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八章、大泉五百

盛夏六月,夜三更。

漫天星辰温柔的注视着人世间,让皎洁的月光显得更加无垢。虫豸们也在开心演奏着,求偶繁衍的乐章。

看似欣欣向荣的场景,却寂寥了吴王孙权的心情。

他独自一人,拎着个酒囊伫立在庭院中。眼睛是闭着的,只是时不时往灌一口水酒,让酒水顺着微微发紫的胡须,肆无忌惮的流下。

他与周鲂,耗费了四个月的布局,让魏国的大司马曹休中计。再激昂了两月,让陆逊朱然等人用一场大胜,告慰了江东父老,传诵了孙氏基业的坚若磐石。

战事是在庐江郡内发生的,在石亭一带,总共五万有余曹军被杀死、踩踏而死或者溺毙,尸体连绵了十余里。

无论曹军,还是江东军,都没有收敛或者焚烧这些尸体。

曹军是没有余力,江东军是有意为之。

因为这些尸体,最终会化为皑皑白骨,演变成为江东的丰碑、让曹军不敢再度从东线征伐江东的依据。

是的,江东这次诱敌深入,太成功了。

至少能让曹军,十年之内不能再从东线发起攻击。

不管是兵卒及辎重的补充,还是士气及民心的回复,曹军至少需要十年之功。

然而,让孙权惆怅的是,南线的失利,也太彻底了。

那只狡狐,敏锐的抓住了江东内部空虚的契机,一举让孙家的基业陷入了内忧外患中。

对!

是孙家的基业,而不是江东!

虽然南线的战争,失陷了零陵郡、临贺郡和南海郡,但对于江东而言,并不是损失不起。这三个郡,人口与出产,是比不是南郡、江夏和长沙郡的。

就算再加上建安郡,彻底沦为山越部落的乐园,也无关紧要。

江东最富庶、人口最多的郡县,是吴郡和会稽郡。只要这两个郡没有失去,江东的元气就在,就能熬过艰难的时局。

但是呢,孙家治下的人心,却是不稳了。

其一,是山越。

那些本来就不服王化的山越也就算了,只需要让一名将领带领五千兵卒赶去建安郡,他们就会往深山大泽里藏,威胁不大。

麻烦的是这些年,已经被他“壮者为卒、弱者编户”的山越。这些人本来已经被江东驯服,老老实实的为孙家效命和提供赋税。

然而,当“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声浪席卷了江东,那些归化的山越都反了。纷纷逃回部落或跑去深山里当野人不说,临走的时候,还将之前的房子、田亩等各种带不走的物资,全都变成了一片焦土。

让孙权执掌江东后,二十余年的努力,投入的心血与物资,都变成了一片焦土!让孙家陷入了财力与兵源都紧缺的困境!

打仗,不就是打的兵力和钱粮吗?

唉.....

其二,是世家大族。

这些人,在孙家入主江东后,也反抗过,流血冲突过。用了二十多年的磨合,双方才摸索出了让彼此都能接受的相处之道。

孙家庇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反哺孙家的权势。

最能证明这点的,是江东吴郡陆氏。当年孙策攻伐庐江,庐江太守就是陆康,那一战整整打了两年,陆家子弟死伤过半,陆康也在城破后忧愤而死。

然而,陆康的从孙陆逊,娶了孙策的女儿,成为了江东孙家基业的顶梁柱。被孙权官拜辅国将军、大都督,领荆州牧,是军方第一人!

但是呢,被狡狐这么一闹,江东的世家们,觉得孙家庇护不了他们的利益了。

他们的利益,本来就和江东的疆域息息相关。江东的疆域每当扩大一分,他们的庄园产业就会蔓延一分。

结果呢,如今他们在荆南、扬州南部的庄园产业,都被山越毁于一旦,钱粮损失无数。

所以呢,他们纷纷向孙权诉苦,哭诉自己的难处。带着孙权的各种安慰,回到了家中,就让随征的私兵部曲少了一半。

理由是,他们暂时供应不起,那么多部曲的吃穿衣甲用度了,所以将一些私兵调回来务产业,等财力缓过来再补上。

孙权差点没气歪了鼻子!

江东危难当头,这些腰缠万贯的世家们,不思共赴时艰,反而来了个釜底抽薪!

什么叫供应不起私兵的衣甲用度了?

尔等世代传承了上百年,家族中积累的财富,他孙家都比不上呢!

无非是看到江东陷入危难,不想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玩起了蛇鼠两端的把戏吗?

