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7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以前洪涛很难找到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自打李贽去两广赴任,拿到了佛郎机商人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比对才恍然大悟。

大明帝国是顺差国没错,每年输入的白银数量也靠谱,但银子确实没进入流通环节,而是被国内商人们囤积起来了。越不流通越少,越少越贵,越贵就越有人囤积,正循环没进入,负循环倒是先来了。

要问商人们攒这么多银子何用,就两个字,没用!炒货币利用差额盈利的模式在17世纪不能说没有,但明朝人基本没概念。

没用,就是字面上的含义,他们手里拿着海量的白银,除了盖大宅子、捐个监生、贿赂官员、喝喝花酒之外,没有其它用处,说白了就是缺乏投资渠道。

这时候就得反过头来批判批判官僚资本了,啥叫官僚资本?很简单,就是权和钱凑在一起。这群人做生意不靠眼光、不靠手艺、不靠产品性能、甚至不靠信用,全凭政策倾斜,竞争手段极其单一,谁碍事就用权力灭了谁!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也不会有意培养市场,更不会绞尽脑汁的算计外国商人。

只要权力在手一天,买卖就得存在一天,谁比咱经营的好没关系,竞争啥啊,随便找个罪名扣过去,人充军发配,买卖没收再内部分配,啥力气不用费,市场就都被垄断了。

当然了,官僚资本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肯定也有竞争。但那种竞争争比的不是谁会创新、讲信用、提高产品性能,而是谁会做官,谁的权力大,谁能屹立不倒!

面对通货紧缩,历史上的明代皇帝是怎么应对的呢?他们属蒙古大夫的,恶治。不管死活,咔咔就是一顿猛操作,美其名曰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加税,各种税收全都提上去,这样朝廷不就有钱了嘛。节流则是缩衣节食,从皇帝带头粗茶淡饭、裁撤冗员、压缩政府开支。

表面上看这两板斧也不算混招,可他们忘了一件事,老天爷的态度!

意外这个东西之所以被称作意外,就说明是谁也无法彻底避免的。所以在制定任何政策时都要打出足够的冗余量以备不时之需。准备了十次,有可能一次都用不上,但有一次没准备,保不齐就赶上了。

崇祯皇帝就属于没打出富裕的典范,或者是根本顾不上了。结果老天爷咔嚓一个意外降下来,连续好几年天灾,就让本来已经绷得很紧的朝廷和百姓一起垮了。

假如能让崇祯皇帝也穿越一次,再回到他登基的那一刻,有没有可能找到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力挽狂澜呢?

假如让一个只会驾驭马车的人去当大型客机飞行员,在飞机出现故障必须迫降时有没有可能安全着陆呢?

这两个假如其实是一个性质,可能性有,但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崇祯皇帝知道了问题所在,也掌握了正确方法,依旧无法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不够了。

他面临的不是某个零部件需要更换,而是整个操控系统全出问题了,必须在地面大修之后才能起飞。一旦到了天上,王母娘娘下凡也只能抖落手干瞪眼。

现在这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洪涛面前,他能比崇祯皇帝强吗?在统御百官的技能上可能没啥过人之处,但胜在时间足够多,只要别太倒霉机会还是有的,且超过了50%,可以搏一把。

想解决大明帝国的财政问题,不管怎么绕也绕不开官僚集团。换个说法,大明帝国的所有矛盾都和官僚集团有直接且重要关系。

官员是一个国家管理层的骨干力量,如果这个群体出现了不可逆的故障,想修复的难度非常高。因为这套系统有个自毁装置,一旦被察觉有危险,很可能就拉着整架飞机自爆了。 洪涛登基第四个年头了,一直没有露出真实想法,只是不停的在周边试探,一方面是要迷惑对方,一方面也是在找趁手的工具。

古人云,工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专业且趁手的工具,轻易对整套复杂系统下手,不光修不好故障还可能受其反噬。

洪涛的趁手工具只有一个,武力!

他在皇宫里隐忍了二十年,早就看明白也想清楚了一件事,整个朝廷包括士绅集团光靠道理是说不服的,哪怕是玉皇大帝下了圣旨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什么叫既得利益?皇族、官员、士绅、勋贵就是大明帝国的既得利益集团。谁想改变现状谁就是要刨他们的祖坟,得到的只有赤果果的仇恨,没有半点道理可讲。

唯一能让他们俯首帖耳让出到手利益的,只有血淋淋的屠刀。不讲任何道理,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乖乖按照胜利者的意思办事,敢说半句小怪话立马砍头、抄家、灭全族!

