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万事俱备

尽管蒙古的精英情报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想短期内改变自由散漫惯了的蛮族部落是不现实的,根本之计还是要靠当地的土著领袖,这一点巴拉科夫十分清醒。蒙古需要拉脱维亚,无非是兵力不足,需要在整个波罗的海东岸扶植一个代理人,打败十字军,建国以后和蒙古建立广泛的政治、经济同盟。最终,使蒙古掌控波罗的海这条贸易航线。

如果拉脱维亚始终没有统一的政治核心,烂泥扶不上墙,那还有什么价值?牵制不了十字军倒也罢了,将来蒙古军队来到这里,这些四分五裂,又穷极无聊的蛮族也会是大麻烦。所以,这次会师之后的选举在巴拉科夫看来是战略性的,其意义甚至超过了蒙古对里加的占领。

要不是这里重要的战略地位,蒙古才不会对这蛮荒之地感兴趣,如果这里三天两头的暴乱,正常的贸易受影响,那蒙古得到这里还有什么意义?拉解委只是拉脱维亚走向政治统一的开始,只有诞生真正的王者,而且是深受蒙古影响的王者,才是最符合蒙古利益的。

当晚,巴拉科夫辞去了临时大酋长职务,但是在选举新酋长的过程却非常的不顺利。毕竟这是拉脱维亚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盛况,谁都缺乏经验。按说拉米金公爵实力最强,也最坚强有主见,被蒙古政保总局内部很看好。

但是奥莱内之战不仅使拉脱维亚人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瑟米利亚部和萨莫吉西亚部在政治上形成了联合之势,公推特维利亚公爵出面与库尔兰部的拉米金公爵竞争。特维利亚公爵深沉、机智,是足以与拉米金匹敌的人物。在这次起义的过程中,两部的功劳并不比拉米金少,特维利亚的威望隐隐压过了库尔兰部,整个列鲁普上游的部落都支持他。

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久拖不决,这些粗鲁的汉子还不懂得妥协和交易。粗暴的互相恫吓、威胁,有人露出刀柄,有的破口大骂,德兹林姆希姆斯小镇像开了锅一般。天亮时分,库尔兰诸部落宣布退出拉脱维亚解放委员会。

刚刚成立的联军有分裂的危险,巴拉科夫无计可施。他不是政客,他擅长的是阴谋,这种阳谋就不是他能应付的了的。终于,特维利亚公爵提出,仍然由巴拉科夫担任临时大酋长,特维利亚、维斯塔尔兹和拉米金担任副职,待里加战役之后再行选举。既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威望足以服众的人物,那就再等一等,战争才是最检验人能力的舞台,真正的领袖,也必然会在最严酷的战争中产生。

倒也不是办法的办法,他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的认可。巴拉科夫的所作所为赢得了拉脱维亚人的信任,情报站在各个部落的暗桩也在迅速扩张,蒙古人的声望在拉脱维亚确实是当地贵族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这就意味着其他人还有机会。

巴拉科夫却暗暗叫苦,自己只是立窝尼亚情报站站长,要对总局负责。为了团结拉脱维亚诸部临时担任大酋长,指挥一场战役还可以说的过去,这要长期领导拉脱维亚,陈翀局长这一关就过不去。

他为难的看了一眼情报站的蒙古助手,别拉诺夫说道:“我认为长官可以考虑,我们开创立窝尼亚地区的大好局面不容易,你不承担这责任,联军就会有分裂的危险。如果情报总局要追究你的责任,我愿给你作证。”

布利尼斯也说道:“不能拖延了,长官,8千拉脱维亚军队不能没有你。立窝尼亚情报站的全体同志愿意与你共进退。”

巴拉科夫站起身,缓缓说道:“我是蒙古军人,我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对蒙古负责,对长官负责任。在没有长官任命之前,我没有权力接受你们的推举。

但是情况特殊,不能破坏我们来之不易的团结。我可以暂时担任拉脱维亚酋长的职责,只是不能以酋长的名义,我只能以蒙古驻拉脱维亚军事顾问的名义,代行大酋长职权。待我面见脱尔赤长官,再根据长官命令决定去留。

现在我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由拉解委中选出7人,组成军需委员会,统一管理和分配这几天作战的战利品。原则上,粮食、车辆、大牲畜供应军需,其他财物全部分给有功的部落和人员。

第二,从拉解委中选出7人组成军事委员会,负责统一整编联军。新的拉脱维亚解放军,将打破部落的界限,每百人编成百人队,由一名百夫长负责。十个百人队,编成一个千人队,由一名千夫长负责。所有的士兵由各自的百夫长领导,所有的百夫长,由直属的千夫长领导。所有的千夫长,和平时期由拉解委军事委员会领导,战时则由拉解委选举的大酋长直接指挥。所有的百夫长、千夫长,都由军委会统一任命,也由军委会解除职务。

我们只有5天时间完成部队的整编。5天之后,我军将协同蒙古水陆大军进攻里加。攻克里加城之后,拉脱维亚解放军将驻防里加城。同时,老弱伤残无法从军作战的士兵,将回到原籍,组织民兵,修建堡寨,以对抗十字军可能的报复。蒙古,将为解放军和民兵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训练。

第三,要从拉解委中选出7人财经委员会,负责整个拉脱维亚的民生和贸易。大家为什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不就是因为民生艰难,没有活路么?假使我们的奋战不能改变父老乡亲的命运,那么我们死伤之惨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成立的财经委员会,就是为了把你们有限的物力和资源统一管理起来,发展贸易,组织生产,让拉脱维亚的百姓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样的拉脱维亚,才能支持长久的战争,夺取整个波罗的海东岸。现在,我们是靠战争掠夺和蒙古的援助,这都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要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

