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汴京三国大乱斗(陆)

古人曰:男人第一次正视苍老,就是发现儿子已然长大。

被太医救醒的官家,深觉认同。

别说稳重的长子,便是小九,也已能意气风发的当城放箭,差一点就射死了一代辽帝。

罢了,儿孙既长成,吾辈岂能不服老?

一念及此,心中忽得一句好词:“且贪玉人颜色好,向名花美酒拚一醉——天下事,儿子在!”

吟诵几遍,觉得有了精神,支撑起身体,四下一望,浑身冷汗都出:“谁?谁把我抬回宫里来的?我的船呢?”

房门一开,蔡京、童贯等重臣,潮水般涌进,大哭道:“陛下,龙体无恙乎?吓死老臣也。”

官家一眼扫去,见这些家伙一个不少,微觉安慰:“金兵、金兵不曾打进来?”

“禀父皇!”九皇子赵构的声音,还带着童子的清亮,抢先说道:“儿臣赵构,要弹劾童枢密!是他不顾城外大军,强行令人放千斤闸,一万五千大军,得以入城者不足八百。许多人没死在金狗刀下,反被千斤闸压成肉酱,请父皇诛杀老贼,为屈死壮士报仇!”

童贯大哭:“陛下,彼时我军大溃,金兵奋力抢门,若不是老臣雷厉风行,放了铁闸,如今汴梁已成地狱也!陛下,老臣一生百战,早视死生如无物,也不彼费力杀我,请给老臣一袭甲、一口刀,老臣自去城外踏阵,好歹带几条金狗上路!”

赵官家见他白发苍苍,犹要血战金人,不由泪下,忙叫道:“快快拉住童卿家!”

几个内宦四下扑来,抱住童贯不松。

赵官家这才空口气,怒视赵构:“小九!你有勇武之气,为父很是高兴,可是即便将来为将,也要晓得当断则断!若不是童卿家勇于任事,你我父子性命,怕都难保,你如何竟还怪罪他?”

赵构闻言,激荡泪下,大哭道:“父皇,伱晕的早,不曾见我大宋勇士,如何惨遭金狗践踏……”

赵官家怒道:“胡说!什么叫朕晕的早?朕、朕不过乏了,打个瞌睡!小儿胡言,还不退下。”

赵构委屈至极,大哭而退。

官家摇摇头,望着群臣叹口气:“如今外面,情况究竟如何?”

梁师成忙道:“张俊、曲端、王彦三个,领了一千多残军,杀透重围,望南去了。.刘锜陷在阵后,看不清端倪,生死不知。总之出城一万五千精兵,近乎全军覆没。那娄室又调来五万兵马,如今都在城西驻扎,放言说三天之后,若不割河东路给他,便要打破城子,亲自来问陛下。”

赵官家狠狠一锤床榻:“狗贼!焉敢放此狂言!朕又岂肯割让国土?”

随即冷笑道:“他还想来问朕?他怕是想瞎了他心!太子何在!”

赵桓上前来:“父皇,孩儿在此。”

赵官家拉住他手,把脸一抹,温言笑道:“皇儿,且听为父说来,为父的方才入睡,却做了一个异梦,梦中有三位老神仙,说如今国事不靖,乃是朕德行不修的缘故,因此让朕去他家里烧香祈福,如此自然四海太平。朕不及问他姓甚名谁,便已醒来,只是看他三个形貌略似,大概是兄弟,你可知道世间哪三位神仙乃是三个兄弟?”

本朝崇道,太子自然也熟知道教人物,一时没猜到他爹这番话的缘故,当真寻思了一番,猜测道:“父皇梦见的,莫非竟是三茅真君?”

赵官家连连点头:“是了是了,必是三茅君无疑!既然他三位真仙显灵点化,一番好话,朕却不可不听!”

说罢摆出威严姿态,看向群臣:“众卿家,真仙说朕德行不修,那如何还能坐这龙椅?所幸太子赵桓,人品贵重,才气犹胜于朕,因此朕今日便要传位太子,自领太上皇,前往茅山,烧香赎罪——至于这汴京安危,却要托在新皇和你诸位臣工的肩上也!”

一言既出,满室震惊。

兵临城下,你要退位?

