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章、审时度势求自贬

法正的话语刚落下,狡狐就露出了个微笑,拍着他的肩膀,“某再私自上书魏公,请求授予魏国官职。”

嗯?

顿时,法正的眉毛就高扬。

他不是不明白,陈恒接受魏国官职意味着什么。

相反,就是明白了,才觉得迷茫。

曹老大的爵位是公,是诸侯,所有规格都要比天子刘协低一级。相对的,魏国能授予的官职,也要低一级。

陈恒既然请求授予魏国的官职,不仅是在表忠心,而是变相的自我降职!

因为魏国作为诸侯国,魏国品秩最高的领军官职,是四方将军。也就是“前、右、左、后”将军。也就是说,陈恒一旦上书给曹老大了,那么他的官职,最高也就能得到个左将军、或者后将军而已。

嗯,前将军、左将军这两个高品秩的,就不要想了。

姓夏侯和姓曹的都督,如今还没有并入魏国官职呢!怎么说也给夏侯惇啊、曹仁啊等人留着不是?就算不是他们,不是还有曹真、曹休、夏侯尚么....

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区区一个四方将军的官职,是不足以统领整个荆州的!

为了荆州的安定,曹老大必然要再派来一位重号将军,与陈恒共同执掌荆州!

所以法正就有些迷茫了。

这样的事情,之前魏公曹操就做过。

夏侯尚、夏侯廉就是为了分狡狐的权,才在荆州任职了好久。好不容易,因为关中、并州的战事,这两位才被调走了。

如今又要让出权力,代价是否太大了?

而且,因为官职的变化,一旦让出去了,以后恐怕就很难拿得回来了!

“将军,此举莫非还有深意乎?”

法正紧锁的眉毛,让脸庞带上了一丝严肃。

他是平南将军的长史,若是陈恒的官职下降,也会给他带来影响:要么跟着降职;要么被调任他处,脱离陈恒的麾下。

不过呢,狡狐陈恒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笑吟吟的说起了其他,“某近日授命了个门下督,孝直一直在荆南,尚未认识。嗯,他是巴中人,姓句名扶,字孝兴。”

巴中人?

要将攻打巴中提上议程了?

不过,这倒不失为一步好棋。用巴中的刘璋,当成如今继续捏着兵权的理由,当成以后升职加爵的垫脚石。

但是呢,这不是又回到了原点了吗?

届时,魏公曹孟德,不是一样觉得狡狐的权利太大?

法正捏着胡子,沉吟了一会儿,便开口问道,“将军既然已招揽到巴中人效力,他日若想攻下巴中之地,亦非难事。然,届时又将面临今日之事耳。”

“然也!”

狡狐将脑袋探了过来,“是故,在攻取巴中之时,汝还需多积累功勋以谋高位,掌荆州一部分权。”

好嘛,法正直接睁大了眼睛。

用惊诧的语气,确定了一遍,“将军是指,夺得巴中后,将请调离荆州?”

“嗯。”

陈恒点了点头。

然后呢,法正就急了,“此举万万不可!将军立身之基,乃战功耳!若是离开了荆州,岂不是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岂不是成为许昌朝廷内的...”

“孝直!”

微微一声低呵,打断了法正的好意,陈恒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得见的声音,轻轻说道:“这荆州,某待的时间太长了。而大汉朝封魏公,也有好些年了。”

法正默然。

好久,才后退两步,整理衣冠后躬身而拜,“正,多谢将军栽培及信任。”

他终于知道了,陈恒的所有心思。

曹孟德,当魏公有些时日了,马上就会更进一步:称王!

异姓王!

纵观大汉朝四百年,所有的异姓王,没有更上一步的,几乎都变成了叛逆!

几乎都变成身死族灭的乱臣贼子!

所以呢,曹孟德称王后,为了保证治下的安稳,必然会想将所有的兵权,都捏在自己的手里,或者是宗室大将的手里。像世之狡狐陈恒,能力与威望并重的一方都帅,曹操怎么能放得下心呢?

怎么敢放心呢!

因此,以后的结局,就只有两个:要么陈恒乖乖的主动交出兵权;要么曹老大亲自来拿回兵权!

陈恒自动交出来,就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因为曹操,只是觉得陈恒有了威胁的资本而已,并非认定了陈恒会叛乱!

只要陈恒变得没有威胁了,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如果陈恒自己请命调任离开荆州,在曹操称王的时候,将兵权交给魏国宗室大将,就会被念起功勋,就会善待,大举封赏!

