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

且说这边,曹植mímí糊糊间被许褚直接提起,送进了皇宫,而到得偏殿等候的时候,曹植还处于mí糊的状态。对此,许褚也不管这么多,反正他奉了曹cào之命,将人带到便可以了。

曹植在偏殿等了许久,终于在一把尖锐难听的大喝声中醒来,醒来之后还不清楚内容。幸好有随从提醒,才知道是皇帝召见了。

在现代人看来,得到皇帝召见是一件大事,必须隆重、谨慎以对,稍有不慎,恐怕就要人头落地。只不过现在曹植所面对的情况却非如此,从那些领路的太监,服shì的宫nv到周围的shì卫,一个个对自己都客气无比。特别是那些太监,领路的时候还要搀扶,真怕曹植会摔着一般。只不过曹植对那些太监保持了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因而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这自然有曹cào大权在握的原因,而事实上,在汉代见皇帝,规矩其实也十分简单,远没有后世那么苛刻。而现代人理解中的那套见皇帝的规矩,其实是满清入关之后才nòng出来的,汉唐宋明都没有那么夸张。

有太监领路,曹植顺便观看起这个新建的宫殿来。只不过稍一打量,曹植便有些失望了,这个所谓的宫殿,其实并不大,也就由主殿、偏殿以及后殿三部分构成。其规模,恐怕比之司空府还要逊sè几分。最起码,司空府还有几个别院,而且还在不停扩建之中,而皇宫,看起来就这么大了。

曹植见到之后,心中暗暗感叹道:“看来父亲的心真是变质了。”

在太监的带领下,曹植终于来到后殿,步入里面,曹植当先便见到曹cào坐在前头,一面微笑地看着自己。除此之外,曹cào的对面还坐着一名相貌清奇的老头,根据其年龄,再联想起方才太监之言不难猜出此人正是杨彪。除此之外,还有相貌儒雅的孔融,这个曹植在徐州之时却是离远见过,因而也认得。

下面坐着三大重臣,而最前方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略带威严气息,身穿黑sè龙袍的少年。不消多说,此人便是历史上大汉最后一位天子,汉献帝刘协!

曹植抬头盯着他,而刘协何尝不是在看着曹植。一位饱经磨难的少年天子,一位是当世名气最盛的神童。年岁相差不大的二人,对望之下都生出了一种奇异之感,只是这感觉一闪而逝,他们都没有捉住罢了。

在曹植眼中,刘协这天子是一位可怜人,或者说,他从出生开始,便注定他要为他的父、祖还债,即便他再聪明伶俐。他从xiǎo就没有母亲,他的生母王美人在他出生之后不久,便被何进之妹何皇后nòng死。

童年算是过得最为惬意的时候,只不过当他九岁的时候,也就比现在的曹植大一点,他就被董卓bī着登基为帝。而从那一天开始,他的悲剧人生便开始了。

刚继位便目睹何皇后被董卓所杀,随后十岁,目睹跟自己一同长大,而且也十分爱护他的皇兄刘辨被董卓所杀。同年,从xiǎo生活的家——雒阳,被董卓烧毁,迁到陌生的长安。年仅十岁,就先后经历了家破、人亡,xiǎoxiǎo年纪的刘协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同年,亲眼看着董卓在朝堂之上杀伍琼等大臣,同时杀太傅袁隗一家。年仅十岁就要亲眼看着忠烈之臣惨死于自己面前而不能作声,要知道他可不是穿的,他仅仅是一个不幸的孩子。

随后,在董卓的威bī下,下诏公告天下,说自己的烈祖和帝、天祖安帝、曾祖顺帝、祖父桓帝是无功无德之人。这在重孝的大汉,让一个皇帝说自己的祖辈无功无德,那是彻彻底底的大逆不道。基本上就算刘协重新掌权了,他这旧账若被人翻出来,也要面对天下士人的口诛笔伐。

只不过这仅是灾难的开始,其十二岁,王允计杀董卓,以为从此可以摆脱魔爪,可惜李郭之luàn紧接而至。诛杀王允此事,整个长安城前后死了万人,可谓血流成河。随后就是数年的傀儡生活,但李郭二人,总算没有董卓那么残暴。

随后杨彪献计,挑动李郭和西凉旧部hún战,刘协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东归之路。期间吃过野菜、食过草根,尝尽了民间最底层百姓才有的疾苦。亲眼目睹东归途中,无数公卿大臣、shì卫宫人惨死于自己面前,其中惨烈不言而喻。

直到迁至许昌,以为好过一点,只可惜此时的曹cào的心也已经变质了。可以说,从登基那天开始,他便没有享受过作为大汉帝皇的荣耀的权势。有的只是要偿还父祖尽情享乐遗留下来的孽债,以及维持着四百余年大汉荣光的沉重责任!

