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雪中送炭

“只是不知城中可有合适店铺,自鸣钟断不能与柴米油盐凑在一起售卖。”

按照玻璃窑的模式,陈矩只管官面上的事情,不参与经营,这样进退起来比较自如。但自己对皇城外面两眼一抹黑,还得麻烦人家帮忙。

“自鸣钟贵重,产量不高,放在皇城内市贩卖足矣,拿到外面摆于街市反倒掉了身价。”

陈矩还真是有求必应,对于这个问题丝毫没推脱,张嘴就说出了一个令洪涛想拍脑门的地点,不光合适,简直就是量身定制!

万历朝的京城里不乏集市,比如钟鼓楼、缸瓦市、崇文门、正阳门内棋盘街、正阳门外廊坊胡同等等。但有一个市场比较独特,叫做内市,顾名思义,位于皇城内的集市。

每月逢四,在东安门到东华门之间会出现一个集市,届时平日里守卫森严的皇城会向百姓部分开放大半天,理论上讲谁都可以来此摆摊做生意。

但自打有了这个内市,除了个别胆子大的百姓之外,来的基本都是王公大臣的家人,或者是宫里的宦官。而售卖的货物也不是寻常日用之物,而是各种名贵器具摆设,标准的明朝奢侈品奥特莱斯!

把自鸣钟放在那里售卖,虽然一个月才能开门三四天,但效果真不比外面差。来这里逛的基本全是憋着买名贵玩意的官宦权贵,兜里肯定不差钱。用后世的商业术语讲,就是找准了受众群体。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皇帝有事要从这里出宫,市场是不是就得取消呢?答案是不会,不是市场不会取消,而是皇帝压根儿不会从这里进出。

去数数东华门上的门钉就知道为何特殊。其它宫门的门钉都是横九竖九,九九八十一颗,昭示着极上之极,最大、最高、最尊贵。唯独东华门的门钉是横八竖九,八九七十二颗。

陈矩说这是风水定数,按照紫禁城的建筑模式,东华门如果也是阳数会不吉利,于是就把门钉改成了七十二颗。七十二在古代是阴数,以此来破凶为吉。而皇帝、皇后除非死了,一辈子也不会从这里出入。

到底什么是风水洪涛真不清楚,反正东华门外每月逢四就有个集市。即便太子也不能随便出来逛逛,但自鸣钟的销路总算有了点眉目。

九月初,消失了近两个月的李之藻突然出现在文华殿,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小包裹放在桌上,带着笑容让太子猜里面是什么。

“唯有镜片!”洪涛连包裹都没打开就说出了答案。

“有人向殿下报信了?不对,磨制镜片的事情全由臣操作,外人并不知情!”李之藻闻言就是一愣,显然是被说中了。可他想不通,为啥太子殿下一下就能猜准。

“员外郎脸色黑红,不似阳光照射变黑,更像被火焰灼烤。由此可见,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城西玻璃窑。让本宫看看……嗯,还不错,够透亮!”

到底对不对打开包裹就知道了,包得还真在意,里里外外十多层棉布和绸布,扔在地上肯定不会摔碎。

至于说烧造的质量嘛,洪涛还得由衷感谢这个年代的工匠,即便换成了轮班匠依旧兢兢业业,仅通过两次面授再加上书写的流程就把透明玻璃烧出来了。成色很不错,换成自己恐怕也就这个水平了。

“殿下,何时才能见到望远镜?”李之藻的兴趣点并不在玻璃上,而是念念不忘能更清楚看到星星的神奇之物。既然按照太子殿下的指导真能烧出比水晶还纯净的玻璃,那望远镜肯定不是诳语。

“有了镜片,望远镜这几日即可完工。员外郎,本宫现在已经可以去鸿胪寺走动了,也曾问过少卿,然利玛窦等人并不在寺中,这是何故?”

