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_番外四 九重三殿谁为友

雍正九年。

坤宁宫内到处都是一股子药味,皇后乌喇那拉氏面色蜡黄,两颊因为消瘦,深深地下陷,颧骨显得特别高,头发这一年来也掉了不少,好似连一根金钗都承受不住,她却依旧要宫女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插上了卿云拥福簪。

宫女小声地说:“格格,皇后娘娘还在睡。”

乌喇那拉氏睁开了眼睛:“承欢,进来吧。”

承欢忙快步而进,跪在她床前:“娘娘今日看着精神了许多。”

乌喇那拉氏微微一笑,心内异常清醒,她的大限已到,没有伤感,没有遗憾,只有放不下。

乌喇那拉氏握住了承欢的手,示意承欢坐到床旁的小杌子上,方便两人说话:“本宫还记得皇上刚把你抱回来时,你才五斤多一点儿,脸和梨子一般大小。皇上嘱咐我照顾好你。当时,你阿玛还被幽禁在养蜂夹道,我心里其实不太情愿,生怕你会给整个王府招来大祸,直到圣祖爷给你赐了名,我才放下心来。圣祖爷既然想让你承欢父母膝下,自然迟早一日会放了你阿玛,可没想到,这么多年,你却承欢在我膝下。”

承欢用脸挨着皇后的手:“那是娘娘疼我。”

乌喇那拉氏喜欢的就是承欢的这点儿念情,别人待她的一点儿好,她都会记得。自康熙四十三年,大阿哥夭折后,皇上似知道她心里的苦,从没冷落过她,可她自己生不出来,渐渐地也就死了心。

皇上把承欢抱到身边养育,很偏疼她,她自然也待承欢更好几分,倒不见得是真有多喜欢承欢,只是因为这是皇上想让她做的。可承欢这孩子招人疼,渐渐地,她竟对承欢生了真心,把她视作了半个女儿,聊解膝下无子的悲伤和寂寞。承欢冰雪聪明,或是感受到她的真心,或是和她一样,想让皇上开心,常常来坤宁宫陪她,弹筝吃茶,谈谈时兴的衣料,弄弄胭脂水粉,真正让她享受到小女儿承欢膝下的欢乐。

今年,她卧病以来,承欢日日都来看她,变着法子逗她笑,她心又细,但凡宫人有一点儿疏忽大意,全被她揪出来,以至她病了将近一年,坤宁宫却丝毫不乱,就是女儿对亲生额娘也不过如此。

皇后道:“本宫真想看着你出嫁,想给你亲手置办嫁妆,想把你送出宫门,可惜本宫没这福气做一次完整的母亲了。”皇后叹了口气:“皇上把你许配给了蒙古的王子,你嫁过去后,那个位置就像本宫以前的位置,而你的日后就像本宫现在的位置,本宫要说给你的话,是本宫的额娘,在四十多年前本宫嫁给皇上前,一字字说给本宫听的话,你要仔细记住。”

承欢凝神细听:“娘娘请讲。”

皇后道:“你期望那位蒙古的大王子宠爱你吗?”

承欢满面羞涩,却坦然地点了点头。

皇后的眼神凌厉起来,显露出被她深藏在温柔端方下的另一面:“你的期许错了,你所期许的东西应该是无身份、无地位的女子期许的,不是尊贵的格格应该期许的。古往今来,有多少宠冠后宫的女子不得善终?又有几个被皇帝宠爱的女子能善终?”

承欢讷讷不能答,皇后说道:“你去了蒙古后,如果他爱你,自然是好,如果他不爱,也不打紧,最重要的是获得他的敬重。让一个有雄心的男人发自内心地敬重比让他爱更难,男女欢爱容易生嗔痴恨怒,容易让女子做出不理智的事,最终,色衰爱弛,回首已无退路。我的儿啊,你要记住,你们不是普通的夫妻,你们的脚下荆棘密布,彼此敬重才是长久相处之道,你是他的正妃,背后有整个大清国,你应该期许的是获得他的敬重。”

承欢虽有许多别的想法,可她真心实意感激皇后,恭敬地说道:“儿臣牢牢记住了。”

皇后满意地拍拍她的手,低声道:“弘历、弘昼他们大了,心也多了,听了外头不少人的混账话,对皇上畏惧多过亲近,恭敬多过爱戴。我如果走了,你要多陪陪你皇伯伯,提醒他顾惜自个儿的身子。”

“皇后娘娘……”

