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日进斗金

虽然曹植心中还有一个存疑,贾诩为何要出手,但这并不妨碍曹植接下来的计划。匆匆返回司空府,取过纸笔,在上面写着:“董承联张绣,小心贾诩”九个大字,而后写立即命郭嘉留在曹植身边的曹军士卒将此书信亲自送交到郭嘉手上。

做完这些之后,曹植才终于松了口气。自己要做的,都做完了,剩下便要看郭嘉他们的了。至于董承……

想到这里,曹植半眯着眼睛,喃喃地念道:“只要老爹不死,任你有通天手段也翻不出大浪来”

……

此时,许昌西面的南阳郡宛城处。

刚接掌张济手下西凉军残部的张绣,正满脸阴沉地坐在太守府的大厅中。很快,就听见外面一名士卒禀报道:“将军,贾先生来了。”

张绣闻言,整个人立即长身而起,凝声道:“快请”

未几,身穿文士服,相貌平平的贾诩便缓缓走了进来,当其就要行礼之时,张绣连忙说道:“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贾诩也不客气,直接坐在旁边的棉垫上,一面悠闲地看着他。

张绣挥退了左右之后,神色凝重地问道:“先生,曹操大军压境,如之奈何?”

贾诩随口问道:“主公以为,以宛城一城之力,能抗曹军否?”

张绣也干脆,直接摇头道:“不能西凉诸部中,我军实力就偏弱,更遑论当初进攻宛城之时有所损失。曹操能将李傕、郭汜都击败,我军只怕难以抵御”

贾诩耸了耸肩道:“既然如此,降就是了反正曹孟德只是要拿主公立威,若是降了,曹孟德的威也立了。以其脾性,必不会待薄主公。”

张绣闻言,欲言又止道:“但是……”

贾诩见得,轻轻摇头道:“主公,当初入宛城之时,诩已经说过,争霸天下,时机已过。择一主辅之,是最好的选择。”

张绣听得,轻叹口气道:“先生所言,绣又岂会不知。然而绣毕竟出身西凉,在关东诸侯手下,只怕难以受到重用。而且……”说到这里,张绣却是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贾诩道:“先生,这是当朝董国舅给绣的密信,内有天子密诏”

贾诩听得,眼眉一扬,只是并没有接书信,反而神色凝重地问道:“天子是准备,让主公在此击杀曹孟德,而后助他在许昌夺权?”

见到贾诩没有看书信便猜出内容,张绣由衷地赞道:“先生真神人也”

贾诩并没有在意张绣的赞叹,反而缓缓摇头道:“主公请三思,若助天子,那不仅是主公,还将主公之后代亦放入赌局之内。若胜,主公虽能一时风光,然而现在天下诸侯林立,就算天子恢复大权,亦未必能重新一统天下,前途可谓崎岖无比。若败,就更不必说了,祸及的不仅仅是主公,还有子孙后代。诩请主公三思”

张绣缓缓地摇了摇头,直接问道:“若先生出谋,有几成把握可击杀曹孟德?”

听到张绣这话,贾诩哪里不知道他已经有所决定,低头沉吟了好一会之后,才缓缓递起四根手指道:“四成”

张绣闻言,喃喃地念道:“四成么?足够矣”

贾诩听得,眼神复杂地叹了口气,但很快神情就恢复正常,凝声说道:“既然主公心意已决,那第一步便先要诈降,而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贾诩说完之后,直接起身,飘然离去。只余下张绣在那里,目露惊色喃喃道:“先生此计,好毒”

当贾诩走出太守府之后,忍不住眼神复杂地望向许昌的方向,喃喃念道:“陛下,这算是我贾文和还你的情,无论此计能不能成,今日之后你我互不相欠”说完,贾诩神色已经恢复正常,大步离开。

……

这边曹植将书信送出之后,也就不再多理会了,反正他就算想管,也管不着。接下来半个月,刘协都是“卧病”在榻,曹植也没有去上课。因此他除了继续派人监视董承、吉平等人的一举一动之外,也就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产业上,毕竟这些才是真正受他所掌控。

酒楼、茶坊开业半月有余,却是客似云来,一点也不冷清。天然居那边,菜式多得很,开业已经半个多月,却是没有一名客人将天然居的菜式全部试上一遍,可见菜式之多。而这段时间,天然居的客人,也开始陆续有朝中的公卿大臣子女出现了。

