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战争与和平四

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仅仅停留了两天,然后就不顾旅途劳累,启程前往基辅。在路上与专门赶来迎接的谢苗汇合。

看到跟随叶卡捷琳娜一起行动的吴畏,谢苗明显有些惊讶,显然他认为吴畏应该留在莫斯科训练第一军。事实上不知是谢苗,整个西进集群都指望着吴畏的第一军来打开波多尔高原的通路。

吴畏当然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很显然在政治敏感性方面,谢苗远远比不上龙德施泰特

。至少吴畏相信龙德施泰特在听说叶卡捷琳娜前来基辅的消息后,肯定就能猜到自己会随行。

“我得确保你们能够兑现承诺。”吴畏向谢苗解释道。

谢苗愣了一下,愕然问道:“这个时机对吗?”

“还有什么比统一全国更适合成为王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呢?”吴畏反问道。

“可是。”谢苗迟疑道:“你确定那些人不会反对?”

“这种事谁能确定呢?”吴畏说道:“然并卵,我把他们都留在莫斯科了。”

他很认真的看着谢苗,“你觉得龙德施泰特的态度是什么?”

其实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也是他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吴畏口中的承诺是指当初他答应替龙德施泰特和谢苗背黑锅时,与两个人交换的条件。

那一次他同意替两个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将领承担起放纵亚历山大四世的责任,交换条件就是拥护叶卡捷琳娜成为新的沙皇。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建议,无论是保皇党人还是俄共成员,他们都可以拥有自己拥戴叶卡捷琳娜的理由,但是这些理由用在,让叶卡捷琳娜成为新沙皇上面,都不充足。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叶卡捷琳娜不是俄国人,她来自巴伐利亚。很多保皇党人支持的其实是阿列克谢。

作为保皇党的中坚力量,谢苗其实是有限支持吴畏的建议的,阿列克谢太年轻,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比不上叶卡捷琳。而且最重要的是,叶卡捷琳娜此时已经证明了自己统治一个国家的能力。

所以谢苗并没有反对吴畏的提议,只是要求叶卡捷琳娜会把皇位传给阿列克谢。

而在这件事,本来应该表现出强硬立场的龙德施泰特反而很痛快的同意了。吴畏很难猜到他的真实意图,只能模糊的感觉到,龙德施泰特应该属于立宪派,所以如果必须有一个沙皇的话,他更愿意选择政治观念更加开放灵活的叶卡捷琳娜。

正是因为弄不清龙德施泰特想法

。所以吴畏并不觉得龙德施泰特在这种大事上能够做到言出必诺,他放下正在紧张训练的第一军,亲自跟随叶卡捷琳娜前往基辅,也是为了和谢苗共同压制龙德施泰特。

谢苗的智商毕竟不低,立刻明白了吴畏的意思,他点了点头,“你的装甲部队和我的骑兵足够了。”

事实上,还有一点两个人心知肚明,此时保护叶卡捷琳娜西进的部队,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集群,那是谢苗的老部队,而龙德施泰特的嫡系部队此时则主要集中在波多尔高原一线,双方力量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已经发生了逆转。这也是谢苗信心的来源。

但是面对这件大事,谢苗仍然有些信心不足,他迟疑了一下,终于问道:“皇后的意思呢?”

“皇后不需要有意思。”吴畏冷冷说道:“如果这一段历史需要坏人,那就让我们来当好了。”

三天后,叶卡捷琳娜的前锋到达基辅城外,与守城部队取得了联系。

第二天,当吴畏率领的装甲团在步兵的掩护下,出现在基辅城外,并摆出进攻的姿势后,亚历山大四世终于命人送出投降与退位诏书,并在当天晚上出城来见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倒也没有难为自己的前小叔子。要说起来,她和尼古拉二世的感情其实很不错,要不是尼古拉二世阴差阳错的被刺杀,也许她现在仍然在克里姆林宫中安静的享受着皇后的生活,只是偶尔在午后的闲暇时间里想起赤塔车站中那个英勇的身影。