皇后抚了一下她的头,示意她不要难受:“本宫无儿无女,却稳坐皇后之位,还令两个有阿哥的皇贵妃恭恭敬敬,丝毫不敢冒犯,都可以算作历朝历代皇后的奇迹了。本宫不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但皇上给了本宫想要的一切,本宫不怕死,就是放不下皇上。”

承欢眼中泪珠盈盈:“不管发生什么,娘娘都在皇伯伯身边,只要皇伯伯要你做的事情,你都会尽力做好。娘娘刚才说不情愿抚养襁褓中的我,可就因为皇伯伯的嘱托,娘娘一直维护着我。娘娘,你别说丧气话,我阿玛走时,皇伯伯大病,娘娘一定要……一定会好起来的,皇伯伯也舍不得娘娘离开。”

皇后精神有些恍惚,眼泪落了下来:“本宫也想留下陪着他,皇上心里太苦,就算无话可说,也有个人相对……”

承欢怕刺激到她,不敢再哭,抹去了泪水,强打着精神说:“皇伯伯过会儿要来看娘娘,我帮娘娘净一下面吧。”

皇后一辈子都恪守礼仪,循规蹈矩,注重装扮,忙说:“好。”

傍晚时,雍正来了,赞皇后气色比昨日好。

皇后很是欢喜,说道:“臣妾这里药味熏人,皇上不必每日都来。”

雍正调笑道:“朕吃药时,也没不耐烦见你,你倒不耐烦见朕了?”

皇后忙道:“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雍正笑道:“不是这个意思,那朕明日、后日依旧来。”

皇后眼内浮起了泪花,犹豫了半晌,终于大着胆子问:“皇上怎么看臣妾?如果,如果再来一次,皇上可愿意娶臣妾?可会依旧册

封臣妾为皇后?”

她少时被康熙指给当时的四阿哥为嫡福晋,雍正元年被册封皇后,到如今已是四十多年。唯一的儿子大阿哥在康熙四十三年病逝,此后再无所出,没有人相信无子无女的她能坐稳皇后的位置,但是她坐稳了。直到今日,即使她病入膏肓,不管是弘历的额娘钮祜禄氏,还是弘昼的额娘耿氏都不敢慢待她。她明白固然有她的谨小慎微,从不犯错,可也因为他护着她,但是,她心底深处总觉得不安,总想问清楚。

雍正凝视着皇后,半晌都未说话,皇后渐渐不安,挣扎着想起来,磕头请罪。雍正按住了她,握住她的手:“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他停了一会儿,说道:“除了你,朕心中再无第二个皇后人选。”

皇后闭上了眼睛,泪珠滚滚而落,紧紧地抓着雍正的手,身子轻轻地颤着。

承欢擦着眼角的泪,悄悄地退了出去。皇后娘娘只怕或多或少曾忧虑过姑姑会威胁到她,却不知道皇伯伯固然十分记仇,可也十分记恩,皇后娘娘没有亏负过他,他自然也会敬她、护她,绝不会纵容自己去伤害她。皇伯伯是想要姑姑,可如果让他伤害始终支持他的结发妻子,用皇后之位去留住姑姑,皇伯伯永不会做,而姑姑爱的也就是皇伯伯这个性格,有所为、有所不为。

半夜里,承欢突然惊醒,总觉得心慌意乱,坐都坐不稳,正焦躁不安,有太监大哭着来传讯:“皇后薨。”

所有宫女太监都趴在地上哭起来。

承欢却呆呆地站着,耳边一直是哭声,心里堵得好似要炸裂,可她哭不出来,甚至连话都不能说,脑袋里竟然想起了皇伯伯的一句诗:“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做契交。”

皇伯伯究竟做错了什么?老天要把他身边的人一个个夺走,让九重三殿再无一亲友?

雍正十年。

北风吹了一夜,扯棉絮般扯了一地大雪,整个紫禁城都变成了白色。

承欢坐在炕上,询问着昨儿值夜的太监。

“皇伯伯夜里可咳嗽了?”“咳嗽了几回?”“睡得可实在?”“醒了几回?”“早上胃口可好?吃了什么?”

一件件琐碎的事情询问过去,又一件件地叮咛着。

弘历和弘昼结伴而来时,听闻承欢亲手做了糕点,两人都笑,说道:“你把活儿都做完了,还要宫人做什么?”

