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反思(上)

以十万的军队应付蒙古二十万的大军这种战力确实叫人吃惊很多人不得不重新估计日本人的实力。

“众位你们有什么感想啊要知道数百年前倭人还没有火器按现在彼此双方的实力来看假如在对等军力的情况下我方是否能顺利拿下九州乃至本州呢?”我向众人问道这其实不是说我想说服众人停止对日本动武要是那样我连对马岛也就不用打了。战争需要策略我虽然是不想大造杀孽可是没有说过不惩罚日本人尽管让祖宗为后人的罪行负责有些牵强但是俗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何况他们前些年在中原沿海坏事也没少做必须得给他们教训让他们永世铭记。当然了如果可能把日本打回原始社会那是最好最不济也得让他倒推个二三百年的这样我才能给自己一个交待。

“先生我认为蒙古本应该可以征服倭国的可是他们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不应该由范文虎这样的庸才做统帅;第二远征军应多配备马匹;第三远征军应配属“回回炮”;第四军队的规模还不够大。假如蒙古人做到了这四点那么倭国早就被征服了这四点当中以我军目前的实力而论除了兵力有限以外其他的毫不逊色单以海军来说其运输能力和抗风暴的能力绝对不是数百年前蒙古人可以比的更何况我们可以以对马岛为跳板和补给基地所以一旦进攻九州我军不会重蹈蒙古人后辙。”

第一个开口的是古塔这小子现在是标准的主战派见刘星如此优异的表现怎么能不技痒也上来说上两句。

“嗯古塔说得有道理不光是这些我军的优势还在于有强大的火炮骑兵想来蒙古和女真的骑兵不会输于当年吧仅子龙号一次就可以运送战马千匹以上有了骑兵我们就可以在九州岛上迂回作战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补给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至于兵器这不要紧等我们征服了对马岛倭人的铸造技术也就能学会了即使来不及我们可以大量的打造后背刀例如将雁翎刀加厚加重此刀虽然钢口差但难得韧性好并不易折。再有就是既然倭人有鸟枪那么我们也可以造相信以汤若望和孙大人的才学技艺所造出的鸟枪一定会比倭人射程更远装填更方便有了这些利器尽管兵力少一些也可以征服倭国永除后患。”

佟养性很少这样主动表自己的意见但是随着他在军队的声望日高他也的确应该在这样的场合表现一下自己虽然不是很合我的心思可是我还是报以鼓励的目光。

“佟将军说得是蒙古人不行不等于我女真人不行只要战马充足九州岛弹丸之地还不手到擒来。”立刻有人呼应道于是乎主战派的呼声不断提高敢情刚才说的是白说了这些人未尝败绩一个个都是自命不凡。

“众位蒙古的远征军只配备少量马匹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渡海登6作战时战马所消耗的给养是步兵的数倍。也就是说:如果给参战的四万多蒙古兵都配上战马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辅助部队了。另外倭人用于阻挡骑兵的石墙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绝为远征军提供更多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滩上四万多蒙古骑兵是否比二十多万混合步兵更易于突破倭人的石墙呢?我认为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所以对于说我军也配备大量马匹是不合时宜的就像这次在对马岛敌人的一线阵地已经阻挡了我军的骑兵攻击所以即使是要打我个人认为也不应该配备那么多骑兵相反的应该多配备火器和箭矢。”刘星出言反驳道。

一时间整个大帐就蒙古东征日本的失败原因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围绕其原因探讨我军的下一步行动当然了这种争辩可不是像现在的辩论赛彼此都是武人难免脸红脖子粗的。刘星代表的一派主张稳健对敌适时出击而古塔一派则是主张趁热打铁一劳永逸两派互不相让很快就在营帐里形成了左右两列不同的阵营。从人数上讲刘星一派人数不在优势可是从素质上说这一派人的素质和天赋都很高而且颇具有战略眼光。见众人如此争论就是再有几天也分不出胜负来我不得不出言阻止停息这场“纷争”。

