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弘光退位

襄阳城外人喊马嘶这已经是攻城的第六天了城墙早就残缺不全到处都是尸体烧焦的味道洪承畴和马士英带着弘光皇帝一退再退进入洞庭湖流域依靠北面的襄阳东北方面的武昌东侧的岳州、长沙以及南面的韶州、桂林企图构筑新的防御圈。

洪承畴负责东侧防线马士英负责南侧防线而北侧防线则由刚刚复出的史可法负责此时史可法就坐阵襄阳与我军进行殊死顽抗。

“将军再打下去我军损失巨大还是暂停攻击等待武昌方面的友军吧!”一名军官向吴雨龙建议道由于进军奇吴雨龙一路下来势如破竹在各方面军中突入最快只要打开襄阳防线整个洞庭湖流域的大门就将被彻底打开南明凭借秦岭、伏牛山脉以及五岭山脉所构筑的防线将会被彻底斯开口子。

吴雨龙皱了皱眉头他还真没想到史可法竟然如此顽强率领残军能鏖战至今。

“王铭建的部队打到哪里了?”吴雨龙问道。

“王将军的部队已经突破宜春、芦溪防线估计现在到了铜鼓、修水一带。”那军官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不断的标注王铭建的进军路线只见地图上分别以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标注了各路大军的进军路线。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在古代绝无仅有靠现有的通讯手段我根本无法掌控战场的情势时间一进一出什么作战命令下达都来不及无法应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为了避免贻误战机我将整个战场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各方面军指挥官自己掌握并动所有的情报传递系统在战场上进行军情传递力争以最快的度让相邻区域内的部队能配合得当。

“不行来不及了如若不迅攻占襄阳难逃之敌将窜入贵阳、镇远那里地形险恶不利于大规模作战恐怕将来剿灭起来更加困难。先生特别嘱咐一定要关上东南大门如今郑氏进攻度缓慢邓将军的海军尚不适应山地作战一切都要靠我们了告诉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襄阳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出去不要吝惜。”吴雨龙了恨他深深地明白战机贻误不得一旦错过这个时机让敌人站稳脚跟恐怕伤亡的人数会更大暂时的伤亡可能会换来更大的胜利。

随着命令的布所有华中军团的火炮均被调集到前线开始不停的轰击已经摇摇欲坠的襄阳城墙。

一又一的炮弹不断向城内射激起无数的尘土和碎石士兵的哀号声百姓的哭喊声混成一片史可法双目赤红的站在城墙上任手下的军官如何劝阻也不离开。

“史某愿与襄阳共存亡!”这是他留给襄阳所有军民的甚至他早已经买好了棺木就放在身侧这已经不是一场能用正义和非正义来下结论的战争这是一场不断吞噬人命的战争一队队士兵冒着弹雨不断将石料砖瓦添进被炸开的缺口但是他们迎来的是呼啸而至的炮弹很多人还没站稳就被炮弹激起的碎石掀到城下活活的摔死但这丝毫没有降低明军顽强阻击的战斗意志。

“敢死队准备!”吴雨龙彻底急红了眼他一向是谈笑用兵以智计卓著而闻名但是这一次他总算是遇到了硬骨头。

“冲不惜用一切代价也要给我打开缺口!”吴雨龙命令道连番的受阻激起了华中军团士兵的血性作为甲种军团从他们成立至今还没有遇到如此难啃的硬骨头生死已经被士兵们抛诸脑后他们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攻破襄阳。随着冲锋号角的响起临时组织的敢死队越出壕沟向襄阳城下冲去炮火随之开始延伸试图将一切阻挠的力量彻底撕毁。

城头上驻守的明军拿着简陋的武器拭目以待随着敌人的临近他们的心脏似乎停止了跳动没有援军没有退路被五万装备精良的甲种兵团围困在他们面前似乎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就是奋战到死。

突然战场上的形势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攻城的火炮停止了随后是一阵阵急促的号角声正在冲锋的军队也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随后潮水一样的向后退却。

