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盖棺定论(一)

一山愁云,满观飘素,阳台观内,道道白绫迎风飘飞,招引远去的亡魂,而纸钱漫天散乱,如大雪纷飞,落在地上化作一地凄凉。

步入阳台观,便闻管弦丝竹皆作悲戚之声,而其间更闻阵阵如丧考妣的哀嚎之声,再看棺淳侧旁,一群王公大臣,官员贵胄模样的人呼天抢地的悲嚎,正努力的从眼睛中挤出几滴眼泪,

道家乐死善生,素来主张薄葬,但皇家大肆追封下,司马承祯的葬礼依然是举办的隆重非常。眼见司马承祯一世道尊,死后却不得自由,丧礼成了众大臣迎合帝意,逢迎卖好的场所,应飞扬竟对司马承祯的理念多了几分认同理解。

“应师弟,师尊遗体就在前头,你可要为他上柱香?”李含光问道。

应飞扬看向棺木一眼,道:“我师傅与司马真人有论剑的情谊,却是该替师傅向司马真人道别。”说罢,便恭谨的拜了三拜,李含光却是叹了口气,应飞扬方才只提了替清苦给司马承祯上香,却未提及他自己,显然是心中对司马承祯的做法仍有芥蒂。好在应飞扬他能守口如瓶,不将真相宣诸于众,便已经是报答司马承祯的传剑之情了。

知晓强求不得,李含光也不再多言,而应飞扬上完香,便悄然走到偏僻角落,打量着在场之人。杜如诲身披重孝跪在灵堂前接待过往宾客,只是面色惨白,胸口也不时有血迹渗出,显然之前替他儿子挡招,受了应飞扬一剑,伤势至今仍未痊愈,方才面对应飞扬时,也是有意躲避他的目光。

玉真公主与上清派门人一道披孝,行得弟子之礼,只是还要与些官吏名士应酬,见到应飞扬,也只朝他的方向问候性的一笑,却无暇再与他交谈。

除此之外,还有些天道修者,三三两两而立,神态也不禁相同,有悲痛,有惋惜,还有些人露出庆幸之意。

此时,便见一众官员朝着观门方向望去,泪水纵横的脸上立时挂出讨好的微笑,顺着他们目光看去,便见一位高大老者虎步龙行而来,老者髯须灰白,却根根如剑戟一般怒张,端得是气宇轩昂,内里裹了一身前绣狮子补子的紫袍,狮子张牙舞爪似是要噬人而食,外头却罩了宽大的白色丧服,遮掩住了腾腾杀气。

老者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一个黄睛卷发的胖子,赫然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安禄山。

看到周遭官员冲着那老者喊着“张国公”,应飞扬恍然觉醒,这位老者想来便是张守志的兄弟,方立下大功,被封为辅国大将军,赐南阳郡开国公的张守珪。

看张守珪的面容,果然与张守志有几分相似,只是比起头发仍是乌黑的张守志,年岁较小的张守珪已是老态毕现,应飞扬不禁叹道,“李道长那日所说果然不错,张守志羡慕他兄弟可以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却不知戎马生活最是催人老,怎比得上仙家的福寿绵长,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正思索间,便见张守珪拨开前来卖好的诸位官员,大步行到堂前,与李含光,杜如诲和玉真公主见了一礼,便双膝跪倒在司马承祯灵前,李含光见状,惊道:“张国公何必行此大礼。”正要将他扶起,张守珪却伸手阻道:“我兄长既然拜入司马真人门下,那司马真人自然也是我的尊长,如今兄长他因司马真人之死伤心过度,卧床不起,我这做兄弟的自然要代为吊祭。”

说罢,便是附身叩首,行了个三跪九叩的弟子之礼。

礼毕之后,张守珪起身整整下袍,满是敌意的看向李含光,道:“我兄长对司马真人的敬意天地可鉴,若是有人恶意中伤,将无端之罪强加在我兄长的头上,便算他是天上仙人,本将军也要靠这手上军刀,向他讨个公道!”说罢,拂袖退至一边。

