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邦交

诸国结盟,共伐魏国,这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没有人管到底是不是魏国挑衅在先,反正自从大礼王朝衰败以来,各国为了兼并之事,已经没有了礼法可言,出师有名已经算是讲究的了。

以晋国为首,一共是七个国家表示要出兵,其余几个小的附属国,也原意出钱出粮。

至于出兵的数量,哪怕是排除晋国这个主力在外,都达到了上百万。

在这个纷争不断的乱世,战争对于诸国来说,就犹如老百姓的一日两餐一样,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了,今天是这一国的百姓,明天又成了那一国的百姓,飘摇无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特别是老百姓,几乎已经麻木了,当兵打仗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底层的百姓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过几天安稳日子,仗打完了之后,无论成了哪一国的子民,都能够吃饱穿暖,寿终正寝。

毕竟,像苍国这样保持过三十年和平的国家,几乎已经没有了。

这一次会盟,晋国作为盟主,表现出了很强的手腕。

最高明的一招,就是不费一兵一卒,将大部分的诸侯国拉到了自己的阵营,启动了新一轮的兼并潮。

伐魏之事非同小可,以至于晋国皇帝没有时间一个个会见诸国君王,杨沐作为一个小国的皇帝,被邀请了半个月后的宴席。

这半个月的时间,杨沐当然不能虚度,于是和苍国周边的各国皇帝,基本上都打了一个照面。

其中,苍国南方的隆国、竹国、旦国、唐国、许国等这些国家,对苍国的态度都非常友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苍国与这些国家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而这些国家对于苍国的友好,主要也是来自于刚兴起的书籍和纸张。

到目前为止,苍国的财政收入来源,已经从农业税收,转变成了轻工业出口。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书籍和白纸。

书籍这种东西,可以算做是奢侈品,就算是贵族也不一定喜欢,购买的次数有限。

但是大白纸,就可以说是刚需了。

各国从贵族到朝廷官署,无不将大白纸奉为神物。

很多国家的典籍和史书,都已经开始安排人更新换代了,采用大白纸誊写封藏。

于是,南方的几个国家的皇帝,都建议杨沐开辟苍国通往南方的商道,加强商队方面的合作。

说实话,杨沐对此也有些讶异。

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的商队经过盛国,与苍国通商。

他也没有意识到,苍国所产的纸张,在南方的这些国家,也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也就没有想过在南方那些山沟林壑中开辟什么通道。

但是如今看来,似乎很有必要。

各国皇帝都有与苍国通商的愿望,一旦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商道,不仅意味着能赚到更多的银钱,而且更具有战略意义。

就比如中国的抗战时期,沿海都被日军封锁了,一条山沟沟里的滇缅公路,成了一条中国抗战的物资补给线,也是一条生命线。

苍国如果在南方开辟一条类似于丝绸之路的商道,那么实力必将大增,在与盛国交战时,也更有底气。

于是,在杨沐有意的推动之下,邦交由此打开,与各国签署了大量的盟书。

以至于杨沐开始后悔,这次会盟之时,竟然没有带几个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官员过来。

就在杨沐以为自己此行已经圆满的时候,阮国女皇发出了邀请,在大鸿胪寺馆内的一个阁楼里,两国君主对坐在一起,开始上一次未讲完的故事。

杨沐非常的讶异,没想到一个花木兰的故事给阮国女皇的影响这般大,于是他把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也给讲了一遍。

当然,这只是前奏,真正的主菜是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中,又主要以书籍和白纸为主。

对于阮国的这个女皇,杨沐一直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以阮国的实力,在各大诸侯国中,排到前十不成问题。

这样一个大国的皇帝,能够放下姿态,与自己面对面的商谈两国合作,目光不是一般的毒辣。

wωω ✿ттκan ✿℃o

因为,哪怕别的国家看出来书籍和白纸的巨大经济效益,也没有深入的剖析它们的战略意义。

但是,阮国女皇考虑到了,而且是开门见山,愿意付出大代价,购买苍国的造纸技术。

杨沐一口回绝。

开完笑,造纸术可是苍国目前最先进的技术,而且还是比蔡侯纸高级得多的存在,凭借这一项技术,苍国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垄断个几百年绝对不成问题。

将造纸术卖给阮国,这不是杀鸡取卵么?

