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贾文和非凡人物

太史慈当面便把自己的疑惑和盘托出。而贾诩也没有遮掩,他难得一笑的对太史慈说道:“呵呵,太史将军,所以在人生的低谷时期,需要谋划,熟悉环境和人情状况下的谋划。此时我的境遇,举家投奔段煨,遭到猜忌,如果举家投奔张济叔侄,也势必遭到猜忌!只有留一半家人在段煨的营地,我带一半家人投奔宛城的张济,便会形成微妙的制肘关系,如此,双方才会善待我,善待我的家人,如此,双方才会有联合的可能,面对危机共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若不然,我贾诩定将无立身之地,全家也跟着受难……”。

“哦,那贾先生可以去投靠其他强势的霸主啊?”太史慈面色疑惑的问道,其实以贾诩的超绝的智慧,贾诩能想不到吗?太史慈想知道贾诩的内心真实想法。

“呵呵,太史将军,以你的武技和箭艺,你去投奔哪一方诸侯霸主,不受到欢迎呢?荣华富贵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贾诩喝了一口太史慈提供的美酒,反问道。

太史慈闻言,精光四闪的目光一沉,肃声答道:“贾诩先生,本将不愿意投靠任何人,本将只想以三尺青峰立不世奇功,如果实现不了,本将只会携带家眷退隐山林……”。

“呵呵,太史将军,我也是如此的想法!作为谋士,没有英明的君主依靠,我也是最后归隐山林!”,贾诩轻笑说道。和太史慈这样出众的年轻人在一起,贾诩便感到轻松和随意,他很佩服太史慈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的眼界和胸怀。一般的年轻人,不是好高骛远,就是妄自菲薄。

太史慈闻言,便对贾诩翘起大拇指,以示赞扬。随后,太史慈便建议贾诩一起到颍川城,花钱雇佣马帮人员,保护贾诩一行人安全到达宛城。

贾诩看看受伤的侍卫,有远望宛城的方向,从此处到宛城,一路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强盗啊。如果没有武技高超的护送人员,估计走不到一半路,他的性命便不保了。贾诩点头答应太史慈的要求。

在相伴去颍川城的路上,贾诩又和太史慈海阔天空的交谈,历史与现实,行军打仗和城池政务管理,等等各方面无所不涉及。贾诩和太史慈虽然年纪相差二十岁,但是性情和思想,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基本一致。二人之间,可以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越说越投机啊。

贾诩告诉太史慈自己的处事原则:人一生,即便平凡也不能平庸;过日子,即便简约也不能简单。贾诩向太史慈透露自己读书的秘诀:读老子、屈原、司马迁等圣贤的书,他都是先了解这些人的生平经历,而后再以批判和怀疑的眼光去阅读他们的书籍。

和贾诩一番交谈,太史慈获益非多。如果郭嘉给太史慈的总体感觉就是一位逍遥的诗人,那么贾诩给太史慈的感觉就是一位务实的思想家。当贾诩了解到郭嘉是太史慈的结拜义兄,更是对太史慈高看几眼。就像郭嘉极其推崇贾诩一样,贾诩也是对素未谋面的郭嘉称赞有加。贾诩认为郭嘉就是所谓的“生而便知”的千年一遇的人才,当之无愧的在世“小太公”。

遭遇到抢-劫,随行的妻女又被歹徒强暴,贾诩还能如此淡定,太史慈不理解,但是很佩服贾诩。到了颍川城,太史慈安顿好贾诩一行人,便去马帮在城池里的驻所。

一般的马帮成员不认识太史慈,但是马帮的头目还是认识太史慈。当然,太史慈用眼神制止马帮头目不要跪拜自己,只是把自己当作黄金客户即可。马帮头目强忍心里的激动,仔细询问太史慈需要护送的路程,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双方很快的敲定护送的人员数目和费用。

太史慈付出定金,便返回客栈。悦来客栈是颍川城最大的客栈,其*老板当然是侍奉三代皇帝的资深老太监百里川。由于太史慈归心似箭,时间紧迫,他也没有拿出百里川的信物——骷髅戒指,给客栈老板看。太史慈不想节外生枝。

当太史慈到贾诩的房间,才到门口,便闻到浓重的药味。太史慈敲门,贾诩亲自开门,他讪笑对太史慈解释说道:“太史将军,我正在熬药。”。

太史慈闻言,微蹙眉宇走进房间。贾诩看了一眼妻女的房间,小声对太史慈说道:“哎,兵荒马乱的乱世,我有五个小妾,只有原配生了二个女儿。不敢多生啊……熬制的汤药是给妻女用来避孕!”。