看着张守珪怒气冲冲的样子,应飞扬不禁替李含光头疼,张守志如今引李含光的指控被囚,但证据却仍显单薄,也难怪张守珪会心中不服,却又不能挑开了将话说明白,这一肚子火自然要发到李含光头上了。

张守珪方退,却又来了一位枯朽老僧,老僧神情肃穆,无声无息的来到灵堂前,正是枯明大师,枯明大师长念了一声佛号,道:“贫僧与道长本是相约论道证佛,却不想还未开始便已是天人永隔,道长不世神通,终究是难逃因果业力,贫僧便已这篇往生咒,替道长送行吧。”说罢,盘膝坐在蒲团上诵起了经文。

用佛经超度道士,颇为不伦不类,若换做其他和尚,说不定已被视作佛门的挑衅被上清派之人赶出,但枯明大师素来德高望重,看着他一副庄严虔诚的样子,众人不好打断,只得任由将佛经念完。

枯明大师佛经念完,起身双掌合十冲应飞扬的方向道:“孙道长,既然来了,又何必躲藏呢,来见司马真人最后一面吧。”

应飞扬猛一回头,却见身后树木中,凭空走出一人,仿佛是从树中长出一般,来人面沉如水,阴婺中带着悲戚,正是孙长机。应飞扬心中暗惊:“这孙长机隐匿潜踪的本事倒是一流,方才他若是偷袭我,我怕真阻挡不了,不过这枯明和尚显然更是一筹,佛门的天耳通,倒是匿踪术的克星。”

待孙长机从应飞扬身边走过时,应飞扬轻声道:“孙道长倒是好胆色,如今上清派,白马寺,和司天台都在找寻你的下落,你竟然还敢堂而皇之的出现,给你些时间吊祭司马真人,吊祭完后,便随我走一遭司天台吧。”

应飞扬说着,已催动符纸,召集散布在阳台观周遭的司天台之人。孙长机依然不屑道:“司天台?想不到堂堂剑冠之徒,竟然也入了司天台,甘受他人驱使,可惜今天你们想要拿我,怕是要空走一遭了。”

接着,也不再理会应飞扬,径直走到灵堂前,默然跪下拜了几拜,虽不及其他人那般呼天抢地的悲哭,但应飞扬却可从他平静面容下,感受到彻骨而动悲怆之意。

枯明大师道:“阿弥陀佛,令师仙逝,孙道长悲痛,可推己及人,他人因道长而死时,背后同样有人悲痛。”

孙长机冷道:“老和尚想要教训我,可惜,这话你为什么不对端法说,若论手上血腥,贫道可是远不及你们那佛门护法的万一。”

枯明大师道:“端法师侄昔日种下恶因,虽这些年来日夜礼佛,却也难消恶果,丧命道长手下,也算自业自偿,自罪自消,但终结恶的,却不是善,道长出手杀人,又是种下了新的恶因,如此因果循环,业力轮转,终不得脱出轮回。”

孙长机闭目道:“若是真有因果轮回,贫道愿意自偿,和尚要擒要捉,尽管一试。”

枯明道:“贫僧不要擒,也不要捉,而是要渡,贫僧欲以此皮囊,代偿端法师侄未偿之罪,去往那西域一行,寻得黑教旧址与受黑教迫害之人,以化解他们心中怨戾,道长可愿与我同行,贫僧只望功德圆满后,道长能在我师侄牌位前,消泯这段因果。”

孙长机哈哈一笑,道:“老和尚倒是一片痴心,可惜能渡我之人已去,贫道已是孤魂野鬼,何必再渡?”

说罢,又对李含光道:“师兄,这次你做得很好,上清派就交于你了,望你莫辜负师尊遗愿,至于师尊那边,还是由我来照顾!”

