家中休养了数月才能下地行走,但也是这次政治斗争,彻底破灭了他对曹魏的信心,他决心重归汉国,这次他来找曹彰,就是接受了李孚的托请。

王粲走进到大帐前,曹彰亲自迎了出来,曹彰虽是武人,但和他父弟一样,极为仰慕文才高雅之人,尤其敬重建安七子,曹丕发动建安七子案,铲除曹植的势力,引起了曹彰震怒,他也为此和兄长翻脸。

曹彰将王粲请进大帐,两人坐下寒暄几句,曹彰笑问道:“王公何以教我?”

王粲微微叹息一声道:“世子刚愎自用,阴狠毒辣,不恤臣下,我已对他心灰意冷,眼看魏公戎马半生打下的曹魏江山将毁在他的手上,我心中焦虑难耐,所以来劝说公子一句话。”

曹彰立刻伏地行一拜礼,“愿听公之教诲!”

王粲点点头道:“昔日魏公调幽州军入邺都,曾明言幽州军为拱卫邺都之军,这其实和魏公对公子的期望一脉相承,魏公何尝不知汉军势大,宁可用曹氏假子为主将,却始终将公子和幽州军置于河北,轻易不动用,公子可知是何故?”

曹彰脸色变得十分严肃,王粲说得很对,曹真不过是假子,武艺、见识皆不如自己,却被任命为豫州都督,曹休是偏支族子,也能出任青州都督,而自己作为嫡子,却远居河北,困于幽州,一直得不到重用,这确实不合常理,一直令他困惑和不满。

他平时也不止一次想过这件事,但大多是抱怨父亲,今天王粲一席话使他若有所悟,他连忙道:“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但又看不透彻,请公明言。”

“公子乃魏公嫡子,魏公焉能不重用,正如宅之基石,要筑于屋地之下,即使房宅不经风雨垮塌,但基石犹在,可重新再起新宅,公子就是曹魏的社稷基石,当然要放在幽州最北之处,就算曹魏被汉军所破,公子也能率幽州之军席卷南下,重建曹魏社稷,这就是魏公深意,公子可能理解?”

曹彰长长叹息一声,“先生此言,曹彰相闻恨晚!”

曹彰确实感概万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怨恨父亲对他不公,直到今天,王粲的一席话才使他如梦方醒,原来父亲有如此深意。

他又问王粲道:“依先生之见,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该怎么做,公子应该自己决定,但我只劝公子一句,不要辜负了魏公对公子一番苦心。”

曹彰默默点头,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必须要将青州的三万幽州军收回来,那是他的军队,青州就让曹休去守,与他曹彰何干?

曹彰想请王粲留下辅佐自己,王粲却以身体多病为由,婉拒了曹彰的邀请,随即告辞而去。

王粲的一番话虽然也有点道理,或许曹操真有一点这种想法,但这绝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曹操不愿曹彰势大,就像把曹植放到许都一样,使为了让曹丕顺利继承魏公之位,曹操为了曹魏大业的延续,只能牺牲另外两个儿子。

曹彰当然不会承认父亲是要打压自己,所以在王粲说出那一番合情合理的话后,曹彰便将它视为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曹彰才是曹魏的基石,是挽救曹魏于危亡的最后希望。

就在王粲刚走,曹彰立刻亲笔写了一封信,命令心腹赶往青州,将信交给副将于信。

无论如何,他绝不会把自己的青州军交给大哥曹丕,如果说之前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但王粲的一席话却令他幡然醒悟,使他有了据兵幽州的理由。

那是父亲的刻意安排,为了让他成为曹魏的基石,幽州军就是他成为曹魏基石的关键,他岂能拱手让人。

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原以为会立即开始的青州争夺战却没有如期爆发,出现了汉军占据乐安郡,两支曹军分别驻兵齐郡和济南郡的对峙局面。

双方都不肯轻易发动战争,邺都的微妙政局牵动着青州的战局,对于曹丕或者曹植而言,军队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源要用到刀刃处,争夺地盘已经不是很重要,最重要是争夺父亲留下的大业。

曹休作为曹丕的支持者,他手下的三万军队无疑是曹丕最后的希望,此时曹休也接到了曹丕的调兵令,着实令曹休有点为难。

曹休的军队驻扎在济南郡北部的邹平县,紧靠乐安郡,大帐内,曹休负手来回踱步,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的幕僚刘钧走进大帐,笑道:“都督有什么事找我吗?”

“先生快快请坐!”

曹休连忙请刘钧坐下,他取出曹丕给他的密信,递给刘钧,“这是世子给我的信,先生请看!”

刘钧接过信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曹休立刻率军赶去邺都勤王,这让刘钧的眉头一皱,“世子难道不考虑青州的得失吗?”

曹休苦笑一声说,“这就是我的矛盾之处,如果率军队去邺都,青州怎么办?说实话,我不指望张辽能守住青州,他的军队是曹彰的幽州军,能不能真正控制住还是问题,就算他控制了军队,并且击败汉军,那青州怎么办?”

说到底,青州是他曹休的地盘,他不想把青州拱手让给张辽,刘钧明白曹休的真实意图,他沉思片刻道:“可曹彰和夏侯惇的军队在邺都已远远占据上风,世子令都督率军去邺都,说明邺都的形势已十分危急,否则他不会不考虑青州的风险,不如都督分兵两路,一路守青州,一路去邺都,都督以为如何?”

