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视察汉中

金秋十月,汉中大地上一派欣欣向荣,此时汉中盆地和益州、荆州的其他郡县一样,秋收已经结束了,农庄里到处飘荡着歌声,一群群在村头里口忙碌的农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午,一支由两千名士兵护卫的队伍在官道上缓缓而行,这是刘璟视察汉中的队伍,他已经在汉中视察了十天,此时正在前往武都郡的途中,此时他们依旧行走在汉中盆地,丘陵和原野相间是这一带特有的风景,远处隐隐可以看见高大山峦的影子。

汉中盆地依然是整个汉中地区的核心地带,南郑县更是汉中第一大城,是汉中的政治、经济中心,不过军事中心在去年已经悄然易位,转移到了武都郡。

“夫郎,我们好像来过这里啊!”

马车里,孙尚香张望四周的风景问道,汉中盆地的地势稍平,她已不再骑马,而是改坐马车,虽然跟随丈夫一路视察十分疲劳,但她毫无怨言,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如接见官员家眷,安抚阵亡士兵的妻儿等等,出门二十天,她明显瘦了一圈。

刘璟怜惜地看了她一眼,笑道:“南面二十里外就是我们从蜀道入汉中的阳平关,当时我们是从南面的官道向东走,现在我们是向西走,所以你觉得眼熟,我们确实来过。”

“原来这里是阳平关,我说怎么眼熟!”

孙尚香又问道:“那这里还是汉中郡吗?”

刘璟马鞭一指前面不远处一条小河笑道:“看见前面的小河没有,过了那条河就进入武都郡了。”

队伍很快到了小河,从桥上过河,河边有一界碑,孙尚香探身看了看,只见界碑上写着,‘沮县’二字。

她忽然想起一事,问刘璟道:“上次听你说,你要去沮县有重要之事,是这里吗?”

刘璟点点头,“就是这里,今天在县城休息一天,明早出发去下辨。”

刘璟之所以对沮县很感兴趣,是因为沮县在一个多月前爆发了一桩大案,沮县官员勾结奸商贪污官粮数万石,从县令到主簿,所有的官员都卷入了这桩大案之中,可以说是刘璟从江夏起兵以来遭遇的最严重一起贪赃案。

自从刘璟在巡视武昌时发现了地方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后,他回成都立刻成立了监察院,组建了十队外监察支使,要求在一年之内,对益州和荆州的所有县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稽查,沮县的贪赃大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所以刘璟极为重视。

刘璟这次视察汉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来沮县亲自过问这桩案子,他先去了南郑,在从南郑前往下辨县的途中,正好要经过沮县。

不多时,队伍渐渐抵达了沮县县城,沮县是汉中的产粮大县之一,紧靠沔水,人口众多,有近七千户人家,不过县城不大,周长不过十里,城墙矮小而破旧,人口主要聚居在沔水两岸的乡里。

由于沮县的官员已全部被免职问罪,目前由汉中监察支使暂时接管了沮县政务,等待新官上任后交权,汉中监察支使由年轻的荀志担任,下设两名副手,并有二十名骑兵进行护卫。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便巡视了汉中郡和上庸郡的十几个县,荀志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被汉中人称为铁面公子,更是在一个多月前,一举查获了沮县官商勾结、私卖官粮大案,使荀志在荆、益两州官场上名声大振。

此时荀志已经得到刘璟到来的消息,赶到城门外迎接州牧的到来,荀志被军士领到刘璟面前,他深深施礼道:“微臣荀志参加州牧!”

刘璟知道荀志是荀彧之侄,而荀家是他将来要争取的重要世家,其实也是基于这个考虑,刘璟才破格提拔荀志为监察支使,他见荀志长得文质彬彬,不由有了几分好感,便点点头道:“荀使君送来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令我深感震惊,所以这次我视察汉中,特地来沮县,我要亲自了解这桩大案。”

“请州牧进城,容微臣详细汇报!”

刘璟随即对侍卫长李青吩咐道:“军队就不用进城了,在城外军营驻扎,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出发!”

“遵令!”