“哦,贾先生一点不恼恨那些歹徒……”,忍不住,太史慈还是说出心里压抑的迷惑。

“呵呵,太史将军,说实话,我不恨!”,贾诩轻笑回应道,“有时候看一个人是否有好运气,不是从他获得什么来看,而是要从他遭遇什么厄难来看。被凶残的强盗打-劫,能存活下来,同时又遇到太史将军这般贵人,我认为就是幸运!”。

太史慈看着贾诩坦诚而又富有智慧的目光,赞叹的说道:“哦,怪不说贾先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毅然决然离开李傕郭汜,离开长安城,放弃富贵安逸的生活,甘愿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日子……”。

太史慈想到:如果贾诩依然留在长安城,留在李傕和郭汜的身边,下场可想而知。即便他本人能躲过噩运,他的家人未必啊。长安城破,许多西凉将士的家眷都没有躲过普通民众的报复,即便联盟军将士没有施暴屠戮。

从董卓率军进驻洛阳,又从洛阳到长安,西凉军团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仇恨比山高比海深,不共戴天啊。一旦翻身的民众,能放过残忍的西凉将士?

“哎,我的妻女还要生存,希望太史将军为我的妻女保守秘密啊……”,贾诩还是有点烦恼的。

太史慈抿嘴点头。轮到这样的噩运,有谁能做到贾诩这般淡定呢?历史上,贾诩跟随曹操,一直以淡定为人处世,从不和权贵过深的交往,由此避过很多危机,由于心境开阔淡定,贾诩一直活到88岁。这在时时刻刻死人的三国,也是奇迹啊,是最长寿的入世之人!

太史慈对贾诩交代一番,也没有和贾诩共进晚餐,便径直离去。贾诩有心境和太史慈吃喝玩乐,贾诩的妻女还在悲伤之中。氛围,不适合贾诩招待贵客啊。

翌日清晨,太史慈还在打坐修炼,贾诩便来到他的房间门口,隔着木门对太史慈说道:“太史将军,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就此分别!大恩不言谢,对于太史将军的恩情,我会铭记于心!太史将军,就让我们轻轻的分别吧!”。

太史慈立即结束修炼,才想起身,门口便传来贾诩离去的轻轻的脚步声。与天下超级谋士失之交臂,太史慈感到很遗憾。只是他此时没有能力把贾诩留在身边,一没地盘二没名气啊。如果此时硬把贾诩留在身边,就如当初把郭嘉绑架在自己的身边,那是耽误人家的更高级的发展啊。厚道的太史慈不会干这样耽误人家前途的龌蹉勾当啊。

十名马帮人员,太史慈只是要了二名,其余的八名都留给贾诩了。有了二名随从的侍奉,太史慈便有空暇的时间思索。数月的经历:有攻城的大场面,也有刺杀的小把戏,有遭遇邪灵教离奇的遭遇,也有偶遇超级谋士的机遇……这些经历,让太史慈深切的感觉到:这数月比二十年的成长还要漫长,还要值得思考。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思考中,太史慈的气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整个人显得很安静,眉宇之间流露淡定的沉稳。让人觉得: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引起太史慈的兴趣呢?

返回青州的路上,太史慈一行人也遇到几股强盗。当然都被太史慈毫不留情的格杀当场。太史慈超绝的武技,令马帮二名成员敬仰万分。本来,他们以为太史慈只是位游山玩水猎奇心极重的纨绔子弟:骑着极品宝马,装备和武器更是难得一见的宝物。而太史慈格杀强盗表现的武技,让他们心服口服:太史慈配得上那些极品的宝马、装备、武器。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这一日,太史慈站在高处,已经能眺望到东莱县城低矮的城墙和正在修建的新城墙。近乡情怯,太史慈的内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暖流。这时,空中传来嘹亮的雕鸣声,一道银影闪过,银雕便敛翼站在万里沙的马头上。

睹物思人,太史慈又想起远在伊阙山庄的貂蝉和马云騄等人。太史慈看到神态俊逸的银雕,便知道貂蝉等人是把银雕当做通讯工具使用了。太史慈唯恐银雕的利爪伤到万里沙,便把手向辎重车一指,示意银雕去辎重车上安身。银雕不满的鸣叫一声,展翅便向辎重车飞去。

即使银雕控制起飞的力道,万里沙的黄毛还是被银雕的利爪带掉十余根。微疼刺激的万里沙摇头晃脑,重重的打了几个响鼻。

此时,东莱县城的居民大部分都是黄巾军的家眷,以前的豪门宗族极其附庸者都被廖化裴元绍那一拨黄巾军屠杀了。官道上来往的民众自然认识太史慈。他们脸露恭敬之色纷纷给太史慈让路。