“众位你们今天所说或许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或者说结合当时和现在的形势来看问题。说由范文虎这样的庸才做统帅我认为不恰当范文虎不过是副统帅真正的统帅是右丞阿塔海不过他没有亲临战场实际的统帅是两位副帅一为范文虎一为蒙古人唆都。范文虎只指挥新附汉军其他部队都由唆都指挥可以说所有精锐尽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实际上的统帅但蒙古人没有海上作战经验因此范文虎有时成为实际的指挥。范文虎和唆都在军事上的才能确实平庸但在此次战争中他们并没有犯什么特别愚蠢的错误飓风来临之前范文虎已有所预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挥的部分舰只驶入较安全的峡湾躲避结果总算保留了几艘完好的船只供高官们逃命。不过后来追究起责任来身为汉人的范文虎当然当其冲被处死唆都所受的处罚不过降职而已于是范文虎自然成了历史罪人这其中缘由大家自然明白。

另外大家恐怕忘了一条基本的常识:小国面对强国的威胁想保持独立它不必击败强国只需让强国意识到征服自己得不偿失即可。而这一点倭国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倭人也不会向侵略者屈服他们会坚壁清野不断袭扰。这样入侵的大军所有的人员武器和粮秣的补充都得依赖漫长脆弱的海路运输。即便以中原之大也无力长期承担这样的战争元军最终的结局只会是退出倭国。

事实上忽必烈确实准备第三次更大规模地入侵倭国他命令阿塔海负责征倭准备阿塔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制造更多的舰船召集更多的部队征集更多的兵甲给养。然而在准备了几年后元军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败终于使忽必烈意识到进攻倭国不可能有任何好处。忽必烈最终降旨宣布:为了体恤民力征日准备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乡。忽必烈的举动等于承认了自己过去十多年对倭政策的失败。但无论如何与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统帅相比忽必烈承认错误的勇气是令我们钦佩的。忽必烈去世后他的孙子铁穆耳(成宗)改变对倭敌视政策恢复通商蒙古人终于能通过和平渠道获得倭国的白银。

恐怕这才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吧这场战争我们要算一算账看合不合算以朝鲜目前的国力能不能支撑征服后维持驻军需要多少开销说倭人不反抗谁都不信元帝国在安南的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第31章 开张大吉第25章 一触即发第28章 三个女人第14章 战淮海(一)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5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第11章 西学人才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21章 政体第22章 邓希晨的情史第14章 战淮海(一)第31章 血清第31章 坑蒙拐骗第14章 反思(下)第14章 反思(下)第31章 反叛(上)第30章 自杀第17章 双宝第18章 审问第29章 婚庆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10章 公审大会第8章 血战第10章 郑芝龙的麻烦(上)第16章 战淮海(三)第5章 南迁之议第16章 医坛泰斗第29章 惹祸第26章 赋税第19章 粮食战役第32章 围困(下)第1章 倭乱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26章 新婚第28章 传教士第5章 天命汗第29章 初春(上)第26章 赋税第16章 医坛泰斗第1章 艰难抉择第14章 盟誓第3章 治人第20章 谣言第20章 水军第27章 我家的醋坛子第17章 双宝第4张 雄踞天草第20章 谣言第28章 吃瘪第31章 血清第37章 黄雀在后(上)第12章 瞒天过海(下)第36章 赴会(上)第6章 进军第19章 变故第23章 惊艳(下)第15章 伊始第26章 赋税第24章 刺杀第15章 瘟疫(二)第18章 海权第2章 逼宫潘多拉的盒子下第10章 平壤大学第24章 忙乱第13章 鼓动第33章 解困(下)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中)第1章 起航第30章 自杀第7章 备战第6章 争论不休第15章 密谋第14章 反思(下)第9章 苏醒第27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24章 骗婚第15章 导火索第32章 拍卖第20章 海上枭雄第22章 邓希晨的情史第24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一)第9章 盘点第28章 拔丝地瓜第2章 赌注(下)第32章 围困(下)第15章 导火索第1章 艰难抉择第5章 阿巴亥第10章 郑芝龙的麻烦(下)第12章 嬉闹第15章 伊始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章 烽火台第11章 香烟魅力第31章 坑蒙拐骗第13章 秦淮晚风第21章 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