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这六句诗出自李白的《丽人行》,抛开李白句中的讽刺,我们感觉到的就是道道绝美佳肴。

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追溯到千年前,回到今朝,美食永远是亘古不变乃至津津乐道的话题。

易牙,春秋时期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王充《论衡·谴告》说:“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成,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失也。”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莱。?他的鲁菜拔丝肥肉条,金黄色,口感甜、香、脆、肥而不腻。

太和公,春秋末年吴国名厨,无锡人。精通制作水产品为原料的菜肴。其中犹以鱼为主的金炙鱼,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甜中带酸,鲜香可口。他的炙鱼闻名天下,曾经在太湖“授徒五百”,被尊为“苏厨之祖”。

梵正,五代时遁入空门的尼姑,但也是一个才女型的厨师。据陶谷的《清异录》记载:“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脍、脯、腌、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这道根据唐代著名诗

人王维晚年隐居之地“辋川别墅”的画图做的拼盘,可谓色、形、意具备,不但需要精湛的手艺,更需要对王维诗画的深刻理解,需要艺术构思,达到“菜上有山水,盘中有诗歌”。

刘娘子,南宋时期高宗宫中的御厨,主管皇帝御食,被封为无品“尚食”官。她手艺高超,烹制的菜肴精美,被人们尊称为“尚食刘娘子”。她把宫廷菜推上了一个高峰,宫廷菜讲究食必稽于本草,饮必准乎发度,五味调和,烹饪得宜,珍馐宴飨,饮膳有序。刘娘子不但烹调技艺高明,还对中医药材的运用和中医的研究有一定的造诣。宫廷御膳都是由御厨和御医共同完成,六娘子则担任了双重角色。她的宫廷菜“红熝鸡”滋补肺肾,治疗虚劳虚损,益气补精,温中填髓,且色泽靓丽,口味醇正。

宋五嫂原籍山东,随宋南渡,在杭州城外开一个小餐馆。最擅长做鱼羹,闻名京城。宋嫂鱼羹由鳜鱼做成,味道鲜美,非常像螃蟹,又名“赛蟹羹”,在当时就非常有名。据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杭城市肆各家有名者”,就有“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据说,南宋淳熙年,赵构乘御舟游西湖,至钱塘门外,时近中午。侍从告诉他说这里有家菜馆鱼羹鲜美,赵构就找宋五嫂上船,现场烹制,赵构吃后大赞鲜美,赏钱,从此扬名。直到今天,宋五嫂

仍被尊为“烩鱼之祖”。

董小宛,位列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不仅美丽多才,在美食上也是很有造诣,烹制的糕点、美食,被人争相模仿,名满江南。她做的桃糕、西瓜糕、菊花糕等都堪称绝美,引得无数文人愈加仰慕。

萧美人,当时居住在江苏的仪征,她最擅长做点心。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单独有一则《萧美人》点心,“仪征南门外,萧美人擅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黄蓉,金庸小说中的俏丫头,在姜庙镇大展厨艺,做了“玉笛谁家听落梅”。

“好逑汤”等让人垂涎欲滴的佳肴,洪七公食欲大发,终于传了郭靖降龙十八掌。其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虽然只是蒸豆腐而已,“但其制作则托她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黄蓉十指灵巧轻柔,将豆腐这样触手即烂之物削成二十四个小球放入先挖了二十四个圆孔的火腿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之不食”。这道菜足见吃之最高境界。

他们都是厨师界津津乐道的传奇,也是趋之如骛的名师。

如果说菜品即为人品,菜肴就是厨师生命的一部分,那么特色菜品就是厨师生命的精华,是餐饮业的灵魂!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章第十一章哎,要考试了第三十章第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五章第三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三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章哎,要考试了第三十九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十九章哎,要考试了第五十七章第八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番外之墨寒渊第六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五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番外之墨寒渊第九十三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八十章第四章第二十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零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五十二章明天开始更新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第八十六章第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九十一章第九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八章第四十一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