李青率领军队转道去西城外的军营驻扎,刘璟则在两百侍卫的左右护卫下,带着孙尚香进了县城。

虽然沮县是汉中大县,但县城内却显得十分破旧脏乱,地面坑洼不平,尘土飞扬,到处弥漫着一股酸臭之气,居民的房子也几乎是泥坯房,低矮破烂,居民大多穿着粗布旧衣,一路所见的孩童都光着脚,没有穿鞋。

刘璟也有多年的从政经验了,他知道从一座县城的风貌便可看出一个县官优劣,沮县县令显然很不合格,这样不作为的县令不知当初张鲁怎么能忍受?

一行人到了县衙,刘璟让荀志安排人带几名女侍卫和孙尚香先到偏堂去休息,刘璟则进了后堂,刘璟坐了下来,便对荀志笑道:“给我说说,你怎么发现的情况,你写来的报告太简单了。”

荀志连忙躬身道:“回禀州牧,微臣先看原来张鲁对各县的监察记录,发现沮县连续三年没有任何记录,我又问杨太守,他说沮县县令钟林是原来张卫的妻兄,出任县令三年,连续两年上缴的税赋都排在汉中各县前列,深得张鲁赞赏,如果不是我们攻克汉中,张鲁就要提升他为武都郡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能干的官员,但杨太守建议我去县里具体看一看。”

“你是说杨松知情?”刘璟打断他的话问道。

“杨太守只知道这个钟县令征缴税赋非常凶狠,并不知道贪污官粮之事,因为杨太守是汉中郡太守,而沮县属于武都郡,所以杨太守不好多说,只是建议我去沮县具体查看一下。

结果发现沮县三年时间便征了十年的税,也就是说,后面七年的税赋都已经提前征收了,自然税赋上缴很多,得到张鲁夸赞,至于他中间贪污了多少,就是一笔糊涂帐了。”

“那你怎么发现的呢?”

“回禀州牧,微臣率两名副手来县里巡查的当晚,钟林便让人给我送来五百两黄金,我便知道他的问题一定很严重,只是从前的账本都丢失了大半,无从核对,后来发现库存粮食和汉中的帐本对不上。

然后微臣从汉中的记录反查,沮县官仓粮食应该有七万石存粮,但实际上库存不足两万石,去掉保存不善的损失,足足少了五万石粮食。

结果上至县官,下至主簿,都一口咬定,粮食被益州军北上时征用了,又说被乱军抢走很多,问题就出在这里,益州军北上时根本就没有经过沮县,直接从明月关去定军山了,甚至连阳平关也没有来,怎么可能征用县里的粮食?”

刘璟点了点头,又笑问道:“那你是怎么查出问题呢?”

荀志在给成都的报告中,只汇报了沮县官员的问题,但他是怎么查案却丝毫不提,而刘璟却对此很感兴趣。

荀志有些不好意思道:“微臣假装接受了他们的贿赂,装模作样查了三天,他们信以为真,便降低了警惕,然后微臣就离开返回南郑,但暗地里又派手下返回沮县暗查,查到了和他们交易的商人,直接在南郑抓捕了这名商人。

结果商人有详细的记录和证据,微臣又请赵将军派兵协助,在沮县几名官员的家中查获了大量钱财,还有他们藏匿的帐本,在证据和证人面前,他们不得不认罪了。”

刘璟呵呵笑了起来,“果然不错,不仅铁面无私,而很有谋略,不愧是荀家子弟。”

荀志脸一红,又躬身施礼道:“微臣有一个请求,恳求州牧能答应。”

“说说看,合情合理我就答应。”

“微臣对沮县的情况非常痛心,好好的一个县被贪官污吏糟蹋得满目疮痍,恳请州牧任命微臣为沮县县令,给我两年时间,我一定要将沮县面貌彻底扭转过来。”

刘璟沉吟片刻,便欣然道:“难得你有这个志向,那我就成全你,不仅如此,我会再免沮县三年的税赋,从几个贪官府中搜出的钱粮全部充入沮县府库,县里可以支配,两年后我会再来沮县视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荀志大喜,躬身道:“微臣一定不会辜负州牧的重托!”