但想做到这一点,光靠打着漕兵名义建立起来的水师远远不够,那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现在条件成熟了,就该进一步扩编。

多弄点武装太监或者锦衣卫,官员们不会急眼,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太仓和查账内库限制规模。可一旦皇帝把手伸向了军队,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势必引发激烈的对抗,谁输谁赢很难讲。

洪涛从来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非要干的话也得准备后路,做好失败的打算,不会孤注一掷去赌运气,主要是他的运气一向不咋拿得出手。

“陛下若要用水师插手海贸,怕是要引来不小的麻烦。”

袁可立还不知道他已经被皇帝当成枪使了,而且是一把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的枪。听完这段绵长且入理的分析,大部分内容是赞同的,只是想不出来该如何实施。

开海的事情每任皇帝都琢磨过,部分皇帝想实施过,但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得不到官绅集团的支持,总不能让皇帝亲自驾船出海吧。

如果这位皇帝能说服朝臣同意开海,那就犯不着让自己挂着漕运总督的名号偷偷摸摸造船训练水师了,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嘛。

“麻烦肯定有,朕无论提出何等要求,朝廷里也不会是一片赞誉。刚刚不是与你交代过了,只要把那件事办的滴水不漏,朕就有把握说服他们。能不能中兴国运,朕只是辅助,礼卿你才是关键呐!”

这不话题又绕回来了,洪涛起身离开书案,一边用沉痛的声音表达着内心的焦虑,一边把手拍在了袁可立并不厚实的肩膀上,眼睛里满满的全是期盼。

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远5第112章 会试和京察025 合作伙伴552.第552章 百年大计和顽疾548.第548章 大鱼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147.第147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231.第231章 借题发挥491.第491章 耳目众多365.第365章 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346.第346章 马尼拉大帆船2048 两宫皇太后003 心腹141.第141章 前装米尼步枪474.第474章 放长线的底气468.第468章 大买卖4563.第563章 收收心598.第598章 八旗324.第324章 产能不足019 王皇后(推荐票、收藏都来点啊!)021 一张大网213.第213章 军事支持529.第529章 大明武将043 早朝585.第585章 粮草先行2353.第353章 损失巨大035 积怨成怒644.第644章 谈不拢026 外戚的作用181.第181章 撕破脸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074 舌战群儒2641.第641章 中间人466.第466章 大买卖2434.第434章 何患无辞289.第289章 艰难的选择482.第482章 群殴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远263.第263章 天高皇帝远5017 叶向高237.第237章 毒!5088 甜蜜的诱惑344.第344章 如意算盘614.第614章 侵略与道德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银加更11)第109章 拳怕少壮476.第476章 海关560.第560章 积极备战4364.第364章 南洋总督2568.第568章 旁观者清2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065 有人欢喜有人恨第667章 三雄会599.第599章 八旗2338.第338章 连钱都算不明白062 削藩3470.第470章 塞王639.第639章 巴达维亚660.第660章 画大饼025 合作伙伴296.第296章 二桃杀三士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126.第126章 跳跃式发展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587.第587章 种族天赋131.第131章 老愤青有大用309.第309章 南海匪患8588.第588章 出征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571.第571章 马尼拉湾海战2051 不择手段450.第450章 祖国和个人037 纸上谈兵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485.第485章 卖个破绽444.第444章 日新月异4017 叶向高514.第514章 相国府563.第563章 收收心338.第338章 连钱都算不明白511.第511章 新政猛于虎446.第446章 日新月异6196.第196章 走在时代前面的人3293.第293章 老天爷的儿子636.第636章 帮佛祖清理门户2490.第490章 衡量072 满朝反对声(求推荐、收藏、月票)169.第169章 三十六行6037 纸上谈兵476.第476章 海关339.第339章 那就让明白人算吧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343.第343章 海盗出发639.第639章 巴达维亚第111章 摇旗呐喊419.第419章 铁与火的风暴542.第542章 雇佣军490.第490章 衡量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