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山东危局

?领头的军官对袁世凯在马上行了个军礼,告诉他郭总督战官随后就到后,便率领人马列队在一旁静静的等待。方才还嘻嘻哈哈满不在乎的这帮大爷在听到口令之后,立刻象换了个人似的,行动起来干脆利索绝不拖泥带水,跟刚才那副懒洋洋的样子相比,现在的他们仿佛一下凝聚成一柄闪耀着寒光的利仞!

郭松龄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的有些昏暗了。没有过多的寒暄,郭松龄仿佛不知道袁世凯在这里等了半天似的,他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态让袁世凯彻底明白了,敢情他手下的那副德行都是从他这儿学来的。

不过引起他的注意的,却是从车队的马车上爬下来的各位大老爷们。有那么两位,袁世凯还是认识的。这两位可是山西鼎鼎有名的大财主啊,怎么会在郭松龄的队伍里?看他们那表情,恐怕是很不情愿吧?

郭松龄对此却是毫不讳言,他微笑的对袁世凯说道:“眼下军饷物资粮草弹药都消耗很大,这些乡绅忠君爱国,都愿意捐献财物资助抗敌之军,只是目前局势混乱,我担心他们的安全,所以请他们一同到山东来,等形势好转,便派人送回去。袁巡抚对此,可有什么意见吗?”

袁世凯愕然的呆了半晌,“这可是云帅的意思?”

郭松龄抖了抖大氅上的雨水,毫不在意的说到:“我家大帅之说尽力收集粮草以解燃眉之急,大帅他日理万机,郭松龄该为他分忧才是,怎么能拿这种小事烦他?”

袁世凯面沉如水:“我猜你家大帅必然不知此事,若他知晓,定然万万不准阁下如此行事的——郭大人如此行事,就不怕有人说你纵兵为祸,置朝廷律法于不顾吗?”

“法?”郭松龄愣了一下,他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词,很快那种满不在乎的笑容又浮现在郭松龄英俊的脸上。“我是朝廷总督战官,战区之内,下官皆有便宜行事临机专断之权,山西比邻直隶,自然也是战区,在这里,我郭松龄的话就是法——我又违的哪门子法?”

“郭大人。”袁世凯盯着郭松龄的眼睛缓缓说道。“你我虽然并未深交,但下官与大人的上司林云大帅却是生死之交,有句话不知道袁世凯当不当说?”

郭松龄面容一整,肃然对袁世凯深施一礼:“松龄知道大人与我家大帅乃是结义兄弟,松龄视大人便如我家云帅并无二致,大人有什么训斥,请说便是。”

“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袁世凯沉声说到。“阁下可知道,我大清立国之本,乃是江南漕运,而历来漕运皆是靠山西银号代为周转?”

“松龄也是刚刚知道,不知大人说这些干什么?”

“三百年大清,晋商就做了二百年皇家买办。”袁世凯脸色越来越沉重。“长此下来,晋商已远非富可敌国所能形容,根据去年户部的邸报来看,仅太原府本地票号所发的银两,便是我大清当年税收的一半!要知道,山西银号遍布全国,若是总和相加,只怕抵得上大清十年财政总和!”

“怪不得这些老西如此有钱呢!”郭松龄一拍大腿,满脸的恍然大悟,随即又后悔不迭。“早知道这样,该让兄弟们放自信点才是,结果草草过境,才捞了这些一点!”

“你!”袁世凯已经面色铁青,他压住气,继续说到。“你可知道,今日之战,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军百战方能克敌,而期间所花柴米钱粮,则须全国士绅倾力相资,更须这些晋商的支持!”

袁世凯已经是神色俱厉:“你今日所作所为,无异于杀鸡取卵!表面上你是占了大便宜,可是你可曾想过,你此举却寒了千万士绅之心!大军前途何在!”

面对袁世凯的斥责,郭松龄眉毛也不抬一下,他淡淡的说:“杀鸡取卵?松龄只知道,若没这些卵,洋河前线的弟兄就要饿肚子了!”

“洋河前线若有不测,还谈什么晋商的支持?列强十万联军只要过了洋河或者平了山东,那不出三天就能打下整个山西!到那时,这些财主老爷们只有花银子买他们的老命了——那还要看洋大人高兴不高兴!”

“可是这些糊涂蛋居然连这点都想不明白,我家大帅在洋河舍生忘死的替他们保的全家平安,而这些只知道捞钱的肥猪,居然连一毫银子也不想出!”郭松龄冷笑着,他洁白的牙齿泛着冷光。“松龄眼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朋友,一种是敌人!这种国难关头,没有第三条路好走!既然他们不肯跟我郭松龄做朋友,而我郭松龄又不想跟他们做敌人——那就只有帮他们开开窍,逼得他们站在我们这边了!”

“至于寒什么士绅之心……”郭松龄轻蔑的一笑。“我只知道,这天下都是打出来的,没听说是靠谁选出来的——我郭松龄需要完成云帅交代的任务,需要让我的兄弟凯旋而归,但是我从来就不需要这些肥猪的爱戴与拥护!——老子的驳壳枪就是真理!”

