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表态

对于近期内各大厂商纷纷抢滩登陆,大举兴建晶圆厂的事情,老爸范亨也表示了自己的关注,专门找范无病询问了情况。

“这是好事儿啊,热热闹闹的,可以给内地解决不少就业机会的,对于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范无病表示道。

范亨皱了皱眉头问道,“现在据我所知,至少有十个跟晶圆厂有关的项目打算上马建设,难道说IC的市场真有这么大的容量不成?”

范亨所担心的,仍然是一个市场容量的问题,投资这么大,建设这么多的晶圆厂,究竟能不能产生效益才是关键,毕竟这里面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台湾方面对于台积电等厂商投资额度的限制,正因为有了这个限制,所以他们这些台湾岛内厂商在遇到资金障碍的时候,就可以两手一摊,非常无辜地表示,你看,不是我没有钱投进来,实在是岛内当局有限制,我们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作为合资方的大陆厂商必然就需要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就算是如同台积电的公告所称,他们会独资建设一个晶圆厂项目,但是谁又能够保证不会突然因为资金问题而出现一个半拉子工程呢?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当地政斧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是继续以资金投入来支持,还是放任不管,留下一个遗憾呢?

范亨考虑到这些情况,所以就要找儿子来仔细询问一番,毕竟范无病可是实实在在的业内人士,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芯片制造厂,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企业,风头一时无二。

对于老爸范亨的盘问,范无病也是不好说的太明白了,因此他只是回答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家看重的,都是内地的人工成本比较低,即便是像范氏这样的高工资企业,生产出来的成本也要比台湾低很多,所以当他们的毛利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我们的纯利至少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一些。”

“芯片制造业这么赚钱啊?!”范亨听了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道。

纯利百分之七十跟毛利百分之五十比较起来是一个什么概念,范亨显然不难理解,因此才会感到如此吃惊,当然他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也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一旦这么多企业进入大陆之后,是否还能够保持这样的盈利能力?

“那就要看市场竞争情况如何了——”范无病解释道,“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是旺盛的,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毕竟随着IC市场和PC市场的发展,以及新的晶圆制造技术的提升,八英寸晶圆厂的市场究竟有多大,目前还很难判断。”

“你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啊——”范亨听了之后就表示道。

范无病耸了耸肩膀道,“市场的事情,本来就说不清楚,我也不是神仙啊。”

当然范亨问范无病这个事情,也就是关心一下,虽然这不是他亲自分管的范畴,但是总是需要知道一些情况,毕竟他是常务副总理,有的时候经常要出席一些活动的,如果对此一问三不知的话,那就有点儿太落伍了。

从目前来看,山东方面对于晶圆厂建设时最为热衷的。

业内人士在描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时,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是燕子形布局。长江三角洲是燕子头,环渤海湾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是双翅,而西部是燕尾。

在这种燕子形布局中,位于头部的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初步形成了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服务在内的完整的IC产业链,关乎产业发展环境的聚集效应在这里凸显。

在珠三角,以中兴、华为、深圳国微、珠海炬力等企业为代表的IC设计业较为发达。依托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巨大市场,珠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就有了腾飞的翅膀。

但是京城、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组成的环渤海湾地区,与长三角的整体产业优势相比,显然仅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还不能撑起一个有力的翅膀,即使在京城,也只有首钢NEC还有些名声。

也许正是这些原因,激起了山东想要领跑环渤海地区晶圆产业的雄心。

但是,如果没有泰国正大集团的出场,山东对于晶圆制造业的渴望,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他们所能做的一切只能是等待,等待技术,等待资金。

山东有很多赫赫有名的电子产品企业,如海尔、海信、浪潮、澳柯玛、小鸭等等,属于名副其实的电子产业基地,但这些企业需要的芯片大都是依靠进口来解决。

虽然说范氏投资集团也有自己的晶圆业制造基地,但是自身的需求量就很大,再加上范无病并没有急剧扩张产能,所以范氏所提供的供应量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电子企业的需求。

正因为这一点,才让泰国正大集团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向山东有关方面建言,双方合作建一个晶圆厂,结果两边儿自然是一拍即合。

于是,以利益为纽带,一个外资联盟瞬时就形成了,台湾美禄将主要负责提供集成电路设计、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韩国现代将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泰国正大集团则提供部分资金的支持。

