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荀彧之殇

秋七月,平南将军陈恒,在荆州吏民的送别下,启程回己吾养病。

不过呢,一向都不铺张的狡狐,此番却是下令让夏侯称引五百骑兵一路护卫,大违礼制,堪称嚣张跋扈。

还让强令沿路官吏提供食宿,大肆扰民,颇有蝗虫过境的感觉。

顿时,弹劾的上表,如同雪片般在许昌朝廷里洋洋洒洒。不仅是高干、卫凯等常年攻讦陈恒的官吏,还不乏有曹老大的铁杆,皆上书请求治狡狐跋扈之罪。

居中持重的荀彧,很不能理解狡狐的作法。但也依着惯例,将处置陈恒违制之事的决断,让人抄送了一份,送去了芍陂整顿水军的曹老大定夺。

曹老大回复很快,不仅从了荀彧提议的罚俸一年和申令斥之,还加了一条:将陈恒平南将军的官职前面,加了个“行”字。

变成了个试用的。

处罚不得不说,有些过重了。

让许多有心人,又开始浮想联翩。

比如狡狐被保留官职回去养病,是不是曹老大觉得将其一撸到底,会引起其他麾下的自疑,而采取了温水煮青蛙呢?

不过呢,就当他们想再试试,加把劲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真的想得太多了。

以董昭为首的曹老大铁杆,就着陈恒的违制,来歌颂曹老大的功德,请求天子下诏书封爵位公的事。

说什么区区狡狐,不过尺寸之功就胆敢如此跋扈,由此可见天下纷争,导致各地督军野心大起!为了汉室的安定,应该封曹老大为公,让其威慑各地督军。

还睁着眼说瞎话,说什么曹老大这些年为大汉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堪比周公吐哺耳!理当爵位公,方能彰显大汉的威严和为朝廷续命....

好嘛,这些所有人都知道了,狡狐不合常理的违制,不过是曹老大扔出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借此为由头,朝议封公之事。

但是呢,四百年的大汉积威,到底不是一句废话。

朝中百官,对此抵御者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是荀彧当即表态,此事不可!旗帜鲜明的站到了大汉刘氏一边。也让董昭等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荀彧的威望,实在是太重了。

他出身于四海知名的世家,立世又是德行高洁之人,已经让世人传诵不已。

经历近二十载的居中持重,和曹老大一直尽付后方之事的信任,更是让整个许昌朝廷,都不会违背他的意愿。

但凡他开了口的事,别人也不会再度反驳。

对此,刚刚回到了己吾陈家乌堡的陈恒,得到了消息后,就忍不住摇头叹息。他知道,荀彧这番对大汉朝的忠贞,等于在曹老大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不拔不快的刺!

昔日的王佐之才,曹老大盛赞为“吾之子房”的肱骨,变成了不除不快的拦路石。

在野心的撩拨下,在对信念的坚持中。

终究,两人还是背道而驰,让二十载的君臣佳话,沦为后人叹息的悲鸣。

秋八月。

曹老大率军前往寿春,上表朝廷,让荀彧持节到谯郡劳军。

天子刘协无理由阻拦,许之,让荀彧奉命而行。

才刚到了谯,就被曹老大先斩后奏强制征调,上表朝廷,让荀彧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往寿春。

秋九月。

荀彧到了寿春后,与曹老大密会一夜,争执好久,不欢而散。

各自离去之时,曹老大一脸的愤怒与绝望,眼神中尽是冰冷。让人不经意瞄一眼,都能产生遍体生寒的感觉。

而荀彧则是驻足,看着曹老大头也不回的远去背影,蹙起的眉毛之下,眼眸中的各种情绪在交织。

痛心、悲戚、绝望、怒意、不甘、酸楚......

将超二十载的情谊,都融化成为百般滋味,煎熬着心头,折磨着脸庞。

他终究,还是迎来了平生最残酷的现实,最讽刺的结局。

他一直坚信的,能荡平天下乱臣贼子、还给大汉朗朗乾坤的曹老大,变成了天下最大的乱臣贼子。

这就是某选择的、殚精竭虑辅佐的雄主吗?

这就是寄托了,某此生所有抱负的大汉忠臣吗?

荀彧将花白了好多头发的脑袋,深深的昂了起来,将眼中的悲戚,投去了银月与漫天星辰,冀望着直达天听,得到老天爷的垂怜。

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深秋刻骨凉意,与无尽肃杀。

唉!曹孟德,已经回不了头了......