郭松龄对袁世凯躬身一拜:“如果袁大人担心松龄此举会牵连大人,那就请大人装作不知此事,而得来的银子依旧如数送与大人作为军资——日后若有什么变故,郭松龄自然会一死以谢天下,必然不会连累云帅与大人的清誉!”

他不等袁世凯说话,用冷静而又沉着的语调继续说到:“山东危局一日不解,云帅那边也就一日不得安心,我此次本是奉云帅之命来请袁大人施以援手的,但是日军突然进袭山东,恐怕云帅之前的计划便行不通了。”

袁世凯沉吟片刻,他翻身下马,马弁忙跑过来接过缰绳。

“荒山野岭的,没什么好招待,酒嘛还是有的,郭大人,请。”袁世凯在自己的大帐前站住脚,伸手请道。

“袁大人请。”话是这么说,人却老实不客气的先进了帐。

袁世凯借着油灯那昏黄的灯光看着郭松龄,说实话他现在很不喜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那种傲气,目中无人顾盼自若的神态,都让袁世凯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不得不认真考虑眼下的形势,这个年轻人的到来,也许是值得高兴的。

日军在登州和莱州登陆以后,与天津方向的日军分成四路大肆向山东腹地推进。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他原本以为,排挤出义和团在山东的势力之后,自己能够保证山东不受八国联军的侵袭,然而八国联军没来,日本的“山东特遣军”却来了。

在丢失了青州以后,袁世凯开始感觉到日军的野心并不仅仅在于山东了,或者说,他已经认识到日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将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

对于英国和德国领事的抗议,日军并没有当回事,这是袁世凯在请求两国领事对日军施加压力后得到的回答。当然在军事上,袁世凯还有另一番打算。他一面收缩兵力向后方退却,一面准备随时打击深入最远的一路日军,而恰恰在这个时候,郭松龄带着他的人马来了。

“其实说起来,郭总督战官来山东,已经是帮老哥一个大忙了啊!”袁世凯笑着端起了酒杯向郭松龄示意,然后一仰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总督战官,后卫的车队到了!”门外传来郭松龄部下的报告声。

郭松龄掏出怀表,脸色顿时冷了下来。“迟到了半个时辰,哼,这帮兔崽子越来越不象话了!”站起身对袁世凯抱拳道:“袁大人,多谢款待,恕我先行告退。”说罢便噔噔噔的出了门。

门外风雨依旧。

一队衣衫不整的官兵静静的站在道路两旁。

第26章 我的理由第31章 前进吧第4章 残酷还是温和第51章 钢刀为谁而拔第29章 奇怪的不安第72章 各怀鬼胎第23章 风云遽起上第44章 洋河绞肉机七第32章 含糊的承诺第64章 克拉克上任第30章 突然受召第32章 含糊的承诺第5章 军校扩招第23章 风云遽起上第26章 我的理由第4章 新军八策第20章 游击战战略第18章 救人救己第30章 突然受召第21章 补天工程第44章 觉醒吧睡狮第70章 失职没有理由第12章 暗流上第39章 洋河绞肉机二第12章 跟着巫婆跳大神第11章 两手都要硬第17章 劫眼弃子第21章 捂盖子第22章 冷血郭松龄第16章 还是有内鬼第35章 需要解释吗第46章 洋河绞肉机九第36章 岛战烈焰一第1章 我心如铁血如潮第29章 狂飙突进二第19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7章 新军新气象第31章 血战松树塘中第82章 血战第33章 友谊之手第51章 钢刀为谁而拔第34章 一相情愿第19章 钢盔是怎样炼成的第13章 请君赴宴第7章 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第58章 民不畏死第36章 狂飙突进九第10章 穷则思变第41章 天牢里的标准间第38章 洋河绞肉机一第73章 火锅作料第13章 暗流中第7章 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第71章 隔岸观火第30章 突然受召第2章 机会来了第20章 铁骑狂飚第32章 含糊的承诺第63章 军事史学家们的困惑第38章 洋河绞肉机一第11章 两手都要硬第4章 这就惦记上我的人了第19章 斩首行动第14章 一个海盗头的诞生第23章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第6章 我闯祸了第24章 前往战争中的德国第7章 和我讲数上第29章 狂飙突进二第78章 上帝安排的命运第39章 逃不掉的黄海海战中第22章 暗战第三季第53章 你到底是谁上第57章 人质危机第5章 军校扩招第84章 京城兵变第21章 捂盖子第32章 含糊的承诺第38章 岛战烈焰三第65章 奇怪的队伍第30章 狂飙突进三第6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0章 逃不掉的黄海海战下第12章 跟着巫婆跳大神第26章 好戏连台中第24章 前往战争中的德国第36章 始料未及第22章 冷血郭松龄第3章 刺林案第11章 合作合资第44章 洋河绞肉机七第75章 欣赴戎机第26章 好戏连台中第24章 风云遽起中第14章 一个海盗头的诞生第30章 狂飙突进三第7章 新军新气象第49章 天助我也第24章 改变还是创造第9章 两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