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锦帆甘宁

寿春刺史府,刚回来的曹植只接受了众人的道贺,刘晔便将一大堆积压了半年的文书让人搬到曹植的案桌前。

见着这么一大堆的文书,曹植有些惊讶道:“这么多?比上次好像多了两倍不止呢!”

刘晔闻言,摊了摊手道:“没有办法,四公子之前弄了太多的事情出来,简单的和急的晔都处理了。剩下这些都要等待四公子处理,如若四公子再迟点回来,那就麻烦了。”

曹植眨着眼睛,不解道:“麻烦?”

刘晔轻轻点头道:“不错,去扶桑岛的部队已经回来了。”

听到这个,曹植目光一凝,问道:“情况如何?”

刘晔微笑着摆手道:“四公子不必担心,情况很好。第一批扶桑岛人已经运回来了,他们就如四公子所言那般,乃是化外之人,连温饱都不能保障。现这第一批人已经被送到合肥,建筑城。我们保障他们饭食以及住的地方,他们好像还有些感恩。”说到这里,刘晔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曹植听到点头道:“那就好,夏侯兰他呢?”

刘晔说道:“还留扶桑岛,他说岛上其实甚是富饶,适合生存。而且想多将扶桑人送来,故而并没有回来。幸好这段日子赶工,又造了三艘大船,晔已经让这三艘大船开去扶桑岛以为接应。”

曹植大喜道:“很好!继续下去便可以了!”至于说将那些扶桑岛人变成奴隶有没有负罪感,曹植可是一点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整个中国大陆犯下的罪行,曹植简直想让他们灭族。现这么做,仅仅是让他们偿还些利息而已。

想到这里,曹植却是转而问道:“扶桑岛那边没有问题,那还有何要事?”

刘晔苦笑道:“还不是海外贸易之事,四公子虽然定下了税率,然而其他方面还颇为混『乱』,这个恐怕要拿出个章程来方可。另外,有一帮水匪来投,晔不敢拿主意,只是让他们住寿春城外,让四公子来拿个主意。”

曹植听得,惊讶道:“水匪?”

刘晔轻轻颔首道:“或许四公子也听说过,他们以前主要活动于长江的荆州境内。百姓间倒是没甚恶名,人称锦帆贼!”

曹植闻言,眼珠子徒然睁大,惊呼道:“锦帆甘宁?”

刘晔苦笑着点头道:“可不是他。”

曹植立即将手上的文书扔下,长身而起道:“他哪里,速带本公子去见他!”

刘晔皱眉道:“一个水匪而已,四公子要见,将他唤来便可以了。”

见到刘晔有些不以为然,曹植摆手道:“子扬先生有所不知,这个锦帆甘兴霸,武艺超群,不子龙之下。而且他是水步骑三战皆精,要紧的是论带水军本事,他绝对能排前列。我曹家水军,全指望他了!”

对于曹植的判断,刘晔不好说些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道:“如此,晔这就带四公子去见他。”

曹植跟着刘晔,叫上赵云匆匆出城。现的寿春城繁华增,由于坊、市的界限打破,整个寿春城发展得非常好。特别是寿春城内多了不少大商户,为了方便贸易,却是集资请人,开挖城内河道,连通城外的淝水。

对于城内开河,只要有条件,曹植都很是赞成。与平地城池相比,城内挖河道,用河流贯穿整座城市,其实对整个城市建设都有莫大的好处。首先从生活方面来讲,城内有河流将大大地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用水,基本都可以靠城内的河道解决而不需要打水井。另外,有河道贯通,也方便了进出以及运输。除此之外,城内排污、清洁等等都可以进行。

这个没有工业化的时代,生活污水远没有后世的脏。而且这时代人们也有强烈的意识,知道水源的宝贵,不会任意丢垃圾、排便等等。毕竟,如果水被污染了,那么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这么一来,就使得城内有河道的城池,将大大地方便了城内百姓的生活。除此之外,城内有河道连通,一般都会城外开挖护城河以加强城池的防守,除此之外,自然还需要蓄水池之类。

如此,就等于增加了一个水循环系统。淮河、淝水这些河流水涨的时候,可以进行蓄水。而当水不足的时候,又可以将积蓄的水放出,以灌溉寿春周边的农田。

不得不说,古人水利工程设计上的智慧其实不逊『色』于曹植穿越前那年代的人。甚至乎从长远来看,古人还要胜过一筹。

中国古代所建水利工程,一直所遵循的都是堵不如疏的原则。这个却是从大禹治水那年代开始,便已经流传下来的原则,为中国历朝历代所接受。反观曹植穿越前那年代,用的却不是疏,而是堵。