但是即便是在山东本地,一些专家们也对青岛将建八英寸晶圆项目不抱太大的希望,在他们看来,青岛要做八英寸晶圆,难度很大,难以想象。

现在无论是京城、上海还是深圳等地的八英寸晶圆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青岛也免不了重蹈覆辙。晶圆项目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氛围,比如上下游产业链的衔接等,这些青岛都不具备。

晶圆产业需要三个方面的要素,团队、资金、氛围,在这些方面青岛都没有优势,还不如济南,因为济南半导体研究所下面现在就有一个四英寸晶圆厂,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做六英寸的应该没有问题。

另外,晶圆生产还需要大量的氮气,氮气一般在钢铁厂都有,济南高新区因为距离济钢较近,这些都比较容易解决。

虽然青岛是电子产品基地,但这些并不一定就是未来青岛晶圆厂的天然客户群,因为最终这些潜在客户选择谁的产品还得靠市场说话,质量和价格才是最根本的,青岛的晶圆厂在这两方面并不能保证就肯定具有比较优势。

按照这样的思路,山东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设想,就是济南也要同青岛竞争,发展自己的晶圆产业。

这样的结论显然也是出于争夺政绩而出现的,不过济南方面的思路也很怪异,他们认为现在不应该赶八英寸晶圆这趟潮流,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以六英寸为突破口。

济南的专家们表示,因为济南现在在经济开发区本身就有一条四英寸晶圆生产线,技术非常成熟,可以比较顺利地过渡到六英寸。根据他们的测算,现在完全可以买一条旧的六英寸晶圆生产线,成本大约在两千万元左右,而且六英寸的晶圆现在还很有市场需求,很适合在济南做。

当范无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面一定有猫腻,这种说法更像是在某个行动进行舆论宣传,六英寸的生产线怎么可能比八英寸的更有市场前景?这简直就是胡扯,骗一骗不明白的外行儿还差不多,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接下来的情况也正是这么发展的。

曾经传出消息,济南高新区与台湾华慧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两亿美元的协议,华慧要在高新区投资两亿美元建设一个晶圆厂,近期目标是六英寸,远景打算是八英寸。

但是,当媒体与济南高新区的有关人士谈起此事时,他们都讳莫如深,不肯过多涉及。

范无病对此比较感兴趣,于是就让范氏在那边儿的人仔细打听了一番,果然发现了一些端倪,原来是有几个年轻人得知济南方面可能有跟青岛比拼的想法,要上晶圆厂项目,就临时拼凑了一个叫作华慧的子虚乌有的公司,想要揽下这笔生意,根据济南方面的当事人推测,这伙人手里有一条二手的六英寸晶圆生产线想高价卖给济南,其实际价值根本不可能值两亿美金。

如此大的投资,和严重不对等的生产线,至于这里面又有什么猫腻,显然不问可知。

事实上根据越来越多的情报表明,这一次无论是政策面还是资金面,或者是积极配合进军大陆市场的台商们,都是有为而来的,在这几个超大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些比较大的利益集团在艹纵着,其中还有几个衙内隐藏在幕后掌控大局。

范无病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更不愿意插手了,毕竟光棍儿不当人财路,英雄倒是好当,正义感也从不缺乏泛滥,但是因为这点儿事情惹得天怒人怨,确实不值得。

其实他也比较能够了解这些人的心思,因为快换届了,如果不趁着现在说话管用,捞点儿养老的钱,等到下台以后,曰子可就不好过了,如今这个时代就是金钱时代,手里面没有钱的话,人家是看不起的,尤其是那些衙内们更是心急如焚,末班车再赶不上的话,今后的逍遥曰子可就没有指望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权力不可能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但是金钱却是实实在在可以造福子孙后代的,关于这一点,大家都已经想的很明白。

范无病已经考虑得很清楚,目前尽管各大电子企业来势汹汹,但是心里面还是都有点儿不踏实的,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范氏会有什么动作,会有什么针对姓的举动。

此前就有人怀疑,其实范氏已经具备了将十二英寸晶圆生产技术投产的实力,只是一直引而不发,主要就是要将八英寸晶圆生产线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毕竟投建一条生产线是需要花很多钱的,范无病不可能肆意挥霍。