阮国女皇显然也没抱着太大的希望,主要以试探成分居多,见杨沐一口回绝,便退而求其次,要求与苍国展开国家层面的合作,并且允许阮国商人享受等同于苍国商人的待遇。

从整个大礼王朝的疆域来看,阮国和苍国不远也不近,商队赶路的话,三个月可以一个来回,大白纸的采购完全没有问题,如果和苍国展开合作,将进货价压低,同时得到优先权的话,那么阮国可以由此节省一笔很大的钱。

再就是,国家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一时的,只要没有决裂,合作一般都会一直维持下去,阮国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大白纸这么简单,苍国若是有其余的好东西产出,阮国也能够更方便的得到货物。

对于这个合作要求,杨沐当然是欣然答应,一个国家的采购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就算是十支商队都比不了,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些资源,比如马匹和铁矿石之类的,商队根本供给不了这么多。

涉及到国家结算,当然不能用银子当货币。

于是,两国皇帝达成了合作,所有的货款一律以马匹抵充,另外的话,两国再各自派出十支商队维持正常的往来,阮国内的民间商队,在以后的交易中,不仅仅能够享受优先权,还能得到一成的价格优惠,在商人的地位上,与苍国本国商人相同。

例如,阮国商人要在苍国购置宅邸,或者说是开什么店铺,或者雇佣工人伙计,税费都以苍国本土百姓为标准收取,享受同等权利。

接着,杨沐主动拜会了洞国的皇帝。

可以说,这次的会盟之行,有一半的目的,是为了与洞国皇帝见面,建立邦交关系。

洞国的皇帝约莫五十岁的样子,头发稀疏,大腹便便,周围有一群庞大的侍女服侍,一看就不是什么勤政的君主,顶多也就算是中人之姿。

洞国和盛国相争了几百年,从两国的皇帝对比,洞国可以说是完败。

对于杨沐互为援助,共同打击盛国的提议,洞国皇帝有些犹豫。

正是这一犹豫,让杨沐的心有点沉。

第293章 晋皇态度第555章 黯然第308章 成功第95章 夺位阴谋第331章 丧家之犬的晋国皇帝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254章 预备役第285章 火锅外交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第124章 围城第464章 碾压二第590章 东巡第247章 合议第518章 火药?第157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第277章 无情屠杀第306章 渡河战役打响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316章 主次第442章 天子玺第505章 爸爸终究是爸爸无标题章节第559章 康国对峙第378章 机关第452章 楚国的无耻行经第188章 会盟之期第218章 郡县第214章 盛国使臣第434章 苍楚决裂第534章 战前布局第145章 会见第142章 申国之变第364章 粮食问题第26章 谋划新军第477章 楚皇入苍第387章 谈条件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258章 卷轴第556章 民心与离逝第259章 三国使臣觐见第57章 偷窥第11章 战争赔偿第355章 败露第21章 与皇后做个交易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142章 申国之变第487章 云国皇帝驾崩第67章 太极第458章 重骑兵!第107章 君臣谋算第143章 尘埃落定第377章 工业城第539章 浩浩荡荡第490章 留给陛下的时间不多了第460章 苍楚宣战(二)第543章 神威第580章 晋降第336章 族议第192章 风云诡谲第104章 大苍律令第542章 重创第556章 民心与离逝第149章 贫民窟第349章 远交近攻第576章 欲取晋第570章 康国大势已去第454章 楚皇的愤怒第290章 剑击比试第379章 参观完毕第483章 密信第271章 毁约第542章 重创第311章 不对劲第69章 小鸟医人第368章 军种与军团第451章 没有资格的楚国商队第478章 惊天巨变第540章 排兵布阵第527章 攻城第165章 焦急的异国商人第105章 小太监第15章 政令推行第207章 败逃第62章 欲封爵第554章 讲个故事第379章 参观完毕第232章 洗劫皇宫第216章 皇子名钧第355章 败露第281章 对策第455章 万喜的忧虑第400章 后撤之计第339章 伐晋终结第579章 晋国惊第40章 我们投降吧第149章 贫民窟第396章 割地赔款第47章 溃败第161章 划分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