承欢低声说道:“自去年九月皇后娘娘薨后,皇伯伯胃口越发不行了,他脾气又倔,明明身子骨儿不好,却处处逞强,容不得外人劝一句,连太医都不肯见。说是我亲手做的,他倒还能多吃点儿。”

弘历和弘昼都无法做声,在他们眼中皇阿玛是心硬性冷,对己苛严,对他人更苛严,做事做人都过于冷酷,承欢却把皇阿玛当成了一个脾气倔犟好强的小孩儿,总想着如何去哄着。

三人正说着话,雍正见完大臣归来,看到弘历、弘昼都在,脸板了起来,正想询问他们的政事功课,可看到承欢,想起刚才大殿上商议的事,心里一阵难受,面上虽还冷着,话却懒得说了。

弘历战战兢兢地想禀奏先头雍正吩咐他做的事情,雍正反倒说:“今日不谈这些事情了,一场好雪,难得你们三个都在,让人去拢了炉子来,热上酒,聊聊家常。”

弘历未吭声,弘昼先激动地嚷好,承欢也很是开心,吩咐了高无庸去仔细布置。

弘历和弘昼在雍正面前都有些放不开,不过因为有承欢在,屋子里还是挺热闹。

承欢总是有办法把一件很小的事情讲得很有意思。弘昼也渐渐放开,陪着承欢说笑,两人又说又笑,猜拳赌酒,吆五喝六地对嚷,雍正难得地一直微笑着,丝毫没有拘束他们。

吃吃喝喝,谈笑了一个多时辰,承欢怕雍正累着,遂假借自己有些倦了,命人撤了桌子。弘历和弘昼也告退而去,单留下承欢服侍雍正。

承欢坐在雍正榻前,按照太医传授的法子,替雍正按压着头顶的几处穴位。

雍正八年,怡亲王胤祥病逝,雍正九年,结发妻皇后乌喇那拉氏又病逝,雍正身边仅有的几个亲人全部凋零,他的性格越发古怪,即使咳血,也不承认自己咳血,更不许太医给他看病,没有任何人摸得清他的心思,也只得一个承欢能让他展颜几分。

雍正说道:“今日,蒙古那边上了一道奏折,询问婚期。”

承欢恍惚了半晌,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已经定亲了。她坐到雍正身侧,说道:“皇伯伯,我不是不想嫁,但让我再在宫里待几年。”

雍正说道:“朕明白你的孝心,你是想照顾朕,不过朕身边有的是人,你不用担心。”

承欢不吭声,有的是人吗?“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是谁写的呢?就这还是前几年写的,如今连这样的话都一句无了,只用沉默接受苍天安排的一切。

雍正尽力做了一个高兴的表情,说道:“朕已经命人去准备嫁妆了,等春暖花开时,就送你出嫁。”

承欢没想到婚事已迫在眼前,悚然色变,立即跪了下来,说道:“皇伯伯,等我准备好,我自然会离开,现在,我不想嫁!”

她语声铿然,雍正心下凄然。

他看着她从襁褓中一点点长大,这些年她一直承欢膝下,他又何尝真舍得她关山万里,从此不得相见?他手放在承欢头上,微阖着双眼,淡淡说道:“前两年,朕还怨怪你阿玛明明是弟弟,却先朕而去,令人痛何如哉,皇后走后,朕却想明白了,你阿玛先朕而去,才是老天善待朕,让朕能妥善

安排他身后的事情,免去他承受不能受的痛。他们一个个都走在朕前面,很好!走得很好!”

死者眼睛闭上的刹那,一切都成了身外事,生者却是日日活在悲痛中。如果非要一个人承受这些痛,那么就是他吧。

承欢眼中噙泪,央求道:“皇伯伯,你再留我几年。”

雍正说道:“替你妥善安排好终身大事,是你阿玛的心愿,伊尔根觉罗的王妃是你阿玛和你……姑姑的好友,肯定会善待你,可天下事总难从人愿,朕总要亲眼看到你过得好,才能安心。如今,朕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你若现在过去了,有什么不如意,朕还能给你做主。若再拖几年,等朕走了,你的孝心倒是尽了,可你让朕如何安心去见你阿玛和额娘?”

雍正一番话说得平淡之极,语声都不带起伏波动,承欢却知道他实在是痛入肺腑。她眼泪簌簌直落,再不敢说不嫁的话,只是俯在雍正膝头嘤嘤低泣。

雍正面色淡然,轻抚着承欢的头:“不要难过了,你一辈子过得好,让你阿玛和朕安心,就是你最大的孝心。”

雍正眉宇间已颇有倦色,承欢怕他犯了心疾,不敢再哭,忙收了泪,压下心里悲痛,反寻些高兴的话来说。

叮嘱了高无庸仔细服侍,承欢从殿里出来,正低头急走,却听到有人叫:“承欢。”

她侧头,看到弘历披着黑貂斗篷,立在空旷的雪地上。她不欲多说,匆匆想告退,弘历却问道:“皇阿玛是让你出嫁吗?”