也许是为了照顾亚历山大四世的面子,投降仪式称得上简陋,草草结束之后,叶卡捷琳娜带着随行的阿列克谢皇子和两位公主以家宴宴请了退位的前沙皇。

第二天,在全面接过了基辅城内的防卫后,叶卡捷琳娜正式进入基辅城内,宣告持续两年的俄国内战以北方政府的胜利告终

曾经以俄国正统自居的南方政府,除了尼古拉大公流亡法国外,重要人物全部跟随亚历山大四世向叶卡捷琳娜投降。

作为前皇室成员,叶卡捷琳娜允许亚历山大前往科拉半岛建立自己的公国。

当天,谢苗就以册封公爵封地需要有沙皇的身份为由,建议叶卡捷琳娜晋位沙皇。

这个建议得到了叶卡捷琳娜部下军官们的热烈响应。西进集群当中虽然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在龙德施泰特罕见的沉默下,也没有翻起什么风浪。

俄国是东正教国家,虽然从礼仪上来说,沙皇不需要得到教皇的祝福,但是鉴于此时叶卡捷琳娜在俄国国内巨大的声望,位于莫斯科的东正教庭不可能反对这个提议,得到教廷的祝福,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在谢苗的操作下,叶卡捷琳娜在基辅宣布晋位沙皇,成为俄国新一代的统治者,称号为叶卡捷琳娜三世。

然后叶卡捷琳娜三世留下龙德施泰特推荐的官员处理基辅事物后,率领整编了基辅守军的西进集团返回莫斯科,接受东正教庭的祝福。

叶卡捷琳娜成为俄国新沙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标志那个曾经强大的双头鹰帝国重新统一起来。

叶卡捷琳娜继位一周后,保加利亚军队开始主动从波多尔高原撤退,并且派遣信使向叶卡捷琳娜求和,愿意与俄国平分罗马尼亚。

这个建议在吴畏的劝说下被拒绝了,吴畏在叶卡捷琳娜的御前会议上保证,欧洲局势会变得更加险恶,这个时候介入巴尔干半岛是不明智的。

在吴畏的建议下,俄国应该在巴尔干半岛方向保持关注姿态,在暗中扶持罗马尼亚残余势力,以保证随时有借口重新介入欧洲事务的情况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平复国内局势,恢复生产力方面。

在一个仅有数人参加的会议中,吴畏以女皇私人幕僚的身份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他自己称之为“巴巴罗萨计划”。

第444章 安全之地第140章 战场第23章 仓库第346章 好大的官威第322章 程斌与吴畏第175章 兄弟阋墙第310章 军官模范第224章 皇后安危第383章 多情种子第482章 迷雾深深第524章 进入战场第442章 吴畏去哪了第172章 意外的访客第409章 永定门外第166章 干妹妹与内急第702章 激战汉阳三第467章 英雄第445章 善后第428章 巷战二第720章 印度的民族问题第457章 白虎团第374章 黑夜行动三第241章 坛坛罐罐第488章 悲惨的行军第263章 反击计划第26章 混战继续第722章 大中华联邦第713章 后宫三第622章 内宅之位第663章 惊变五第315章 特科与基地第585章 钢铁洪流一第45章 牢中妙人第274章 滩头激战第35章 主攻方向第407章 大变第279章 战局变化第325章 新运动第530章 乱战四第249章 喝粥和吃干饭第552章 目标莫斯科第270章 有我无敌第597章 战争与和平三第61章 辽阳战役二第589章 钢铁洪流五第384章 联姻第391章 家属第491章第348章 翻盘第41章 城门第25章 列车进站第65章 超限战雏形第151章 乡愁第285章 赴死第389章 回京急电第683章 书房4b第54章 巡警局门外第672章 飞越总统府第683章 书房4b第157章 史家请来的救兵第459章 血拼白虎团二第715章 后宫五第64章 辽阳战役五第552章 目标莫斯科第595章 战争与和平一第392章 教训第252章 使女和嫁人第32章 俄军前指第330章 理想无国界第348章 翻盘第82章 逮捕令第479章 霞飞双颊第148章 仪式第710章 亚洲新局势第473章 这是爱情吗第478章 送脸下乡第40章 辽阳第411章 稳输不赢第76章 决斗第185章 溥觉从军第689章 婚礼前夕第380章 守护第533章 我有用第688章 用重典第536章 练手第一仗第656章 远程打击第683章 书房4b第336章 钟笛湿身第199章 演习结束第568章 莫斯科保卫战四第47章 牢中处刑第86章 建制第515章 提前布局第609章 战争与和平十五第397章 不同的路线第173章 艰难的决定第422章 西关水道第226章 接触第240章 棒打鸳鸯第365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