可惜洪涛对望远镜并没太多热忱,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他更希望见到的是人,活人,活着的欧洲传教士。只有见到这些人才能更清楚了解世界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礼部一直有人上疏说西僧所学不符教化、妖言惑众,要陛下下旨驱离。这段时间他们离开鸿胪寺,搬到四夷馆内暂避风头了。”

说起利玛窦等人的行踪李之藻有些黯然,做为学者他很希望多与外界接触,但做为官员又没能力发出足够的声音,只能随波逐流。

“是这样啊……本宫倒是可以出手相帮,成败各占一半,员外郎可愿试试?”听说利玛窦等人处境艰难,洪涛非但没有丝毫焦虑,反而在心中暗暗偷笑。

机会啊,如果能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事后不说被感恩戴德,至少能增进不少信任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回报。

现在自己不缺钱也不缺点子,更不缺门路,唯独缺的就是人手。欧洲传教士在大明朝同样孤立无援,只要能满足他们的一部分小需求,有极大可能会成为靠谱的帮手。

“殿下尽管吩咐,臣愿助一臂之力!”李之藻应该没指望能从太子这里得到援助,或者说并不觉得太子有这个能力,但当太子主动提出帮忙之后依旧很是感激,起身就是一揖。

万历三十年秋,朝廷里又出了一件大事。不对,大事儿谈不上大,可效果很震撼。太子给皇帝上疏,奏本就在内阁,具体内容是要把《论语》翻译成欧罗巴语,让圣人教化真的可以传播四海。

如果这份奏本是别人写的肯定引不起这么大关注,但它出自太子之手,就不得不让令人感到意外了。

二十岁的太子,真正读书的时间不到一年,连开蒙都是宦官代替,四书五经还没读完全就夸下这么大海口,有点太急于表现了。

可是吧,三位内阁大学士里居然有两位加了票拟,就这么把奏本递了上去。如果说沈一贯老谋深算,打算送个顺水人情还则罢了,向来眼睛里不揉沙子的沈鲤怎么也跟着一起随波逐流了呢。

事物反常必为妖,众朝臣们仔细琢磨了琢磨,嗳,好像有点收获了。沈一贯和沈鲤都是经筵主讲,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突然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难不成是这两位的授意?

假如皇帝准了,太子算有点政绩,不至于碌碌无为泯然于众。如果皇帝不准,他们俩和太子也没什么损失。这几年递上去的奏本十有八九都留中不发,不准很正常嘛。

081 推恩令001 明朝我来了!556.第5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478.第478章 会试年258.第258章 驱狼吞虎366.第366章 好大一盘棋第115章 九卿逼宫2378.第378章 是明军干的037 纸上谈兵319.第319章 早朝发难2375.第375章 图上谈兵3258.第258章 驱狼吞虎574.第574章 小药治大病2322.第322章 再胜一局588.第588章 出征620.第620章 盛世初现270.第27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6337.第337章 会算账的才是好官085 各怀鬼胎330.第330章 敏感话题3634.第634章 佛道儒145.第145章 贼大胆482.第482章 群殴343.第343章 海盗出发028 好事多磨221.第221章 意外2477.第477章 海关法079 东林书院2250.第250章 才不配位225.第225章 严惩首恶不问胁从370.第370章 意外收获3212.第212章 夹缝求生339.第339章 那就让明白人算吧034 窝囊太子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497.第497章 钢笔465.第465章 大买卖100 又赢一小局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190.第190章 忍痛割爱330.第330章 敏感话题3618.第618章 父与子318.第318章 早朝发难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661.第661章 凤尾变鸡头201.第201章 敲打第113章 会试和京察2219.第219章 剜肉治疮026 外戚的作用014 咱家的大院子583.第583章 太监监国249.第249章 算账时间4201.第201章 敲打401.第401章 禁和不禁都是生意625.第625章 当堂分赃127.第127章 《半月谈》533.第533章 延绥系125.第125章 先进的不一定好用199.第199章 加快步伐3603.第603章 出关343.第343章 海盗出发282.第282章 该攻还是该守162.第162章 以利诱之116.第116章 九卿逼宫3119.第119章 金榜题名627.第627章 朝鲜李朝2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580.第580章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067 漕运620.第620章 盛世初现589.第589章 滦州基地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353.第353章 损失巨大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远3313.第313章 水清好还是水浑好259.第259章 天高皇帝远178.第178章 粮荒3416.第416章 三大营的覆灭012 沈大学士501.第501章 趁热打铁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热血513.第513章 不择手段412.第412章 京城保卫战7033 最是无情帝王家309.第309章 南海匪患8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547.第547章 落幕659.第659章 不详之路211.第211章 穷用硫铁富用硫磺078 东林书院324.第324章 产能不足239.第239章 决战紫禁城第108章 摊牌030 李贽531.第531章 何为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