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书院辩论(下)

司马享平日看起来很内敛,不似他大哥司马朗那般阔达有长者之风,也不似他二哥司马懿那般智谋高绝,但隐隐极深。【]平日的司马享,只是默默做事,不显山不露水。但并不代表司马享就没有脾气,面对杨修这当面的挑衅,司马享自然不会逆来顺受了。

心中盛怒,司马享表面上却还保持平淡,更露出淡淡的笑意,向着郑玄和张俭拱了拱手,说道:“自先泰以来,百家并起,先贤都以寻找治国良方为目的。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为显学,这四家探讨治国之道亦为最深。我儒家先贤,取以德治国为良方:法家诸子,则以法治国:老庄之道,则无为而治。享以为,无为而治,是太宽;以法治国,则太严……,…”

说到这里,杨修轻笑道:“如此按叔达所言,还是以德治国更为合适?”

司马享瞥了杨修一眼,摇头道:“非也!以德治国,本意虽好,然流于空泛!”

听到此言,杨修眉头一皱道:“如此,岂非先贤之道,无一适合治国?”

司马享听着,哂然一笑道:“德祖兄莫不是忘了孔圣人所言中庸之道!”

杨修沉吟了好一会,忽然惊讶地盯着司马享道:“叔达所言,莫非融合先贤之道?这,怎么可能…………”

见到杨修脸上那惊骇的神情,司马享终于有扳回一局的感觉,轻笑道:“没什么不可能的!天地本一物,岂能不融于一休!儒起于农,而农为国之本,故儒之以德治国,当为本。然儒之治,则太宽,有大恶者儒难以治”当用法。以法为罚”以儒为教,互为表里,为之中庸。而天下虽以农为本,但还有工、商。墨起于工,故治工之道,当用墨之义。道起于商”治商之道当用无为而治。士则为治国之人,不当仅起之于农,而应工、尚皆取。只是农乃本,故士亦当以儒士为本,其余商、工等人为辅,此方合中庸之道也!”

旁边的曹植,听完司马享这一番言论,心中暗暗点头。司马享跟着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中间虽然颇为忙碌,但闲时二人亦会经常交流”发表对治国之道的看法。现在司马享这一番话,显然受自己影响极深,中间有此话司马享虽然简化了,但曹植还是能听出来司马享对此有很深的感悟。

不过仔细一想,司马享有此感悟并不意外。曹植现在虽然不是如一方诸侯那般,掌管偌大一个势力,但是却对多方面前有插手。其中,大部分想法虽然都是出自曹植,但曹植开了个头之后”后面的事情大都是司马享来负责的。

开设天然居、贩卖茶叶,让司马享接触了以前都极为鄙薄的商业。刚开始时,他是因为商业乃曹植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他不得不帮忙。然而接手之后,才发觉,商业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不堪。加之平日又翻看一此陶朱公、吕不韦之事”让司马享感悟良多。【]

除此之外,曹植又经常会和马钧一起捣鼓些其以前眼中的“奇淫技巧”。然而当司马享亲眼见着这些“奇淫技巧”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威力来,他不得不改变曾经的观念”对其正视之。工商都接触过,加之以前就学过的农事,加上与曹植的经常交流,这才有司马享现在这一番言论。

不过”司马享这一番言论,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杨修身边的丁仪听到之后”摇头道:“叔达此言差矣。工,奇淫技巧也,有此等时间,还不如多读几本圣贤,学习治国之道。商,更是可笑。商人重利,天下皆知,小商人或贪一金一物,大商人贪的就是一国,吕不韦奇货可居,便是最好之证明。故,在下以为,以农以儒为本,方是正道,其他皆取乱之道矣!”

丁仪这一番话,最为符合一众学子平日之学习,因为闻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点头称有理。

见到这一幕,曹植轻叹道:“果然,要改变,不容易啊!”

司马享听着,忍不住“嘿嘿”地发出冷笑来。丁仪见到,脸色变了数变,凝声问道:“不知叔达笑什么?”

司马享一摊手,说道:“笑汝只知纸上谈兵,犹如赵括!”

丁仪闻言,怒哼一声道:“纸上谈兵?以儒治国,乃我大汉得以连绵至今的因由!”