正如曹植早前所料,这些人初听天然居之时,既有点期待,又有点顾忌。期待自然是对天然居菜式的期待了,以他们的身份,山珍海味都能吃着,乏味之下自然对天然居所推出的新菜式感兴趣了。但是,由于天然居乃是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进去,他们却是怕在大厅中与百姓、商人坐在一起,掉了身份。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子女心中的信九,曹植自然清楚得很。因而开业五天之后,天然居便推出了雅间,只不过雅间内设了最低消费,而且菜牌与大厅的菜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当然,不止是菜式不同了,价钱自然也不一样。

这雅间的推出,倒是大受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欢迎,如此一来却是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因此自雅间推出之后没几天,这些雅间却是被订满了。

要知道,这些雅间,最低的消费可是一千钱,比外面大厅却是贵上十倍不止。一千钱的价值是多少,作个对比便知道,北方一匹战马,大约值四千钱左右,若运到南方缺马之地,起码可以卖到六千钱。

若用粮食来比较,一石粮食,约一百五十至两百钱,而汉代的一石大约等于曹植重生前那年代的二十七斤左右。千钱怎么说也能换两百斤粮食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半年。可见,这消费之高。

只不过对于高消费,那些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并不在乎,除了朝廷俸禄之外,他们也从曹操那里分到不少田产。加上现在战乱,五铢钱基本处于废止状态,他们巴不得将手中的五铢钱都花出去。如今有这么一个地方肯收五铢钱,他们当然乐意花了。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们心中的想法,曹植当然清楚了,只不过他不在乎。文稷早前劫了兖州世家,私下里还是扣下了不少金银绢帛的,这些他自己藏了一部分,也有不少献给了曹植,因而曹植手上的流动资金还是十分宽裕。

曹植之所以让天然居只收五铢钱,为的就是让钱币重新流通起来,打破以物易物的状态,只有这样,商业才能够发展。

现在有天然居这酒楼,以低廉的成本回收五铢钱,曹植还是十分有赚头的。也不消完全将五铢钱回收,只需将许昌城内公卿大臣手中的五铢钱回收了一部分之后,五铢钱的流通作用将会被重新激活,也可以重新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

而短短半个月,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已经有些苗头了。不少家中藏五铢钱不多的公卿大臣,为了要到天然居消费,他们已经开始将家中的绢帛、金银或者粮食拿出来兑换五铢钱了。

整个许昌城内,哪里的五铢钱最多?答案绝对不是皇宫内库或者朝廷的国库,而是天然居

天然居内有三十个雅间,每天开一次,最低也有三万钱的收入了,十天就是三十万钱。曹操新得颍川郡,五铢钱大部分还存放在兖州,由于运送困难,加上五铢钱的不流通,因此许昌城的朝廷的国库内存放的多是绢帛、粮食等物而并没有多少五铢钱。朝廷国库如此,更遑论毫无实权的天子内库了。

公卿大臣们要寻找门路兑换五铢钱,曹植自然有门路知道了,通知文强之后,他立即便放出消息,他那里可以兑换五铢钱。如此一来,以五铢钱为中心的货物流通,便再次形成了。当然,这仅仅是许昌城,要扩展到全天下,以曹植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可能完成。

流通再次形成,曹植所赚取的东西便变得五花八门了,粮食、绢帛、金银、陶瓷、玉器、先秦的古董,应有尽有。幸好现在许昌城还没有住满百姓,曹植立即让司马孚到外城购买几块地皮,在那里建起了几个大仓库来,分类将各种东西都存进去,另外调用文家一部分的私兵进行看守。

也幸好文家有些底子,司马孚能力也出众,不然这突如其来的一下,足够让曹植喝一壶的了。而各个仓库之中,却是以粮食最多,每日都有十余石的粮食运进仓库之内。虽然数量不算特别多,然所谓积少成多,每日十余石,一年的话也有五万石了,这好比曹植坐拥数十顷的田产。要知道,这仅仅是一间占地不过两亩的天然居而已,由此可见,商业的恐怖。

