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连锁反应

“晚辈愿听军师教诲!”曹植诚恳地说道。

“既然公子愿意听,我就劝公子一言,救人可以,但要向你父亲保证,彻底断绝与北方士族的关系,否则,非但人救不出来,公子的前途也完了,这是一个原则,希望公子三思。”

曹植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当然明白程昱的意思,他也知道父亲是为什么震怒,实在是因为士族的政治观念和父亲的政治观念相悖,而曹植的思想也和士族所推崇的尊帝崇儒一致,实际上,曹植也反对父亲的寒门法家思想,只是这个矛盾一直被掩盖着,直到这次杨氏父子被抓后,曹植和父亲的政治观念冲突才爆发出来。

和北方士族断绝关系说起来容易,可真的这样做了,以后还有谁会支持他曹植,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令曹植踌躇不决,程昱也沉默了,如果曹植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说明他没有让步的诚意,那么,他程昱又何必趟这滩浑水。

曹植叹了口气道:“我会向父亲解释,但无论如何,还是请军师帮我这次忙,曹植必将铭记于心。”

程昱沉吟片刻道:“也罢!下午我正好要去见魏公,顺便提一提此事,我会尽力而为,但不能给植公子任何承诺。”

“只要军师尽力而为,曹植就感激不尽了。”

曹植告辞而去,程昱依然坐在贵客堂内沉思不语,这时,程武送走曹植又匆匆赶回,他对父亲行一礼,有些焦急道:“父亲真要替植公子出头吗?”

程昱摇了摇头,“我并非要替他出头,只是他求上门了,我也不好拒之千里。”

“可是这会得罪长公子,父亲也知道曹丕为人,心胸狭窄,锱铢必较,一旦他登位,他很可能就会因为这件事而找我们程家的麻烦。”

程武说得比较含蓄,他不说曹丕会找程昱的麻烦,因为程昱年事已高,或许报复不到,那他们后辈可能就逃不过了,程昱明白儿子的心思,淡淡笑道:“这些年得罪曹丕的人可谓数不胜数,他哪里报复得过来,再说,有刘璟在外,曹丕也不敢做得过分,你就不用太担心了,我帮杨彪其实是我自己的人情,和曹植关系不大,我自有分寸。”

程武见父亲考虑得周全,便不再多劝,这时,程昱起身道:“我现在就去见魏公,你替为父准备马车。”

“父亲不午睡了吗?”

“今天情况特殊,我也睡不着,还是去见魏公吧!”

程昱回书房取了他的报告,随即乘坐马车向铜雀宫而去,不多时,来到宫门前,程昱上前对宫门侍卫道:“请去禀报魏公,程昱求见!”

侍卫飞奔而去,片刻回来笑道:“魏公说,以后军师不用在宫门外等候,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进宫,我们不会阻拦。”

程昱笑了笑,向内宫走去,一直来到曹操的官房前,一名内侍上前笑道:“魏公在等候军师,请吧!”

程昱走进房间,只见曹操负手站在窗前,凝视着天空出神,程昱连忙上前施礼,“微臣参见魏公!”

曹操回头微微笑道:“我在想,植儿会去找谁帮忙求情,没想到却是仲德来了。”

程昱苦笑一声道:“植公子确实来找过我,不过,我倒不是想帮他,而是我权衡利弊,觉得魏公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狠狠教训士族即可,若做得太绝,会把他们直接推给刘璟,恐怕会引起很多不利于我们的情况发生,请魏公三思。”

“你说的不利于我们的情况,是指什么?”曹操又追问道。

“微臣是指士族会转移财产到汉国,士族也大多是豪族,控制众多土地和人口,一旦引起他们恐慌,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财产和人员转移,会损害到我们的税赋收入。”

曹操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仲德说得对,我险些失了计较,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这桩大案?”

“魏公需要立威,需要警告士族,但又要考虑怀柔,这就要把握一个度,微臣建议,可放过老的,打击小的,既能显出魏公宽仁的一面,又可狠狠打击士族的嚣张气焰,可谓一举两得。”

曹操笑了起来,“不愧是军师,这个度把握得很好,就依军师之言。”

程昱心中稍定,又取出他写的报告,“启禀魏公,这是微臣针对刘璟即将发动的灭胡之战提出的建议,微臣的方案是,对外削减军备,对内苦修内政,轻徭薄赋,加大军屯力度,争取时间加强自身实力,为将来的中原争霸打下基础。”

曹操缓缓点头,“仲德所言,深合吾心。”

建安二十年春,轰动魏国朝野的杨崔通敌案终于落下尘埃,由于证据确凿,危害极大,杨修和崔琰被曹操下令处斩,而太尉杨彪和司空崔林被网开一面,削职为民,勒令在家闭门思过,沸沸扬扬的杨崔大案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天蒙蒙亮,钟楼响起了钟声,随着守城官兵的一声高喝,“开门喽!”邺都西门缓缓开启,一队士兵从城内奔出,在城外两边列队,等候在城外的数百名菜农和商人都迫不及待地挑着担向城门处涌去。

这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一幕,士兵们早已习以为常,对城门口的混乱皆无动于衷,在一旁叫骂声中,人们开始涌入城,城外的人也随之越来越少,这时,离城门不远的官道上站着主仆两人,主人年约五十余岁,头戴平巾,身着青色布袍,皮肤白皙而清瘦,骑在一匹健壮的毛驴上,身旁跟随着一名十八九岁的年轻仆从,身着短襟,肩上挑了一副书箱,这两人的模样在这个年代极为常见,正是那种去各地游学的书生。

