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升官

一群人很快就回到村里,他们就将父亲的遗物摆放在堂屋的八仙桌子上,在八仙桌正中央摆着一副父亲参军时的照片。

在这间屋子里围坐了很多人,他们大都是村上的人,看到杨俊几个人回来了,大家都来打招呼,纷纷起身问好,母亲很客气地向村上长辈问好,人群不时有人低声议论着:“你说城里人就是会保养,慧怡都四十多了,你看人家保养的多水灵,你再看看咱都啥样了,哎真是没法比了!”她们嘴里兹兹称奇。

和大家一一问好,杨俊跟在母亲身后,母亲让他怎么叫人,他就怎么叫人,大家刚夸完母亲,现在又开始说杨俊了,“看这后生多俊,细皮白肉地,像女娃娃一样,城里水就是养人,哪像咱山里,各个黑关公一样的!”

和大家都打完招呼,杨俊这才和母亲、小姨坐在一个方桌边,厨房有几个人正在忙着做饭,村上几个老人在讨论他们的事情了,叽叽喳喳的……

杨俊这时才回过头来仔细看这个地方了,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子,依山而建,可以看出村子如今还很穷,放眼望去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大家依然住着最古老的土坯房,这和自己小时候回来的记忆差不多,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大的变化。

“嫂子,你和大侄子赶紧吃饭吧!”正在这时一个胖墩墩地农村女人对杨俊和母亲说。

母亲笑笑说:“老二家的,这么快就做好饭了?”

听母亲这样和哪女人说话,杨俊这才想起来,这就是自己的二娘,杨英的母亲,他低声叫到:“二娘!”然后坐到一边了。

三个人便被带到他们所说的厨房旁,在一个方桌边坐下来,桌子上摆了很多食物,有几样小菜和馒头,还有面条,半天时间了,大家的确饿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杨俊便要开始吃,但看看那筷子,心里有点不舒服。

“姐,你看这筷子能用来吃饭吗?”小姨也叫苦到。

只见桌子上的几双筷子有点黑,母亲低声说:“赶紧吃饭吧,别想太多了”说完自己拿起筷子,用手搓搓,便开始吃饭了,杨俊和小姨也没有办法了,只好照做了。

边上围着很多人,他们看着三个人吃饭,这让杨俊很不自在,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他们尽情地看着,偶尔还会评论两句,说话的声音很高,都被杨俊听到,不过都是夸他的,这到让杨俊有了一点安慰。

“多吃点,你们今天饿到这么晚,饿坏了吧?”二娘在一旁说到。

母亲向她点头,然后说:“老二家的,你忙吧,不用管我们了!”

“没事嫂子,我这会闲着呢!”她这样说到,就静静站在他们身后,生怕他们没有吃好一样,看来农村人的好客真是不一般。

很快杨俊几个人就吃好了,二娘组织了几个村上的女人,干净利落地收拾了桌上的碗筷,他们几个人又回到刚才的堂屋,那些人还在那边聊天。

“这个升官肯定要唱的,咱村上就出这么一个人,他是为国家付出命的人,连一个尸骨都没有搬回来,现在他的遗物回来了,我们怎么说晚上也要给他热闹一下,大伙说是不是!”一个中年男人说。

马上有很多人附和,看来大家都在为父亲的事争论,杨俊终于听出一点眉目。

“要不我们问问三叔,看看他老人家的意思!”这时有人提议,大家一齐转向坐在一边的爷爷,杨俊这才明白,爷爷就是他们所说的三叔,只见爷爷点点头。

看来他是同意了,大家都欢欣雀跃的样子,然后一帮年轻的后生都起身出去了,好像在院子里搭戏台一样,难道他们要唱戏还是别的什么,杨俊有点怀疑到,但自己心里不是很肯定,只好站在一边看。

果然到天黑的时候,一个很大的戏台搭建起来,杨俊这时候才想到,他们这是要唱戏,在这里农村,家里有人去世,会找唢呐手和戏曲爱好者唱戏,看来他们这是要为父亲唱戏了,杨俊这样想。

原来是真的,晚上大家一起吃过饭以后,很多人都到后台去化妆,还穿上戏服,村上的人早早都扶老携幼,搬来凳子坐在场院上,戏台上早就挂上了白炽灯。

晚上,八点一过,大家都聚集在戏台前,这时下午在堂屋出主意说唱戏的中年人登上台说:“父老乡亲,二哥是我们村的荣耀,他今天回来了,我们今天夜里给他唱戏送行,希望他能记住我们,在那边过得好好的……”

