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

【原文】

澄弟左右:

吾乡雨水沾①,甲五科三科九三侄妇,皆有梦熊之祥,至为欣慰!

吾自五十以后,百无所求,惟望星冈公之后,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吾都不及祖父远甚,惟此心则与祖父无殊。弟与沅弟望后辈添丁之念,又与阿兄无殊。或者天从人愿,鉴我三兄弟之城心,从此丁口日盛,亦未可知。

且即此一念,见我兄弟之同心,无论何房添丁,皆有至乐,和气致祥、自有可卜昌明之理:沅弟自去冬以来,忧郁无极,家眷拟不再接来署。

吾精力日衰,断不能久作此官。内人卒儿妇辈久居乡间,将一切规模立定,以讲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注释】

①沾足:充足。

【译文】

澄弟左右:

我家乡下雨水充足,甲五、科三、科九三个侄儿媳妇,都有生男的祥兆,非常欢喜。我自从满五十岁以后,百无所求,只希望垦冈公的后人,人口兴旺,这个想法时刻都记在心。我们都不及祖父太远,只有这个心愿与祖父没有区别。澄弟、沅弟望后辈添丁加口的念头:又和我没有区别。或者天从人愿,老夭看到我兄弟的这分诚心,从比丁口一天天兴旺,也未可知。

并且就是这个想法,可见我兄弟的同心。不管哪一房添丁,都充满快乐,和气引来祥瑞,自然有可以昌明的道理。沅弟从去年冬天以来,忧愁抑郁很厉害,家眷准备不接来署了。

我的精力一天天衰弱,决不能长久作这个官了,内人带着儿子媳妇长久住在乡下,把家庭的规矩立下一个规模,以耕读二字为立家根本,才是长久之计。(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

禀叔父母托人带银两归家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致诸弟喜述得会试房差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禀父母贺六弟成就功名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致四弟述坚守作战之困难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恒致九弟季弟拟和陈射仙办大通厘金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致九弟季弟述杨光宗不驯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致诸弟详述办理巨盗及公议粮饷事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致九弟拟保举李次青致诸弟喜述得会试房差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禀父母报告两次兼职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禀父母附呈考差诗文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致诸弟喜闻九弟得优贡致九弟战事宜自具奏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致九弟述兄弟同获圣恩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禀父母万望匆入署说公事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季弟左右禀祖父母请给族人以资助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致诸弟述奉旨为较射大臣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致诸弟喜述补侍郎缺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禀祖父母报告补侍读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谕纪泽勤通书信不必挂念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慧而命最苦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