孙长机一语落尽,李含光和枯明皆同时察觉他话中之意,还未及反应,便见孙长机手一翻,真气凝结于掌,盖向自己天灵!

卷五 第五十一章 人鬼殊途(一)卷五 第六十二章 尔虞我诈(一)第十四章 评点花王外传 故剑情深(十五)卷九 第三十八章 蛊惑人心(三)卷六 第四十三章 你追我逃卷六 第三十一章 阴阳逆乱卷五 第三十五章 疑则心乱 (四)卷八 第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二)第一百二十章 情为何物(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死相离第五十三章 杀佛之刀(六)第八十三章 剑斩虚妄卷五 第三十一章 贪则欲乱(二)卷九 第十八章 梦耶幻耶(四)卷九 第五十一章 寒蛰惊露(五)卷六 第五十章 冠绝天下卷八 第七十七章 双百之约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为何物(八)第二十六章 约战而来卷六 第二十二章 变生肘腋(四)第六十四章 真相之后(一)卷八 第一百一十八章 魔由心生(四)卷五 第三十九章 痴则情惘(四)卷六 第四十四章 旧事重演第二十三章 凶案伊始卷七 第五十五章 生路何在(一)卷八 第八十五章 暗潮涌动(四)卷六 第三十章 三方四正 (回归本传,求订阅!!)卷五 第六十二章 尔虞我诈(一)卷九 第五十章 寒蛰惊露(四)第三十四章 辣手摧花卷八 第一章 兵分两路卷六 第五十七章 心清剑灵卷六 第四十章 愁云惨淡第五十七章 惊艳天下卷五 第三十一章 贪则欲乱(二)外传 故剑情深(二十一)第十九章 杀神再现第八十六章 色授魂与卷八 第八十八章 心魔难消(三)卷八 一百零九章 殊死一战(三)第六章 路遇贵人卷八 第七十一章 再度现世(二)卷五 第二十八章 好戏连台(八)卷八 第六十七章 各方齐动(七)卷九 第一章 新局将起(一)卷五 第六十章 再入虎穴(二)卷九 第五十一章 寒蛰惊露(五)第一章 时局变幻第九十四章 祸世之种(一)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蝉(三)卷六 尾声(一)第五十九章 乾坤赌船卷七 三十五章 谁为傀儡(五)卷五 第五十六章 脱身之策(二)卷八 第八十六章 心魔难消(一)第二十四章 螳螂捕蝉(一)卷八 第一百一十一章 摩呼罗迦(二)第二十章 冤家路窄第五十七章 破局时刻(六)卷八 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间之间(一)卷八 第一百零三章 摩呼罗迦(四)第三十九章 旧事重提卷五 第十章 鬼狱恶魂(二)卷八 第二十七章 东海之滨(一)卷七 第三十六章 赤诚忠心第五十七章 生路何在(三)第七十八章 探问伤情(二)卷八 第二十章 二十加冠(四)卷八 第九十二章 八部齐聚(一)第十四章 评点花王卷八 第一百二十一章 魔由心生(七)卷五 第七十一章 奔袭千里 (二)卷六 第四十五章 诸派云集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蝉(三)卷七 第四十八章 搏兽斗针(四)卷五 第三十九章 痴则情惘(四)卷八 第一百四十四章 溯洄流光 (八)第七十章 论道证佛(五)第一百一十章 移花接木(五)卷六 第四章 层层加注卷五 第六十三章 尔虞我诈(三)外传 故剑情深(十二)第二章 夜行追踪卷八 第十章 龙啸菩提(二)卷七 第二十八章 隐藏形迹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第七十一章 论道证佛(六)卷七 第四十九章 搏兽斗针(五)卷八 第九十二章 八部齐聚(一)卷七 第二十三章 身陷险境第十章 再见不难卷六 第十章 开台大典(二)第九章 别时容易卷六 第四十四章 旧事重演卷五 第六十七章 脱身之策(三)第三十九章 旧事重提第二十二章 了结?开端?外传 故剑情深 (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