城上的明军都十分纳闷包括史可法在内众人均以为这一战襄阳必定城破杀身成仁是在所难免了然而此时敌军却突然停止了攻击这是什么道理此中必有蹊跷。

随着吴雨龙华中军团的后撤战场上再次暴露出真空地带随后十数匹战马越众而出抵达襄阳城一箭之地。隐约可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手里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端在嘴边声音由远而近。

“中华民国元年四月初三南明弘光皇帝正式宣布退位从即日起所有南明武装一律无条件投降所有士兵遣散回乡中华民国政府将放遣散费回乡士兵将和所有民国退役士兵一样享有土地权利所有前明军官将除少数战犯以外均享有和民国军官一样的待遇限期三天望史可法大人斟酌!”说着他身后的一人张弓搭箭将一张黄榜模样的告示射上城头光是这份腕力以及弓箭的射程就让人乍舌普通人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份能力的看来北军当中确实卧虎藏龙也不光光是仅以火器为名。

“不不可能!”史可法整个人都惊呆了为国尽忠为皇帝捐躯成为他最后的信念可是此时北军竟然宣布这样的消息无疑让他无法接受。

“大人请看!”史可法的参将将射上城的告示送到他近前张开来看上面赫然是南明王朝的玉玺还有皇帝的私人印章曾经作为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如何能不认得这两颗印玺史可法手一抖告示飘落在地。

“皇上!”史可法痛哭流涕摇摇欲坠所有在场的士兵和将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史可法的举动已经说明北军所说非虚弘光皇帝确实宣布退位了。

一名军官拾起地上的告示众人纷纷凑过去观看告示上写的很清楚:

“朕自登基以来受权臣宵小摆布未能光复天下反叫黎民百姓困顿不堪今宣布退位寄希望于中华民国望天下百姓顺应大势开创中华从未有之盛世。民国元年四月初三朱慈烺。”随后是中华民国对明军士兵和军官的安置办法和刚才对方所说一字不差。

虽然很短但是已经说明了如今的形势有弘光皇帝在众人还有拼命的价值可是没有皇帝在了就是拼命也毫无意义了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史可法那是对生的渴望和留恋能不死没有人愿意死何况皇帝尚且支持中华民国了天下的百姓又能怎样呢于是士兵们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尤其是刚才北军宣布所有士兵都会分得土地无疑这个条件实在太诱人了。士兵们早就听说北方富庶看看人家北军的装备就知道简直就没办法比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仗看来可以不用打了。

这种眼光史可法曾经见过那是在长安城外的那次被围北军放了他一马才使得他能够带着自己的士兵安然回到江南可是这一次史可法怎么也不明白明明弘光皇帝在马士英和洪承畴的控制下怎么就能突然宣布退位呢就是他愿意这两个手握重兵的权臣也不能同意啊更何况还有佐良玉在一旁虎视眈眈。

史可法不知道的是此时弘光皇帝已经抵达南京被安顿在他曾经居住的故宫里整个过程端是惊险无比他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从东林党失势之后马士英开始独揽朝政朱慈烺不是笨人他已经意识到政局的危险可是所有武装力量几乎都被马士英控制尤其是史可法被贬扬州已及回乡丁忧之后弘光皇帝彻底沦为傀儡。别看手里拿着玉玺可是还不是每次乖乖的给马士英盖上印这样的日子他实在是过够了他试图过反抗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马士英对他的控制实在太严了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信赖的人可以接近到他。

南京陷落之后朱慈烺的日子只能用颠沛流离来形容没有一天睡得好没有一天吃得香一路向东南不断逃窜直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时候他寻思着还不如被北军俘获的好那样至少是可以停下来。

想起父皇崇祯的期望朱慈烺更是痛心不已复国已经化为泡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为奢望总算在到了安化的时候大军停了下来朱慈烺被安置在一个叫做马底驿的地方可是洪承畴和马士英又因为由谁来监护他引起了纷争最后两方不得不各派一队士兵来“保护”他。

而真正冒险的历程就生在他入住马底驿的第五天晚上那一天月黑风高他早早的上床休息睡觉似乎成为他唯一能忘却痛苦的事情突然外边枪声大作。朱慈烺见识过火绳枪端是威力惊人可惜南明军队中配备的数量太少了北方的军火贩子将枪支的价格定得太高以南明的财力根本就装备不了部队。并且火绳枪射缓慢用来对战尚显不足更不用说是应付突事件了。仅仅是不到半盏茶的时间就有数个黑衣大汉冲进了他的屋里手里都端着一个琵琶样奇形怪状的东西但是有一样朱慈烺认识就是“琵琶”上连着的黑洞洞的枪口。