入夜,刘璟在军营内批阅成都送来的紧急牒文,孙尚香则坐在一旁替他整理文书,孙尚香虽然从小好武,但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读书习文,写了一笔漂亮的字体。

她虽然跟随刘璟一路北上视察,饱览壮丽山河,但同时也担任了刘璟的临时书吏,替他整理文书,安排他的起居食宿,对刘璟帮助很大。

这时,刘璟停住笔,笑着问孙尚香道:“娘子能否告诉我,江东是怎么治理山越人?”

孙尚香知道丈夫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她刚才也看到了徐庶的报告,徐庶建议派人深入蛮夷部落,教授他们养蚕织锦,开荒种地,这让她颇为感慨,益州对蛮夷人的治理和江东对山越人的治理完全不同。

“江东人口不足,从我大哥时代便不断挑起对山越人的战争,趁机掳掠山越人充实地方郡县人口,虽然表面上征服了山越人,但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这些年山越人聚集的郡县不断发生暴乱,和汉人累累仇杀,一直是江东的心腹之患。”

Www• тt kan• ¢ Ο 孙尚香轻轻叹息一声,又道:“从益州对蛮夷的治理,我才知道江东对治理山越人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应该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再慢慢和汉人融合,而不是一味用武力征服,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说到这,孙尚香取下脖子带的月亮宝珠,这是祝融夫人献给陶湛的礼物,是蛮人的至宝,陶湛虽然不愿接受,但最终推脱不掉,后来又送给孙尚香,孙尚香极为喜爱,一直戴在身上。

她抚摸着宝珠对刘璟道:“从这串宝珠便可以看出祝融夫人对改善蛮人生活的渴望,希望夫君能够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

刘璟笑了笑道:“征服不仅在于武力,文化也是一种征服,其实无论对蛮夷还是对山越,不能粗暴动用武力,也不能一味安抚,应该是恩威兼施,先用武力立威,再用怀柔手段安抚,更重要是要有耐心,用几代人来慢慢融合,潜移默化,不能急于求成,我相信到我们孙子那一辈时,南疆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了。”

“夫君说得不错,我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大帐外有侍卫禀报道:“启禀州牧,黄老将军派人送来紧急战报!”

第812章 小人物的谋划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251章 再袭粮道第1091章 进军函谷第511章 益州内乱第470章 甘露寺相见(上)第617章 严惩不贷第431章 皖水之战第247章 耀武扬威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436章 振奋军心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354章 蕲春风云(二)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309章 扑朔迷离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200章 途中遇险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109章 中原大战(八)第99章 黄忠授艺第297章 荆州来人第254章 初战樊城第837章 骑射募兵第489章 巴蜀梦破第768章 江东风云(十二)第955章 攻城夜战第689章 弃守南阳第836章 谈判初成第698章 最后的收获第1059章 小试威慑第458章 谁为鼓槌第984章 京城告状第874章 东援高奴第707章 全面被动第707章 全面被动第560章 转变心意第154章 需要做一个彻底了断第525章 激战成都(二)第351章 大获全胜第1043章 小心掩饰第21章 一简战书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667章 进退维谷第272章 后院起火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510章 刘璋之死第171章 夜访刘备第169章 斩马刀第810章 斥候风波第178章 援军到来第433章 聚财之令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39章 水上争霸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961章 三个建议第71章 冤家路窄第543章 韩遂的心思第136章 夺权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507章 上兵伐谋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43章 韩遂的心思第190章 凤凰涅槃第841章 祸及建业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417章 偷袭柴桑第290章 拦路第91章 积极救援第575章 危急关头第480章 关羽失陷第1121章 惊天之变第77章 新野急报第150章 黄蔡之谋第36章 赤壁酒馆第710章 族人南归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488章 走投无路第472章 甘露寺相见(下)第347章 贾诩之谋第542章 什么条件第761章 江东风云(五)第360章 蕲春风云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874章 东援高奴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451章 鲁肃使楚(下)第2章 一辆牛车第244章 兵临城下第271章 身世威胁第775章 江东风云(十九)第594章 另一个契机第980章 两个条件第783章 携美游柴桑第772章 江东风云(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