便连当代表演两大家:蔡京、童贯,一时都失去了反应能力,呆呆望着官家。

官家却似拜托了千斤重担一般,轻轻一跃下了床榻,口中轻描淡写道:“朕老啦!世人养儿,皆为防老,如今朕年迈气短,这些国事,自然有太子担起!朕以后花前月下,了此残生足矣。”

说罢走到书桌旁,抽笔蘸墨,寻张白纸,一挥而就:“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吹一吹,手指在一旁敲了敲:“传位诏书在此!”

便往门外走去:“来人,宣皇城司护卫,保护朕去黄河水师……”

“父皇,万万不可也!”

眼见他要出门,赵桓一下反应过来,这个锅又大又黑,这个爹就这般抛给自己,心中岂有父子之念?

他一个飞扑,就地滑出一丈,展开双臂,死死抱住亲爹的腿,嚎啕大哭道:“父皇,儿子何德何能,岂能担当重任?父皇春秋正盛,圣明睿智,国家岂可一日无父皇?”

赵官家见儿子这般不识好歹,心中怒火大炽:若是汴梁破在我手上,我不是成了昏君?就算割了河东路,史书昭昭,我也要和石敬瑭等同流合污,你这做儿子的,上不能分君忧,下不能济父难,岂有孝顺两字可言?

当即冷笑道:“好笑哉!你是堂堂太子,为父退位,你不坐皇帝,却叫谁来坐?快快起来,莫让众卿家笑你无担当!”

赵桓年轻力足,抱紧自不撒手,听他老子说到众卿家,恰好提醒,连忙回头叫道:“众位皆是国家栋梁,难道眼睁睁望着父皇弃了皇位么?快快帮我劝一劝父皇啊。”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都上前来,正要苦劝,官家眼珠一转,立即先发制人:“蔡太师、童枢密,你二人年纪,也该给后来的俊杰挪一挪椅子啦。”

Www _тт kán _CO

蔡京、童贯对视一眼,蔡京率先点头:“陛下奉香,若是别处也还罢了,若说茅山,呵呵,老朽却是最熟悉不过,陛下既要往彼处,老朽不自量力,倒要陪同陛下,做个向导也好。”

童贯不甘落后,连忙叫道:“不止向导,陛下的安全也是万分重要,老臣欲选拔三千胜捷军、三千御林军,沿途保护陛下。”

赵官家三言两语,说服了蔡京、童贯,两个能听说离开汴京,也顾不得许多,反替他来说服太子赵桓。

赵桓却不似他九弟那般大胆,死也不肯替亲爹背锅,只顾抱腿大哭。

一来二去,终于惹得官家焦躁,使出当年蹴鞠技艺,一个“贵妃射箭”,左腿鬼魅一般,折后踢出,正中儿子额头,好大儿脑袋一晃,晕倒在地。

童贯赞道:“好脚法,已得高太尉八分功力。”

官家得意一笑,就当着众臣,呼唤童贯搭手,两个合力,把晕倒的赵桓抬在椅子上,顺手解了龙袍,披在儿子身上,叮嘱众人道:“新皇即位,汝等务必尽忠许国,死心塌地辅佐于他!”

说罢拉着蔡京、童贯,仿佛三只离了樊笼的小鸟,逃出后宫。

这君臣三个,一世合作,端的是默契无比!

无多时,童贯、蔡京,收拾起许多家私,尽数抬在船上,宫中悄悄接出范美人,还有新近受宠的乔贵妃,又在仅剩的兵马中选出六千,一并上船。

这许多事情办好,才不过数个时辰,足见大宋文武双相的老辣厉害处!

赵官家欢喜道:“说来还是朕的本事,前番诓辽人解了围,偏他不曾去远,金人也不敢贸然围城,如此一来,恰让出这条水道,岂不是乱麻中抽出一条生机?”

蔡京满口奉承,童贯则令闻人世崇开船,径直开水门,沿着汴水,向东南去也!