孙权对此心知肚明,也忿怒不已,却无可奈何。

就算他是江东之主,也不能强令他们将私兵部曲都贡献出来。一旦做了,就会激起整个江东世家的反抗,后果是很严重的。

就连骁勇如他大兄孙策,这么做了,一样落了个被刺杀,英年早逝的结局。

不过呢,孙权觉得,为了孙家的基业,自己也必须要这么做了。

不能明着来,那就阴着来。

用软刀子,慢慢的切出肉来!

尔等这些世家硕鼠不是说,没有钱粮供应得起私兵部曲的衣甲用度了吗?

孤就给尔等钱粮!

孙权这是将主意,打到了铜钱及盐巴上。

在周瑜仍旧健在的时候,就给孙权提及了这样一句话:“铸山为铜,煮海为盐”。意思是江东得天独厚,有铜山与盐巴的收入作财力支柱。

但是呢,这些利益,在很早之前就被以张、顾、陆、朱为首的世家大族给瓜分了,孙权执政了二十多年都无法染指。

所以呢,他想到了董卓私铸小钱的例子。

当年,董卓为了牟利,将汉五铢改铸为小钱。此举让世家转为赤贫,百姓们卖儿鬻女无以存活,却能让董卓疯狂积累了物资财富。

孙权想效仿之。

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将孙家的府库丰盈起来,为了有充足的兵力抵御曹军。

至于百姓的困顿、世家财富被掠夺生出怨气,现在先顾及不上了。

毕竟保住基业才是首要考虑得问题。不然的话,江东都不姓孙了,治下黔首百姓再富足安稳,又有什么意义呢?

很快的,随着陆逊与朱然等人,返回荆南抵御狡狐的时候,建业也开始发行了一种“大泉五百”的货币(货币为东吴史实)。

这种货币,只不过比五铢钱重了两三倍,购买力却是五铢钱的五百倍!

而且在孙权的政令下,迅速流通了整个江东。

据说,“大泉五百”只是孙权第一步试探。如果效果很好,将来还要发行“大泉一千”、“大泉两千”等货币。

狡狐陈恒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大笑不已。

不带丝毫犹豫的,就大手一挥。就让人传令,给魏延、邓艾等各部将士,让他们都转为驻守,不再对江东发起进攻。

第三二二章、权重则抑名声矣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四二五章、自信亦是自负第一八零章、自古燕赵多豪杰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第四七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章、未建全功第二四一章、狼烟起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饮皆门道第六十六章、赤子之心第三六零章、审时度势求自贬第二九四章、狡者,以假乱真第一七六章、万马奔腾踏敌阵2第四四零章、司马懿也配?第一零六章、杀胡车儿第三零三章、可愿往关中否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一五三章、司空府论策1第二十七章、情义抉择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三一三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2第三四六章、凤雏未艾卧龙顾第四六七章、狡狐欲何为?第四七三章、弃剑于崖第二八二章、威逼利诱五溪蛮第二零七章、有船自辽东来第四六一章、曹魏飘摇第四五四章、河北多义士第四五七章、良将殂前歎第二三五章、初掌南阳郡第一二四章、人心思变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三六二章、大汉将迎异姓王第三九四章、此竖子不堪大用第三六一章、后计不止于子辈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鲍勋第九十二章、借势杀人第二五二章、大风起兮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举第二二二章、枭雄与毒士之略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绝望之始第四三九章、汉中谁可守之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七十七章、你奸我诈第四七六章、荣辱与共第二一七章、擒贼先擒王第三六五章、当扬我大汉之威第一五八章、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三六零章、审时度势求自贬第四章、虎生艰辛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说第一零四章、鹿死谁手第九十五章、斩首五级第八章、 信经书得永生第三四六章、凤雏未艾卧龙顾第一三七章、私德有亏第四八零章、南无忧而东有虑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辈壮志子第四五九章、司马末路第二零四章、汝将此战禀主公第三十三章、世家法则第四七零章、为尔等备下棺木第四一四章、鹰视狼顾之谋己第三六三章、平南将军门下督第一一五章、黄雀在后第二零七章、有船自辽东来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一九七章、汝母某救之第二二一章、毒士的善意第三一二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1第二九一章、都督遗计逐狡狐第三七八章、狡狐别致教子法第一四五章、燕人张翼德第三一六章、将离间进行到底1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三九九章、不见狡狐避祸乎1第一二六章、不如独乐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环形奔射第四零六章、雄才大略无人继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二十八章、贼寇廖化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四章、虎生艰辛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三七三章、有真人起梁沛间第三四六章、凤雏未艾卧龙顾第一一八章、权利之心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孙仲谋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九十六章、某有一策第一三二章、谋权之道第一零六章、杀胡车儿第四四八章、避不开的死结第一零三章、莫当孤狼第一七四章、等着被射一身吧第四六二章、论势第四零三章、驭下乃制衡之道第三九四章、此竖子不堪大用第三一二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