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阮西琼的野心

阮军完全慌乱,匆忙间想也不想便让人各率十万大军据守南北两侧,诱使司马宏大军从中央山地进兵,想要南北夹击合围苍军。

不想分兵刚完,阮军就因为雪地的关系,行动大为迟缓,堪堪离营尚未展开上路,黑森森的铁甲大军已展开成巨大的扇形从辽阔的山塬逼了过来。

两翼铁骑包抄,中央步军在漫天箭雨后强力冲杀。

如此不到两个时辰,阮军全线溃退,宁莫当场战死。

赵军溃败之际,早有准备的刘丁山立即掩杀。

阮国最后一支精锐大军,自此尸横遍野彻底溃散。

早在司马宏大军逼近,两方夹击之际,阮国内就已经收到了消息,明白阮国大势已去。

所以,在司马宏刚一取得优势的时候,很多世家大族就开始了谋划,广积粮草和金银,以图日后向苍军献降的时候,能有一个好下场。

世家大族们相信,苍国若是要吞并阮国这样一个大国,绝不会在灭国之初,就弄得麻烦重重,这样不仅仅是让苍国皇帝没有颜面,而且增加了苍国统一天下的难度,阻挡了其浩浩雄心。

唯其如此,大战刚开始,很多世族就已经做这两种打算了。

很多阮国的老百姓更对于灭国之战无感,几经沉浮,他们从各自的国家变成了阮国的臣民,实际上对于天下大势并不关心,想要一群在地里种田,一辈子没出过村镇,不知道皇帝是谁的老百姓谈及爱国?这简直就是一句笑话。

阮国朝堂,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以皇族为首,大臣们为辅,主张抵挡苍军。

一派是以世家大族为首,国内贵族们纷纷响应,恳请归顺苍国,换取有条件投降,保住皇族和贵族的利益。

双方各自的利益纠葛且不提,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阮国已经组织不起多少力量抵抗了。

粮草什么的暂且不提,世家大族若是上下一心,凑出来一些还是可以。

主要就是兵将。

组织起一支大军可不仅仅是拼凑人数那么简单,临时征召建立的军队,只能叫做乌合之众,唯有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协同作战,才算是一支经打的军队,尤其是面对强大的苍军,兵将素质要非常好才行。

匆忙之间,根本不能成军。

也就是说,如果前线军队溃败,阮国已经没有能力抵挡苍军了。

而前线的军队会不会输了?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因为自从被苍军截击了粮道,在行军速度上一直弱上许多的阮军,根本无法奈何刘丁山所率领的十万大军,粮草运输极为艰难,只能通过小线路补给,军中早就因为缺粮而人心惶惶,大雪封山,只是勉强支撑罢了,一旦遭遇大战,在两方夹击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赢的可能。

基于此,早在阮军没有溃败之前,就有不少世族在准备后路。

如今,前线阮军已经溃败,朝堂内的投降派自然更加的多了,就连一些皇族和王族,也有所动摇,觉得该向苍国投降,以保住自身的荣华和优势。

此时,司马宏率领大军已经逼近了阮国腹地的福安城,得知阮国女帝在组织大军布防,便立即做下了决断,让麾下各路兵马逐一拔除阮城之外的城邑,使阮城成为彻底失去外力救援的孤城,夺城时日根据阮国内的具体反应而决定。

部署妥当后,司马宏率领大军直接横断了援护阮城的几路府兵,只差一步就可以逼近阮城。

针对阮国的特殊情况,攻破阮城已经不是目标,而是要将阮国女帝和皇族一望打尽不留隐患,所以策略就是不求快,唯求稳,见战则战,务求击溃沿途所有阮军,同样也不求下城,唯求败军,争取来两个月之内扫清阮城东境和南境的所有军队。

方略既定,司马宏的特使飞骑日夜兼程赶赴苍城,给苍国朝廷报信。

未几,杨沐的亲笔信就到了:“爱卿目下方略,朕深以为是,灭阮不求一鼓而定,唯求明度时势,大定阮国,明年春夏,再下苦功也不迟,届时朕将亲临阮城,此中的方略,爱卿审时度势,军中自行定夺便可。”

在亲笔信之后,还有一封密信,司马宏打开一看,便觉得有些古怪,而内容上总的来说就是一点——务必要生擒阮国女帝,而且要仔细照料,不能怠慢。

这让司马宏十分疑惑。

在过去历次灭国战争中,也没听说哪个皇帝会被区别对待,就比如莽国皇帝,一头撞在辕木上死了,都没有得到朝廷一封抚慰函件,甚至没得到正名和体面下葬,可见朝廷对于各国皇帝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配合归顺和安定人心固然好,死了也没什么关系。

两者之间,各有长处。

偏偏到了阮国这里,密信就来了,还特地叮嘱要生擒,要仔细照顾不能怠慢。

阮国,与其他的国家有什么不同?