可以说,汉献帝刘协,在中国五千年所有亡国之君里面,是最不幸,也是最可怜的一位。尝遍世间疾苦,空有救国之心,而上天没有给他一分一毫的救国机会。若是他出生早几十年,甚至不是出生在汉末,而在在其他朝代的末年,他或许都会有扭转乾坤的机会。可惜,他是汉献帝——刘协!

在曹植眼中,刘协是如此一位可怜、不幸之人。然而面对这一切,他竟然可以在心中默默承受,这不要说一个孩子,就算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抚心自问,对于眼前这位大汉天子,曹植是打心底里要对他说一个“服”字。汉末群豪无数,曹刘孙袁司马皆青史留名,为后人所敬仰。其实在曹植心中,汉末值得敬仰的人,还应该加上一位,刘协!

曹植在打量刘协,而皇位之上的刘协何尝不是在打量着曹植。看着眼前的曹植,刘协的心竟然不自觉地想到了刚登基时的自己,心中忍不住暗叹道:“朕当年登基之时,应该就跟他一般大xiǎo吧。”

然而刘协自问,在登基之前,他还是一个懵小说]就懂不知的孩童,最多就是比寻常的孩童聪明一点罢了。而眼前的曹植,已经是天下闻名的神童、奇才。曹植的文章、诗篇刘协闲时出于好奇,也有读过。他自问就算换着现在的自己,也未必能写出辞藻如此华丽的诗篇,以及道理如此深刻的文章来。

不仅如此,刘协还知道,曹植五岁之时便独闯军营,jī辩曹cào从而救下数万徐州百姓。跟曹càojī辩,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即便是他的儿子,也一样。这点,几乎每日都要面对曹cào的刘协,清楚得很。

除了勇气,还有智谋,当年的兖州大旱饥荒,几乎是凭曹植所想之策,将问题解决的。还有代父兄出使河北,将当世最强大的诸侯,袁绍戏耍得团团转,可谓智勇双全。

刘协盯着曹植,心中忍不住感叹道:“若是朕登基之时,有他一半的机智与胆略,恐怕就不会遭受如此多的磨难!可惜,现在知道得太迟了。还有,为何你是曹孟德之子,若非如此,那该多好!”想到这里,刘协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曹植与刘协的对视,也就一刹那左右,而这些想法也是闪电般而过。但见对视之后,曹植上前向着刘协躬身一礼,大声说道:“草民曹植,见过陛下!”

被曹植这么一叫,刘协才醒了过来,笑了笑说道:“不必多礼,赐座。”

这时代虽然大臣都有位子坐,但也不是人人都有,最起码要有一定身份方可。曹植一来就获准赐坐,刘协也算给面子曹cào的了。

曹植谢恩之后,走到曹cào身边坐下,不敢多言。接下来殿中几人都没有说话,等了xiǎo半响之后,外面有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杨修带到!”

刘协闻言,朗声道:“请他进来!”

而听得杨修也要来,曹植眼中闪过狐疑之sè,望向旁边的曹cào。曹cào知道曹植的意思,压低声音道:“陛下要你和杨德祖,同时shì读。”

曹植眼眉一挑,xiǎo声道:“这应该不是父亲的意思吧?”

曹cào闻言,lù出满意的微笑道:“是董承的意思,只不过这并不碍事,放心好了。”有曹cào的保证,加上想到历史上杨修与自己几兄弟走得很近,曹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而就在此时,杨修已然大步而进。与曹植这孩童相比,已然成年的杨修相貌英俊,风度翩翩,更有一番名士风采。因此当刘协见到杨修的时候,脸上lù出满意的笑容。

杨修向着刘协拱手一礼,大声说道:“臣杨修,见过陛下!”

刘协点头笑道:“杨德祖才名,朕早有耳闻。赐座!”

杨修听到刘协赞许,脸上lù出得意的笑容,大声说道:“谢陛下!”而当其走到杨彪身边坐下之后,还向曹植投来挑衅的目光。

杨修这一下,殿中几人同时收于眼底,同时各有所想。曹cào和杨彪是略带不解地皱了皱眉头,曹植一面淡然,而最高兴的当属刘协。看模样,杨修对曹植颇有敌意,这对刘协来说是可是天大的喜讯!