良久之后,伴着萧瑟的叹息,荀彧慢慢催下了脑袋,徐徐迈开了步子。

几息之后,再度昂起的脸庞,已经决然一片;脚步的落地,也坚定无比。因为在此时,他心里也恢复了之前的信念,与恪守。

食君俸禄,当忠君之事!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无论如何!某,此生,终为大汉臣子耳!

冬十月。

曹老大率军水陆并进,攻打濡须口。

濡须口,乃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是孙权依心腹吕蒙的建议,举兵卒数万修筑濡须坞、据险屯兵之地。

而且,为了让江东人心安定,孙权还依着刚刚病故的长史张纮的遗属,迁居秣陵,筑石头城(后世南京)。

以示对战曹老大,毫无压力也!

嗯,长史张纮的遗言,是说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

在此期间,参丞相军事的荀彧,染疾,不能随行,留寿春。

后不知为何,时常忧愤莫名,病益笃。短短月余,已病入膏肓。连许昌朝廷派遣而来的太医令,都对此束手无措。

未几,以铮铮铁骨,不屈,舍身为大汉之臣。

薨。

岁,五十。

时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十二月也。

惜哉!青史为之涕。

壮哉!汗青取丹心!

消息传到濡须口的曹老大耳中,当即痛哭流涕,悲戚之甚,几度昏厥。

天子刘协得知,亦为荀彧悲戚至无法入食,几度昏厥。后罢朝三日,令百官录荀彧之功,谥曰敬侯,厚葬。

死后哀荣,为百官之最。

同时,荀彧之子荀恽前来寿春,迎先父遗体归葬乡里。曹老大不顾战事正急,亲自日夜兼程寿春,执荀恽之手,言尽哀悼之意。

并且亲自手书做祭文。

月余后,荀彧之棺方回到故里安葬,大汉朝便通过了一次朝议。

以曹老大,为魏公矣。

时为建安十八年,春,正月。

第二十三章、多事之秋第二零六章、玉石引发的血案第四一七章、罗侯寇氏子封第四八零章、南无忧而东有虑第四四一章、官拜征南大将军第一八一章、仕途之乡党说第三一九章、何惧无心腹邪第一七一章、被人嫌弃了第三十一章、缉拿孝子第二三七章、谋在三年后第四四九章、所信非人第一二一章、人彘知否第三三零章、大言不惭马寿成第三四五章、天堂地狱一瞬间第六十章、计中计(求收藏)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三八四章、鼙鼓远去桑松近1第二五一章、马良的举荐第三九一章、汉中战云卷天来5第八十五章、平生何求第二四一章、狼烟起第九章、陈留太公车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一五六章、虎豹骑曹子丹第二四一章、狼烟起第二三二章、为袁本初祈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三一二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1第三四一章、关中一夜羌氐舞第四一四章、鹰视狼顾之谋己第四四八章、避不开的死结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孙计第四五六章、大局尽在掌中第三零一章、蜀中有变狡狐出第二零八章、百战余生为悍卒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一六九章、意外的惊喜第一九二章、论刚戾之程昱第二五二章、大风起兮第三五二章、刘子初与陈子初第二四九章、鬼才卒第三章、不作不死第一一九章、因败再战第九十九章、绝杀之局第三九八章、陆伯言竟为督矣第四四三章、我基于尔三世矣第五十二章、一言杀一人第三六五章、当扬我大汉之威第二三二章、为袁本初祈第三八三章、枭雄已暮可逐鹿第三零三章、可愿往关中否第二七八章、先父刘景升曾有言第二八一章、既生恒,何生瑜第三七九章、两小儿始彼此伴第四六零章、赵子龙扬威第六十六章、赤子之心第三九八章、陆伯言竟为督矣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四三二章、愿雷劈死魏文长第一零五章、初次实战第四五四章、河北多义士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环形奔射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第二八二章、威逼利诱五溪蛮第五十四章、夏侯妙才第二六八章、得展鸿鹄之志第一七七章、万马奔腾踏敌阵3第一二三章、汝非将才第二零四章、汝将此战禀主公第二章、我要学艺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四四三章、我基于尔三世矣第一一八章、权利之心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二三六章、有辱家声矣第一八九章、太原王彦云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三三四章、刘玄德的逆袭第一五零章、汝遗言可信否第一七二章、五姓家奴刘玄德第四零五章、魏武崩第三五八章、阴狠仁义殊途归第八十二章、命运轨迹第一一八章、权利之心第四二一章、南中万事俱备第三零四章、汉宁王之玉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第二二五章、破敌之策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四八三章、未来可期第四八八章、大泉五百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四一零章、曹子桓初失人心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三四五章、天堂地狱一瞬间第一九三章、一叶扁舟行沁水第三十七章、进身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