又过一阵,满朝文武,悉数得知此事,纷纷麻了爪。

有些反应快的,立刻打点家私,使出各种解数出城,坐船的坐船,走路的走路,纷纷追着老皇帝南下。

逃得人一多,又把金兵惊动起来,一时铁骑四处,一面追杀逃难之人,一面趁势便来抢城。

却是刘延庆见机不妙,连忙唤来姚兴,领一支军,拼死抵住金兵。

好在金兵也是满头雾水,杀来的人不多,被他二将奋起挡下,硬生生关了城门。

已然逃出城的那些人,可就遭了大劫,一时间,城外一片鬼哭狼嚎,余者这才不敢再逃,纷纷躲回家里发抖。

这一下,消息满城传开,百姓听说皇帝逃了,惊骇之余,一个个魂不守舍,阖家相拥哭号。

那些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们也没了章法,乱奔乱撞一回,自发聚集起来,寻去宫里,找那几位重臣出头做主。

杨戬、梁师成等人,只恨脑子慢,不曾随老皇帝逃跑,此刻浑浑噩噩,失了魂一般。.

最后却是张邦昌挺身而出,带着群臣,抬了赵桓去金殿,扶在龙椅就坐。

苦着脸开口道:“唉,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有太上皇传位诏书在此,便请东宫即位登基罢。”

赵佶赵官家,平生性子温柔,对妻子儿子也一向极好,因此父子之间感情,着实不坏。

赵桓身为长子,自然备受宠爱,却是万万不曾料到,竟然有朝一日,被亲爹这般摆了一道。

他也不过二十一岁年纪,一时间,世界观都崩塌了。.

坐在龙椅上,摸着脑袋上被老子踢出的包,兀自眼泪婆娑,向张邦昌求情道:“父皇都挑不起的担子,我做儿子的何德何能?对了,父皇说小九最像他,不若让小九即位吧?我家兄友弟恭,做哥哥的情愿让他。”

张邦昌苦笑道:“东宫,怕是难能也!九皇子若要即位,才真正叫名不正言不顺,况且他未成年,你做大哥的,岂忍心让幼弟顶缸?太子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就认命吧。”

赵桓听罢大哭,捂着脸道:“罢了罢了,我做,我做。”

就在这大哭声中,太子赵桓,即位登基,群臣们当朝商议了一番,改元“靖康”!

赵桓哭了一天一夜,次日醒来,眼睛都要瞎了,肿得如桃儿一般。

还是张邦昌劝他:“陛下,既来之则安之,要不要当,你也当了,如今正是我等君臣相扶相持,患难与共之时,还需咬牙支撑。”

赵桓咬牙点头:“罢了,无论如何,先守住这汴梁,昨日我听见南面大乱,是谁挡住了金人?”

张邦昌便告知:“乃是刘延庆、姚兴。”

赵桓立刻宣二人入殿——刘光世听说,也大剌剌随着老爹前来。

赵桓问了姓名,得知是刘延庆之子,心想虎父无犬子,便将三人一发重用,任命刘延庆为汴京兵马大元帅,全权守护京师,刘光世、姚兴,都封将军。

刘延庆趁机道:“陛下,前番童贯专权,有的话臣不敢说,说了亦无人信——王焕、张开两位老节度,武艺高强、统军有方,河北之败,不在他二人甚是,全是童贯揽功诿过,才让他蒙冤入狱。”

赵桓听了,恨得咬牙:“童贯老贼!国家至此境地,全是他的过错。朕若死了便罢,若能熬过这劫数,必替天下人杀之!”

遂令人去狱中,放出王焕、张开,让他二人在刘延庆麾下听用。

刘光世见赵桓恨毒了童贯,晓得来了出头机会,当下做雄赳赳之态,昂然道:“陛下勿忧!守城不似野战,我城中兵马虽少,却有百万庶民,可选其壮健胆大者为军,发给兵刃,相帮守城,汴京本是彼等家园,岂有不拼命之理?”

赵恒一听,深觉有理,连连点头:“妙哉!汴梁不止是我赵家的,也是所有汴梁百姓的,如今国已垂危,家岂能免?正是要大家共同出力之时!刘将军,不愧将门虎子,果然腹有良谋。”

刘光世哈哈大笑。

正议论之际,内宦来报,真人郭京请见。

赵桓连忙道:“此人是有绝大本事的,必然有以教我,诸位将军们且去办差,朕去见一见此人。”

回到书房,“郭京”等待已久,见面便笑呵呵道:“恭喜陛下登基大宝!如今局势虽难,然而贫道夜观天象,乃是困龙升天之态,有惊无险,一旦度过,陛下足以与千古雄主并肩。”

赵桓听罢,也觉提气,连连点头:“但愿如真人所言。只是城中兵微将寡,处境着实艰难也。”

“郭京”笑道:“贫道来谒见陛下,正是为此——贫道举荐一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定能为陛下拱卫乾坤!”

