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5章 锋芒初露

张纮认为为个方案太冒险,而且完全没必要。

两军作战,防守一方据城而守,不仅需要的兵力少,而且几乎没有运输消耗,将士们有坚城可倚,一切都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士气稳定。进攻方则不然,首先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敌境,辎重、粮草都要运输,需要征发民伕,消耗大量的粮食。到了城下,还要打造攻城器械,挖工事围城,冒着城头的箭矢擂石进攻,付出重大的伤亡,最后还不未必能攻下城池。

由守转为攻,需要付出的代价不是成倍,而是四五倍,甚至更多。

目前的计策是以守代攻,以八都督为核心,依托坚城,三线防守,尽量避免出击,将消耗降到最低,然后将宝贵的机动兵力控制在手中,保留主动权。如果改为两翼全面进攻,孙策首先面对的就是要征兵,至少增加十万人,因此增加的消耗将非常惊人,一年就能将这几年积累的成果消耗一空。

而且付出了代价,却未必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南阳和关中太近,消息传递很快,朝廷的细作也不少,大队人马调动很难瞒过所有人的眼睛。说是设局,很可能会弄假成真。朝廷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如果不出击,孙策将骑虎难下,如果出击,则孙策可调动的兵力有限,只能独自面对天子。

实际上,在面对天子之前,孙策还要面对另一个问题:九都督中真正有指挥数万大军作战经验的人也就是周瑜、太名慈、黄忠,其他人都没有类似的经历,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谁也不敢说,万一出现一两个失手——这几乎是必然——孙策就不得不去主持大局,无法在南阳面对天子。

与其如此,不如稳扎稳打。三线作战虽然压力不小,可是只要不主动出击,不盲目扩大战事规模,还承受得起,孙策又年轻,耗得起,不差这几年时间。在这几年时间内,各都督可以轮番上阵,向外拓展,有孙策在背后撑腰,就算他们遇到一点麻烦也不至于全面崩溃。

孙策志在天下,目标不仅仅是大汉现有的疆域,将来还要征伐四夷,不能什么事都亲自亲为,利用这个机会让各都督实战,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为以后铺路,无疑比让他们仓促上阵更有价值。

双方形势如此,吴国初建,正处于实力迅速上升的阶段,只要孙策自己不犯错,朝廷才是应该着急的一方。何必为了几年时间,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凡事过犹不及,改变既有战略,看起来只是向前跨了一步,但这一步却有可能是生与死、胜与负的区别。全面崩溃的可能性也许不大,可是弄巧成拙,离目标更远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孙策觉得张纮的分析有道理,决定谨慎一些,暂时搁置这个计划,先看看汉中的战事进展再说。如果汉中战事进展顺利,甚至超过预期,那就让周瑜先投入战场,发起主动进攻,夺取益州,再依实际情况评估风险。他和袁谭、刘备多次交手,对他们的实力比较清楚,对曹操的实力却没什么把握,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如果黄忠、周瑜打得顺利,也许不需要他全面出击,天子就不得不出兵牵制了。

两天后,一场大雨骤然而至,汉水猛涨,襄阳、樊城之间的浮桥被冲垮,洪水一直漫过襄阳城门。好在襄阳城内早有准备,各种草包、土袋一应俱全,看到雨势凶猛的那一刻,奉徐晃之命留守的都尉徐商就请示孙策,做好了防洪的准备,及时塞住了几个城门,避免了一场意外之灾。

孙策对徐商刮目相看,一问才知道这是襄阳的秋汛,徐晃早就安排好了,每年都会安排演习。

——

房陵,堵水河畔。

黄忠站在河畔的一块黄色巨石上,低着头,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徐晃说,最多三天,水势一定就退,至少会退到这块巨石以下。三天过去了,一切正如徐晃所言,曾经汹涌的河水已经恢复了平静,这块巨石如约露出了水面,只有上面的枯枝落叶能证明不久前被洪水淹没的经历。