皇位之上刘协看出曹植与杨修之间颇有敌意,心中大喜。要知道,杨修也是当世有数的才智之士,乃是年轻一辈中与曹植名气不相上下的人物。不过由于曹植年纪较xiǎo,头上的光环更强一点,使得他在风头上盖过杨修一些而已。不过刘协并非杨修,他不在意年龄如何,只在意能不能形成制衡,因而刘协此时也略带得sè地瞥了曹cào一眼。

只不过让刘协失望的是,面对杨修流lù出的敌意,曹cào仿若未见,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刘协见到,心中一凛,暗骂道:“好一个老贼!”想罢,刘协也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来。

这时,坐在一边的孔融却是长身而起,对皇位上的刘协拱手道:“陛下,杨修和曹植虽有才名,但臣负责陛下的学业,理当要尽责。他们虽有曹司空和董国舅保举,但臣还是要考校一下他们的学问,看他们能否胜任陛下的shì读。”

刘协听得大喜,他之所以将孔融也留下来,为的就是要孔融说这话。如若面对孔融的考校,曹植不能过关的话,那你曹cào怕是也没有面子再说要曹植留下了。

想到这里,刘协点了点头,笑道:“老师所言甚是,不知曹爱卿和杨爱卿意下如何?”

这点装样子,曹cào和杨彪自然懂,二人齐齐拱手道:“一切按照陛下吩咐便是!”

刘协微微一笑,向孔融做了个请的手势。孔融也不客气,直接上前几步转过身来,自顾自地说道:“圣人学问之根本,乃在经学,其余一切文章、诗赋等皆脱不出经学。因此老夫今日要考二位的,乃是经学!”说完,孔融颇有深意地瞥了曹植一眼。

面对孔融那带有异样的目光,曹植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了。现在自己的名气虽然响亮,但打响名声的一个是《心术篇》而另外一个则是《灵芝篇》。这两样,一个是文章,一个是诗赋,这都与经学没有太大关系。而除此之外,曹植也没有在经学上展现过自己的能力。相反,杨修出自四世三公的杨家,自xiǎo就浸yín经学,功力就算不如老一代,但也十分深厚。很明显,孔融是要考曹植的弱项了。

对此,坐在一边的曹cào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自家知自家事,经学这东西不是常人能轻易学会的。大世家为何能够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他们在士林之中威望极高。而这威望也非轻易能闯出来的,还需要让人信服的学问,这学问主要便是指经学了。

而要学习经学,当然是老师越好,学得也越jīng。而大世家经过历代钻研的,对经学的理解远胜寒mén士人,传给后代的知识自然也比寒mén要深厚得多了,这便是所谓的底蕴。相反,曹cào出身寒mén,虽然也有习经学,但毕竟没有好的老师,学的也是皮máo,怎如那些大世家自xiǎo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曹cào本人虽然擅长诗赋,但经学水平却不怎样。至于曹植,曹cào虽然知道他聪颖,在诗赋、文章上很有天赋,但经学毕竟不是诗赋、文章,没有好的老师单凭自学,很难学到jīng粹。

这让曹cào的心中,不来由地升起了一点担心的情绪!

第170章 司马兄弟密谈(上)第342章 袁绍出手第49章 曹军退第20章 女子第178章 计策(下)第150章 兄弟(上)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177章 计策(上)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60章 还是逃了第84章 交换(下)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213章 计成!花开灿烂!第469章 邹氏玩谋第424章 狠辣破营法第203章 将骗术进行到底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104章 车阵战骑兵第429章 井阑攻营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385章 攻取涿县(上)第342章 袁绍出手第223章 《灵芝篇》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168章 造纸第481章 郭嘉来访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20章 女子第92章 伏击(三)第105章 乐进VS张辽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269章 经济战第3章 攻心之计第89章 让徐州(下)第133章 冰释前嫌第167章 印刷术成(下)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89章 让徐州(下)第147章 选书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176章 收获第468章 司马懿暗谋第209章 袁熙异动第427章 援军到第304章 半路杀出个关平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99章 大公子曹昂第77章 陶谦应对(上)第315章 袁绍惊醒第207章 司马懿出手第411章 多疑的韩遂第388章 天下震动第22章 神童第277章 刘备,终于来了!第176章 收获第41章 还是选择中策第144章 回家(下)第51章 曹操的应对(下)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96章 有勇无谋第212章 诗才第258章 曹植的产业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376章 被识破了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505章 云长,你败了!第270章 家变第163章 引导流民(上)第71章 刘备退第199章 初临邺城第353章 重伤颜良第405章 大兄?第487章 青州核心,曹植的规划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180章 成平的反应(下)第262章 识破!董承结张绣!第227章 新的家第229章 均田制第507章 荆州定矣第481章 郭嘉来访第363章 夏侯兰第397章 虎豹骑到第85章 曹植与赵云(上)第465章 徐庶到来第21章 郭嬛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198章 出使河北(下)第349章 激战离狐滩上第70章 燕人张翼德第179章 成平的反应(上)第274章 华佗看症第175章 误会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345章 袁军高人第19章 兖州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