当然,并非一切都顺利的,最起码当年董卓私铸的含铜不足的小钱,就让曹植十分头痛。这些世称董卓五铢的小钱,堪称中国货币史上最轻贱低劣的钱币,上面连“五铢”两个字都几乎看不见,故又称之为“无文”。可想而知,这些劣质货币放到市场上流通,对于市场和物价的冲击和影响有多大,而正是这批小钱,直接将大汉的商业打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不过也幸好董卓偷工减料铸造这批钱,使得钱币上连“五铢”的字样都看不见,使得回收起来辨认并不是那么困难。若是铸造了王莽时代那种外表与普通五铢钱一般无二,实质上内里含铜不足的小钱,那才叫麻烦。

然而曹植并没有拒收小钱,而是折价回收,当然折价之后就比较低了。在曹植看来,祸乱天下物价的便是这些小钱,若不回收,想重新理顺物价,是不可能的。而若是让小钱全部作废,那么手中有小钱的百姓又会损失惨重,到时只会导致民怨沸腾,因此折价收回是最好的选择。

幸好铜钱不像纸币,就算造假了,铜钱里面还是要含一定分量的铜,故此曹植可以对这些小钱,进行折价回收。而后另外找个仓库存起来,留待以后献给曹操,回炉重铸便可。

酒楼这边日进斗金,茶坊那边也是不赖,不少公卿大臣和他们的子女来天然居用膳之时,都会发现旁边的茶坊。而曹植也示意文彪,雅间之中的水用茶水,顺便推介一下旁边的茶坊。加上茶坊本身每日举起的说书,吸引了大批人来听,也让茶坊兴旺无比。

不过,茶坊最大的生意并非让人在此喝茶或者吃些糕点,而是卖茶叶。茶坊门面的作用,只是给客人尝一尝这些茶,继而贩卖。而事实上,无论是平民百姓,定是世家子弟,试过这种新式饮品之后,都被他深深吸引住。因而茶坊开业之后不久,茶坊每日销售的茶所得的收益,只是略逊于天然居。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茶数量的递增,这种完全为曹植所垄断的产品销售的收益要超越天然居并不困难。待得茶传遍天下之后,可以想象,到时各地商人蜂涌而至,那种收益就更加可怖了

短短半个多月,单单天然居和茶坊的收益,已经远超了曹植的预料,然而仔细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谁叫这时代的娱乐匮乏,不止娱乐,就连吃、喝都单调得很。曹植的切入点,正正是新,而由于许昌城内,被曹操养着的有钱闲人特别多,这些东西自然能吸引他们消费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从长安逃出来的公卿大臣,这类有钱的闲人数量将会持续递增一段时间。不仅如此,许昌作为现在的大汉都城,亦将会有更多的世家大族入驻,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曹植所投资的天然居和茶坊,将会持续兴旺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他的经济累积,也终于踏上了正轨

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374章 甄宓危机第269章 经济战第260章 董承异动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210章 司马孚的犹豫第442章 江东孙策第395章 计划不如变化第457章 袁绍病逝第71章 刘备退第112章 去鄄城第516章 谁算计谁第342章 袁绍出手第493章 赵云VS甘宁第435章 大战落幕第52章 初见孙乾第320章 书院辩论(上)第244章 华佗的选择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93章 伏击(四)第456章 品牌效应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61章 对策第411章 多疑的韩遂第474章 选址合肥,建设新城第149章 印刷术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397章 虎豹骑到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45章 夏侯渊到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445章 寿春规划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伟规划第308章 经济战,开始(下)第319章 前往颍川书院第221章 青釭和倚天(下)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462章 荆州的暗涌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118章 误会第362章 赵云行踪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353章 重伤颜良第253章 天子侍读第184章 一网成擒第392章 孤身往渔阳第173章 文稷的决心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42章 曹植相劝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6章 郭嘉之思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86章 曹植与赵云(下)第270章 家变第96章 有勇无谋第81章 曹植为使(上)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147章 选书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58章 三问(下)第235章 曹植习武之刺客之道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269章 经济战第389章 水淹袁军(上)第457章 袁绍病逝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5章 对弈第2章 辩曹操第170章 司马兄弟密谈(上)第241章 剑斩敌酋第483章 阻我娶甄宓者,杀无赦!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298章 庆功宴第84章 交换(下)第347章 尽用地利第323章 科举之议第455章 丝绸的妙用第148章 《权书》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325章 贾诩再献毒计第199章 初临邺城第231章 高手老头第72章 放入城的原因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402章 凶悍的组合,吕布与赵云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61章 对策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28章 袁曹两家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