一名大汉从怀里掏出一个卷轴仔细打量他和卷轴上的画像对比。

“是了就是他了!”朱慈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一股异香熏倒人事不知当他再醒来的时候现自己已经在船上了。

早在王铭键任我的卫队队长的时候我就让他着手建立一支突击小分队人员必须精干经过孙福亮的继续努力这支小分队的人数已经扩展到近二百人不要小瞧这二百人深入敌后暗杀是他们的拿手绝活。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单独执行过一次任务顶多是配合友军进行一些实战演练。

不是我不用他们而是我在等待两样东西一个是滑翔翼一个是连枪只有具备了这两件绝密武器我才能放他们去执行特殊任务并且不做则以做必惊天动地。

滑翔翼经过我的设计再加上吴能的完善已经开始小规模的配备给包括突击队在内各军团精锐总共不过5副而连枪的研制则遇到了难题这个时代生产冲锋枪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所掌握的知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再加上加工艺上不去完成连枪似乎成为奢望。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就在我几乎放弃的时候一个叫做戴梓的人解决了困扰我以久的问题他明了一种形似瑟琶的连珠铣这种连珠铳的火药和弹丸均贮于铳背共28以二机轮开闭扳第一机时火药及铅弹丸自动落人筒中第二机随机转动摩擦燧石点燃火药射铅弹丸。

这种连珠铳实际上与近代的机械式机枪的原理已非常相似比美国人加特林后来明的机械式机枪整整早两个世纪。得到这一成果我欣喜若狂不但重重的奖励了他还把他送到平壤大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以期他能明更多的新式武器。

连枪的明解决了突击队突击能力受限的大难题大大的提高了射度我命人秘密赶造但是由于这种连枪对做工的要求过高所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也只造出了不到二百把这二百把全部装备给突击队。再经过三个月的突击训练这些人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第10章 对马海战(二)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36章 得偿夙愿第1章 艰难抉择第20章 谣言第31章 反叛(下)第35章 讨价还价第31章 开张大吉第13章 讨论(上)第28章 传教士第6章 争论不休第12章 瞒天过海(上)第19章 粮食战役第13章 讨论(下)第9章 献计第15章 激战第1章 罗刹骑兵第3章 遭遇第22章 强毒攻击第22章 突骑第22章 游说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24章 刺杀第26章 赋税第10章 三件事第11章 圈钱第12章 瞒天过海(上)第22章 商路(上)第30章 早有预谋(上)第9章 出兵台海(一)第25章 战后第2章 两面夹击第11章 圈钱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14章 自卖自夸第3章 下毒第21章 平等么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30章 嫌隙第1章 起航第5章 初为人父第5章 南迁之议第15章 战淮海(二)第28章 传教士第19章 粮食战役第30章 嫌隙第5章 南迁之议第26章 赋税第6章 危机(一)第3章 下毒第16章 战淮海(三)第13章 大获全胜第26章 新婚第25章 一触即发第18章 军妓(下)第6章 辩论第19章 变故第18章 初抵王京第1章 倭乱第14章 平定台海第10章 郑芝龙的麻烦(下)第23章 说媒第30章 早有预谋(上)第33章 圈套第20章 罢课第20章 罢课第26章 赋税第14章 平定台海第4章 陷入困境(上)第31章 筹备第20章 海上枭雄第32章 围困(上)第17章 意义深远第11章 圈钱第18章 军妓(上)第19章 囤积(上)第26章 讹诈第13章 落难第25章 生意伙伴第12章 瞒天过海(上)第26章 赋税第11章 诱惑第1章 烽火台第36章 赴会(下)第18章 审问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0章 三件事第10章 给史可法的一封信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3章 大海战(二)第5章 天命汗第2章 赌注(上)第15章 激战第20章 好你个邓希晨第2章 吃饱的感觉真好第11章 筹备南行第20章 谣言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9章 囤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