这正是:官家退位东南游,新帝登基西北愁。乔道清携插翅虎,金辽且落几人头。

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里第378章 凛冽刀光化血尘第298章 六花四萼震三军第306章 老将夏夜奋短兵第609章 兵发三路西中东第540章 丈夫无悔混江龙第157章 是谁伤了矮脚虎第68章 不如相忘于江湖第569章 西风浩荡菊花狂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贰回 北风荡荡涤魄魂第223章 樊魔王大术惊天第146章 胜负谁言刀剑重第345章 老曹出手破萧干第483章 一枝独秀梅花枪第792章 一战九州四海平(中)第198章 画戟双刀战正酣第163章 高衙内彻底疯狂第50章 武孟德一箭三雕第186章 阳谷三军怒奋兵第696章 第陆佰玖拾贰回 蓟州飘摇烽烟中(上第362章 混世魔王斗萨满(上)第175章 一物必有一物降第610章 暗潮涌动汴京城(上)第309章 两道黑风踏水来第16章 一槊纵横破清风(求收藏求推荐)第600章 第伍百玖拾陆回 厚饷勤练云州军第572章 计中更有计策藏(上)第48章 宋宝莲誓死不嫁第616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上)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300章 童枢密的心腹事第382章 百鬼夜闹平安京(上)第646章 狼烟席卷潼关西(捌)第287章 李怀设下单刀宴第543章 天魔邀战扑天雕第390章 天皇宫里老曹贼第304章 城中尚有三年粮第67章 梁山泊主欲相让第310章 谁把小蛮配阿瓜第768章 神行老曹战欲狂第751章 神箭娘子神力郎第391章 扶桑一梦醒犹香第638章 一声哥哥大过天第295章 童老媪的下马威第585章 此处省略八万字第5章 阳谷县都头武大第606章 一声暴喝赛霸王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222章 水火澎湃魔王凶第427章 五方元帅南离火第166章 鼓上蚤暗盗奏疏第3章 武大痛打西门庆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里第525章 风火轮转消息来第676章 神行蚤单擒辽皇第557章 旋风无声征尘漫(中)第566章 幽州忽报西风起(中)第451章 第肆百肆拾玖回 老曹义救七佛子第145章 江湖际遇各心惊第261章 韩五曹操战六将第687章 应天府斗阵争奇第205章 残月荒郊尸拦人第269章 段二老爷舌如枪第132章 你同我一见如故第571章 我有嘉宾远海归第552章 西风席卷幽燕地(下下)第88章 黑旋风对黑旋风第748章 谈笑间武二用兵第336章 北境风吹雪正狂第304章 城中尚有三年粮第772章 瘦脸虎战武二郎第552章 西风席卷幽燕地(下下)第340章 文恭走马擒大石第524章 青州天下第一府第237章 贺太守当街遇刺第149章 和高衙内做兄弟第725章 龙吟虎啸鬼夜哭(下)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龙飞闹中京第422章 武孟德临湖赋诗第87章 老马归途笑面虎第58章 黑旋风杀星下界第574章 关公庙中批太祖第326章 金铁无声烟火空第731章 闹乱江南第一州(中)第369章 二仙山上起心潮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谁还不曾打过虎第630章 汴京三国大乱斗(玖)第19章 第拾玖回 从此两路各西东第501章 第肆百玖拾玖回 心生悔意武孟德第464章 春风万丈赴林梢第206章 且驱大刀战大刀第760章 贯忠六路伐女直第602章 第伍百玖拾捌回 满地烽火乱人间第362章 混世魔王斗萨满(上)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韩五跨江夺润州(下)第670章 兵锋东指出西京第44章 神算子测字解宋第256章 从此帝姬是弟妹第99章 第玖拾玖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第557章 旋风无声征尘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