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小把戏用上派场

就在袁绍都失望的时候,公孙瓒身后的太史慈突然上前一步,拱手向袁绍轻声说道:“袁盟主,古人云:二强相遇勇者胜!明日的攻城战不论多么凶险,都要按时发动,否则贻误军机,会给其他的盟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机!”。

袁绍闻言,侧脸看着太史慈,用温和的目光示意太史慈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公孙瓒也扭头看着太史慈。列席上的文官武将的目光,也齐刷刷的投向太史慈。

太史慈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关注,云淡风轻的一笑,而后坦言道:“袁盟主,公孙牧侯,联盟军都不适合攻城战,这是事实。但是这个事实不能成为舍弃攻城的理由,否则会遭到敌人的耻笑的……依卑职的心愿:翼州军,幽州军,戎狄联合部落,即刻举行抓阄仪式,通过抓阄决定明日哪一方率先出战!”。

太史慈说完话,躬身而退,重新与赵云并肩站立。表情肃穆的赵云对太史慈含笑点头,赞扬太史慈说出的点子很切合实际。最起码看起来很公平。

对于袁绍和公孙瓒来说,太史慈的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令他们纠结的心思顿时豁然开朗起来。他们对视一眼,同时颔首。

太史慈简短的言论表明:明日的攻城是必须启动的,攻城的军队可以通过抓阄的方式来解决,如此,哪一方都无话可说。

接下来,袁绍执笔在三张绢纸上写下:甲乙丙。而后他将三张绢纸放置托盘中,由侍者将托盘端进后堂。等侍者端着托盘再次出来,袁绍和公孙瓒一致要求蛮高首先抓阄。

袁绍和公孙瓒大方仗义的举动,顿时让蛮高的小心思云消雾散,他先是向部落的图腾祷告一番,而后才万分恭敬的伸手拿起一张绢纸。

在袁绍的一番客气推攘之下,侍者又把托盘送到公孙瓒的面前。公孙瓒也不在和盟主袁绍客气,当仁不让的伸出手拿起一张绢纸。

此时,已经看过绢纸中内容的蛮高,神情由紧张肃穆已经转为轻松和感激了,很显然,他抓到了一个攻城的好次序,绝对不是第一名。

这个时候,第一名有压力,不好当啊。

公孙瓒打开自己信手抓的绢纸,一个蝇头大小的“甲”字如同泰山般冲击他的视觉,他意识里一阵恍惚,而后摇头苦笑着。

蛮高眼见公孙瓒如此吃瘪,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公孙瓒瞪了蛮高一眼,而后起身对袁绍说道:“袁盟主,由于明日攻城的任务落到幽州军的肩膀上,本将要回去认真准备!袁盟主,本将告退!”。

公孙瓒的举动告诉众人,他是明日攻城的第一名。袁绍没有劝阻,一脸同情的苦笑,点头同意公孙瓒的请求。

而袁绍本人并没有伸手去抓绢纸,因为他已经看到蛮高手里的绢纸上写着“丙”。蛮高是丙,公孙瓒是甲,他本人就是乙,所以他没有必要去抓绢纸了。

等公孙瓒率领心腹将领离去后,袁绍脸色顿时轻松起来,他意味深长的对蛮高微微一笑,而后在蛮高的恭送下,起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主帅营帐,公孙瓒难堪的脸色还是没有缓解。长史关靖和其他武将如田楷,严纲,单京等人都是一脸的埋怨的看着太史慈。他们暗想:要不是太史慈出的馊主意,幽州军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啊。当时,只要牧侯据理力争,肯定会把戎狄军队推到风口浪尖,光荣的成为攻城的第一梯队,成为炮灰……可如今,幽州军倒是成了排头兵,摆脱不了炮灰的命运。

在座之人,只有赵云力挺太史慈。赵云一直目光柔和的看着太史慈,给太史慈鼓劲。此时,太史慈跪坐在列席首位上。按道理,太史慈是没有资格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毕竟一名裨将是没有品位的官职,如田楷严纲都是五品官职啊。

但是太史慈凭其出众的武技,和盟友的身份,当仁不让的跪坐在这个显赫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萎靡不振,唯有太史慈一直笑呵呵的,没心没肺的笑着。公孙瓒苦笑对太史慈问道:“太史将军,你对明日的攻城战,有何高见?”。

太史慈闻言,谦虚的回应道:“蓟侯,您说笑了!其实作为第一梯队攻城,其好处是很多的……甚至比最后攻城的部队,好处都要大!”。

公孙瓒闻言,脸色一怔。其他人则是一脸狐疑的看着太史慈。他们见过说大话的,也见过说假话的,可是没有听过太史慈这样胡言乱语的。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还有好处,其好处还比最后一个梯队大?

