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骑兵

封赏,宣传,造势,征兵……

这一连串的动作背后,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注意。

苍国朝廷中的各个官员,已经察觉到了一些战争的味道,因为当初无论是驰援申国还是北伐郑国,在战前都是如此作为。

只不过,相较于前面两次,这次更为平缓而已,无论是军队还是战略物质的筹备,都十分的隐秘。

要跟大盛国开战了么?

官员们的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如果要开战的话,苍国的敌手只能是大盛国。

苍国目前有八万士卒,要是再征兵,就将突破十万,以三百万余人的国家,在太平年代养这么多的军队,这是极为反常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要开战了。

这样的一个猜测,令各国商人焦躁不安,因为历来战乱之中,都是毫无人性和规矩可言的,特别是他们这些富商,在战争中没有任何保障,被军队掳掠之后,再随便找个借口说是死于战乱,便可以轻易的搪塞过去。

于是,一些商人开始打退堂鼓,利益虽大,终究不如小命重要。

就在外界猜疑不定的时候,苍国的朝廷下发了公文,称只是为了防御需要,这才打造一支全新的军队,苍国只有军队强大了,才能保证国内稳定,为各国商人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无可挑剔的理由。

这样一来,皇城中的异议之声总算是稍稍平歇。

至少,从目前看来,苍国和大盛国确实没有开战的理由,两边的实力也有很大的差距。

再说了,以苍国目前的兵力,放在各大诸侯国那也是垫底的存在,就以大盛国这个中等国家来说,摆在明面上的兵力就有五十多万。

更重要的事,目前各国普遍实行预兵制度,就跟后世的预备役差不多,那些退伍的兵卒和一些受到训练的官府军队,全都登记在册,一旦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就会征召起来,快速拉起一支新的军队。

听起来,似乎与农民兵制度差不多,但是在士卒的素质上和规则上,天差万别,

可以说,预兵制度就是农民兵的升级版,一旦组建起来,其实力不比现役正规军弱多少。

所以相比之下,苍国的实力并不强,不可能刻意挑起什么战争。

征兵所带来的影响,一下子弱化了很多。

就在苍国皇城沸沸扬扬的时候,四大军团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造。

首先,就是扩编。

四大军团的编制,由五千人扩编到了两万人,将郑国归顺的义军以及新征召的士卒一起编入。

其次,是军种整编。

众所周知,在北伐之中,出现了两种很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械,那就是投石车与连弩,见识到这两者的威力之后,各大军团将军的一番讨论后,建议在四大军团中,各置一支械战队,以操控连弩和投石车为主。

此项建议,得到了杨沐的支持,于是下令工部加紧赶造这两种军械,在四大军团中,各置一支三千人队,命名为战械队。

最后,便是新增军队的事了。

这是一支全新的军队,由四大军团中抽调的精锐形成骨干,再在新兵中挑选出勇猛的士卒组成,经过多方面的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加入。

筛选条件是,年纪在四十以下,身长在七尺五寸以上,体魄健壮,超过常人,矫捷灵便,进退周旋,敢于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

相对于其他的四大军团的规模来说,这个军团并不是很起眼,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人。

但是,打造价格之高昂,却是四支军团的总额!

它被命名为——麒麟军!

它并不是一支常规步兵军队,而是一个全新的军种——骑兵!

本来,各将领对其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在各国的战场上,马匹更大的作用是一种灵活代步的工具,两军交战之时,其发挥的作用很小。

这也难怪,就如同古代的中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华夏大地也并没有形成骑兵这样一个军种,直到赵国凭着骑兵强势崛起,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修高阙为塞。反灭了一直欺压它的中山国,赵国的骑兵部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各国才开始重视,望风景从。

战国时,骑兵是作为步兵的辅翼力量,配合车、步兵深入长驱,绝敌粮道,追敌败兵,或袭击敌人之两翼,或掩袭敌之前后,成为了当时一支最活跃的军事力量。

直至魏晋南北朝,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骑兵的运用达到了更高峰,交战各方都大规模的使用骑兵,骑兵成为战场上的最重要的兵种,骑兵也发展到了重骑兵的时代。

由于不断的和北方游牧民族发生军事碰撞,骑兵就得到了非常大的延续,也在这个时期,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应用于战争——马镫。

马镫可以说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

马镫的出现使骑兵的近距离格斗战更容易,有了借力之处,有利于骑兵的长距离行军,能更有效的发挥出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强的优点。

于是,直接导致了西方出现了骑士,东方出现了骑兵军种,重骑兵一度甚嚣尘上。

在隋唐之后,骑兵是否强大,已经成了一**队的重要衡量标准。

就比如宋代,西北的产马地区基本丢失,所以宋无论是通过在边地买马,换马或设置监牧,或者王安石变法,始终都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从来都没一支强大的骑兵,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按在地上摩擦。

然后到了蒙古,再到满清入关,骑兵的强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面战场上不善于马战的汉族军队基本上只能靠兵力和人数勉强抗衡。

历史上,“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顺口溜,并不是空穴来风,这里说的满族军队,就是指骑兵。

当然,这一整套道理,杨沐没法跟将军们说清楚。

但是,事实可以证明呀!

于是,一场怪异的比试,出现了。

第611章 准备第211章 与洞国合作第522章 父与子第102章 叛乱之后第32章 鱼得水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393章 半喜半忧的邵国第285章 火锅外交第145章 会见第447章 交易(下)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第612章 懵了第107章 君臣谋算第142章 申国之变第458章 重骑兵!第358章 天子出现第521章 两皇谈心第392章 矛盾第526章 勾心斗角第513章 访问武国第69章 小鸟医人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第575章 莽国覆灭第96章 民间反应第576章 欲取晋第398章第31章 奇人军师第518章 火药?第510章 塔防?第171章 长春功与素女功第493章 蒸汽运兵船第94章 还就抢定了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197章 诸国伐魏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24章 新式练兵法第197章 诸国伐魏第302章 布局出兵第303章 君臣异论第459章 苍国真面目第99章 现身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487章 云国皇帝驾崩第23章 失职领罚第448章 熊敏讷的憋屈第360章 跪下第503章 战书第547章 接见第429章 参观新都第501章 将计就计第136章 局势大变第490章 留给陛下的时间不多了第152章 聪明的女子第284章 进击的火锅第3章 神仙显灵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第390章 女帝沉沦第350章 阮国女帝抵达第492章 运兵船第531章 魏军气恼第146章 对皇族的处置第543章 神威第560章 货币战开打!第47章 溃败第203章 边关大捷第1章 我是皇帝第209章 生擒第273章 新版投石车第51章 奔袭粮草第193章 软禁?第503章 战书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战第136章 局势大变第551章 杀使臣第396章 割地赔款第287章 特殊的礼物第196章 会盟大典第604章 血战前奏第435章 何去何从第179章 麒麟军第545章 反应第69章 小鸟医人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374章 营中兵法第35章 御驾亲征第130章 九十万两第505章 爸爸终究是爸爸第346章 天子之剑第287章 特殊的礼物第445章 信念崩溃第577章 太子历练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205章 决战之前第16章 皇城沸腾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193章 软禁?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207章 败逃第557章 功勋爵改革第110章 战前巡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