承欢点了点头,弘历眼中有激愤,问道:“你告诉皇阿玛你不愿意了吗?”

承欢红着眼圈说道:“我想通了,迟早要嫁的,我年纪也到了,一切都听皇伯伯的安排。”

弘历沉默了会儿,说道:“我送你回去。”

几天后,弘昼才知道承欢即将远嫁的消息。他没有弘历的内敛,竟然大着胆子跑到雍正面前大闹了一场,质问雍正,紫禁城里少年才俊多的是,为什么要把承欢嫁到贫寒的塞外?难道是因为皇阿玛打不过蒙古人,最近战事吃紧,所以要牺牲承欢?

雍正面对儿子的指责,如往常一般,看不出怒,也看不出不怒,只喝命他滚回去闭门思过。

承欢在时,不少人都对她心有嫉恨,可真等她要走了,众人反倒留恋起来,想着皇上以后若发怒,再没有人可以软语求情,也没有人可以谈笑间就化解掉他人的杀身大祸。所以,对承欢的远嫁,倒是上上下下人人悲伤,看着像办丧事多过像办喜事,只有服侍承欢的老嬷嬷巧慧面容带喜,兴冲冲地打点所有行囊。

三个月后,送亲的队伍从北京出发。

清晨要走时,却发现寻不到承欢,宫里乱成一团,后来又发现弘历和弘昼也不在,越发乱起来,查问了半晌,才确认他们三个竟已失踪了一夜。

直到日上三竿,弘历、弘昼才带着喝醉的承欢返来,弘历面色温和,恭顺地跪在雍正面前,磕头请罪,弘昼却歪戴着帽子,倔犟地盯着雍正,眉宇中带着挑衅。

雍正看看弘昼,再看看承欢,有一瞬间的失神。依稀间,似乎看到年少的胤祥猛地推开他书房的窗户,斜斜跨坐在窗台上,歪戴着帽子,笑讲着如何灌醉了八贝勒府的小丫头,得意于闹得八贝勒府乱成了一锅粥。胤祥语声清亮,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就如夏日树梢上沐浴着正午阳光的新叶。

雍正面色清淡,不理会跪在地上的弘历、弘昼,吩咐宫女送承欢上车。承欢却甩脱宫女,跪在雍正脚下,抱着雍正的双膝号啕大哭起来,一遍遍叫着“皇伯伯”,无论如何不肯离去。不要说往日得了承欢恩惠的人,就是不喜承欢的人都忍不住伤心落泪,雍正却是一点儿反应没有,反倒命宫人拖开承欢,把她塞进马车里,真正让众人见识到什么叫面冷心更冷。

在承欢的哭泣声中,送亲队伍出发,离开了承欢出生长大的紫禁城,驶向她一点儿也不熟悉的蒙古草原。

下午,承欢在巧慧怀中悠悠醒来,睁开眼睛,第一句就叫道:“皇伯伯?”

巧慧柔声说道:“我们已经出了北京城了。”

承欢隐约想起来她大哭过,立即问:“我可有哭?”

巧慧道:“哭了,哭得一群人跟着格格一块儿哭,连五阿哥都偷着在抹眼泪。”

承欢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昨儿晚上真不该答应两位哥哥出去,看到我那样子哭,皇伯伯心里不知道要有多难受。”

巧慧说道:“皇上看着格格强颜欢笑,心里一样难受,与其两个都强忍着,不如一个哭出来。”

承欢脸埋在巧慧怀里,默默地出神。

巧慧微笑着说道:“等格格去了草原上,就会明白皇上和王爷替格格安排这门婚事的苦心。”

承欢问道:“姑姑喜欢那里,对吗?”

巧慧神色有些黯然,说道:“奴婢不知道。奴婢跟在二小姐身边的时日有限,她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候很简单,奴婢其实不大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但她肯定希望你能离开紫禁城。”

承欢把玩着手里的玉佩。她生命里最疼爱她的三个人都替她选了这门婚事,也许她应该改变态度,去期待蒙古的生活,只是,皇伯伯……那九重三殿内还有谁能真正体谅他一两分呢?