将整条大河拦下来,蓄水以成为多功能用途的水利工程。

这样的做法古代不能做到就不说了,然而这样做会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其实只要是正常人,用脑袋想想都知道会有。将整条大河拦下来,所蓄的水首先便会影响到整个下游的水流。除此之外,蓄水如此多,太阳的日照等等亦会不平衡。

蝴蝶所带来的效应很多人都知道,对整条河流做出这么大的改变,甚至于是动摇根基的改变,如果不会带来不利影响,谁会信。当然,蝴蝶扇动翅膀带来飓风总会有一个过程,或许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会体现出来。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样做必定会有影响,只不过是将问题扔给子孙后代而已。

反观中国古人,所做的水利工程只枝节上动手脚。河水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汛期多,枯水期少这是必然的经历。水利工程根本要做的,其实便是将汛期时太多的水积蓄起来,然后枯水期放出。当然,还可以上面作多的改动。

而以疏导为主的水利工程,基本不会对河流主体构成影响。只是将多余的水分流出去,不足的时候将积蓄的水放回,以补充河流,形成有利的循环。

毕竟,人类利用水耕作时进行灌溉,其实已经占用了自然的资源。故而做水利工程不应该只予求,还应该自然生态出现灾难时出一分力。

这或许也跟人的心态有关。古人讲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该和睦共处,而不是只求得到而没有任何回报。而曹植穿越前那个年代的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人定胜天,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赢。

说实的,天又岂是那么容易战胜。而即便被战胜了,那又如何?人或许这一时期战胜了,从自然那里得到了许多。然而这仅仅是发生某几十年、某几百年。相对于整个漫长的时间长河来说,这仅仅是沧海一粟罢了。胜也仅仅是暂时,到后也会遭受到报应。

相反,和睦共处这样虽然得到的不多,然而却可以细水长流,让人类一直繁衍下去。

来到汉末十多年,曹植心中虽然有所执着,然本人早已融入了这时代的人的心态中。正如道家所言,不争便是赢了。

什么时代用什么方法,道家的办法用『乱』世那是会完蛋,然而用『乱』世后的重建或者治世,都是一剂良方。当然是『药』三分毒,良方还是有瑕疵。曹植倒是对这些看得通透,知道何时该用何方,这便不亚于一个病人遇到神医。治国跟治人,道理其实一样。

扯太远了,不过正是由于这时代的人对自然都有这种共识,故而建设上很多地方都能不谋而合。就好像,商户们出钱开挖城内河道,以连通城外的淝水,除此之外还会城外选了一湖泊,以为蓄水之用。

一般而言,这都是惯用的手法了。若湖泊够大,那便挖通河道直接使用,其中可加建水闸。若是湖泊太小,便会将湖泊拓展一下,这都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寿春城外有大湖,故而无需再拓展湖泊,只需开挖河道以贯通便可以了。商户们之前弄了个方案,联名递交到刺史府,刘晔立即便批了。

其实古代的中国,修桥补路,开挖河道这些事,并非全部都由官府来做。隋代以前,那都是由各地的世家负责,而隋代开科举之后,这种事便逐渐为士绅所取代。无论“士”这个阶层有怎么样的变化,他们都秉承了圣人教诲,会做这些于民有益的事宜。

世家、士绅或许有他们不好的地方,但不可否认他们亦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如若天下各郡各县,都要靠徭役才能修桥补路、开挖河道,这部分支出恐怕足够多建几次万里长城或是多开挖几次京杭大运河了。由此可见,他们的贡献有多大。

眼见整个寿春城除了兴旺的商业之外,都投入到开挖河道之事上,曹植欣慰地暗暗点头。现他一手扶植起来的商人,已经开始发挥出他们的力量来了。

匆匆出了城,曹植却是问道:“子杨先生,甘兴霸何?”

刘晔苦笑道:“就城西的芍淩内。也不知怎的,他竟然能带着手下八百锦帆贼从长江开进来,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

听到这话,曹植微笑道:“也只有他有这种能力,不过待合肥城建好,那就连他也做不到了!”