黄忠驻扎宛数年,也曾一度统兵驻扎在顺阳一带,只是没进过山,也没想到山中的洪水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凶猛。如果不是徐晃安排妥当,这次出兵还没接战就要吃一个大亏。水火无情,如果辎重、粮草被水冲走,甚至将士有重大伤亡,他就只能到吴王面前自免谢罪了。

这次任务原本是周瑜的,调整防区后才落到他的手中,私下里有人在说这是吴王照顾他,让他有机会抢了周瑜的功劳。他无法分辩,只能尽力完成任务,不负吴王所托。

吴王为他配备了三员大将,如今徐晃已经初步展示了自己的价值,黄忠很好奇徐庶会有什么让他觉得惊艳的地方。那个汝颍士子与吴王见了一面,随后就在武关驻扎了六年,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执行任务,表现如何,黄忠心里很没底。

如果不是吴王安排的,他一定会拒绝。徐晃至少有拒击吴懿的经历,徐庶除了协助桥蕤守武关之外没有任何野战经验。这样的人能行吗?

“都督,徐都尉来了。”李严骑着马,淌着水奔了过来,马蹄踢起河水,溅起雪白的水花。

黄忠收回心神,应了一声,抬头看向远处。几匹骏马沿着河岸奔来,当头一人中等身材,身形精干,留着短须,脸色沉静,看不到什么表情,一双眼睛却隐隐有火焰升腾。身后跟着几个膀阔腰圆的卫士,个个神情警惕,看似随意,却保持着互相掩护,随时应变的小阵。黄忠看在眼里,暗自叹了一声,此人练兵颇有章法,至少这些卫士训练有素。

时间不长,徐庶来到巨石前,翻身下马,落地生根。

“武关都尉,长社徐庶,见过都督。”

黄忠拱手还礼。“元直辛苦,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还好,一些不自量力的蟊贼而已,被我击退了。”

“申家兄弟?”

“申耽。”

“伤亡如何?”

“轻伤了三人,斩首一百七十一人。”

黄忠打量了徐庶一眼。徐庶面色平静,既没有得意,也没有愤怒。黄忠虽然好奇,却也没多问。他听过徐晃看于上庸、房陵一带的形势报告,知道这里虽然没什么世家大姓,却有不少地方豪强。因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朝廷派遣的太守、县令长统治能力有限,大多只局限县城周边,其余的地区实际都在地方豪强的控制之中。吴懿任汉中太守后,对这些地方豪强非常客气,又是给官又是给钱,就是指望他们能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挡住襄阳方向的进攻。

申家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上庸人,自称申国后裔,与当地土人通婚后,一直是本地势力的代表。徐庶从武关过来,势必要经过他们的领地,发生冲突势在难免。从双方的伤亡人数来看,规模应该不大,但徐庶以轻伤三人的代价斩首对方一百七十一人,打得很漂亮,完全有资格得意一下。

看来徐庶志向很大,不是容易满足的人。

“元直对此次出征,有何高见?”

徐庶谦虚了几句,见黄忠态度诚恳,也不推辞,简洁明暸的说道:“庶斗胆,观吴王之意,当是以战代练,锤炼将士,以取汉中为名,开启西南战局。这战乃是数十年征战之发端,宜稳扎稳打,不宜躁进。”

黄忠愣了一下,一时没搞懂徐庶的意思。西南战局是指益州吗?不直接说益州而说西南,难道是读书人的标新立异,特意不与人同?

一旁的李严也有些好奇,见黄忠不说话,主动问道:“徐都尉所言之西南战局,莫非是指整个益州?”

徐庶瞥了李严一眼,抬手抚了一下短须,淡淡的说道:“不知足下是?”