巧慧似知她所想,说道:“格格,皇上昨天私下召见过奴婢,让奴婢转告格格,切勿挂虑他,只要你过得好,就是你最大的孝心。”

承欢又想落泪,却尽力忍住。

从此后,她已不再是承欢父辈膝前,可以任意撒娇的小女儿,而是大清朝的和硕公主,蒙古的王子妃。

(本章完)

下篇_第九章 喜生忧,爱生畏上篇_第十章 胡不归,所为何下篇_第十七章 头白鸳鸯失伴飞上篇_第二十章 事事堪惆怅,断柔肠上篇_第十三章 妆成秀色酬君意上篇_第十七章 鲜衣怒马,莫多情上篇_第七章 花灯醉,少年行下篇_第十章 相逢犹恐是梦中下篇_第二十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上篇_第十一章 劝君惜取少年时下篇_第二十一章 后记下篇_番外二 一窗明月满帘霜上篇_第二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下篇_第十八章 曷不委心任去留下篇_第十一章 不许孤眠不断肠下篇_第十八章 曷不委心任去留上篇_第二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上篇_第十二章 一种相思独自愁上篇_第二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下篇_第十四章 何不相守慰寒影下篇_第十七章 头白鸳鸯失伴飞下篇_第十九章 离别苦,相思念下篇_番外一 杏花、春雨、少年笑下篇_第四章 雷霆怒,痴人愿上篇_第十章 胡不归,所为何下篇_第十六章 难抛往事一般般下篇_第二十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上篇_第十六章 落花随水情亦逝上篇_第十五章 一层秋雨一层凉下篇_第二十一章 后记下篇_第九章 喜生忧,爱生畏下篇_第一章 有情终古似无情上篇_第一章 梦醒处,已是百年身上篇_第五章 酒入愁肠应易醉上篇_第十二章 一种相思独自愁上篇_第四章 人有悲欢离合下篇_第十六章 难抛往事一般般下篇_第十九章 离别苦,相思念上篇_第一章 梦醒处,已是百年身上篇_第十三章 妆成秀色酬君意上篇_第七章 花灯醉,少年行下篇_第二十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上篇_第十五章 一层秋雨一层凉下篇_第七章 祸福从来不可期下篇_第七章 祸福从来不可期下篇_第四章 雷霆怒,痴人愿下篇_第五章 恩怨两边哪堪计下篇_第十四章 何不相守慰寒影下篇_第十四章 何不相守慰寒影上篇_第十五章 一层秋雨一层凉上篇_第二十章 事事堪惆怅,断柔肠上篇_第六章 知己一人谁是上篇_第十二章 一种相思独自愁下篇_第二十一章 后记下篇_第七章 祸福从来不可期下篇_第十六章 难抛往事一般般下篇_第二章 行尽处,云起时上篇_第十三章 妆成秀色酬君意下篇_第十九章 离别苦,相思念上篇_第七章 花灯醉,少年行上篇_第九章 把酒言欢塞上上篇_第五章 酒入愁肠应易醉上篇_第十七章 鲜衣怒马,莫多情下篇_番外三 寒梅落,泪随风下篇_第十六章 难抛往事一般般下篇_第二十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上篇_第十九章 木兰花开有情无下篇_第二十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下篇_第九章 喜生忧,爱生畏下篇_第六章 相忘谁先忘上篇_第二十章 事事堪惆怅,断柔肠下篇_第十五章 不悔情深恨匆匆上篇_第一章 梦醒处,已是百年身上篇_第二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上篇_第十九章 木兰花开有情无下篇_番外三 寒梅落,泪随风下篇_第十五章 不悔情深恨匆匆上篇_第二章 同来何事不同归上篇_第十五章 一层秋雨一层凉下篇_第十章 相逢犹恐是梦中上篇_第八章 才始春来春又去上篇_第十四章 携手处,游遍芳丛上篇_第十六章 落花随水情亦逝下篇_第六章 相忘谁先忘下篇_第六章 相忘谁先忘下篇_番外四 九重三殿谁为友下篇_第十七章 头白鸳鸯失伴飞上篇_第一章 梦醒处,已是百年身上篇_第十四章 携手处,游遍芳丛下篇_第十五章 不悔情深恨匆匆下篇_第十五章 不悔情深恨匆匆下篇_第三章 知己把酒话从容上篇_第十章 胡不归,所为何上篇_第十五章 一层秋雨一层凉上篇_第十四章 携手处,游遍芳丛上篇_第六章 知己一人谁是上篇_第十九章 木兰花开有情无上篇_第十章 胡不归,所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