他说到伤心处,有点哽咽了,接着就开始唱戏了,杨俊虽然生在三秦大地,但他对秦腔却一点都不懂,听不出他们唱的什么。

“俊俊,能听懂不?”正在这时,边上有人低声问自己,杨俊回过头来,这才看到站在边上的是堂兄。

他苦笑了一下说:“我还真听不懂,这唱的是什么呢?”他有点疑惑的问道。

“哈哈,这出戏叫《大报仇》,又叫《伐东吴》,好像有三折戏《争印》、《祭灵》、《二启箭》,很有名的,经常单独演出。”堂兄很认真地给他讲到。

杨俊似乎听明白了一点,但还是不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迷惑的看着他。

堂兄继续说道:“这故事主要讲关羽夜走麦城,被吴将害死。张飞为了给关公报仇,催逼部下赶造白袍,又被兵士所刺。刘备痛恨交集,率领七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欲伐东吴为关、张报仇。兵至宜都,黄忠丧命,刘备愈加痛恨。统兵继进,终杀吴将潘璋、马忠,大报其仇……”

他说得相当仔细,杨俊有点佩服他了,看来他懂得挺多,杨俊投去赞许的眼光,仔细听上面的唱词。

过了一会,他低声对堂兄说:“这段词很悲伤是吗?”

“是啊,今天晚上唱的是《祭灵》,刘备好兄弟的去世令他百感交集,伤心不已……”堂兄向他解释道。

“哥,你懂的很多啊?”杨俊好奇地说。

“都是村上的老人讲的,他们都喜欢唱戏,今天大伯回家了,村上和他同辈的都说要唱出戏来送送他,后面还有一折戏呢?”他继续解释道。

听到他这样说,杨俊心里也难过起来,自己的父亲那么早就离开自己了,现在他的小伙伴为他送行,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一会儿时间,戏台上停下来,看来是第一折戏唱完了,下一折要开始唱了,杨俊仔细的听着,果然开始了新戏。

这时候堂兄继续向他介绍到,原来下面唱的这出戏叫《二进宫》,别名《忠保国》、《大保国》、《赵飞搬兵》、《徐杨叮本》、《升官图》、《大升官》,农村有人去世了都喜欢找人唱这出戏,取义升官的寓意。

故事主要讲明穆宗朱载垕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妃父李良巧言相欺,企图篡位,李艳妃受其蒙蔽,也有让位之意。定国公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闻讯上殿谏阻,李艳妃执意不听,君臣不欢而散。李良执政后,遂将李后及太子封锁深宫,欲夺皇位。

徐料其有逆,先以其女侍奉李后。徐女用箭将李后求救之诏射入杨府,杨令义子赵飞出城搬兵。徐杨二次进宫进谏,李后跪地哀求,并封杨为太子太保。徐杨即登殿调兵,拿李良问罪,由杨波辅政,抱太子登基(即万历)。

堂兄给他解释得很清楚,这使得杨俊突然喜欢上秦腔了,没有想到有这么曲折动人的故事,看来自己要好好学习了。

而大家之所以唱这戏,是表扬父亲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精神,杨俊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用心良苦,真让自己汗颜……

第92章 新的征程第82章 来了技术员第113章 考察(下)第399章 新的曙光第74章 隐情被戳穿第373章 金蝉脱壳第158章 成立公司(八)第311章 内幕(上)第324章 心里踏实了第184章 年终评比(中)第199章 官升一级第177章 调研论证(中)第20章 受到夸奖第155章 成立公司(五)第123章 情况一片大好第339章 申请获批第393章 生根够意思第349章 二龙山(上)第256章 撮合(下)第98章 可以回家了第125章 宋干事来了第2章 送别第115章 有了新的想法第366章 人命关天第26章 驻村第24章 午餐会第94章 东风来了第44章 尴尬处境第50章 政审第245章 老妈的诉求第100章 做饭第77章 生变第394章 竣工庆典第161章 撤区并镇(一)第77章 生变第288章 言不由衷第317章 完美收官第114章 闯王寨第151章 成立公司(一)第41章 又接一活第318章 有点问题第172章 新的征程第100章 做饭第296章 生了第395章 安排新的工作第253章 想到好办法第222章 贬职驻村第184章 年终评比(中)第214章 度假村开业第61章 领导访贫问苦(下)第144章 小姨的婚事(四)第42章 排练节目第319章 很为难第130章 布局(二)第82章 来了技术员第355章 处理妥当第82章 来了技术员第13章 工作总结第63章 蹊跷事第101章 工作调整第142章 小姨的婚事(二)第260章 交接工作第197章 敞开心扉第250章 误会第301章 酒桌上第17章 她是谁的女儿?第96章 人手短缺第8章 有点乱第106章 记者会第390章 眼见为实第116章 暗度陈仓第127章 生根到访第79章 纸包不住火第265章 放下心来第14章 表露心迹第279章 回到学校第56章 短暂幸福第169章 撤区并镇(九)第212章 参加婚礼第271章 参观第189章 喜事第290章 畸形的生活第192章 同意见面第282章 两个幸福的人第123章 情况一片大好第291章 上面来了人第81章 项目筹备会第383章 班子会第88章 痛苦的抉择第179章 体恤下属第382章 套近乎第70章 情ren节第110章 节外生枝第182章 年底工作(下)第144章 小姨的婚事(四)第277章 说好不后悔第194章 他就是杨市长第309章 土地纠纷(上)第249章 吴兰凤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