至于他让法正努力积累功勋,掌控一部分荆州的权力,曹老大是不会计较的。

无他,根基很浅的法正,形成不了威胁。

是故,法正就明白了,自己就是以后狡狐东山再起的根基!帮忙继续维护着,世之狡狐在荆楚威望的继任者。

魏公毕竟年过六旬了!

而陈恒刚刚跨入四旬,其嫡长子陈修,如今还在五官中郎将曹丕府上,给曹睿当伴读!

只要避开这一段敏感的时间,只要熬过一些岁月,陈恒必然会被扔出来,再度执掌一方!

天下纷争,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

异姓王,也是不能当太久的!

陈恒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法正的大礼,然后才走过来扶起,谓之:“幸有孝直,吾之道,方不孤。”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夏六月。

平南将军,领荆州牧陈恒,被朝中百官弹劾滥用职权、及不能安抚荆州等罪名。因而上表陈情,请求自贬,辞去荆州牧之职位。

魏公曹操,将此事交于许昌百官廷议。然而议论一月有余,未有定论。

陈恒便再度上表,言荆州三面与敌接壤,督兵事务繁琐,不能分身处理一州事务为由,言辞恳切的辞去州牧之职。

最终,在秋八月,魏公曹操以丞相之权,将此事定论。

免去陈恒荆州牧之职;调沛国相,河东闻喜人裴潜,前来荆州任刺史。还亲自作书给陈恒,好生勉励了一番。

然后呢,狡狐瞄了两眼,就将这封勉励书扔进了火盆中。随后便执笔,私下上书魏公曹操,请求授予魏国官职。

时为冬九月,中旬。

第七十五章、初征张绣第一四二章、泰山臧霸第一九三章、一叶扁舟行沁水第一九六章、托辞贼寇赚郝昭第四七九章、胸有猛虎,细嗅蔷薇第二八零章、何不觅封侯邪第一五七章、孤拭目以待第四一三章、仲达反其道行之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四六五章、内斗内行第二二零章、狡诈者谋第五十八章、参赞军机第八十八章、授官第九十六章、某有一策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叹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三八六章、不见郑伯克段邪第四六七章、狡狐欲何为?第四三三章、马岱的悲哀第四一三章、仲达反其道行之第三七三章、有真人起梁沛间第二八五章、欲胜公瑾需赌命第四四一章、官拜征南大将军第一零三章、莫当孤狼第四一零章、曹子桓初失人心第三四二章、荀公达临殁之陈第一五八章、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四七五章、西国有蒲萄第四五三章、来自狡狐的饕餮盛宴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七十九章、杀人者说第三章、不作不死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一八五章、赤兔马谁给你的第四七八章、归洛阳第三六二章、大汉将迎异姓王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学问第六十五章、夜破梁县第四五九章、司马末路第一四四章、貌合神离第一一八章、权利之心第二四二章、马蹄疾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二四二章、马蹄疾第四零一章、为何悲观狡狐邪1第二零四章、汝将此战禀主公第四八二章、时也命也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一三八章、初见陈群第九章、陈留太公车第二四四章、年迈聩第四八三章、未来可期第一三二章、谋权之道第七十章、表字相称第二九一章、都督遗计逐狡狐第二十四章、守丧第三六三章、平南将军门下督第二六三章、巡农桑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二二六章、浊漳河大捷第三十一章、缉拿孝子第三八一章、鹰视狼顾狡狐叹第二五八章、当藏锋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战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三二七章、人终有亲疏之别第二九五章、孤可爵进位公否第五零二章、螳螂捕蝉第一三九章、人情练达第二零九章、汲汲营营初萌芽第三九七章、岁月如白驹过隙第二八零章、何不觅封侯邪第一二七章、进军成德第四零二章、为何悲观狡狐邪2第一六九章、意外的惊喜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第一六九章、意外的惊喜第一二七章、进军成德第一七零章、对某是杀还是放第四六四章、野心布局第二一八章、谋全域占先机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种子说第四一三章、仲达反其道行之第四八二章、时也命也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二零零章、假运粮计入泫氏第二三七章、谋在三年后第九章、陈留太公车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战第一九零章、天眷的刘玄德第九十九章、绝杀之局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三九三章、汉中战云卷天来7第一九零章、天眷的刘玄德第六十三章、千里奔袭第七十八章、毒士之谋第四四三章、我基于尔三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