但是范氏投资集团从未就此问题做出过正面的表示,公司高管对于这个问题更是讳莫如深,不肯做一个明确的表态,因此引发了媒体对于范氏投资集团最新技术的普遍怀疑,甚至也有很多媒体猜测,范氏的技术并不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高深,只不过是同国外一些芯片企业进行利益交换的结果,才有了现在的八英寸晶圆生产线。

针对这一问题,范无病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时候,做了一些说明,他表示,范氏投资集团并非是依靠技术交换取得现在的成就,在芯片制造业中,范氏是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团队的,而且设计和生产能力同样优秀,八英寸生产线已经做到了完全的自主制造。

对于十二英寸晶圆生产技术的疑问,他也表示,自己的技术团队一直在为此而不懈努力,如果有了好消息的话,自己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大家报喜,同时他也说明了范氏目前所遇到的一些障碍,毕竟研制新的十二英寸晶圆生产线,并非易事,而范氏在这个行业中起步比较晚,无论从资历上来看,还是从技术积淀上来看,都同台湾的电子厂商们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尽管我们面临的障碍很多,同时也会在八英寸晶圆制造方面遭遇更多的竞争对手,但是范氏作为一个国际大集团,并不会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这是可以肯定的。”范无病对央视记者如此表示道。

就在范无病对央视记者做了表态之后,媒体方面又注意到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同范无病合作的台商王荣昌,已经出让了自己在范氏的芯片制造企业中的股权,转而投向其他领域发展。

这个信号让很多人感到,虽然范无病表示会继续坚持在晶圆制造方面的努力,但是范氏在十二英寸晶圆制造方面显然并没有取得突破姓进展,否则王荣昌也不会毅然选择推出了。

如此一来,原本那些存有顾忌的人们,立刻就放心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走不成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四章 酝酿中的怒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还来得及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妖精之野望第八百零九章 赈灾的计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终极核威慑力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运动战第二百三十七章 书托儿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腕们第八百零二章 E时代的婚礼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业与阴谋第三十二章 神医感冒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机下的京城第五十五章 给个省长也不换第五百四十四章 江南省的造车梦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阶段性胜利第五十四章 春晚中的广告效应+第五十五章 做大做强第四百八十章 想办法第四十九章 绝情丹?!第五百二十七章 新时代的御医第一千章 千年龙涎香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语成谶第一百九十章 出离愤怒了第六章 暴走中的范无病第九百三十六章 学会影响别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收购来的大麻烦第三十一章 做或者不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玩出来的航展事故第八十二章 女星(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招聘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睡到哪里?第一章 想要做大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新时代的御医第八十九章 康柏公司的高层来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端手机市场第六十六章 此事最易起风波第四十五章 娃娃亲第九百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十七章 逮兔子往往是一窝端第一百八十三章 阴谋论者第六百九十八章 见到了叶利钦第一百一十四章 倒霉的替罪羊第六章 暴走中的范无病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年的展望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税收漏洞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的气死人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巨头达成的备忘录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走大门也有路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借势发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买画儿第四百二十章 暂且揭过第一百八十七章 捡到了宝贝第四十三章 犹太人统治美国第三百七十九章 冰山之一角第七百四十六章 家传之宝第二百五十四章 精心制造的意外第九百零九章 相谈甚欢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人的内幕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堂里的大火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开眼界第六十二章 十年之积弊《求月票》第五百八十六章 差一点儿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风暴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销涨停板第八百九十一章 疯狂的加油站第三百二十五章 命犯名媛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勤保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大局为重第六十二章 一笔大订单第八十章 记录又被人给平了!第八百零八章 九二一的影响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六百三十五章 看看谁更嚣张一些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裤衩第一千零九十章 低技术的增长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伙儿第五百一十六章 传说和现实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破天也惊第四百七十一章 同西澳政府的浅层接触第一百章 磐石重工的复兴第十七章 熊妈发飙记第二百八十六章 牢骚和务实第六百六十三章 VC、PE和IPO第四十九章 绝情丹?!第一千零七章 找市长还是找市场?第六百一十四章 会场的记者们第一百一十七章 嗜睡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七章 积弊难消第二百零八章 不能只卖电脑第八百八十六章 利益关系第三百三十五章 沙州聚首第七百九十一章 飞回家第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这日子有点儿复杂第七十四章 计议停当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实际需要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医和国学第一百六十二章 实力比什么东西都可怕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