曹植见着,正了正身子,露出淡淡的微笑。司马享的表现非常突出,基本上能将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如此根本不需要他出口,有司马享替自己出言,这更加好。毕竟自己身份不凡,若是说错一句,反倒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司马享果然没有让曹植失望,不屑一笑,大声问道:“先汉之荣光,最盛乃武皇帝之时,可是如此?”对于此问,丁仪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司马享见到,不屑之意更浓,凝声问道:“那汝可知道,武皇帝一朝,岁入多少?北伐匈奴,开支几何?”

丁仪听到,脸色变了数变,不止是他,就连在场不少人都脸有难色。杨修见丁仪吃亏,连忙接过话头道:“此乃朝廷机密,我等不知亦属正常。”

见到杨修投机取巧,司马享也不在意,轻笑道:“具体数目,我等或许不知,但德祖应该清楚,自与匈奴开战以来,国库日减。以致后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司马享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一脸惊讶的望着他。这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但是汉武帝乃是大汉公认最英明神武的皇帝,一般都不敢谈他不是。现在司马享竟公然数落他,怎让众人不惊讶。

司马享所说,其实都是公开的秘密了,杨修也不得不承认,轻轻点头。司马享见着,轻笑道:“那一仗,可是将文景两代积蓄都打得一干二净。若无文景两代之积蓄,又岂能有武皇帝之赫赫武勋!”

这也是既定之事实,众人听着”忍不住再次点头。司马享见到”不等杨修开口,便抢先说道:“文景之治,用的乃是黄老之术,至武皇帝一朝而终结。后孝宣皇帝一朝,天下亦大治,此乃以儒治国之功。然而黄老之术”亦能大治,诸位就能如此肯定地说,以儒治国,当真胜过黄老之术?”

此话有些曲辩,然而却是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儒家的治国之道所能达到的,黄老之术一样可以。众人听到之后,尽皆默言。

见到众人不语,司马享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诸位言及,儒家治国,方乃正道,却是谬矣。治国之道,不止一条,还有许许多多。就如现今,天下大乱,群豪并起。诸位当真以为,与敌人讲仁义道德”就能退敌兵?我儒家何以在于先泰难以大兴,孔圣人奔走列国何以难受重用?反倒是暴秦,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享以为,治国之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该因势而为。儒家之道,首曰仁:次则曰学。以仁为本,学则为用。天下万物万理无穷尽”我等若是不学,亦即止步不前也。时势变,而治国之道不变,此则乱象生。现今乱象四起”单凭先贤之道,难以救世。我辈子孙”理应于学先贤之智慧,创适应方今时势之道,此方能结束乱世,为万民谋福祉!”

司马享的话,众人听完哑然。一向以多智而闻名的杨修,这时也忍不住皱起眉头,不住沉思。杨修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

苟家二子,沉默不语。那边陈泰忽然盯着司马享,轻声问道:“若按叔达所言,世家当如何自处?…”

曹植见到,眼眉一挑,暗道:“这家伙好生厉害,一眼就看出世家这个多余的存在了!…”

对于世家问题,曹植也跟司马享讨论过很多次。司马享沉吟了一下,回忆起曹植所说,于是反问道:“诸位以为,世家乃何物,应做的是什么?”

“…,……,司马享的问题,一时之间却是难倒了许多人。司马享见到,也不开腔,反而转头望向曹植。

曹植对此,只是淡淡一笑,想当初,自己问司马享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如眼前众人一般。

陈泰沉吟了一阵,便答道:“我父曾说过,世家子弟,当以所学报万民!…”

陈泰此言一出,未等司马享回答,一直沉默不语的郭奕忽然大声说道:“寒门子弟,亦能做到!”

郭奕这大叫,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这一声大叫,也引发了众学子的引论。院之中,不乏寒门子弟,郭奕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郭奕现在虽然已经不算纯粹寒门子弟,但他父亲郭嘉,是标准的寒门,众人都清楚。故此,在院内,郭奕还是便划归到寒门那里,即便他跟不少世家子弟都很熟。

郭奕这话,倒是让陈泰有此尴尬。他不能否定郭奕所言有误,但是郭奕的话,却是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世家子弟能做到的,其他人也能做到。那么对照方才司马享所问,就有问题了,世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就在陈泰有些不知所措间,杨修再次接过话头,轻笑道:“叔达也是出自河内司马家,不知叔达以为世家乃何物,应做的又是什么?”。

这问题,司马享心中早有答案,淡淡一笑,问杨修道:“德祖兄之家族,不知在未发迹之前,是如何的?”。

杨修想了许久,才答道:“修祖喜公,诛项羽有功,而得高祖赏赐而起家!…”