李严自知失礼,连忙拱手,自报家门。徐庶听完,倒是有些意外。“原来是李军师,久仰,久仰。就当前而言,说是益州也无大错。”

李严眼神微闪,心里有些不快。他被黄忠推荐到孙策麾下,孙策将他纳入军师处,又将他派回黄忠身边做司马,他其实是身兼两职,正式的身份是黄忠的司马,又在军师处有挂名,徐庶只提他的军师身份,不提他的司马身份,摆明了就是看不上他,如果不是他有军师身份,徐庶根本不愿意和他说话。

“请都尉指教。”

徐庶看向黄忠。黄忠面带客套地微笑,却不言语。徐庶会意,略作沉吟。“天下地形无非平原、草原、山地,兵种无非步骑、水师,不同兵种,适应不同地形,北方多草原,适合骑兵纵横,南方多山地丛林,适合步兵征战。都督统领步卒,习山地之战,将来总不会再转战漠北或者出海,只能向多山之地而去。汉中如此,益州亦如此,所以说足下以为西南便是益州并无大错,只是志向略小了一些。”

徐庶微微一笑,语带调侃。“都督尚未耳顺,不出意外的话,十年之内一定能平定益州,难道都督想在花甲以前就功成身退,解甲归田?”

第484章 这事不怨我(刀刀口打赏加更)第2241章 张飞计第038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211章 釜底抽薪(求推荐,求月票!)第308章 袁耀回来了第1169章 润物无声第281章 王允第2353章 在其位,谋其政(求推荐!)第1401章 意外收获(无名英雄)第1227章 马日磾第458章 身后名第2152章 折服(171021102948988盟主加更)第1285章 我要清君侧第2434章 少年强(新年好,求月票!)第253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401章 老朽与神童第1072章 无声的较量第1160章 釜底抽薪第912章 安天下(有空来潜水打赏加更)第936章 要有信心(佐菲獸打赏加更)第1495章 争势(鹰缘帝打赏加更)第281章 王允第1222章 多难之秋第2414章 祭地第1934章 都是人精第2223章 风云起第1146章 垂暮第026章 帝王心术(求收藏,求推荐!)第1460章 轻重第572章 袁权的决定(醉爱哥基打赏加更)第728章 暗流第1711章 凉州风第1414章 桀骜不驯一许攸第478章 一切为了自己第429章 昏招第1921章 左右为难第1274章 怒而兴师第265章 福兮祸兮(求推荐,求月票!)第1468章 与我何干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033章 攻占蔡洲(求推荐,求收藏!)第909章 鲁肃第1823章 度辽将军当度辽第2511章 秦宓(大明厚德小明载物盟主加更)第1163章 自食其果(江都侯打赏加更)第1903章 知人善任(求推荐!)第152章 书生气第520章 池鱼遭殃第945章 毫厘不爽第1604章 新力量第2232章 殷鉴在前第1727章 大战之前第2299章 捡宝第292章 再战第1950章 你要承认第1334章 劲敌第1130章 大船第1382章 心比天高第656章 大局(佐菲獸打赏加更)第1373章 见利而动第1383章 勾心斗角第1374章 儒门的迷惘(醉爱哥基打赏加更)第1918章 风云变第650章 挑拨第2088章 横财第1686章 人以类聚第1984章 逢纪问对(墨香丶丶丶盟主加更)第398章 书生之见第794章 惊雷(刀刀口打赏加更)第782章 有压力,有动力第1467章 攻与守(求推荐!)第2325章 张辽来了第030章 我是来提亲的第183章 援兵来了(书友bobfyr万点打赏加更)第1224章 虚心和心虚(迪迪卡卡俱乐部打赏加更)第1027章 许褚破阵第842章 见识第2270章 润物无声(求保底月票!)第771章 半边天第2455章 计中计第177章 谁误会了谁第853章 风雨欲来第1587章 春风化雨第1984章 同病相怜第2548章 投鼠忌器第617章 随机应变(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1399章 步步争先第151章 蔡邕第2434章 少年强(新年好,求月票!)第200章 拒之门外(求推荐票!)第1133章 又见李儒(随野星痕打赏加更)第1888章 经与权第991章 辅车相依第1688章 色厉内荏第1623章 两长史第2381章 陈宫有计第477章 一算吓一跳第2215章 少年意气(求保底月票!)第2550章 刘晔说虚实