难道,就因为阮国皇帝是个女的?

司马宏左右觉得没猜到点子上,便也不深究了,为了不耽误时间,立即命人抄写了几份皇帝亲笔信,飞送给了麾下几员大将,嘱咐他们不能骄躁夺城。

月余之后,一支五百多人的文官队伍乘坐马车,进了福安城。

晚上,司马宏举行了军宴,派这五百文官进驻各座夺来的城池,守境安民,意在通达政事,接掌要害府库并谋定郡县设置,不使贡献的阮地陷入到混乱无治之状态。

司马宏心里知道,阮国的覆灭已经是铁定的了,阮国是魏国的一个唇齿屏障,理清阮国的根基,天下几乎就要大定了,接下来切断阮魏两国的联系,以如今苍军的势头,要想在一年之内灭了这两个国家,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

大年过后,阮城陷落了。

阮城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在苍军的威势之下自己坍塌的。

面对各方的夹击,阮国腹地的阮军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将领军防守阮城,更兼前线主力大败的消息迅速传开,阮军顿时乱得没了章法。

事实上,阮军主力溃败之后,仍然能够重新集结出三十万左右的大军,这股军队就算是不能够与苍军正面对抗,但是阻挡几个月不成问题。

若是阮国庙堂清明,在苍军开进之初立即将全部阮军集结,交由有能力的大将对抗苍军,阮军在兵力上并不差多少,还占据地利的优势,苍军灭阮实在是一件难事。

然则,阮国政事昏昧,自从苍军一路高歌猛进后,阮国朝堂就陷入了主战派和主降派两方的交锋,相持了一个多月,便是阮国女帝都一心只在平息内部纷争,避免那些掌权的皇族分裂发难,不奉诏命不受调遣。

此间全部原因,在于阮国多年的政治格局,以及苍军故意利用了舆论,宣传扩大战果,加剧了阮国上下的恐惧心理,所以苍军的几路大举猛攻之时,阮国内残余的阮军依然陷于一盘散沙之态势。

便是在此时,武国也有了反应,似乎是明白了苍国的大势,也算是一种表忠心之举,一边给苍国觐献国书,一边派兵咬住了阮国的北部边军。

本来,阮国北部的各路府兵以及镇守在武国边境上的边军闻讯后,是想要南下勤王的,但是这一下,被武队死死咬住,根本动弹不得,反而经过几次交战后,还被截杀击溃了一部分军队。

所以,到了开春之时,阮城的外围驻军城邑全部被苍军占领,几乎没有一座城池做坚壁防守。

如此,苍军如同无孔不入的水流利剑,一下子就将阮城淹没。

阮城事实上已经成为孤立无援的岛城。

阮城被破后,包括阮国女帝阮采蕊在内,大部分不想投降的世家贵族,都携卷金银等西逃了。

西逃,当然不只是逃命,更重要的是要凝聚人心,寻求再战。

同时派人游说武国,联系魏国,做最后的挣扎。

便是这个时候,阮军仅存的一名大将阮西琼,秘密给司马宏写了一封信,以皇室的身份对苍国投降,但是作为条件,要让苍国封其为王,如此可以倚仗大军,挟持阮国皇室上下,一起归降苍国。

这意味,很明显。

阮西琼此人,当初在伐晋之战的时候,还是刚刚显名,被阮阜宁压着一头,算是比较低调。

宁莫率领大军在前线溃败之后,他便是阮国内残存不多的大将之才。

因为皇室身份,他自然成为了统兵之人,负责抵御苍军。

然而,此人这一封信,明显是要将阮国皇室给卖了,换自身一场荣华富贵。

或者说,他想要夺取原本苍国准备给阮采蕊的待遇。

而且,野心更大,他想要王爵!

要知道,苍国这些年以来,还从未有授予过王爵,便是朝中资历最老,如今依然兢兢业业在前线指挥战事的卫忠全,也只是一个公爵而已,还是没有封号的公爵。

阮西琼此人,一开口就是要一个王爵!

凭什么?

其余那些国家的皇帝投降,都只是授予侯爵而已,阮国纵然特殊,投降干脆,但是顶多一个公爵就了不起了,凭什么狮子大开口,索要一个王爵之位?

这其中,威胁之意也很明显了。

不给王爵,就不投降,大家继续互相伤害。

给了王爵,立即率领的军队投降,阮国尽入囊中。

司马宏气得想摔东西。

老子南征北讨二十几年,都还只是一个二星公爵呢,你一个阮国来的降将,凭什么想靠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主子,获取一个王爵?

