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鲁肃吊唁

膝下无子一直是他们夫妻二人最大的心病,对陶湛的压力更大,无子是七出之一,虽然她没有公婆赶她出门,但堂堂的江夏太守居然后继无人,这使陶湛的压力极大,成婚三年来,她不知拜了多少庙,看了多少名医,都没有用。

但长沙太守张机却说是男方的问题,又用一种古怪方子把丈夫的病治好了,这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只是这种方子效果太让人难以接受,需要夫妻夜夜行房,次数越多越好,尽管让陶湛很不情愿,但为了怀上子嗣,她也只得忍了,现在她有了身孕的征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她长长松一口气。

尽管陶湛心中喜悦万分,但还是要故意拉长脸道:“张太守当时可是说了,月红不来,三个月内就不能再行房,我可要保孩子,你就忍忍吧!”

刘璟苦笑不已,不知张机的药方里放了什么催情之药,竟让自己这一个月情欲高涨,就算停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恢复正常,却又再三叮嘱,见红即停止行房,这简直有点坑人了,难道要让自己纳妾不成?

不过有一件事必须要告诉妻子了,刘璟沉吟一下道:“我可能要去一趟江东,见一见孙权,两三个月才能返回,如果娘子真有了身孕,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静养。”

陶湛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丈夫去江东必然是有大事,她默默点头道:“夫君要去江东,我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我有点担心江东会对你不利,毕竟当年柴桑大战,夫君和江东仇怨很深。”

“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孙权会保证我安全,江东使者昨天已经到了,给了我孙权的亲笔信。”

“那夫君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刘璟想了想,“三天后出发!”

.........

江东使者依然是鲁肃,刘表病逝的消息已传到江东,刘表的病逝无论对荆州还是对江东都是一个重大消息。

如果在几年前,江东人会为刘表之死而额首相庆,上街载歌载舞,而今天,虽然刘表之死依旧使江东君臣暗自欢喜,但这种欢喜不会表面化了.

至少官方在表面上装出了几分悲痛和同情,孙权还特地命鲁肃为使者来武昌吊唁。

鲁肃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江夏了,在过去的三年里,他几次作为使者来江夏请刘璟去江东,但都被刘璟婉拒,这倒不是惧怕江夏会有二心,而是不想触怒刘表。

刘表至死都将江东视为平生大敌,虽无力东征,但也绝不和江东和解,他同样也不准任何人和江东暗通款曲。

现在刘表去世,不仅使刘璟少了最关键的束缚,使刘璟可以正大光明地和江东往来,甚至连刘备也在悄悄寻求江东的支持。

郡衙大堂内,鲁肃正在和徐庶、董允闲聊,有意无意地向他们透露出了刘备暗通江东的信息。

“两位有所不知,在江夏使者抵达东吴的同时,刘琦也派人来江东联系吊唁事宜,希望江东能派使者去江陵吊唁,说实话,江东内部也有了意见分歧。”

徐庶暗暗吃惊,刘备居然也在暗中联系江东了,这是为什么?徐庶没有追问江东有什么内部分歧,而是不露声色问道:“不知刘琦是派谁去了江东?”

“听说是派庞统去了东吴。”

鲁肃叹了口气道:“现在江东内部也有意见分歧,有人主张江东应该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要求我家主公和刘琦结盟。”

这时,大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不知是谁主张和江陵结盟?”

只见刘璟快步走进大堂,在他身后跟着幕僚贾诩,贾诩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他本不想来见江东使者,但刘璟再三邀请,他只得无奈同来。

贾诩觉得自己抛头露面一次,就被刘璟绑紧一分,一年后,就算刘璟放他,他也无处可去了,不过刘璟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就是涉及曹操的往来,没有让他参与和露面,这便使贾诩暗暗庆幸。

今天来江东使者,虽有些尴尬,但其实也无妨。

见刘璟走进来,鲁肃和徐庶连忙起身行礼,刘璟笑着给鲁肃介绍贾诩道:“这位是贾文和,被仇家所害,暂时来江夏避难。”

鲁肃肃然起敬,这位其貌不扬的黑瘦老者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贾诩,他慌忙见礼,“肃闻贾公之名久矣,今天得见,肃三生有幸。”

贾诩也回礼笑道:“子敬为孙刘联盟不辞劳苦奔波,令人敬佩,愿子敬能完成使命,不负吴侯。”

刘璟笑着请众人坐下,又命人重新上茶,这才笑眯眯问道:“江夏的闷热,不知子敬能习惯否?”

鲁肃苦笑一声道:“江东也是一样闷热难当,我原以为能来荆州避暑,没想到是从一个蒸笼跑到另一个蒸笼而已。”

众人都大笑起来,大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刘璟这才把话题转回来,笑问道:“不知江东是谁主张和江陵往来?”