司马享轻点一下头,说道:“也就是说,杨家在此之前,亦寻常百姓尔!”杨修虽然有些不愿承认,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司马享见到,笑道:“德祖兄何须如此,高祖亦洒水亭长矣,然他却能建立大汉!享要说的是,在世家大兴之前,其实大都平民矣,这样跟寒门别无二致。有所区别的,仅仅在于,世家因为先祖之故,而先大兴尔。然先祖英明,并不代表后世子孙亦英明,各世家中,不肖之人多矣,反倒不如寒门子弟。这等无德无才之人,能身居高位,皆祖宗余荫。诸位若皆是寒门子弟,若有一无德无才之人,因为祖先之故,而其位在众人之上,诸位如何想?我司马享,第一个不服!”。

能被收入颖川院中的人,不论世家还是寒门,都有一定的本事。而有本事之人,一般都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听到司马享这比喻,所有人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司马享见着,笑道:“诸位皆是堂堂君子,若出仕为官,是宁愿与人比试才学德行,还是依靠家族之能为官?…”

年轻人,总是心高气傲,听到司马享所说,不少人就已经嚷道:“自然是比试才学德行!依靠家族为官,此小人之道也!…”这话一出,很快就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曹植见到,暗叹道:“果然,汉儒笃实。而且这世家也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宁往直中取,不往曲中求的傲骨就摆在那里。科举制的出现,也的确只有这帮世家子弟肯自我革新才出现,寒门不是科举制产生的土壤!…”

司马享见到,重重地点头,目光落到陈泰身上,说道:“世家当如何自处?若是取士为官,当以公平考校之策。那么有能之人,为官之后为百姓谋福社,亦可光耀门庭:而无能之人,即自败家门。若不想家门衰落,就须好学上进,为国为民,一切皆凭真本事,这便是世家自处之道!…”

“……,所有人听到,先是沉默,继而一片哗然。司马享所提的问题,可以说是完全扭转世家多年来的生存之道。所有世家子弟听到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不能这样。然而当他们仔细一想,又发觉司马享所提,合情合理,更接近于圣人所言之道。反观他们,只为一己私利,而罔顾百姓,可谓与圣人之言背道而驰。

司马享所言,引爆了世家内部的矛盾!自小所学的圣人大道,所教导的处世原则与底线和家族利益之间的矛盾!(未完待续。

第98章 大旱(下)第386章 攻取涿县(下)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147章 选书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302章 曹冲传讯第319章 前往颍川书院第437章 金箭相试第278章 布局刺杀第250章 曹植之志(下)第186章 大丰收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141章 劫粮渡荒第67章 白马义从第451章 推行科举第55章 凭什么?第368章 袁尚夺权第156章 辩荀彧(上)第340章 武装到鞋子第439章 残破的寿春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111章 放他离开第47章 老辣陈珪第136章 大汉风骨第106章 冷箭第440章 占城稻第359章 杀出重围第9章 箭囊与酸梅汤(上)第275章 城外狩猎(上)第424章 狠辣破营法第190章 献奇术(下)第81章 曹植为使(上)第227章 新的家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56章 针锋相对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354章 生擒荀谌第377章 千里救美(上)第216章 遇刺(下)第485章 曹操的布局第200章 袁尚,耍的就是你!第91章 伏击(二)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427章 援军到第350章 激战离狐滩(下)第165章 世家鼓噪第281章 烧你宗卷第422章 暴殄珍物第468章 司马懿暗谋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31章 夜袭彭城·激战第343章 曹操应对第144章 回家(下)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506章 大军南下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还不够?第371章 找晦气的吕布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98章 大旱(下)第29章 算术(下)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288章 突然增兵第511章 凤雏的逆袭第247章 见陈家父子第387章 曹植的谋算第279章 失败第353章 重伤颜良第397章 虎豹骑到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494章 水军的训练地点第362章 赵云行踪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143章 回家(中)第386章 攻取涿县(下)第390章 水淹袁军(下)第92章 伏击(三)第350章 激战离狐滩(下)第271章 知识凌驾皇权第297章 袁术覆亡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176章 收获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58章 三问(下)第273章 不能杀?第114章 流民第170章 司马兄弟密谈(上)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431章 战书第385章 攻取涿县(上)第257章 许昌商业第139章 纲纪严明第324章 吕布,降!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448章 司马懿往淮南第139章 纲纪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