“不妥!”曹休摇摇头,“军队不能分开,很容易被汉军各个击破,我的意思是,要么去邺都,要么就留在青州,关键是,我能得到什么?”

刘钧忽然明白曹休的意思了,曹丕没有任何表态,曹休当然不肯率军西进,刘钧便想了想道:“如果是这样,都督不妨以抵御汉军为借口,再看一看世子的态度。”

曹休点点头,刘钧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给他一个大将军来补偿,他怎能放弃青州去邺都。

两人正在商议时,有亲兵快步来到帐门前禀报:“启禀都督,乐安郡有急报!”

曹休一惊,急忙道:“报信人在哪里,快令他进来!”

片刻,一名曹军斥候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督!”

“快说,乐安郡发生了什么事?”

“回禀都督,汉军已撤离了乐安郡,根据各种线索,汉军应该北上渤海郡了。”

曹休和刘钧面面相觑,在这个关键时刻,汉军居然北上河北了,曹休有点为难了,他本来可以用抵御汉军为借口,不去邺都,现在汉军北上,他却找不到理由了。

刘钧沉吟片刻道:“汉军北上,张辽军队也必有异动,都督不妨再等一等,先看看张辽军队的变化再做决定。”

汉军的突然北进,无疑使原本平衡的青州局势被打乱了,驻扎在青州的两支曹军都面临两难的境地,曹休军队不愿去邺都,而张辽的三万军队却面临失控的危险。

张辽统帅的三万军是曹彰的幽州军,为夺曹彰军权,曹丕以支援徐州为由,命张辽率三万幽州军赶赴中原,远离曹彰的控制。

但幽州军是曹彰用了近十年打造的精锐之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算张辽这样的名将也很难将他们整顿融合,曹彰对幽州军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军队的每一个士兵。

张辽的军队驻扎在齐郡临淄县的青州军大营内,三万军队由九十名军侯、三十名牙将和三名中郎将组成,主将张辽和副将于信统帅全军。

但到目前为止,张辽的命令都是传达给副将于信,再由于信传达给全军,原因很简单,在张辽统帅这支幽州军之前,于信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将,效忠于曹彰。

随着邺都内讧渐渐加剧,张辽的命令越来越彻底难以传达下去,或者就算传达下去,时间也会耽误很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张辽想分兵两路,派于信率一万军驻防北海郡,他率两万军驻守齐郡,这样一来,便可以把于信支走,张辽来整合两万军队。

但命令虽然传达下去,于信却不肯执行,这便就造成了张辽和于信的关系紧张,两人根本不见面,而所有的牙将和军侯都坚决服从于信的命令,这也是曹彰下达的命令,大将于信已经成为曹彰在军中的代言人。

相反,张辽已经被架空,他名义是主将,但实际上他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生命还时时面临威胁,张辽身边只有五百亲兵,他们严密保护着张辽的安全。

大帐中,张辽独自一人站在沙盘前,久久注视着沙盘上汉军的北上路线,汉军撤到渤海郡,但张辽却能猜到,汉军其实并没有撤走,而是暂时撤离,等待曹军内部爆发内讧。

张辽叹了口气,他已经明白刘璟的意图,刘璟兵不血刃占领青州,可惜曹军却陷入了内讧之中。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疾奔进账,紧张道:“将军,大事不妙!”

,!

第582章 木牛问世第609章 血战西城(上)第942章 争夺乌程第1055章 试探进攻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521章 武阳不利第1039章 邺都大案第764章 江东风云(八)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1039章 邺都大案第228章 成婚第551章 公开取士(下)第209章 江夏书院第696章 合纵连横(中)第691章 关中收官(上)第224章 议婚第379章 很为难啊!第7章 给于禁的迷魂汤第39章 化解危机第967章 曹丕谋权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92章 唇枪舌箭第132事态严峻第223章 有才至远方来315章 危机深伏第588章 南蛮雇佣军第1009章 刘曹联姻(下)第31章 黑裙少女第32章 兴师问罪第268章 刘表之死第933章 濡须破局(上)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1121章 惊天之变第674章 声东击西第111章 刘军侯乱点鸳鸯谱第630章 两军对峙第1082章 危机引爆第740章 荆州路不通第172章 战争阴云迫近第632章 荀家的硬骨头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802章 启程北上第502章 刘璋变卦第261章 张绣之死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051章 难容政敌313章 蔡族纷争第297章 荆州来人第1085章 陈群的心思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1099章 反间之计第461章 尔虞我诈第620章 全歼氐胡第409章 截断归途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4章 礼尚再往来第1034章 唇亡齿寒第697章 合纵连横(下)第1020章 兵压建业第20章 蔡氏剑馆第727章 南北夹击(下)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44章 坐地抽佣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762章 江东风云(六)第242章 求贤纳才第934章 濡须破局(下)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83章 进营第1098章 亲临许昌第635章 合肥激战(上)第360章 蕲春风云第159章 孙权的两难第826章 砧板之鱼第526章 激战成都(三)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327章 安陆激战第446章 刘曹和谈第200章 途中遇险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498章 汉中有变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527章 激战成都(四)第919章 调兵遣将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84章 迎头重击第619章 祁山道胡贼第516章 紧急求救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292章 彰显诚意第266章 心无灵犀第620章 全歼氐胡第39章 化解危机第90章 血战突围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84章 久别返家第930章 逃离吴县第72章 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