鲁肃沉默了,他心里有数,如果自己说出来,就是向刘璟泄露了江东的内部不和,主公孙权也没有同意他可以说出来,但鲁肃认为这迟早瞒不了刘璟,不如对刘璟说实话,让他对局势有个明确的认识。

沉默片刻,鲁肃缓缓道:“目前江东内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支持刘琦和刘备,以张长使和诸葛参军为主要倡导者,他们主张嫡长为先,认为琦公子才是荆州牧的合法继承者,同时也倍加赞赏刘皇叔的天下名望。”

“吴侯和军方的态度如何?”刘璟不露声色问道。

“吴侯的态度模棱两可,军方也有赞同张长史的意见,主要以程普为首的一些老将,而支持和江夏结盟之人,以周大都督为首。”

说到这里,鲁肃又苦笑一声道:“世事往往令人难以预料,原以为军方会记恨柴桑之战,可事实恰恰相反,军方大多支持和江夏结盟,倒是文臣偏向江陵。

江东文臣中除了一些地方太守支持和江夏结盟外,大多文臣都偏向江陵,估计是受张子布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公子能和我尽快启程,前往江东说服吴侯支持江夏。”

刘璟微微一笑,“那子敬偏向于谁?”

“我当然是坚决支持和江夏结盟,临行前张长史建议我同时出使江陵,我没有答应,吴侯只好又任命步骘去江陵吊唁,在我出发前来武昌的同时,步骘也出发去了江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刘皇叔此时已经在去江东的路上了。”

.......

鲁肃下去休息了,刘璟和徐庶、贾诩、董允三人继续商议江东事宜,董允起身愤然道:“这真有点莫名其妙了,我们是荆州抗击曹军的主力,将来曹军南侵,我们依然是柱梁,刘备在樊城不战而退,现在又隔着襄阳和江夏,他们怎么抗曹?还居然要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这就是江东的所谓诚意吗?”

徐庶笑道:“休昭不必动怒,现在的事情还暂时和抗曹无关,事实上,江东内部出现分歧,就是他们内部派系在斗争,据我所知,江东内部派系林立,利益格局非常复杂,什么吴派、北派、会稽派、皖派,还有什么元老派、少壮派,斗争异常激烈,但从大派系讲,实际上就是周瑜和张昭两大派系,很明显,周瑜是主张抗曹,而张昭是主张谋荆,所以会有江夏和南郡之争。”

刘璟点了点头,虽然他心中和董允一样对江东的朝三暮四极为不满,但他也赞同徐庶的分析,这件事确实涉及到江东的内部派系斗争。

刘璟又看了一眼贾诩,他很想听听贾诩的意见,贾诩微微笑道:“江东内部有分歧是很正常,毕竟曹军还远在辽东,南下不知何年何月,目光长远一点,便想着和江夏结盟应对将来危机,目光短一点,便考虑利用利用荆州三分的机会,想谋取更多的利益,其实关键是孙权。”

刘璟又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贾先生认为孙权是何用意?”

贾诩呵呵一笑,“我觉得结盟和买卖一样,也有讨价还价,孙权如果是想和公子结盟,他为了争取更多的主导权,把刘备拉进来也就很正常了,目的嘛!就像徐长史刚才所言,追求最大的利益。”

听完徐庶和贾诩的分析,董允暗暗惭愧,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权谋上还是太稚嫩一点,竟然没有看透江东的企图.

但董允也不想成为旁听者,他又小心翼翼问贾诩道:“贾先生认为鲁肃知道吴侯的真正用意吗?”

贾诩捋须眯眼一笑,“他是吴侯的心腹,怎会不知主公用意,就算他想不到,孙权也会暗示他,否则他出使江夏会坏大事,对于鲁肃而言,把公子请去江东才是他此行的最大任务,公子不妨利用这一点,好好敲打敲打鲁肃,也让吴侯明白,天下不光他一个人会做生意。”

第92章 唇枪舌箭第1103章 中原大战(二)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907章 双面间谍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298章 紧急情报第672章 兵压渭谷第1083章 各寻出路(上)第670章 第二战线第416章 战略要地第940章 意外发现第549章 公开取士(上)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321章 许昌战备第826章 砧板之鱼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东使者第438章 孙权的抉择第376章 江东初战第856章 步步杀机第640章 江北血战(上)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57章 饯别送友第138章 防御武器第1123章 最后谈判第741章 出使失败第672章 兵压渭谷第987章 激战谷口第853章 雍县军议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694章 孙思曹虑第378章 蒋干再次出使第64章 趁夜杀人第888章 乔莲心思第106章 绝妙好事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078章 远到之客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439章 水上争霸第423章 夜谋巴蜀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449章 鲁肃使楚(上)第441章 柴桑突围(上)第1053章 欲速不达第549章 公开取士(上)第877章 高明的抉择第422章 诸葛出使第271章 身世威胁第513章 老将争刀第278章 何以为州牧第793章 杨崔之谋第13章 无妄之灾第1010章 山庄避暑第273章 兵不厌诈第373章 张机赴曹营第621章 牛车渡江第730章 曹宪心事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99章 反间之计第14章 初入刘府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778章 江东风云(二十二)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83章 解开心结第383章 后院起火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625章 江东失英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798章 配合演戏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53章 笼络世家(下)第469章 再到江东第441章 柴桑突围(上)第866章 偷袭午亭第1003章 贾诩的烦恼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1084章 各寻出路(下)第297章 荆州来人第655章 太史归兮第533章 汉中风云(三)第933章 濡须破局(上)第372章 狭路相逢第304章 耀武扬威第602章 视察汉中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183章 江东主力杀至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766章 江东风云(十)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238章 书房秘谋第866章 偷袭午亭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871章 两路出击第642章 再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