太史慈对公孙瓒眨了一下眼睛,同时缓声说道:“蓟侯,我方的将士不擅攻城战是事实,但是敌方西凉将士也不擅守城啊……”。

公孙瓒听到此处,仿佛无声处听雷声一般,顿时被镇住了。他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茅塞顿开啊,他不由得“啊”一声。他颓废的神情陡然变得光彩起来。

太史慈体察到公孙瓒的思路已经和自己的思维吻合,便坦言说道:“蓟侯,众所周知,西凉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但是那都是在空旷之地作战……依据城池防守,想必凶悍的西凉将士也感到郁闷,对于城防用具,他们肯定不能熟练的操作。如此,我方发动攻城战,西凉将士未必能给我方造成多大的损伤,……”。

太史慈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一边端杯喝水一边用眼睛余光观察其他文官武将的反应。此时,公孙瓒本人已经沉浸在太史慈的设想中,其他人也被太史慈的主战思路吸引了,一个个伸着脖子集体观望太史慈。

太史慈放下茶杯,继续向公孙瓒说道:“蓟侯,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可以利用守城的西凉将士的弱点,做点文章。这是卑职主战思路的其一。其二,虽然长安的城防很严密,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人员充足,城防物资充裕,还有霸道威猛的抛石机和新式武器床弩,其防御范围可以覆盖城墙以外的八百米区域。但是,这其中也有极大的漏洞。蓟侯,诸位同仁,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块二十斤重的石头,一只普通的雕翎箭,在其杀伤力的最远处,还有力道吗?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普通将士而言,抛石机和床弩最大的杀伤力是在300到400米的距离,如果在进攻时,我方趁守城的敌军调整抛石机和床弩的攻击距离,以及更换石头和箭矢的空隙,是完全可以迅速推进到城墙边的100米处……”。

太史慈的轻描淡写,顿时稀释了所有将士内心的危险感,乌云散去,他们的内心开始艳阳高照:按照太史慈的说法,高耸坚固的长安城并不是那般冷艳冰霜高不可攀啊。还是可以一亲芳泽的。

公孙瓒在太史慈的提醒下,思路顿开,他略有所思的对众人说道:“诸位,太史将军的言论真让本侯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啊……诸位,其实按照盟军事前的作战计划,第一日的攻城战只需要把城墙以外的陷阱和机关损坏,使之瘫痪。而后,在战壕上铺木板,摧毁拒马阵,削平城墙根的尖木桩阵即可……针对敌军和守城用具的弱点,只要我方操作适当,是可以用最小的伤亡代价完成第一轮进攻的目标的……哈哈,等守城的西凉将士能熟练的操作抛石机和床弩,到时候,真够袁绍和蛮高喝一壶的……”。

公孙瓒说到最后,居然开怀大笑起来。他愉悦的情绪顿时感染终将,这些人也轻松的大笑起来。

而后,公孙瓒兴高采烈的带着文官武将围绕长安城外围具体的情况,以及己方的兵种,开始排兵布阵。

长安城远处攻击有抛石机和床弩,近处攻击有弓箭手,这二种攻击方式是最大的威胁。针对这个情况,就需要进攻方配置刀盾兵,加以克制。而幽州军的现实,盾牌不够用,短缺一万盾牌。

下午,公孙瓒前往袁绍的营帐,又和袁绍一番交涉。袁绍当然责无旁贷的支持。袁绍的一句话,公孙瓒的将士很快配齐需要的刀盾兵。

夜晚,经过公孙瓒的同意,太史慈和赵云率领百十名斥候又深入前沿阵地,趁着夜色的掩护,仔细探查城墙外的陷阱和机关阵地。他们和百十名斥候一样,一身黑色轻甲,不同的是,他们手拿着神兵利器:虎头湛金枪和九天惊鸿。

深夜,深秋的夜风冷飕飕的,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盖。百十名斥候分散开来,快速通过护城河上的木板。在前沿阵地,他们一个个匍匐前进。

如此,在一千余米外的灯火通明的城墙上,执勤的西凉将士根本无从发觉。而太史慈和赵云施展绝世身法“缩地成寸”,身形一晃,虚影还在残留在距离护城河最近的战壕边,他们的真身已经出现在城墙根前面的二百米处。