巴拉科夫的决定得到了拉解委的一致拥护,拉米金公爵也对这个年轻的蒙古人刮目相看。几件事情井井有条,比自己处理问题要实际的多,考虑的也全面,他哪儿来的这管理能力呢?他哪里知道,这就是奇尔克伊工业区和蒙古军队的管理方式,巴拉科夫不过是照搬而已。

窝阔台汗13年(1241年)9月15日 道加瓦河里加城

就在里加城的大主教和维尔扬迪的立窝尼亚骑士团总团长,为道加瓦河西岸的局势焦头烂额的时候,更大的麻烦来了。

9月15日下午,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道加瓦河主航道上。至少15艘帆桨战舰,数十艘补给舰和运输舰沿河而上,出现在了里加城。帆樯如林,旗帜如云,却无声无息,像沉默的死神。这正是蒙古内河舰队参谋长脱尔赤率领的西线舰队。

经过1个月的精心准备,罗胡努基地已经可以承担起补给立窝尼亚地区的重任。道加瓦河西岸的大起义也打乱了十字军的阵脚,对沿河地区的地理水文民情,蒙古人也了如指掌。而冬天就要来了,河海就要冰封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此时的皇后2型内河战舰已经拆除了抛石机,全部换装92舰炮。每舰8门92舰炮,4门60迫击炮和2挺机枪,3个战队就是120门中距离火炮,60门近战火炮,虽然不能和黑海舰队相提并论,但是波罗的海是没有敌手的。

尤其是这属于浅海内河战舰,完全可以横行道加瓦河。当然,这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波罗的海的波涛,可不是黑海和地中海的风平浪静,尤其是春秋季的的狂风暴雨。但是既然北欧的诺曼人能够驾着他们那小的可怜的平底船横渡波罗的海,蒙古战舰抗风浪的能力要强的多。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损失,就当是献给海神的祭物吧。

脱尔赤在旗舰上静静的观察了里加城一会儿。和当时欧洲的城市很像,一个城堡,围绕着港口形成了一片凌乱的商业区。不过这城堡却是石头的,显得很坚固,92舰炮想摧毁这厚重的城墙难得很大。

“史权!”

“到!”

“派人到里加,让他们投降,否则一律屠灭!”

“是!长官!”

史权是史天倪次子,蒙古贵族学校出身,后来进入奇斯托波尔海军指挥学院。现在成为了内河舰队参谋军官,深得脱尔赤信任。史权答应一声却没走,脱尔赤回过头来,充满疑问的看着他。他赶紧答道:“长官,立窝尼亚情报站站长巴拉科夫求见。”

脱尔赤笑了:“这小子,现在是拉脱维亚的大酋长了,让他进来吧。看看他把那些虾兵蟹将练的怎么样了。”

第六十六章 暗中较量第八十四章 奋勇攻城第五十七章 纵火神器第三十一章 诡异暗杀第七十一章 英雄气概第七十四章 口舌争雄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东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四十章 军事独裁第六十章 雨中激战第十九章 天生军人第七十九章 内修政治第八十九章 反游击战第三十九章 血腥报复第二十七章 阵斩大将第十七章 男人游戏第五十六章 两线作战第二十七章 地下战争第三十六章 舍生忘死第十九章 有惊无险第四十一章 狼群战略第二十六章 庙算多胜第五十七章 穿插敌后第七十八章 山穷水尽第二十二章 腐败滋生第十五章 艰难时事第七十七章 轻装上阵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三十五章 首战梁赞第八十五章 乱世阳谋第五章 杀贼立威第十六章 奴隶之死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四十章 瑟米利亚第二十八章 兵家交流第二十三章 关河争夺第五十二章 一场对话第三十五章 海上基地第三十章 耶律楚材第八十章 整饬军备第八十二章 一二一三第五十八章 进军都梁第三十六章 两个战场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三十四章 南下北上第九十四章 合法君主第九章 里格尼茨第四十二章 深入敌后第十八章 生而何欢第六十四章 辉煌胜利第四十八章 策反埽兵第二章 特种围猎第五十章 威震天下第七十四章 农耕为本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暂第三十五章 艰巨任务第四十九章 鏖战潍水第六十一章 荣誉之战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导第三十七章 鏖战中都第九十六章 飓风营救第七十六章 新的任务第六十五章 山岳倾颓第五十章 契约工人第七十五章 储备银行第一百章 深谋远虑第三十六章 惊天爆破第二十一章 安定后方第九章 天下无敌第六十一章 团长不死第七十章 南渡之变第三十章 耶律楚材第六十七章 初入虎穴第八十八章 和平谈判第八十八章 瓜未熟透第三十五章 艰巨任务第一章 闪击西俄第四十九章 人间悲剧第三十章 深山有虎第二十五章 伊斯马因第三十九章 奥斯塔德第五十七章 穿插敌后第二十九章 大库里台第二十六章 心中有魔第七十章 决死冲锋第一百零三章 心灵重创第四十五章 斗智斗勇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战第二十八章 兵家交流第三十七章 两面作战第七十八章 巴特尔级第八十一章 提前布局第六十七章 一个弩兵第三十二章 威尼斯人第八十章 兀良哈台第二十二章 沿河商业第十章 柳暗花明第四十二章 深入敌后第八十三章 小亚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