刘晔轻轻颔首道:“即便如此,其水战能力确实不错。”

曹植点头道:“好,且去芍淩吧,且来会会这甘兴霸。”说着,三人便上了马匹,策马往城西的芍淩而去。

芍淩是寿春城西面一个巨大的湖泊,这时代,面积比巢湖还要大。当然,这时代的巢湖,面积也只有曹植穿越前那时代的一半左右。不过相比于后世几近干枯到芍淩,这时代其面积绝对是非常可观的。

正是因为芍淩占地很广,使得这时代的寿春附近都是沃野千里的良田,比之后世胜过许多倍。这也是战国时楚国选择其为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植三人花了一个时辰有多,总算赶到芍淩湖畔。举目望去,但见眼前乃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没有大江的奔流,也没有大海的汹涌,有的仅仅是平静。这平静的湖面上,偶然会见到有渔民驾着一『网』闲得紧。

不过,见到这情景,曹植却是犯难了,问刘晔道:“子扬先生,芍淩这么大,怎么找人?”

刘晔笑了笑道:“这个四公子倒不必担心,晔却是知道这甘兴霸和他手下的人芍淩中间占了几个岛屿,我们去那里找他便可以了。”

曹植点头道:“那好,走吧。”说着三人便寻了一条渔船,往刘晔所指的那几个小岛方向而去。

不过让曹植有些惊讶的是,驾船的船夫知道岛上住的是锦帆贼,然而对他们却是一点都不惧怕。这倒是引起了曹植的兴趣,于是问道:“老丈,你怎么听说我们要到岛上找那锦帆贼,一点都不怕?”

那船夫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不过身体尚算健壮,听到曹植所问于是笑道:“当然不怕咯,老朽曾经到过荆州,当时因为生活穷困,没少受甘壮士的照拂。”

曹植听到微笑道:“这甘兴霸果然如传闻一般,乃是个仗义之人。”

刘晔轻轻点头道:“四公子有所不知,甘兴霸他们刚来芍淩之时,本准备到岸上劫些大户。不过四公子也知道我们寿春没甚大户,他们却是找不着,但被百姓们认出来了。这里附近的百姓以前逃到荆州时没少受他们照拂,故此认出之后百姓们都争着将鱼肉送给他们呢。”

那船夫听得,有些惊讶道:“先生竟然知道此事?”

wωω ¤TTKдN ¤C 〇 刘晔只是笑而不语,他当时代曹植执掌淮南大权,自然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正是百姓们的举动,才总算让刘晔认同了甘宁这个水匪,即便曹植没有回来,平日也会让人送粮草去给他们。

而一边的赵云听到之后,却是击掌赞道:“想不到南方亦有此等英雄,某真要见识见识!”

本站地址:

第493章 赵云VS甘宁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469章 邹氏玩谋第443章 鲁肃为使第34章 夜袭彭城·乐进第454章 徐庶设谋第68章 曹植指点的成果第216章 遇刺(下)第70章 燕人张翼德第214章 遇刺(上)第431章 战书第451章 推行科举第364章 现身第76章 郭嘉出招第452章 袁家落幕第214章 遇刺(上)第319章 前往颍川书院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124章 形势失控第204章 河北正梁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66章 曹刘初战第387章 曹植的谋算第96章 有勇无谋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318章 袁刘反应第242章 谯县第148章 《权书》第438章 对话曹操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11章 箭囊与酸梅汤(下)第51章 曹操的应对(下)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294章 贾诩的毒计第439章 残破的寿春第287章 单福拜主第46章 事情有变第134章 “司马八达”之首(上)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95章 泰山第98章 大旱(下)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241章 剑斩敌酋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58章 内忧外患第438章 对话曹操第493章 赵云VS甘宁第373章 双雄再斗第211章 初见甄宓第225章 重夺兖州第446章 建设东西两市第495章 刘备异动第58章 三问(下)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124章 形势失控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16章 郭嘉的重要性第412章 凉州智者杨阜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134章 “司马八达”之首(上)第498章 制定全国发展战略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396章 曹丕与司马懿第512章 黄汉升箭射群雄第224章 打脸!《灵芝篇》的下阕!第275章 城外狩猎(上)第467章 见曹操第379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上)第389章 水淹袁军(上)第20章 女子第481章 郭嘉来访第504章 进攻新野第13章 攻心计成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11章 初见甄宓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516章 谁算计谁第2章 辩曹操第164章 引导流民(下)第352章 双战文丑第304章 半路杀出个关平第67章 白马义从第253章 天子侍读第218章 司马孚认主第381章 计引二将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111章 放他离开第360章 曹植的名声第307章 经济战,开始!(上)第265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第86章 曹植与赵云(下)第436章 悠闲的曹植第389章 水淹袁军(上)第111章 放他离开第381章 计引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