这个距离,前进一步,便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禁锢太史慈和赵云的身法。他们二人忍受修为瞬间下降的难受感,匍匐进入到城墙根前面的尖木桩阵。一米高的尖木桩恰好成为二人最好的掩饰。

进入压抑克制先天之境武将的区域,二人不但清晰的感受到实力陡然下降:呼吸浑浊,行动缓慢,周身气血循环极不顺畅。在这个区域行动,直如在强烈的十二级台风中,直如在深水里一般。

实力从先天之境直接下降到中级修为,原先十余米高的城墙,二人原本可以一跃而上,如今只能望而兴叹了。

二人爬到尖木桩阵的中间,隔着十余米的距离对视一眼,而后二人抡起手中的宝枪,随手连根削断一个个尖木桩。一时半会之后,二人在中级修为的状态中,已经摧毁100米乘以20米区域的尖木桩阵。

第三百四十四章 诛元凶报仇雪恨 (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林星儿意外回归第九十六章 太史慈充当月老第四百一十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1)第四百七十八章 州大吏赵韪造反第二十六章 战鼓擂攻势如潮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史慈诱杀刺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勇吕布以一敌七第六章 得宝物连现奇景第二十一章 小插曲巫门盅术第三百三十六章 风云际会南阳郡 (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超进攻扶风郡第三百五十五章 甘兴霸顾全大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张长史宴请甘宁第六十八章 百里川主动投诚第四百一十三章 曹操转攻江夏郡第三百九十六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史慈穿越结界第二百八十九章 典韦死张绣归降第一百五十章 计划变兵无常态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史慈进驻幽州第二十章 决雌雄单打独斗第四百一十八章 孙仲谋联刘抗曹第四百二十六章 胜利在望祸端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平静中暗流涌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太史慈忽悠鲁肃第九十一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第四百一十三章 刘世子绝处逢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灭徐福二败俱伤 (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祢衡忤逆曹孟德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史慈射杀蛮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史慈因果报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赶尸教派之秘闻第六十三章 曹孟德非凡之人第六十章 黄金城遍地尸骨第十一章 冰雪宫促膝谈心第四章 龙虎斗武学进阶第八章 习浪功突飞猛进第二十一章 杀意浓刀光剑影第二百七十八章 躲不过天谴之罚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后方危机四伏 (1)第一百五十七章 贾文和能力非凡第一百零四章 江东军瞒天过海第三百二十七章 真幸福天伦之乐第一百三十六章 公孙瓒乘胜追击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超进攻扶风郡第四十三章 抢-劫顺满载而归第二百七十九章 明真相祸起萧墙第二十六章 战鼓擂攻势如潮第六十六章 黄龙谷贵宾驾到第八十三章 渤海郡危在旦夕第三十五章 逢乱世生死难料第三百九十六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第三百一十八章 离别后才知珍贵第四百五十一章 铁证如山服元凶第一百三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逢乱世强者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史慈顺势上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史慈穿越结界第三十八章 城池破联军获胜第四百二十四章 火烧赤壁曹军败第二百八十五章 曹孟德困境重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刘皇叔忤逆曹操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大白悲苦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力足出城迎敌第二百零四章 最难捱儿女情长第九十章 强行实施征粮令第十七章 学箭法如虎添翼第四百二十二章 曹孟德踌躇满志第四百二十二章 曹孟德踌躇满志第三百五十章 遇高手不堪一击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刺杀李傕第四十九章 混江湖八面玲珑第一百六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百七十八章 险境中颜涵脱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凤凰流川秀吉第十四章 比武胜获得宝物第二十六章 金毛猴稍露皮毛第四百二十章 诸葛亮完成约定第三十五章 风波起节外生枝第二十四章 黄龙谷规划蓝图 (1)第一百三十章 密室里秉烛夜谈第九十章 强行实施征粮令第二百八十四章 兄弟情无所不谈第四百二十五章 曹彰神勇伤周瑜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结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孟德谋划实现第九十六章 太史慈充当月老第四百一十章 贾诩连夜追曹操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相大明生死战第九十六章 太史慈充当月老第一百章 太史慈驻军慈溪第二百四十七章 祢衡的愤世嫉俗第六十五章 执行力紧锣密鼓第三十五章 逢乱世生死难料第四百四十六章 江东集团大换血 (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贾文和能力非凡第四百二十三章 黄盖诈降烧曹营第一百三十三章 牧侯府固若金汤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争利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