贪得无厌!

但是,平心而论,如果真的用一个王爵之位就将阮国吞并,避免了无数的流血牺牲,那是极为划得来的。

正是因此,司马宏没有擅自做主张,决定将书信送回到新苍城,交给皇帝陛下定夺。

杨沐看得咬牙切齿,却是良久无策,这种卖主求荣的奸佞之术,一向被他所不耻,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得先从大局出发。

最后,还是孔尚贤一番话提醒了他:“小人之举,自然要小人之策应对,不妨先假意应承,先得其国,再除其人。”

杨沐哈哈大笑,一语惊醒梦中人。

反正,苍国即将一统,就算是到时候清除一批人,又能如何呢?

那阮西琼正在阮国,投降之前肯定是不能够接受册封的了,到时候真正吞并了苍国之后,再设法除掉他就是了。

当夜回到宫中,杨沐唤来了沈安,秘密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杨沐便下了诏书:“阮国将亡,阮西琼有不世大功,苍国为了表彰其大功,特地赐予王爵之位,以为天下垂范。”

在这之前,已经有秘密大队先行了,去暗地里通知司马宏。

如此做法,一方面是在安抚阮西琼,一方面也是在向天下宣告,让阮西琼走上不归路,要么按照约定投降,要么被阮国皇族忌惮,解除兵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诏书迅速传遍天下,自然也传到了阮国。

一时阮国愤愤然咒骂讥讽不绝,无不视阮西琼为仇寇。

要知道,阮国不投降的这话,苍国就会更加对那些归降的世族好。

这时,逃亡中的阮国君臣,得知了消息之后,就是死一般的沉寂。

只有阮西琼大喜过望,立即带着心腹闯进寝宫,将阮采蕊幽禁了起来,囚在事先预备好的一间密室里。

事毕,郭开又立即赶到各处军营,命令各军投降,同时挟持了皇族和世族,押送到了苍军的阵前,算是正式献降。

皇族和世族们非但没有愤然之色,反倒诚惶诚恐地诺诺连声,引得一片侧目。

入夜,阮西琼大宴,笑不可遏道:“老夫功业就矣!”

“天下奇闻!”

当即,就有忠心皇室正统之人,不屑唾弃。

“一人之力灭一国,天下何人可为?”阮西琼十分认真,反问道。

“害国之道,叛国小计。”

“迂腐!”

简单的对话后,阮西琼就带着从未有过的醺醺酒意纵情狂笑着走了。

之后,便是一阵杀戮。

凡是不臣服于他阮西琼的人,全部斩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c

第489章 楚琼第206章 决战!第459章 苍国真面目第188章 会盟之期第65章 毓灵宫赴宴第212章 报复性的战斗第161章 划分封地第74章 床前明月光第247章 合议第415章 旧武器的二次利用第175章 机械纺织第371章 阅兵进行时(三)第233章 押解俘虏第10章 强推政令第567章 降军成主力第401章 濒临灭国第87章 小村庄的补贴第460章 苍楚宣战(二)第44章 构筑营寨第46章 夜袭之前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第594章 推恩令第537章 朱雀军再溃第431章 迁都第432章 迁都影响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选第489章 楚琼第156章 老嬷嬷第15章 政令推行第599章 旧戏重演第62章 欲封爵第387章 谈条件第125章 伏击第604章 血战前奏第68章 补偿第96章 民间反应第34章 再次沸腾!第615章 比照谋反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168章 商务部的新工作第338章 算计第63章 论功行赏第201章 将帅谋算第499章 六国攻苍第228章 大战落幕第609章 破关而出第360章 跪下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171章 长春功与素女功第539章 浩浩荡荡第186章 为什么要这样做第368章 军种与军团第457章 两军对垒第10章 强推政令第31章 奇人军师第469章 接见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33章 农民起义第42章 收服第152章 聪明的女子第82章 卖个人情第309章 声东击西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10章 老套的伏击第281章 对策第180章 炎国第67章 太极第413章 严华的猜测第209章 生擒第583章 阮军败第143章 尘埃落定第132章 冬阳城陷落第259章 三国使臣觐见第190章 怠慢第551章 杀使臣第4章 城门战局第30章 谈判结盟第422章 鉴赏进行时第553章 货币战的设想第138章 决战开启第161章 划分封地第235章 献俘祭典第543章 神威第43章 积分的威力!第51章 奔袭粮草第56章 天降奇兵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选第494章 投降共识第248章 谈判进行时第250章 喘不过气的盛国第400章 后撤之计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选第440章 废天子第381章 多赢第399章 吴邵之策第67章 太极第267章 辅政内臣第458章 重骑兵!第483章 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