“阿伯,城外人已经少了,我们上前去吧!”年轻人急不可耐道。

中年男子捋须缓缓道:“不急,等他们走完后我们再进城。”

中年男子名叫王晨,来自太原,虽然衣着简朴,但他却是天下七大世家中太原王氏的家主,太原王氏在董卓时代盛极一时,以司徒王允为代表人物,但在李催之乱中,王允家族遭遇灭门之祸,太原王氏也深受打击。

但它毕竟是并州第一世家,人才辈出,短短二十余年后,太原王氏又重新兴盛起来,不仅子弟遍布并州各地为官,而且一些重要人物也进入朝廷中央为官,比如王晨之弟王凌,就官任魏国尚书。

在汉国也有不少王氏子弟为官,比如王晨之子王禹参加了襄阳公开举士,被任命为枝江县丞,再比如王允幼弟王春,被刘璟封为河曲郡太守,为汉国开发河曲效力。

对于世家来说,权力并不重要,传承才是第一,权力不过是传承的一个工具罢了,所以无论在魏国为官,还是在汉国为官,对于王氏家族来说都是一回事。

这次王晨亲自赶来邺都,就是杨彪案,杨彪父子被抓,崔林兄弟被抓,两大士族领袖都锒铛入狱,这对天下士族无疑是巨大的震动,为了寻找真相,王晨不惜千里跋涉赶到了邺都。

守城门的士兵没有为难他,毕竟象这样骑驴游学的书生实在太多,让他顺利进入了邺都城,王晨上一次来邺都还是五年前,他都有些忘记兄弟的府宅了。

“老爷,我去问一问!”

随从一路询问,走了数里路,终于找到尚书王凌的府宅,随从奔上台阶,“快步去禀报你家老爷,就说家主从太原来了!”

王凌是王晨之弟,在朝廷为官多年,他虽然出身士族,却颇受曹操赏识,一路青云直上,在魏国建立后出任尚书,位高权重,王凌今年约五十岁,是前司徒王允之侄,是太原王氏家族的第二号人物。

王凌怎么也没有想到兄长会来邺都,他将兄长请进书房,又命侍女上茶,这才笑道:“兄长怎么会突来跑来,太原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王晨喝了一口茶,慢慢悠悠道:“太原那边没有出什么事,倒是邺都这边出了大事,让我不得不赶来。”

王凌微一沉吟道:“兄长是说杨崔通敌案一事?”

“正是,现在情况如何?”

“杨彪和崔林已被放出来,削职为民,杨修和崔琰却被杀了,就在几天前公开处斩,处斩那天人山人海,大半个邺都人都跑出来了,那一幕实在太悲惨,我至今难忘,想起就难受!”王凌长叹一声,语气十分悲伤。

王晨也黯然了,半晌他长叹一声道:“杀鸡儆猴,曹操杀杨修和崔琰,是杀给我们这些世家看的,他在警告我们,若再敢私通刘璟,我们也性命难保。”

“就算是这样,兄长也不必这般激动,还专门跑一趟邺都,事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你这话什么意思?”王晨眉头一皱,问道:“什么叫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这件事其实不光是为了警告世家,也和丕植之争有关,这次较量,曹植大败,他继承魏国之嗣的希望渺茫了。”

“曹操宣布世子了吗?”

“还没有,不过快了,魏公的身体也活不了几年了。”

王晨沉默片刻道:“我并不关心丕植之争,我只关心我们王氏家族的命运,这次杨崔案让我看透了曹魏必将失天下,刘璟迟早执掌天下,我决定王氏家族全面投靠刘璟,我来邺都就是要和你商量此事,你也写封信吧!我替你带去长安。”

“兄长不如再等一等。”

王晨摇摇头,“杨崔案让所有士族都心寒了,我想博陵和清河崔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等等,这些天下世家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事情宜早不宜迟,早一天去长安,我们就能多占一分先机。”

第934章 濡须破局(下)第154章 需要做一个彻底了断第1023章 蓄势等待第459章 荆吴谈判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33章 请君一见第359章 蕲春风云(七)第164章 漫天要价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204章 初谈第16章 不传之秘第439章 水上争霸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32章 兴师问罪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101章 积极营救第178章 援军到来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693章 关中收官(下)第627章 西瀛来客第820章 乌桓消息第900章 劝降陈群第518章 三巴归心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67章 漾水偷袭第523章 兵临城下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843章 连夜救人第1077章 备战先兆第1084章 各寻出路(下)第1079章 布下陷阱第784章 久别返家第915章 步步不利第68章 绵里藏针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428章 周瑜到来第219章 东撤第450章 鲁肃使楚(中)第143章 江东退兵第357章 蕲春风云(五)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469章 再到江东第913章 合纵连横(上)第460章 达成共识第419章 强硬反击(上)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772章 江东风云(十六)第507章 上兵伐谋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1084章 各寻出路(下)第76章 孙权野望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1011章 难言之喜第794章 北方来使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350章 抓俘司马第739章 诸葛对陆逊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630章 两军对峙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394章 最后的心结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024章 雷霆出击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317章 叔侄夜话第935章 意外发现第594章 另一个契机第866章 偷袭午亭第256章 拙劣的反间计第663章 血战木门(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881章 并州危急第39章 化解危机第584章 问责郡衙第258章 黄雀在后第618章 来历不明的敌踪第12章 蒯蔡两族第466章 摆不起的架子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780章 江东风云(二十四)317章 叔侄夜话第820章 乌桓消息第281章 老将黄忠第980章 两个条件第228章 成婚第92章 唇枪舌箭第101章 积极营救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512章 引刀待发第291章 危情逼吴第585章 终进刘府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268章 刘表之死第1039章 邺都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