守城的官军远远便看到太史慈,官军部司马立即派下属去通知赵县令和禹校尉:裨将军太史慈回到东莱县城了。

二名马帮人员把辎重车交接给官兵,便恋恋不舍的离去。在他们内心里,不再想当帮会成员,而想当一名士兵,追随太史慈的士兵。多日的相处,太史慈已经成为他们的偶像。

一般的官兵不知道太史慈的真实身份,但是部司马一级的武将,是知道太史慈才是东莱县城最高的存在,是军队的最高首脑。他发自内心的恭敬亲自护送太史慈到营地。

为了不惊动民众,县令赵普悄悄赶到营地,此时赵普也成为太史慈一方的核心人物,也知道禹大和高顺以及波才的真实身份。今天真是巧合,正好陷阵营主将高顺和黄巾军监军波才也在县城里的营地。

第一百零一章 神亭岭龙虎决斗第四十七章 奇技能化音为器第四百二十章 曹孟德首攻赤壁第四百三十六章 黑白颠倒捣糨糊第二百八十章 闭关中外出游玩第二百六十九章 救李典仗义出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刘虞大快人心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大白悲苦生第八十五章 郡城破曹刘相争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战前未雨绸缪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刘虞大快人心第八十章 贾文和非凡人物第二百一十二章 躲不过去的仇怨第四百五十二章 太史慈谦让隐忍第三十五章 逢乱世生死难料第八十九章 军情变峰回路转第十六章 知己情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乔为孙策殉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铁证如山服元凶第七十二章 危急中郭嘉来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孙仲谋联刘抗曹第二百六十四章 孙仲谋困境重重第三章 寻蚌珠中途遇险第七十三章 祭月台貂蝉祭炼第一百三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四百六十二章 许诸赤膊斗马超第七十二章 诡辩论和尚让步第三百三十三章 对攻战一波三折第二百九十五章 华佗妙方医奇伤第四百六十八章 张鲁的优柔寡断第五十三章 颍川郡卧虎藏龙第一百零四章 江东军瞒天过海第二十一章 杀意浓刀光剑影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史慈关注航海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道尊得偿所愿第九十四章 各方拉拢太史慈第四百一十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1)第四十三章 抢-劫顺满载而归第二百七十九章 明真相祸起萧墙第九十四章 各方拉拢太史慈第一百三十三章 牧侯府固若金汤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葛亮追击孟获第五十五章 获胜利满载而归第三百三十八章 关云长阴杀蔡阳第四百六十九章 张任单挑马孟起第八十六章 占郡城逼走孔融第四百七十九章 林道尊会见太史第四百七十二章 刘皇叔接见使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苦肉计太史遭罪第十五章 剑如虹美人如玉第一百七十六章 太史慈恶斗颜涵第一百九十一章 私心重风继续吹第三百五十三章 险象生二虎相争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顺忠因情进阶第一百零三章 小霸王仰慕太史第四百六十一章 马孟起以一敌第二第三百零四章 曹孟德运筹帷幄第二百八十六章 曹孟德内忧外患第二百八十八章 救曹操典韦舍命第四百八十六章 法正屠戮成都城第四十九章 亲兄弟公然决裂第八十四章 太史慈恐吓刘素第十二章 谈未来前途无量第二百五十一章 甘兴霸路遇鲁肃第四百六十八章 张鲁的优柔寡断第十八章 横祸起被人诬陷第三百九十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第四百三十章 铁枪营不堪一击第三百一十章 攻粮仓釜底抽薪第十七章 学箭法如虎添翼第四百三十七章 诸葛亮阴杀周瑜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时局一图中第三十七章 战窃贼险象环生第十七章 学箭法如虎添翼第三百八十三章 贾文和足智多谋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终成所愿第三十八章 敌变友化险为夷第三百六十七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第四百章 兄弟之间的赌约第十四章 慈母心盼儿早归第二十八章 征税赋小试牛刀第四百六十章 马孟起谋划迎敌第四百七十七章 诸葛亮结盟孟获第三百五十九章 太史慈远赴倭国第三百五十六章 太史慈忽悠鲁肃第二百零三章 相见,不如怀念第九十一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第三十二章 敌军凶袁术大败 (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史慈进驻幽州第十五章 剑如虹美人如玉第五十三章 虎狼兵以一敌十第六十二章 邪灵教蛮横霸道第二百零九章 分别是为了相会第二章 避灾难销尸毁迹第四百章 兄弟之间的赌约第五十章 风满楼山雨欲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进步了潜移默化第九十五章 平原郡冷待太史第七十章 太史慈滞留镅城第七十九章 孔文举大难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